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走向深蓝全文阅读 > 第1章 总序

第1章 总序


  林雄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的辞典中,就不乏“海国”一词。华夏民族,并不从一开始就是闭关锁国的,而是有着大海一般宽阔的胸怀。正是大海,一直激发着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部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后人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金轮乍涌三更日,宝气遥腾百粤山。影聚帆樯通累译,祥开海国放欢颜。古人寥寥几行诗,便把广东遍被海洋文明之华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广东起锚,不仅令广东无负“天之南库”之盛名,更留下千古传诵的“合浦珠还”等众多的神话传说。而指南针的发明,造船业的兴盛,尤其是航海牵星术,更令中国之为海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声望。唐代广州的“通海夷道”、南汉的“笼海得法”、宋代的市舶司制度,充分显示了我们作为海洋大国的强势地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创造了古代对外贸易、和平外交的出色典范。尽管自元代开始,有了禁海的反复,但明清“十三行”,在推动开海贸易上功不可没,并带来了大航海时代先进的人文与科学思潮,也为中国近代革命作出长期的铺垫,成为两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华彩乐段。新中国的广交会,可以说是“十三行”的延续,为打破列强的海上封锁,更为今日走向全面的对外开放,功高至伟。改革开放之初,以粤商为主体的国际华商,成为中国来自海外投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份额。这也证实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国力强弱在海不在陆。海权优胜,则国力优胜。他的海洋实力计划,更在《建国方略》中一一加以了阐述。进入21世纪,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海洋强则国家强,海业兴则民族兴。曾经有着辉煌的海洋文明的中国历史和现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强盛,历史之进步,无不与海洋相关。今日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包含了当日海洋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的成果。在经济腾飞的今天,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而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海洋文化,更早早显示出其强劲的势头。当我们致力于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与形象力之际,更应当从海洋文化中吸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活力源泉。

  为此,我们出版《话说中国海洋》丛书,给海洋文化建设添加一汪活水,为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建设,使我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发挥一份力量。丛书亦可进一步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让国民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普及海洋知识,激发开发海洋、维护海权的热情。这在当前,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历经千年不息的海上丝路,来往的何止是数不胜数的宝舶,奔腾而来的更是始终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海洋文化。灿烂的东方海洋文化走到今天,当有更辉煌的乐章,从展开部推向高潮部,愈加丰富多彩,愈加激动人心。《话说中国海洋》丛书的出版,当为这一高潮部增色,令高亢、激越的乐曲久久回荡在无边的大海之上,永不止歇!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