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在囧途,心在乐途:无法改变窘境时改变心境全文阅读 > 第12章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2)

第12章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2)


  人若能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幸福。试想我们的生活中究竟需要些什么?不过衣食住行加上自己的情感与爱好,如果这些东西没有限定一个范围,那就成了一个人买电视,黑白换彩电,二十三寸换三十二寸,再换家庭影院,无限制升级下去,但其实他看得最舒服的那个,也许不是最贵的。他的房子里也放不下这么多彩电。最后他烦了,随便选了一个放在客厅,看上去也不比他人差。

  仔细想想,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远比需要的东西要多。就拿爱情做个例子,你是需要很多优秀的异性对自己痴迷,为自己付出,还是希望自己的心上人能够喜欢自己,与自己一起生活?答案是明显的,很少有人愿意留恋不喜欢的东西,而喜欢的东西,都是弱水三千的某一瓢,只要这一瓢喝到口中,其他的不过是过眼云烟,有或没有都不重要。

  人们都说,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费小姐就是这样一个喜欢买衣服的女人,尽管她家的两个大衣橱都已经挂得满满的,她还是每天都烦恼同一个问题:今天又没衣服穿。其实她的很多衣服都只穿过一次,甚至没穿过。她每个月定期的活动就是为自己选购新衣服,每次都满载而归,又每次都不满意。

  有一天,上司通知她去山区工作,爱美的费小姐原本准备拿几件衣服,没想到通知下得太快,机票就定在第二天凌晨,她根本没有机会选择,只从衣橱里随便抓了两件。

  一个月后,她从山区回来,有人打趣她说:“这个月只穿那么两件衣服,是不是很憋屈?”费小姐说:“不会,我的红风衣已经成了我的标志,远远走过去,大家都知道是我。现在想想,以前在衣服上浪费的时间还真多,现在才知道衣服少一点,我也照样活得很好。”

  很多人愿意承认自己需要的东西不多,例如女人总说自己想要的衣物不多,只是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件,就要买很多件来尝试。在生活中,这种说法无处不在,人们都说,只有经过对比,才能知道什么最合适,什么最好。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花花公子,谈很多次恋爱,更多的人都认定身边的那个就是最好的。

  人们很难克制自己的贪念和占有欲,认为富有就是幸福,但他们也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被不需要的东西填满,真正想要做什么,生活却像一个眼花缭乱的大衣橱,让自己无从选择,只能胡乱搭配,这个时候,人们宁可自己的衣橱小一些,衣服少一些,至少能让自己快速选择,而不是面对上百个选项,光是看这些就要用去半天时间。

  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幸福不在于拥有一个仓库,而是能在仓库里拿到最贵重的宝物。只有这宝物才能给你最好的感受。人只有一双手,要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牢牢地捧住,才算没有辜负生命。否则丢了西瓜拣芝麻,丢了黄金拣铂金,到最后手中剩下的,也许是最没用的一个,你根本不想要。

  贪婪带来生活的苦涩,因为贪婪让你对任何拥有的东西产生不满,认为它们不够好,总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它们的实际价值被你大大贬低,你占据它们,它们却让你更加不幸福,这个过程还会不断重复,你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找不动为止。难道非要在这个时候,你才肯看一眼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察觉它们的可贵吗?知足常乐,还是从现在开始接受现状,发现现实中的美,才能让你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5.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苦

  欲望的沟壑是无穷的,永远也填不满。

  村里有个富人很吝啬,他每天都在赚钱,却每天都不知足,想赚更多的钱。他有个从小一起玩的朋友,年幼便出家,现在是一位得道禅师。禅师经常来找富人叙旧,给他讲一些佛家道理,也常常劝富人不要太贪婪。每当禅师说起“知足常乐”,富人便面露不解,对禅师说:“人活着就是要有所追求,如何知足?我不信你的话。”

  有一天,富人得了重病,一病就是大半年,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禅师常常来探望,看到富人好了起来,也放宽心。富人突然对他说:“以前你总对我说‘知足’,我这个没心性的根本不懂。不过,在我病重的时候,我想要好好喘一口气、想要头脑清明一个时辰、想要说话时口里不含着半口痰都做不到,这才知道健康的好处。现在我明白,只要活得健康自在就足够人知足,又何必醉心于那些身外之物!”

  禅师说了很多遍却说不通的道理,通过一场大病,富翁竟然全懂了。在病中,他明白了健康有多重要,也明白了再多的追求,抵不过幸福健康的此刻。佛家戒贪婪,皆因世人总在汲汲营营,满足自己的贪欲,进而困住自己。当然,世界上有很多人没有这份慧心,即使生了在多场病,他们还是会为了一时的满足,继续糟蹋自己的身体。

  人为什么会变得贪婪,因为有所求,也是因为求之不得。羡慕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到了手又觉得不够,所以才会一直追,不管身后的东西已经够自己用上几辈子。而且,贪婪几乎都会伴随吝啬,越是贪婪的人,越要把所有东西握在自己手里,不与任何人分享。于是,他们对他人的困难表现出极端的冷漠,甚至会剥夺别人的生存机会。

  欲望的沟壑是无穷的,永远也填不满。所以应该在源头堵塞。不要总是想着要过多的东西,满足需求就是刚刚好,所有过量的东西都会变成肩膀上的负担,最后想扔也扔不了,耽误你的行程。拥有与幸福并不成正比,并不是拿到的越多,心理就越满足。有时候心被占得满满的,反倒失去了一开始的轻松,觉得处处有负担,一刻不能解脱。满足欲望很重要,控制欲望更重要,不然,生活就像洪水,使你无处安身。

  一个小孩在院子里玩,手里拿着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在妈妈买来的一篮苹果中,这个看上去最漂亮,小孩子舍不得马上吃掉,一刻不离地拿在手里。

  小孩正在得意,突然看到一个女人领着自己的孩子经过院子,那个孩子的手里也抱了一个苹果,比他手里的更红,更大。这个孩子立刻觉得不开心,丢掉手里的苹果对妈妈说:“给我买一个更大、更红的苹果!”妈妈说:“那要是你看到一个比更大还大的,该怎么办?再买一个吗?”

  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都来自于和他人的比较。盲目的比较造成心理的严重失衡。生活有时就像小孩子手中的红苹果,世界太大,你总能看到更大更红的,如果一一去比较,累不累?何况,你怎么确定那个更大更红的苹果一定是甜的?也许只是看着漂亮,咬在嘴里没有一点汁水,远远不如你拿着这一个。

  莫羡人有,莫笑人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贫穷和富有,但总的来说,只要够努力,现在的生活就适合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盯着别人手里拿着什么?想要别人的东西,总要遇到两个最实际的困难:一、你有能力拿到吗?如果根本没有能力,就一直眼红下去?二、你拿到后发现不好怎么办?如果还能拿着以前的那个倒也不错,可有些时候有些东西不是一直属于你,你放下,别人就会拿走,你回过头想找,不好意思,没有了,谁让你贪心呢。

  生活的智慧在于知足。贪图那些生活以外的东西,即使筋疲力尽,还是没追到最想要的。而知足的人,他们并非没有追求,没有理想,但在生活中,他们总会珍惜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在其中感受到幸福,他们的幸福来自生活之内,心灵自然一天比一天快乐。

  人生的乐与苦也遵循着某种平衡,你懂得调节自己,拿自己的拥有对比他人的缺失,自然就知道生活没有薄待你,你的努力也不是没有意义;如果一味拿自己缺少的去比别人拥有的,那你会发现是个人就比你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这样比下去,你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真是自讨苦吃。所以,还是尽量去感受那些幸福的事,别总关注别人在做什么,想一想,你拥有什么,你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所有,这才是幸福的功课。

  6.虚荣的渴求,是人生的霉菌

  虚荣一旦超过限度,心灵就会发生扭曲。

  小和尚刚进寺院的时候,他每天都抢着干各种活,为的是得到师父和师兄们的夸奖。如果大家夸了他,他就会志得意满,反之,就会一天都闷闷不乐。小和尚既聪明又可爱,多数人都会顺着他的脾气鼓励他,这让他更加起劲地想得到别人的夸奖。他也总是对别人说自己多有能力,多有悟性,对此,师兄们都报以宽容的态度。

  一天,小和尚帮师父种的花开了,他兴高采烈地告诉师父这个好消息,并吹嘘自己多么努力。师父含笑问:“你说这花香吗?”小和尚说:“当然香了,一朵开花,满院子都是香气。”师父说:“那么这花有没有像你一样,把自己的香气和美丽到处说?

  小和尚没回答,他是个有悟性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师父的意思,从此,他仍然努力,却再也不吹嘘自己,再也不强求别人夸奖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荣是人的一种天性。即使小孩子,也总想穿漂亮的衣服让人称赞。但是,如果像寺里的小和尚,做什么事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就会养成功利性的性格,做什么都讲求目的,甚至完全失去自己的喜好,只为了别人羡慕做事,完全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适量的虚荣不是没有好处,虚荣可能让人肤浅,也可能让人更快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得到金钱、地位、更好的生活条件,追寻的步伐从此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坚定目标,洗去浮躁,变得务实谦逊,渐渐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

  虚荣一旦超过限度,心灵就会发生扭曲。欲望会像毒草一样长出藤蔓,将人的灵魂牢牢捆绑住,越勒越紧。虚荣的人越来越在乎外在的东西,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别人的反应,热切地想得到外界的赞美,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一个极不牢固的基础上,越是在乎,就越是掏空自己,这时候,悲剧就会产生。

  付小姐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白领,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求名牌。她每个月都要订阅十来本时尚杂志,立志要做个时尚弄潮儿。她的手机总是随着潮流更新换代,她的皮包能花掉普通打工者三个月的薪水,就连她穿的丝袜也是日本进口的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