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铩羽而归

铩羽而归


就在西岸隋军的欢呼声中,数艘显是装载重物的高丽战船从上游顺流飞驶而下,每艘战船都吃水极深,仔细一看上面装满圆石巨木和干柴,所有船只均被淋上火油点燃,但见烈火熊熊,浓烟滚滚。

隋军的欢呼声嘎然而止,接着就是一阵绝望的呼喊,个个面露惊恐之色,开始你推我挤,互相践踏,拼命想逃离浮桥。就闻巨响阵阵,战船势不可挡的撞在了浮桥上,顿时浮桥断裂为数段。桥上隋军惨叫着纷纷落入激流之中,瞬间没顶。断裂的浮桥要么被点燃,要么被无情的洪流冲走。

钱世雄和麦铁杖看着这一幕,顿时只觉浑身冰冷,如坠冰窟,任他们再怎麽久经沙场,此刻已无法镇定自若,恐惧牢牢的攫住了两人的心。河东岸只剩下他们不到两千奋勇登岸的隋军,退路已绝,刚才还引以为豪的武勇此际却变成了催命符。

望着麾下一双双绝望的双眸,听着高丽军兴奋的嚎叫,麦铁杖看了看一侧面如死灰的钱世雄,嘴里大骂:“操他奶奶的,看来真是天绝老夫啊!可惜老钱你了,跟老夫一道凑啥热闹?”

钱世雄咧嘴想笑,却是满嘴苦涩笑不出来。他回首眺望对岸,脸上浮起浓浓的悲哀,心中暗暗呼道:“钱世雄啊钱世雄,这是你最后一眼故土了!” 忽然他扬声大吼道:“麦老头,可敢与我比试谁斩杀的高丽狗多否?”

麦铁杖大笑道:“竖子安敢欺我老迈。”说完挥舞手中马槊,虎目暴睁,冲着身后的士卒大喝道:“今日之事,有死无生,绝不可坠我大隋军威。众儿郎,随老夫一道杀敌,老夫与尔等同生共死!”

隋军士卒背后是滚滚辽河,已陷入绝地,无路可逃,见主帅如此豪勇,心神激荡,为之振奋,畏惧之色顿时消失无踪,齐声呼道:“愿随将军一战!”

麦铁杖与钱世雄相视一笑,两人带着仅余的一千多隋军对四万多高丽军发起冲杀。跟随他俩的隋军没有一个哭喊乞降。他们挥舞兵器,无畏的冲向已知的死亡,直到彻底淹没在高丽军的洪流中,血洒在奔腾不息的辽水河畔。

杨广站在高台上一时呆若木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见,面色瞬间变得苍白,毫无血色,他深吸一口气,想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却发现自己实在无法做到这一点。身边的宇文述等人见到这残酷的一幕,更是目眦欲裂,徒唤奈何。

是役,搭建浮桥所殁、浮桥被撞毁后落水身亡及登岸被歼隋军共计一万余人,先锋麦铁杖与钱世雄战死。首战失利,杨广怒不可遏,觉得天朝上国颜面大损,下旨将建造浮桥的数名官员处死。接着他派人以重金从高丽人手中买回麦铁杖与钱世雄尸身,予以厚葬,又重赏了麦铁杖的三个儿子。

张昱在闻讯大隋与高丽开战之后,随即安排精干耳线奔赴辽西郡望海镇打探战报,此地距大隋、高丽交战之地已是不远,可是此后得到的消息却让他无比震惊,甚至可以说是痛心。

在麦铁杖等人惨死之后,隋军加大攻击力度,再度架起浮桥,成功踏上高丽土地,歼灭东岸高丽军万余人,大军乘胜追击,一举逼近辽东城。

杨广带领一帮突厥、吐谷浑王族前往辽东城下观战。宇文化及在一旁面带谄媚道:“此遭擒获高元,收复秦汉故土,陛下之英名,必将彪炳日月,传遍四海,功盖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也!”

一众臣子闻言,除了其父宇文述外,皆心中暗骂宇文化及无耻。杨广听了倒是展颜微笑,为之大悦。

工部侍郎何稠更是为杨广连夜建立一座六合城,取并吞六合之意。此城周围八里,高约数丈,城上能列甲士,立旗仗,四隅有阙楼,四面有观楼,与辽东城相对而立,并且是一夜完工,其宏伟程度令高丽人瞠目结舌,惊骇欲绝,以为神物从天降至。可是高丽人仍是顽抗到底,誓死不降。

皇帝杨广却并未考虑此等小事,在他看来天威降临下,高丽军民降隋指日可待,此际未降只是受高元小丑蒙蔽而已,只要降隋日后都是大隋子民,万万不可刀刃相加,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仁君风范。因此在下令攻城的同时,宣旨诸将,高丽若降,即宣安抚招纳,用仁德感化,不得纵兵杀戮。

可是高丽守军阴损无比,只要隋军将要攻克城池,就竖起白旗宣布愿降,并在城头斩杀所谓的守将来显示诚意。隋军前锋诸将因杨广有旨在先,故不敢专擅惹来皇帝震怒,于是下令不再强行攻城,先令人驰报御营奏于皇帝请旨。

高丽守军待隋军攻势一停,迅速救治伤员,修缮工事,调整城防,继续顽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隋军坐失良机多次,空劳将士血汗,无数大隋将士战死在辽东城下,可是劳而无功,辽东城始终掌握在高丽人手中。

同年六月,杨广见辽东城久攻不下,大发雷霆。他亲临城下,怒斥诸将作战不利,道:“辽东小城,竟然数日攻克不下,致使天威尽丧,尔等有何脸面去见天下百姓?朕今日前来,正欲观尔等所为,若有人胆敢畏敌不前,玩忽懈怠,朕就砍下他的头颅!” 诸将皆惊惧失色。

同时杨广改变起初拟定的战略,下旨将攻城隋军一分为二,令宇文述领九军计三十万人,绕辽东城东进,与水军协同,直捣平壤。

此时的大隋水军已由大将来护儿率领,舳舻数百里,经海道进入大同江。来护儿在距平壤六十里处击败高丽军,乘胜以精甲四万攻城。

高元之弟荣留王高建武率一千死士埋伏于城内遂空寺中,先以诱兵出城与来护儿相战并佯装溃败,诱隋军入城。

隋军见高丽军如此不堪一击,均心生轻敌骄傲之念,进城后大肆掳掠,红着眼睛抢夺女人和财物,队伍散落无形,有的隋军为了最大限度的携带钱财,甚至连兵器都扔了。高建武率伏兵乘乱出击,如风卷残云般大破隋军,隋军生还者不过数千人,大将费青奴等皆殁。来护儿无奈只得率残部退屯海边,再也无力至平壤接应宇文述部。

宇文述所率大军出征不久就遇到极大难题。刚出发时每名军卒都配备了足以支撑百日的军粮,加上排甲、枪槊、戎具等物资,每人负重达三石之多,长途跋涉,军卒实在不胜负荷。由于大隋军纪中规定遗弃军粮者斩首,众军卒无奈之下,只好趁夜间宿营时,偷偷在帐篷内挖坑埋粮,以此来换得轻松行军。这种举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接下来开始显现,由于人马众多,消耗很大,隋军供给又出现问题,来自怀远等镇的补给没有及时跟进,加上高丽人实施坚壁清野之策,致使隋军行及中途,粮草将尽,愈发困顿。

大军到达鸭绿江西岸之时,高元派丞相乙支文德前来诈降,意欲探察隋军虚实。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一眼看穿其伎俩,准备将其捉拿送交杨广处置。而负责受降招抚的尚书右丞刘士龙却称皇帝有诏命在先,要好好对待归降之人,以显示天朝仁德,若抓捕即为抗旨不尊,当下不顾于仲文极力反对,将乙支文德释放。

宇文述见军粮短缺,欲回师撤军,于仲文等将领恐杨广降罪,坚持继续出击,宇文述无奈,只好听从。

此次诈降,高丽丞相乙支文德亲见隋军士卒个个面有饥色,看出隋军缺粮,顺势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宇文述率军一日七胜,很快渡过清川江,距平壤仅三十余里。

乙支文德佯装请和,再度遣使诈降,声称若隋军班师,愿缚国主高元至大隋谢罪。宇文述见大军孤悬海外,将士疲惫至极,士气低落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无比,一时难以攻克,来护儿所率水军并未按期到此接应,遂被迫同意议和,领军还师,心急火燎的踏上归程。

高丽军言而无信,乘隋军后撤,从四面掩杀。宇文述等无心反击,且战且退。至清川江渡江时被高句丽军乘势半渡击之,隋军死伤盈野,各路人马争相逃命,将令难行,溃不成军,负责殿后的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退至辽东城时大军仅余两千余人,数十万汉家儿郎埋骨高丽。大隋后方将领段文振看到这等惨状,愤恨难抑,呕血而亡。

大隋王朝的第一次讨伐高丽以惨败告终。

大业八年(612年)七月,皇帝杨广面色阴沉的登上龙辇,从涿郡启程返回洛阳,一路之上他一言不发,愤怒的情绪正在他的心中暗暗发酵。

这次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讨伐宣告失败,不仅使大隋王朝威风扫地,对四夷再无震慑之力,也使整个隋境动荡不安,沸腾如汤。

偏偏老天也跟大隋过不去,山东、河南等地相续发生罕见洪水,淹没四十余郡,庄稼颗粒无收,一斗米涨到了数百钱,百姓饿孚遍地,直至到了易子而食的惨境。为讨伐高丽而加重的兵役赋税也让大隋境内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啸聚山林,立时应者云集。

早在大业七年,夏津人张金称就在清河率众造反,攻城陷寨;接着韦城人翟让占据瓦岗举事,抢夺富户,袭击官仓;山东邹平人王薄也是起兵反隋。

王薄自称知事郎,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歌曰:

长白山前知事郎,纯着红罗锦被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歌气势磅礴,宣扬不为暴君杨广卖命,如果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更是在民间广为传唱。

紧接着,河北景县高士达聚众数万人于清河郡,号称东海公。贝州漳南人窦建德、孙安祖率众占据河北高鸡泊,孙安祖自称摸羊公,后与高士达部合并,义军一时声势无两。此外,杜伏威、辅公佑,孙宣雅、魏刀儿、格谦等豪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间号称大隋境内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这些英雄豪杰纵横驰骋,身后留下无数传奇和白骨万千。

大隋,一个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的王朝,眼看着就要走到尽头。即便在这个时候,皇帝杨广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个天下正在逐渐摆脱他的掌控,现在的皇帝已经和一个刚愎自用的****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各地烽烟四起之际,张昱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他留下曹元奎率领部众继续纵横草原,而自己则带着四名身手了得的属下,星夜离开塞外,奔赴阔别已久的洛阳。

当洛阳古城如同一只巨兽一样出现在他的眼前时,张昱不禁热泪盈眶:“中原我回来了,洛阳我回来了,杨玄感,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