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在囧途,心在乐途:无法改变窘境时改变心境全文阅读 > 第11章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1)

第11章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1)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每个人都在寻找幸福,可幸福太抽象,没有人摸到过,也很少有人敢说:“我很幸福!”难道幸福就这样可遇而不可求?发现幸福需要智慧,幸福由心决定,在于平日生活中的细节,若不用心感受就会错过。对人、对事、对物,都应有一颗细腻的心,才能收集点点滴滴的快乐。

  1.幸福,是不变的方向

  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

  这一天,一群神色迷茫的年轻人进到寺庙里,找到德高望重的禅师,问他:“尊敬的禅师,请你告诉我们,幸福究竟是什么?”

  禅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们能帮我扎一个木筏吗?”

  年轻人们不明白禅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既然开口了,年轻人们还是很用心地去山里砍了粗度差不多的树,然后合力扎了一个结实的木筏,请禅师过目。

  木筏下水的那一天,禅师让几个年轻人和他一起坐在上面,年轻人在山涧里的溪流中滑动木筏,看到景色从两边飞驰而过,他们和禅师一起高声唱歌,玩了一整个上午。上岸后,禅师问几个年轻人:“告诉我,刚才你们幸福不幸福?”

  几个年轻人这才懂得,幸福并不高深,只是一种简单的满足,一种体验和感受。

  如禅师所指点的,幸福是一种随时可能会有的体验,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你愿意去发掘,会发现它就藏在一个一个小角落里,有时候是一顿可口的饭菜,有时候是一朵插在花瓶里的玫瑰,有时候是来自父母的电话。这些小事很简单,但不能小看,试想,如果你总是吃不到美食,总是看不到美丽的景色,总是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你还幸福吗?

  幸福来自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内心的感受。人生最高的幸福有三种,一是发现身边有很多人爱着我们,愿意为我们付出,那种被包容的安全感让我们幸福;二是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种骄傲感让我们幸福;三是能够了解自我,不回避自己的短处,将自己当做一个完整的个体接受,那种坦然坦荡的感觉就是幸福。关于幸福,还有更多更具体的答案,但它们的实质是相通的:内心满足就是幸福,内心不满足就无法幸福。

  幸福是人生最高财富,试着做一道简单的选择题,给你一个机会成为亿万富翁,但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幸福,家人远离,朋友背叛,爱情不顺,你只能活在金钱的牢笼里过一辈子,你真的会选择这种落寞的生活?还是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财富,在亲友的陪伴下体味多姿多彩的人生?

  一个浪漫的青年和一个现实的少女一起去山里旅游,晚上,青年一边支起帐篷,一边仰望星空,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少女却皱着眉说:“赶快去拾柴火吧,晚上会很冷。”于是两个人一起拾来柴火,突然发现支好的帐篷已经不见了。

  青年说:“这下我们要体会一下‘幕天席地’是什么滋味了!”少女生气地说:“我们的帐篷被人偷走了!你难道不发愁吗?”青年点起篝火说:“你看,我们不还有火?为什么要发愁?”少女更加生气地说:“火如果熄了的话怎么办?”

  青年微笑着说:“火熄了的话,你还有我,我不会让你冻着的。”一瞬间,少女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忘记了所有的不快。

  什么是幸福?很小的时候,幸福可能是一块糖果、一个布娃娃、一团泥巴,你拿到它,就觉得自己幸福;长大后,幸福变成了一个目标,或者是事业,或者是爱情,或者是机遇,得到了,就是幸福;等到人历经许多事之后,会发现幸福比这些都要简单,仅仅是一种感觉,和某些人、某些事在一起的感觉。能领悟这一点,就是幸福。

  人们常说幸福不易,也许只是因为你的要求太高,都像小孩子一样,哪里会不幸福?这句话也有点纸上谈兵的意味,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不再单纯,幸福也不再简单,至少我们对幸福有了要求,有一项指标达不到,就说不上幸福。指标少也还罢了,有人的指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达到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不幸福也是自找的,怪不得别人。

  现代社会,人们总要追求广告效应,不论是小零食还是快餐盒饭,不论是棉线床单还是芳香内衣,都会套上一句“幸福的味道”或“幸福的感觉”作为广告词。看到的人不禁好笑地想:“这就是幸福?幸福未免太简单了。”但是,如果你吃了那食物觉得口齿丰腴香滑,抚摸那布料觉得服帖柔软,心理的那种满足感难道不能叫做幸福?

  不要把幸福想得太复杂,只要你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细细感受,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悲苦我们正在领略,昔日的幸福似乎正在远离,但只要有心,新的幸福也在萌发,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事物值得你投入,并给你带来新的安慰。人生最有用的智慧,就是关于幸福的智慧,而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幸福。幸福,是人生永恒的方向。

  2.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艺术

  懂得生活的人,到哪里都能活得精彩。

  有一个僧人酷爱云游四方,每次他回到寺里,都会给其他人带一些小礼物,这些礼物不需要花费钱财,只是所到之处的落花花瓣,或者一小葫芦泉水,或是一小捧泥土,几块小石子。年纪小的和尚非常喜欢这个到处玩的僧人,都把他带回来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禅房,或者在桌子上当摆设,或者在水缸里当布景。

  远方的一位僧人来寺里做客,看到这间寺院和其他寺院不同,不能说它世俗,只是角落里总有点滴生活气息,让人觉得清新宜人。于是僧人详细询问,并表示很想认识那位云游僧人。可惜,他又不知去了哪里,也不知何时回来。

  人们常常追问:什么是幸福?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艺术,每个细节构造都有各自的美丽与意义。即使在远离世俗的佛门净地,澄净的心灵仍能映照点点滴滴的美丽。这种美丽来自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多看多想,多去经历与询问,你会发现即使是很平凡的事物,也会有光彩夺目的一面。

  生活处处都有艺术,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去发掘,有没有一颗慧心去感受。但如果人的心态是浮躁的、黯淡的,就很难发现那些闪光点。如果心情是阴森的,甚至连美丽的东西都会觉得丑陋不堪,扭曲变形。走到哪里都觉得满心不自在,这样的人,当然不容易感觉到幸福,因为他们的幸福是希望所有东西都顺着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察觉那些东西的心意。

  培养平静的审美心态很重要。生活常常是烦琐而艰苦的,没有那么多如意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感受美,就多了一层乐趣,即使在辛苦时,也能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给心灵以安慰。如果看什么东西都是呆板的,那生活在平淡无奇中,又多了让人厌烦的成分,更加不值得人留恋。懂得生活的人,到哪里都能活得精彩;而对生活不耐烦的人,再好的生活对他而言也是囚牢。

  女儿10岁的时候,父亲对她说:“我们的家要重新进行装修,这一次,你自己布置你的房间。”女儿说:“你和妈妈帮我布置得很漂亮,这次不能帮我吗?”

  “不行,你自己来。”父亲说得很坚决。

  女儿其实舍不得装修自己的漂亮房间。她的房间是爸爸妈妈布置的,鹅黄色的墙漆,上面有一些若隐若现的羽毛图案。打在墙上的不规则书架,最上层是垂下绿叶的盆栽,如今已经垂满半面墙。其他架子上的相架、最喜欢的小熊玩偶、一个精致的带锁盒子,装着9岁那年她的第一本日记,还有一些她喜欢的小玩意。一个透明的玻璃罐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糖果,上面贴了一张纸条,爸爸用漂亮的字迹写着:一天只许吃一颗。还有柔软的床,细密梦幻的窗帘,女儿突然发现,她的房间像一个精心琢磨的艺术品,难怪每天睡在这里,都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小公主。

  “只要用心,我应该也能设计一个漂亮的房间吧?”女儿喃喃地说。

  女孩的父母深具生活智慧,他们不错过每一个细节,让女儿的房间充满了父母的爱,成长的点滴,自然的元素,还有小女孩期待的梦幻,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打造华美的宫殿,而不是不错过每一个人让人快乐欣慰的细节。所以,他们的女儿觉得自己是个小公主,而且,正在酝酿培养使自己幸福的能力。

  人心也可以是一门艺术,甚至是更重要的艺术。做人要做得漂亮,从性情开始,一点一点研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细节,就能让你的生活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有极大的提高,当你开始能够从他人的眼神中,揣摩出他的心思,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的要求,让他更加喜悦。这并不是奉承迎合,而是人与人之间该有的相互体贴——难道非要对方把什么都明明白白表现出来?有些事对方不说,你也应该知道。

  培养艺术心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生活中的细节。太阳东升西落是平常的,但是如果你愿意仔细看,你会发现日出时点点光辉,或者夕阳下火红的云彩,都有别样的美丽。和人的相处更是如此,那些看上去粗暴简单的人,也许有你想不到的细致;而那些看着普普通通的人,也许弹得一手好琴。不要小看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次经历,生活中的艺术俯首皆是,需要你慢慢去发掘。

  3.换个角度看生活,生活会更美

  乐观者看到的总是阳光,悲观者的世界却总是阴雨绵绵。

  古时候,有个纨绔子弟仗着家里有钱,经常横行街市,成了地方一霸。少年的父亲数次责打,却没有任何成效。有一次,少年又在街市上惹祸,惊动了官府,而少年满不在乎地留下家奴,径自回家。少年父亲闻之大怒,这一次,他没有责打少年,而是命人将少年送至一深山,封了下山的道路,每日只供给他三餐。并下令三年之内他都不许下山。

  少年所住的地方是一座简陋的茅屋,附近只有一座佛寺,里边有几个念经的和尚。一开始,少年怨天怨地,也不愿看屋内父亲送来的诗书,整天在林子里大发脾气。这一日,寺里的一个和尚劝他:“施主既然居于此山,是当有缘,何以整日怨天尤人?”

  好不容易有个人说话,少年絮絮地跟和尚诉苦,抱怨山林寂寞,饮食粗糙,无人慰藉。和尚说:“山林自有山林之乐,不然古代的逸士高人为何独独喜爱归隐山林?施主应该趁此领略一下,缓解心中的燥气。”少年哪里肯听,仍旧每天发脾气。

  如此三个月过去,眼见父亲铁了心不妥协,少年也不再妄想能提早下山,终于也开始拿起那些诗书,每日在湖光山色、莺飞草长中吟诗作对,闲暇时听寺里的和尚们谈禅论道。不知不觉,三年已过,少年已脱去戾气,当家人来接他,他突然觉得舍不得这一脉青山,诧异自己当年竟对这山如此反感。

  习惯铺张生活的少年,到了山里难免百般不习惯,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山里的生活不好吗?抬眼就是青山绿水,每天来往的也都是有智慧的高僧。在这种清心寡欲的环境下,人比一般时候更容易磨炼清雅的品性,所以,少年由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饱学的儒士,当他改变了自己观山看水的角度,突然发现眼前的一切都值得他怀念。

  换个角度看生活,生活就是另一番样子。就像用空的木桶打水,你可以抱怨自己的努力不过是把费劲弄到的水倒出去,也可以认为自己的努力就是打满一桶水。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都有不同的角度,如果你不满事物的阴暗面,那就绕半圈,看到的自然就是光明的一面。

  因为角度不同,人也就分为两类:一种看事情看到的永远是满满的一桶水,是空山中的鸟鸣花香;另一种人看到的是桶中的空空如也,和山间的一无所有。前者觉得自己一直在拥有;后者觉得自己不断失去。前者的生命是个被填充的过程;后者却觉得自己不断被掏空,马上就要散架。前者是乐观者,后者是悲观者。

  外国一个调查组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取得六百多位志愿者的同意,在这些志愿者去世后解剖他们的大脑,当做实验样本。这个实验经过很长的时间终于完成,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些年轻时心境开朗,总是抱有乐观情绪的人,很少患老年痴呆症,而且,因为他们乐观,对心脏压力较小,他们的平均寿命比那些悲观的人长十年左右。也就是说,乐观,意味着延长寿命;悲观,意味着提前死亡。

  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境遇,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面对困境,有些人斗志高昂,有些人委靡不振。而且,悲观者的生活总是充满负面氛围,即使在最优越的环境中,他们也会觉得自己被束缚、被压抑。这都源自他们的负面心理。他们从来不去看好的一面,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自然会越来越消沉,直至影响健康。

  乐观者看到的总是阳光,悲观者的世界却总是阴雨绵绵。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情。每一种生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面二维的,当你拆开生活的表层,会发现里边的学问大着呢,可谓高深莫测。例如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如果肯静下心来钻研他的技术,力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效率,他也许会因此发明一种生产技术。蒸汽机是怎么发明的?黄色炸药是怎么发明的?不都是科学家看到枯燥甚至危险的工作,萌生出了创造的想法吗?于是这想法改变了现状。

  人们很难保证绝对的悲观和绝对的乐观,多数人都在两者间摇摆,对待不同的事,倾向不同。悲观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站到更高的地方,那些困难和伤心就会变小。要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扭转令人失望的局面。有些事当你认为不可能,你就永远失去了行动的机会;当你相信它可能,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现极大改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有利因素,你只要将它们一一收集利用,就能构筑你的成功。

  4.移除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

  一个人的房子太满,心灵太满,再好的东西也只能局促地塞在小角落里。

  一个小和尚问师父:“师父,人与佛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师父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去集市上走一趟。”

  第二天,师父和小和尚起了个大早,去了集市。在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货品,吃的、穿的、玩的,小和尚看得眼花缭乱,但想到在寺院里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他没有购买的念头。这时,他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堆麻糖,正缠着父亲给他买糖葫芦。小和尚又看到,一个妇人篮子里放满了布料,但看到精致的布匹,她仍然两眼放光,忍不住扯上几尺。还有牵了两匹马的年轻人,看到优良的马匹,忍不住多牵几匹……

  “师父。”小和尚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要买那么多东西?明明已经够用了,买到手也是浪费。”师父说:“这就是人与佛的区别。”

  人与佛的区别是什么?人总觉得自己需要的太多,佛却发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太多。其实一个人的双手能有多大,能拿得起多少东西?就算用了手推车,大货车,只要想要的东西多,总是不够装载。得到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安置。好不容易弄来的,总不能随随便便丢掉,但一个人的房子太满,心灵太满,再好的东西也只能局促地塞在小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