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世子威武全文阅读 > 第090章 广场上的大人们

第090章 广场上的大人们


  夜色漆黑,太极宫前的广场上燃起了火把,隐约看见人影在广场上晃动。

  萧谷骑马来到广场上,他来得不算很早,但是这里也没多少人,不过是稀稀落落站了十来个大臣。本来李忠备好了马车,但他执意骑马过来,李忠也只能带着家仆跟在后面一路小跑。

  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离开宫门约莫还有一刻钟的时间,萧谷本以为大臣们都来得差不多了,却没想到只有这么点人,心中便有些奇怪。

  这是萧谷第二次参加大朝会,之前那一次是晋王催他去参加,自从受了左谏议大夫的官职后,他连政事堂都没去过,仿佛这个实权很重的官职对他来说是虚职一般。他没把这个当回事,不代表旁人也能无视,一开始大小官员们还默默地关注他的行踪,后来发现他是真的只想当个散官,也就慢慢放下心来。

  上次参加大朝会,萧谷被迫就几件政事发表一些看法,引得宋相公大为赞赏,说他目光独到,条理清晰,让朝臣们大为惊讶。要知道宋相公为人中正,甚至有些板正,极少夸人,更不要说在朝堂上公然赞赏。

  所以此刻萧谷一骑来到,广场上的朝臣们不管熟悉与否,都站立一旁颔首示意。

  萧谷干脆利落地跳下马,李忠接过马缰,带着家仆到远处静候。

  六月的天气也就这个时候最清凉,待日头出来后便开始炎热起来。

  萧谷一眼望去,眼前这些大臣都是各衙门的佐贰官,各自的头头都还没来,便冲几个眼熟的点点头,心想今儿倒有点意思,那帮大臣似乎约好了似的,一个比一个来得晚。

  在他站了一会之后,大臣们开始现出身影,或骑马或坐轿,来到广场边缘时便开始步行。随着人逐渐多起来,众位大臣的站位便开始分明,萧谷冷眼看着,心中揣摩出许多意味。

  官员讲究圈子,尤其是到了这种地方,更有一个等级严明。

  三省六部,基本都是按照各自的部署站在一起,礼部的官员绝对不会站到兵部的人群中去,即便私交再好,也不过是用眼神打个招呼,然后气定神闲地和自己的同僚低声说着闲话。

  小圈子之外有大圈子,譬如六部的官员,隐隐中就要离尚书省的几位重臣近些。门下省的侍郎则要离御史台的几位大佬更近,彼此说话大致都能听见。

  但是无论圈子大小,总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说场中唯一一个孤身站立的人,那便是萧谷。

  他的身份太特殊,官职虽然不高,可是地位在那里摆着,那些威望身份不够的小官不敢上前和他招呼,大佬们则有更多考虑,或许是自矜身份,或许是不想攀扯,总之没有一个人和他亲近。能够混到参与大朝会的朝臣,哪个不是人精,知道这广场上有无数眼线,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举动,都会引来别人无尽的猜疑。

  所以即便是有人真心想和萧谷结交,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上前招呼。

  按官制来说,左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但是此刻侍中周元珍没来,那两位仆射大人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压根没看见萧谷一般,这里面的意味足够深长。能来参加大朝会的官员都有自己的门路,很多人都清楚今天要发生很多事,所以此刻更需谨慎。

  萧谷镇定自若地站在那里,打量着百官神态,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入朝为官,需要足够好的观察力,便如眼前这样一个等待开宫门的站位,就能从中品读出很多的味道,虽然说这些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立场,但总能摸出些许门道。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推移,广场上的朝臣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萧谷眼尖地发现,在宫门前空出一小片地方,三省六部的大佬们都在那片地方的后面,仿佛面前有一条线,他们绝对不会逾越,再一扫众人的面容,萧谷明白过来,那是留给政事堂三位相公的地方。

  他看向广场的边缘,那里没有人影出现,看来这三位相公时机拿捏的极准,不等其他人都出现,恐怕他们是不会露面的。

  回头一看,萧谷忽然眼神一凝。

  一位四十岁左右脸色刚毅的大臣健步来到萧谷身前,引来其他人好奇打量的目光。

  “柳安邦见过世子殿下。”来人一拱手,行得却是军礼。

  萧谷看着这个有些眼熟的大臣,脑海中忽然浮现当初李忠的介绍来。

  那还是第一次去万花楼和周归墟发生小冲突,回来的路上李忠向他介绍长安城里的公子哥,提到一位喜欢结交江湖草莽中人的柳钦云,他的父亲便是兵部尚书柳安邦,也就是面前的大臣。

  萧谷淡定地看着柳安邦,面上露出一个恰如其分的笑容道:“柳尚书不必多利,如今你我同朝为官,按照品级该是我向你行礼才是。”

  柳安邦沉稳道:“不敢,犬子十分仰慕殿下的性情,多次在府中提起,托我向殿下问好。”

  柳钦云仰慕自己?萧谷觉得这事很有意思,先不说那个从未见面的柳公子意欲如何,光是柳安邦这番说辞就很值得推敲。在眼下这种时刻,他会因为儿子的请求上来打破这种平静的局面?看他的面相和眼神,不是那种冲动浮夸的人。

  不过现在肯定不是说话的时候和地方,萧谷便略谦逊几句。

  柳安邦又问候晋王几句,然后便转身离去,却极为轻声地说了一句:“犬子对殿下的那几件大事十分钦佩,觉得特别痛快,可浮一大白,本官也是这么认为。”

  萧谷没有任何表示,看着柳安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也注意到不远处那些官员悄悄打量的目光,心里却在盘算起来,柳安邦最后那句话到底是什么用意。

  几件大事?

  从他第一次离开长安开始,能算得上大事的只有两件,一是在鼎城街上格杀那些杀手,二是在落凤山的那夜,很不巧的是,这两件事都与景王萧璀有关。

  柳安邦说这些事让他觉得很痛快,说得这么直白,是向自己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可是能做到兵部尚书的人,又怎么会这么莽撞呢?

  萧谷当然清楚,柳安邦这句话肯定藏着别的意思,只是现在还弄不明白罢了。

  他面色如常地站在那里,没有再去想柳安邦的用意,因为人群中微微起了一阵骚动,转眼一看,一乘官轿停在广场边缘,走下来一个身形瘦削的人,身着正二品朝服,正是中书令姚翀。

  姚翀为人平和,在三位相公中最受下官喜爱,因为他极少发怒,对身边人一直都很宽厚,即便在朝政上不主动发表意见,因而被一些人暗地里嘲笑为纸糊相公,也不会影响一些属官对他的真心拥戴。

  姚翀来到广场上,便有无数官员对他热情地招呼,他面露微笑,一一回应过去,然后走到宫门前,站到中书侍郎身前,抖了抖袍袖,安稳如山地站在那里,从始至终,他的目光没有往萧谷身上投来一次。

  与他备受欢迎的情况相比,萧谷的境遇就显得冷清太多。

  又过了一会儿,两乘官轿同时来到广场边缘,神态清癯的宋相公先下一步,然后便见身强力壮的周元珍走下轿子,两人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众人面前。

  周元珍与宋相公对视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正了正官帽便径直向这边走过来。

  宋相公不以为意,微微一笑,然后缓步走在后面。

  看到这一幕,朝臣们心有戚戚焉,这两位大佬斗了这么多年,恐怕还要一直斗下去。

  周元珍脚步很快,他来到中央位置时,宋相公才走了一半距离。

  与似乎压根没注意到萧谷的姚翀不同,周元珍却是特地往萧谷这边走来,来到世子身前后,也没多话,不过是微微颔首,就算是打了个招呼,倒是符合他的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萧谷也淡淡回应,面上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

  只不过这么简单的一个交流,落在其他人眼中,却是大有意趣。

  即便左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但是周元珍乃是朝中有数的大佬,就连宋相公都不放在眼里,世子虽然地位尊崇,恐怕也不会让他格外注意,尤其是眼下这个时刻,周元珍这个轻轻的点头,想必不会那么简单。

  然而众人更没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初显老态的宋相公一步步走过来,竟然来到萧谷面前停下脚步,笑容温和慈祥地看着他,拍拍他的胳膊说道:“萧谷,想在朝会上见你一次可真难,老朽派人送了几次拜帖给你,请你来府中坐一坐,为何一直不肯过来,难道是怕我这个老头子啰嗦?”

  “宋相厚爱,小子岂敢,只不过那几次确实有事在身,改日必定登门请罪。”萧谷微微低头说道,对这个老人他还是心存敬意的。

  宋相公爽朗一笑,点头道:“请罪谈不上,你肯来就好,老朽有些事要向你请教。”

  众朝臣看着执掌朝堂权柄十余年的老人和萧谷微笑告别,心中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便是中书令姚翀看到这一幕,眼神也微微凝重起来。

  萧谷没有被纷纷投射过来的目光扰乱心绪,依旧那般平静地站在那里,然而此刻他淡然的神态落在别人眼里,已然隐隐有了高深莫测的意味。

  这个年轻世子的心境为何能如此平和?

  一念及此,他们对今日的朝会愈发谨慎起来,心中打定注意,绝不行差踏错一步。

  在所有人各各不同的心念中,太极宫的宫门准时开启,吱吱呀呀的响声,在众人耳边回荡着。

  让太多人彻夜难眠的大朝会,终于缓缓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