136书屋 > 其他 > 走向深蓝全文阅读 > 第2章 序言

第2章 序言


  中世纪之前的战场在陆地,交战双方使用简陋的冷兵器和火器近距离厮杀,目的是攻城略地,争权夺位。那个时候没有国际法,谁的力量强谁就是王者,王者与王者的厮杀,最终打出个王中王。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有足够的兵力和野心,你就可以吞并别的国家和民族,国土的大小、边界的确定,都是由战争的结果而定的。战场推进到哪里,国家的边界就确定在哪里。那是真正的丛林法则。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第一次乘坐船舶到达海洋的彼岸。探险家的野心随着万顷碧涛而涨落,战船所到之处,都会有新的发现,所发现的新陆地、新岛屿都被探险者重新命名、记载、树碑、插旗,然后标绘在地图上。这些大陆就变成了新大陆和新国土。如果有人反抗,他们就使用更大的舰船,运载更多的士兵去占领,用大刀长矛和枪炮弹药去屠杀那些土著居民,最终自己取而代之,成为那些新大陆和新岛屿的占领者和拥有者。此时,海洋成为这些殖民主义者征服大陆和岛屿的跳板和通道。

  17世纪以后,海洋帝国不断增多,为了更合理地瓜分世界陆地,他们之间开始建章立制,国际法由此而生。国际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弱者的利益,相反,却是保护强者的利益,创立一种更为合理的法规来约束各方,以便更好地瓜分掠夺的地盘并对其进行巩固。通过海洋对陆地和海上岛屿进行占领的战争行动越演越烈,最终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崛起为世界大国,因为英国占领的领土最多,从太阳出来到太阳落下全都是它的领土,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不再,终于被强盛的美国赶下了世界宝座,沦为二流强国。

  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意大利,还是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几乎所有世界强国都是海洋国家,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海洋强国去征服内陆国家。西方先进的文明和先进的工业制造能力,通过舰船和海洋首先影响到世界沿海国家,这些国家不分大小,它们首先从蒙昧中觉醒过来,然后跟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后面快速发展和进步,从而成为发达国家或较为富庶的发展中国家。举目望去,世界上几乎所有富饶美丽的国家和城市,全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国际法规定,陆地决定海洋,因而各国都在争夺陆地。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版图归属已定,全被瓜分完毕,除南极和北极之外,几乎不再有什么无主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人们有了新的发现——沿海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个新的科学发现在当时引发了世界的新动荡,美国的杜鲁门总统率先宣布了大陆架法案,其他海洋国家纷纷仿效,国际上也就大陆架问题召开了相关会议,通过了相关宣言,吹响了人类向海洋进军的第一个冲锋号。

  20世纪70年代,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推翻殖民主义,打倒帝国主义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兴起,使世界独立国家的数量很快从几十个发展到上百个,而今天则将近两百个。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出现,对发达国家和超级大国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这些国家提出了拥有更宽阔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洋主张,这些主张在国际会议上受到高度重视,很快发展为一种国际运动。从70年代起,联合国就致力于制定一项新的海洋法规,去约束和规范世界海洋的开发。经过十几年的学术研讨,最终于1982年形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此确立了一个新的海洋制度,这个新的海洋制度继承了传统国际法的准则,根据陆地决定海洋的原则,确定了岛屿决定海洋的新准则。

  一个国家如果在公海上拥有一个岛屿,就可以以此为基点,划分领海基线,然后宣布拥有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远为350海里的大陆架。比如,在西太平洋上有一个冲鸟礁,日本变礁为岛之后,就可以宣布拥有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即所谓海洋国土。

  日本本土的面积才37万平方公里,在太平洋上占领小小群礁,就可以获得比本土还要大的海洋国土,这使许多国家对海上岛礁垂涎欲滴。于是,人类吹响了向海洋进军的第二个冲锋号,海洋圈地运动从此开始了。虽然过去海洋强国也在世界大洋上进行争夺,但那是利用海洋跳板去争夺陆地和岛屿,如今的海洋争夺却是要瓜分海洋本身,因为海洋中的水体和海底拥有更为可观的资源和能源。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越南战争,从此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刚刚统一之后的越南,百废待兴。首先,应该医治战争创伤,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众的生活。但是,越南政府却把眼睛瞄准了海洋,开始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礁盘和沙洲。越南很清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虽然这些南沙岛礁在历史上都属于中国,但毕竟当时中国军力弱小,南沙群岛鞭长莫及,所以一口气占领了29个岛礁。在这位带头大哥的带领下,其他南海声索国也积极响应,很快就把南沙群岛瓜分完毕。然后,单方面立法,宣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把本来属于中国的南海诸岛基本上全部掠夺完毕,把南海九段线以内的海域瓜分了120万~150万平方公里,并在这些海域中开采石油和进行渔业捕捞作业。

  南海周边国家的这些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中国有权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收复被占岛屿,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但是,中国考虑到构建和谐世界,让周边国家富裕起来,与他们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所以就没有舞刀弄棒,而是采取了和风细雨,私下劝说,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中国的示好反被南海声索国误认为是软弱可欺,他们变本加厉,拉美国入南海,与东盟国家握成拳头跟中国对着干,并且要在美国的支持下给中国立规矩。

  从历史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从南海声索国过去的表态,从中国海峡两岸的文告、声明、法令,都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享有完全的主权。2002年《南海各方宣言》之后,中国一诺千金,没有占领一个岛屿、没有开采一口油井,总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化那些充满贪欲的心灵。没想到到头来却是拳脚相加,一个比一个强硬,不仅武力占岛,还要到联合国国际法院去控告中国,中国从一个主权被侵犯、资源被掠夺、海域被瓜分的受害国,突然变成了一个被告国。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指在确保国家主权完整和尊严的情况下,与争端国进行合作开发。当然,暂时谈不通,主权也可以搁置下来,但搁置并不等于丢弃和出让,更不能把主权和开发权全都搁置和出让出去。通过和平的外交的方式,在双边框架内解决海洋争端是中国的一贯诉求和主张,我们从来都是反对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但这并不是说当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时,不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并不是说主动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攻武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不可或缺的斗争策略。

  201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