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105章 文学作品中不能说的秘密(1)

第105章 文学作品中不能说的秘密(1)


  《荷马史诗》的作者究竟是谁

  世界文学巨著《荷马史诗》由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内容浩大广博,非一人之力可成。因此,人们一直在怀疑:《荷马史诗》真的是荷马写的吗?如果不是荷马所写,那它的作者究竟是谁呢?

  研究古希腊的历史,离不开古希腊的文学巨著《荷马史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鉴于《荷马史诗》内容浩大广博,许多学者认为《荷马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最终由荷马整理成册。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荷马不是《荷马史诗》的真正作者。

  而且,公元前7(或6)世纪留下来的一首古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荷马是)住在契奥斯岛(爱琴海中一个岛)的一个盲人。”如果荷马是盲人,那他更不可能完成《荷马史诗》这样浩大的写作的。

  关于荷马的生平事迹,只有这两部史诗可以引以为据,但其中线索也少得可怜。不过,有一点今人是可以确定的,荷马是古代希腊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对这一点我们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希腊人恰好在荷马时代之前不会使用文字。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教希腊人学习字母之前,希腊人根本无法书写记载。在荷马以前,故事传说只是凭借口头传播,之所以采取歌谣形式,是为了使“吟唱诗人”容易记诵,较有才能的吟唱者也可以当场即兴发挥,并且,每次表演的细节都不完全一样。每个吟唱者把一首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改,一首诗经过日积月累,就不断有各种发展。《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肯定是已历经润色增补的最后的定稿。

  读荷马史诗中一些段落,很有短诗的味道;而且诗中若干事件发生的时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充分表明荷马史诗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由很多“作者”创作完成。

  美国学者帕里从语言学的角度,仔细研究了这两部史诗中重复出现的词组、短语,尤其是每个英雄和神的名号的组合与使用,发现史诗具有一整套程序化的语句。据统计,荷马史诗中有1/5 是由重复使用的诗句构成的,总共2.8 万行诗中有2.5 万个重复出现的短语。这些程序化的用语符合配乐咏唱的古希腊诗歌的特有规律,也便于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口头传诵和即兴创作。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序用语,显然不能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那是经过世代民间歌手不断口口相传、不断积累筛选而约定俗成的。帕里的发现被学术界认为是20世纪荷马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他因此被誉为“荷马研究中的达尔文”。

  同时,《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语调和主题差异较大也能证明这个观点。比如,《伊利亚特》描写的主要是发生在几日内的事,并且对战阵军功极为强调;而《奥德赛》所述事迹则长达10年之久,同时专写幻想和神仙魔鬼。而且鉴于《奥德赛》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战争残酷的一面,所以19世纪英国小说家巴特勒指出:《奥德赛》作者应该是女人而不像是男人!

  因此,德国学者基希霍夫、英国史家格罗特等人认定:两部史诗既不是一连串各自分开创作的民间诗歌的汇编,也不是出于一位大诗人的手笔,它们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故事,是它最原始的素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势必由许多民间诗人对它不断地进行增删、修饰,最后似应由一位大诗人(如荷马)进行加工整理而成,这种综合性的说法已日益为学术界更多的人所接受。

  对《荷马史诗》及其史诗作者的研究与争辩,如同这两部史诗具有永久的魅力一样,也许永无休止,但再多的争论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伊利亚特》、《奥德赛》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

  《伊索寓言》的作者之谜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伊索寓言》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不但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但和人们怀疑《荷马史诗》非一人之作一样,人们也怀疑《伊索寓言》并非伊索一人的创作,那么《伊索寓言》的作者究竟是谁呢?

  公元前8至6世纪,在希腊各地奴隶制城邦形成的过程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使希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扩展了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海外市场,从而促进了希腊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当时在希腊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散文故事,其中一些是关于动物的寓言。相传其作者是希腊萨摩斯岛的伊索,据说伊索是一个奴隶,他以自己杰出的才华和智慧而获得解放,成为卓越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用简洁的文字,以寓意深刻的动物故事,辛辣嘲讽和无情鞭挞了奴隶主贵族的残暴统治,把统治者比作豺狼、狮子、老鹰和狐狸,刻画出它们的凶残狠毒和伪善狡猾的本性,揭露了“强权即公理”的吃人逻辑。《伊索寓言》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恰当的比喻、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关系,对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热情歌颂了人们向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总结了古代人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思想性和艺术性颇强,富有教育意义,深受群众喜爱。然而,对于《伊索寓言》作者的归属,人们还有着种种疑惑。

  人们之所以会对《伊索寓言》的作者产生疑惑,是因为从《伊索寓言》的写作风格来看,各篇寓言时间跨度大,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此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应当看做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

  为了支持《伊索寓言》并非伊索一人的单独创作这一观点,有人提出了历史线索: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在监狱中把《伊索寓言》改成了韵文;《狐狸和刺猬》的故事曾出现于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所作的《修辞学》中;阿维阿努斯在公元4世纪将42个寓言故事改写成拉丁文哀歌体对句;大约14世纪 时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收集汇编了这些寓言,使得《伊索寓言》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同意此观点的人们还认为,伊索这个名字事实上与“伊索”这个词同义。最早是伊索或者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讲述所收集的寓言故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世人明辨是非。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加进了部分自己的内容。具有伊索风格的这些寓言经一代代口头流传下来,最后都被视作出自伊索的手笔。例如,在古埃及的大纸草中;在西亚的古苏美尔时期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中;还有古印度梵文《五卷书》中;以及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田功农时》中、佛教经典《嘉言集》和《本生经》中;小亚细亚《旧约全书》中的《士师集》中都有伊索风格的寓言。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伊索的精确记载。这都是因为伊索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作为寓言的同义语所虚构出来的传说人物,所以有关伊索的任何一种传说、任何一部著作和图像都根本无法准确地描绘出伊索的具体面容和生平事迹,传说者只得按照各自的想象来塑造伊索的体格形态和编造伊索的生平事迹,结果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区塑造的伊索形象各不相同,具有多种脸孔和形态。

  但也有人认为,《伊索寓言》就是伊索所著的。伊索是古希腊的寓言作家,而且长得又矮又丑,后来有一天他梦见幸运女神用手点了一下他的舌头,醒来之后他就会说话了。伊索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他用寓言故事来揭示权贵的残暴和贪婪,他还将自己的寓言故事编成《伊索寓言》。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伊索寓言》的作者归属又有了新的猜测:伊索不是别人,而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寓言家阿克曼,这是因为阿克曼是黑人被释放奴隶,被誉为“东方智者”。一些学者认为:“希腊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寓言翻译成为希腊文,并以伊索署名,其含义是埃塞俄比亚人。这大概是因为译者将Ethiop错读成Egop,于是,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寓言成了伊索(Aesop)寓言,作者阿克曼也就成了伊索了。”(摘引自《有没有伊索其人和伊索寓言》一文)。以上看法颇为新奇而独特,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已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和赞同,但更多的学者却对上述看法持怀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指出:上述新奇而独特的看法,只是一种推测,还缺乏充足的证据,难以令人信服。

  时间就在这不断的争论中悄悄流逝,而谜底却永远埋藏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

  《天方夜谭》故事的背景是巴格达城吗

  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中所讲述的神奇故事充满了迷幻色彩,它更通过这些极富东方神秘色彩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阿拉伯的真实社会现状。于是,引发了人们对于故事背景的猜测:《天方夜谭》的故事背景是巴格达城吗?

  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至今仍对世界各国人民影响深远。人们不仅惊叹于《天方夜谭》所营造的神秘梦幻故事氛围,也从故事中得到许多现实启示。于是,无数学者开始思索:《天方夜谭》其中的故事都是以巴格达为背景吗?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相信:《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并不是纯属虚构,或者说出于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故事都有一个真实的地方作为依据,而且在那个地方又确实曾经出现过故事中那些人物。事实往往要比故事更出人意料:《天方夜谭》的故事背景,其实是中古时代的巴格达社会。

  公元762年,回教阿拔斯王朝建立了城市巴格达,它成为一个从埃及延伸至印度的回教王国首都。当时最有权势的人是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君主哈伦·阿拉悉。哈伦统治下的巴格达城之所以成为《天方夜谭》中许多故事的背景,是因为巴格达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城市,这儿积聚了与东方贸易赚来的大量财富。据传说巴格达太富有了,以至于在城中不大能找到穷人。

  当然,和《天方夜谭》中描述的王国不一样,哈伦统治下的巴格达人并不是整天享乐,哈伦也并没有老到因娱乐和享受而挥金如土。但和《天方夜谭》故事中的国王一样,哈伦也是一个性格反复无常的人,甚至有时暴戾恣睢,器量非常小,睚眦必报。从他亲手倾覆著名的巴玛基家族一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巴玛基家族悲剧的根源在于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水火不容的矛盾。尽管巴玛基家族信奉回教,却是波斯人的后裔。尽管巴玛基家族3代以来一直都是阿拔斯王朝的忠臣和谏官,并协助国王管理这个回教王国的朝政,他们整个家族的财富也毫不吝啬地供哈伦的宫廷挥霍。但仍旧磨灭不掉哈伦心中对波斯人的仇恨。因此,公元803年,哈伦突然废掉了他一向极为信任的臣仆,并且命人杀害了长久于私人宴会和宫廷庆典中随侍的查法·巴玛基。

  然而,历史证明了哈伦必将为他暴戾恣睢的性格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巴玛基族失宠之后,哈伦的政治基础开始动摇,他开始面临各族冲突和内乱的威胁。或许是哈伦被纷乱的政治争斗冲昏了头脑,他居然企图将王国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儿子管治,借此来平息纠纷。这种分而治之的做法本身就是对王国的分裂行为,结果也只能是加速王国的分裂,这是因为哈伦的一个儿子是纯阿拉伯血统,另一个儿子却是波斯女奴所生。失去了巴玛基家族的政治辅助,哈伦明显暴露出自己不善治国的缺点,随着政治争斗的日益恶化,哈伦的王国不久便分崩离析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哈伦早期的统治毕竟给巴尔达人们带去了繁荣幸福的生活,因此人们为了感谢他的礼遇,借《天方夜谭》的故事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让人们从神秘梦幻的《东方夜谭》中领略巴尔达的繁荣景象,也让哈伦和巴格达城的名字永垂不朽。

  《马可·波罗游记》真实性疑案

  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自此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学术界却对《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存在怀疑。那么《马可·波罗游记》到底描述的是不是当时真实的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