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一本书读完科学发现的历史全文阅读 > 第4章 远古人类的科学发现(3)

第4章 远古人类的科学发现(3)


  货币的种类

  最早的货币——贝壳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商代。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天然海贝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2世纪,海贝一般在海洋沿岸可以见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天然海贝成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被广泛用于商品交换。用海贝串成的饰品,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后来逐渐被金属货币取代,单位为“朋”,每拾枚币为“一朋”。在先秦时期,贝同时具有币和饰的双重作用。在古代,印度洋、太平洋沿岸的孟加拉、印度、缅甸、泰国等也把海贝作为货币。

  人工贝类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前2世纪中国商周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弥补自然货币流通不足而仿制的玉贝、骨贝、陶贝、石贝等,被统称为人工贝类货币。它们形态大抵仿照自然海贝,其交换价值,约等于或稍低于天然货贝。

  另外还有骨贝、玉贝、陶贝、铜贝、包金贝等贝类货币。骨贝、玉贝、陶贝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至前2世纪,铜贝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

  包金贝也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即商代中晚期。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冶炼技术,于是便出现了金属贝类货币,形仿天然海贝,有金贝、银贝、铜贝等类别。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

  中国古代历代钱币特征

  中国的货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货币文化。

  在商代,贝壳已经开始当作货币使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变得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了人工贝币,如骨贝币、蚌贝币、石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铜质的金属贝币。

  春秋战国时期,贝币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地区因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货币,主要有齐燕地区的刀币、黄河流域的布币、楚国地区的蚁鼻钱和三晋两周地区的环钱。

  秦半两铜钱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中国古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汉承秦制,并允许民间自铸货币。西汉的铜钱仍然是用其重量来命名的,但重量与名称渐渐地不符了。西汉的铜钱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和新朝统治时期,托古改制,十余年间就进行了四次大的币制改革,王莽钱名目等级繁杂,其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东汉所铸的钱,都是五铢钱。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的流通范围逐渐缩小且币值不一,形制多样,出现了重物轻币的现象。三国时期的曹魏实行了实物货币的政策;魏明帝时恢复铸行五铢钱,形制与东汉时期的五铢相似;蜀汉和东吴实行大钱,属币主要有:直百、直百五铢等,吴币主要有:大泉五百、大泉二千、大泉当千等。西晋成立后主要沿用汉魏旧钱,兼用谷帛等实物;东晋成立之初则沿用用吴国旧钱,后来出现了五铢小钱,相传是吴兴沈充所铸,所以又称“沈郎五铢”。十六国期间的成汉李寿铸行了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十分动荡,币值混乱,私铸现象严重。北朝从北魏开始,钱文逐渐摆脱纪重局限,逐步向年号钱制过渡。现存的贝币

  在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和许多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作为货币流通,它叫“加乌里”。它的流通范围很广,有非常高的价值,例如用六百个“加乌里”便可以换到一整匹棉布。

  隋朝的建立,使中国混乱的货币趋向于统一,隋文帝开皇三年铸行了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并禁止旧钱的流通。开元通宝唐武德四年铸行的年号钱——开元通宝,以前的纪值纪重钱币一去不复返,代之的是宝文币制(主要是通宝、元宝和重宝)。开元通宝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铸币,另外还铸有乾封重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及史思明所铸顺天元宝、得壹元宝等。五代十国政治分裂割据,改朝换代像走马灯一样,各国以铸恶钱来增强自身实力,以达到削弱他国力量的目的,故钱币甚多,但质量不高。

  宋代的铸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是铸币业比较发达的时期,成为继王莽钱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宋朝的货币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后的年号钱才真正开始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一种新钱,钱文有多种书体,同时白银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后陆续出现了其他纸币:会子和关子,而且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记炉钱、记年钱、对子钱、记监钱应运而生。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御书钱堪称一绝。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国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来自铸币,以汉文作为为钱文,所铸的钱币多为不精。西夏曾铸行过两种文字货币,一种是西夏文,叫“屋驮钱”;一种是汉文钱,形制大小与宋钱相似。西夏的钱币铸制精整,文字精美。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曾统治过中国北方的广大领土,其所铸钱币种类繁多,除了铜钱外,还使用纸币,且以汉文作币文。南宋对金国的钱币影响较大。

  元明清时期钱币和以前有所不同。在元代,纸币在流通中成了主要的货币,铜钱的地位减弱,与此同时白银的流通量占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统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铸行一些小型的供养钱、庙宇钱供寺观供佛之用。明代大力推行纸币——钞,明初只用钞不用钱,后来改为钱钞兼用,但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在明代白银成为法定的流通货币,大额交易多用银,小额交易用钞或钱。明代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的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清朝的钱币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沿袭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的清初铸钱,采用模具制钱;到了清朝后期则仿效外国,用机器制钱。清末,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后,亦铸铜钱,其钱币受宗教影响较大,称为“圣宝”。至此,封建社会中的钱币形式就全部都出现了。

  制陶术开辟了新纪元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所表现的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制陶术的出现,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陶器是人类开始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类用粘土加水混和,制成各种器物的形状,使之干燥,用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陶器的发明大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翻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据考古研究发现,一般是先有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制陶术的出现,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古代性别分工原则的支配下,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经常从事这些活动,她们最有可能创造发明出陶器。从现在云南景洪傣族妇女慢轮制陶中可以论证这种假说。

  中国早期的制陶术

  对于中国早期的制陶术,我们主要通过一些陶器的类型来对其进行了解,它们主要有彩陶、黑陶、白陶和印纹陶之分。

  1.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是最远古的彩陶,该彩陶于1953年首次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因而得名。彩陶的出土地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陶器以卷唇盆和圆底的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比较单纯。据放射性碳素断代,这些彩陶的年代为公元前4800至前4300年。其制作方法是将陶器烧好后描绘朱、黄、白、黑等彩色纹饰,因而色彩易脱落。彩陶的具体制作方法分轮制和模制两种,以轮制居多。轮制的主要工具有竹刮、石球、转轮、木拍等,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准备烧陶、烧陶等环节。

  2.黑陶

  黑陶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黑陶又分夹砂、泥质和细泥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的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至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黑陶的烧制温度需要达到1000℃。在黑陶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需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的浓烟会把黑陶慢慢熏黑,从而形成了陶器的黑色。黑陶的出现,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3.白陶

  白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控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更加纯净可爱。白陶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质地洁白细腻,器形多为生活用品,有壶、卣、簋等。其纹饰主要模仿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如云雷纹、曲折纹、兽面纹、饕餮纹、夔纹等,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

  4.印纹陶

  印纹陶是在陶胚未干之前,用印模在做好的陶坯上的所定部位,按印上所需的花纹后进行烧制的陶器。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又有泥质与细砂质之分,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后者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系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上发展起来,其出现年代约在商代以后,制作方式为手制、模制和轮制。

  中国远古时代的陶器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制陶术,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是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年至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江西万年县、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发现了距今约10000年至7000年的陶器碎片。

  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中的陶片,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多数为黑陶,早期盛行刻画花纹,造型比较简单。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大量设计精巧、做工精美的彩陶,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这些彩陶已经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