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在囧途,心在乐途:无法改变窘境时改变心境全文阅读 > 第18章 如果不是转变心念,人生不会豁然开朗(2)

第18章 如果不是转变心念,人生不会豁然开朗(2)


  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吗?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连串数字的话,那么身体健康就是前面的“1”,金钱、事业、爱情等是“1”后面的“0”,显然,人生要是没有前面“1”的话,后面有再多的“0”,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这里所说的健康,自然是延伸意义上的生命。

  可见,生命是如此宝贵,如此重要。那么,为了我们保护好这个“1”,就要认真对待我们的身体,好好爱护我们的生命。

  虽说我们要为了事业而奋斗,要为了家人而拼搏,但是我们决不能忽略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善待自己,爱惜自己,让自己拥有完整的、健康、愉悦的生命过程。

  “二战”期间,琼斯作为美国一艘潜艇上的瞭望员,参加了向水下潜行的战斗任务。

  有一天,他正在工作时,注意到一支由一艘驱逐舰、一艘运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组成的日本舰队,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所在的潜艇逼近。他赶紧把这一情况上报给指挥官,指挥官立刻下令准备发起进攻。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攻击还没开始,日本的水雷船却已掉过头来,朝潜艇这边冲过来。原来,有一架空中日本战机也测到了潜艇的位置,而且通知了海面上的水雷船。无奈之下,指挥官只好再次下令潜艇紧急下潜,以便躲开水雷船的攻击。

  短短几分钟时间里,日军的6颗深水炸弹就在潜艇的四周炸开了,潜艇被逼到了水下83米深处。潜艇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有一颗炸弹在潜艇5米范围内爆炸,潜艇就会永远留在海底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官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他下令将艇上所有的电力和动力系统都关掉,然后全体官兵静静地躺在床铺上。

  当时,琼斯和其他战友都害怕极了,就连呼吸都觉得异常困难。他在心底不停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的死期?尽管潜艇里的冷气和电扇都关掉了,温度高达36度以上,摩尔仍然冒着冷汗,心跳的声音比炸弹爆炸的声音还要大。

  日军水雷船连续轰炸了l5个小时,琼斯却觉得比l5年还漫长。寂静中,过去生活中的点滴在眼前重现:摩尔加入海军前是税务局的小职员,那时,他总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充满着抱怨:报酬太少,升职也遥遥无期;烦恼买不起房子、新车和高档服装,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与妻子争吵。

  这些烦恼的事情,过去对摩尔来说似乎都是天大的事。而今置身这坟墓一样的潜艇中,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他深深地感受到:当初的一切烦恼都显得那么渺小,它们和生命比起来,简直就不值得一提。

  于是,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只要能活着看到太阳,一定要珍爱自己,珍惜生命。

  日军终于把所有的炸弹扔完开走了,琼斯和他的潜艇又重新浮上了水面。

  战争结束后,琼斯回到祖国,并重新参加了工作,经过生死的考验之后,他更加热爱生命了,懂得如何去幸福地生活。他后来回忆说:“在那可怕的l5个小时里,我深深体验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相比,世界上其他事情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15个小时,或许对于平常的日子来讲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琼斯来讲,却是极其漫长的。也正是通过这次有惊无险的战斗,让琼斯体验到了生命的珍贵。

  就生命本身而言,我们和琼斯尚无分别,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如此,只是我们还没有经历那种生死边界的痛苦挣扎,因此感受没那么深刻罢了。

  其实,对每个人来讲,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为珍贵,和生命比较起来,任何的痛苦和烦恼都显得无比渺小,或许只有像琼斯这样经过生死考验的人会更明白这一点。

  和琼斯的经历相似,麦伦也有过一番对生死的体悟。

  几年前,当因为动脉血管瘤而住院手术的他,在ICU病房里思考了很多:我几乎从不珍惜自己,以前根本不相信自己会生病,更没有想过会病倒,而且需要这么一次大型手术。即使患了高血压,我也不听医生和家人的劝告,总是偷偷地把买来的药扔到垃圾桶。对待工作,我总是精益求精,对待妻子和整个家庭也是一丝不苟。可是现在,自己却因为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落到这步田地。以后,只要我能够好起来,我再不会像从前那样对待自己了,我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经过了生死的考验,终于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这是琼斯和麦伦带给我们的启示。

  诚然,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谁都难免会有痛苦和烦恼。那么,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平衡能力将会很难应付。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凡事多往好处想,一定不要等到生死关头才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而应时时刻刻把身体健康放在一切事情的最前面。只有拥有“革命的本钱”,我们才能打赢一场又一场的人生之战。

  5.事实无法改变时,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

  即使面临不幸,也不要把事情全往糟糕处去想,说不定换个角度,就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很多事情的出现,根本由不得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做出了百分百的努力,结局或许还是和愿望相背离。

  对此,有的人苦苦哀怨,有的人则顺其自然。显然,哀怨者只会让不幸的遭遇放大N倍,而对于事情转好却无任何作用。顺其自然者显然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与此同时,他们更多的是把事情换了个角度来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就是他们对这段遭遇的理解和诠释。

  相比较而言,后者之于前者,显然更容易从不幸中走出来,重新投入到生活的滚滚浪涛之中。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后者,因为事情出现了,不管是什么结局都无法改变,而此时能够改变的,就只有人的想法。虽然路还是原来的路,但境遇还是原来的境遇,而当我们的内心灵活了,路和境遇所带给我们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了。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个国家,人们都赤脚走路。有一天,国王去一个偏远的乡村旅行,由于路面坑坑洼洼,而且又有一些碎的石子,扎得国王的脚很疼。为此,国王既生气,又痛苦。

  回到王宫后,国王颁布了一条命令:全国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让人们不再承受刺痛之苦。

  国王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从哪里弄到这么多牛皮呢?就算杀了全国的牛,也无法凑够铺满全国道路的牛皮。一时间,可愁坏了接受命令的大臣。一方面是国王之命不可违,一方面是不可能筹措够的牛皮。

  就在执行命令的大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年轻人斗胆向国王谏言说:“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这样不就免受石头硌脚之苦了吗?”

  听了年轻人的话,所有人立马醒悟。国王于是立即收回命令,改用这位年轻人的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国王为了免除刺痛之苦,想出在道路上铺牛皮的做法,虽说是一番好意,但毕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笨办法。而那个聪明的年轻人的想法却是,不改变道路,只改变自己的脚,这样一来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而且这种做法比给全国的道路铺牛皮可容易多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想改变周围的环境很难,而改变自己则容易得多。与其改变环境,还不如先改变自己。当我们改变了自己,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就跟着改变了。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策略。

  一位女作家在其成名前曾有一段时间陪伴丈夫驻扎在沙漠的陆军基地里。由于丈夫经常到沙漠里去演习,好久都不回来,女作家经常是一个人待在基地的小铁皮房里。沙漠里的天气热得受不了,而且她远离亲人,身边只有两名不会说英语的外国人,因此她感到很无聊,很难过。

  于是,她就给自己的父母写信,向父母抱怨自己这里生活的糟糕状况,并表示要不顾一切回家去。

  不久之后,她收到了父亲的回信,打开一看,信的内容居然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正是这句话,让她永远铭刻在心,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女作家反复读父亲的来信,读着读着忽然觉得非常惭愧,于是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从此之后,她不再把自己困在小铁皮房里,而是主动走出家门,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对于她的这一巨大改变,人们大为惊讶。

  当然,人们也都对她非常的友好。当发现她对他们当地的纺织、陶器等感兴趣,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此外,这位女作家还认真研究那些漂亮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而且还学习了大量有关土拨鼠的知识。有的时候,她还会坐在石头上,静静地观看沙漠中的日落……一切竟然那么美妙而温暖。

  毋庸置疑,正是父亲来信中的那句“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这句话让女作家的心态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其实,仅仅是一念之差,就让这位女作家原先认为恶劣的生活环境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当充分感受到自己眼前的这个新世界后,女作家兴奋不已,为此写下了《快乐的城堡》一书。这时候,她知道自己终于从“牢房”里看到了星星。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生命有着追寻快乐和幸福的本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只有努力地改变自己,才能让快乐产生,让幸福成长。如果感到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或许并不是命运的错,更不是世界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自身做得还不够。

  我们要清楚,现实世界总会有阴暗面,灿烂的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假如我们只把眼光盯在黑暗的地方,那么只能是自寻烦恼了。因此,我们要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摘取幸福和快乐的果实。

  6.舍得,让你的人生豁然开朗

  如果只一味地向前走不懂得变通,那么你永远不会成功,绕过眼前的障碍,你就可以轻松地走到成功的彼岸!

  当我们向着曾经的目标迈进的时候,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障碍出现,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往往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可是,并非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也不是所有的目的地都能到达。很多时候,我们难免会步入无路可走的困境。这时候,如果还坚持往前走,那么就势必会撞南墙。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一种思维,往前面的路不通了,那往左边和右边的路是不是可以呢?

  我们都知道有一首传唱已久的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都喜欢“出手”去获得眼前的利益,而很少有人懂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手”,学会转弯,丢下已经到手的利益,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很久以前,有一位君王要从众多妃子中间选出一位王后。怎么来选呢?国王的计划是:候选的妃子们均沿着一条河的岸边往前走,在走的过程中注意河边的石子,谁能捡到最大的石子,谁就有资格成为王后。

  妃子们为了坐上王后的位子,积极行动起来,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最大的那块石子。在众多妃子中,只有一位走到中途捡了一块就往回返了,而其他的妃子都不停地往前走着,她们看到比较大的石子后,只是看一看,一心想着前面会有更大的石子。于是,就一直走啊走。谁知到后来,石子居然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了。

  故事的结果自然是那位中途捡回石子的妃子坐上了王后的宝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适时适当地懂得放弃,懂得转弯,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则,就会被幻想和诱惑牢牢抓住,让自己陷入一个不可实现的梦境里去。

  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们,很多人由于不懂得有选择地加以放弃,于是白白错过了很多机会,最后只得抱憾终身。许多人就像那些一直往前走的妃子们使得,当机会降临时,总认为更好的机会还在后头,岂不知,就在这种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时,已经错失良机。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只有勇于放弃那些空中楼阁般的幻想,我们才能做到脚踏实地;只有放弃那些徒劳无益的等待,我们才能避免虚度光阴;只有放弃那些难以满足的物欲,我们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只有放弃那些不该坚持的错误,我们才能做到拥抱真理。

  在一条河的岸边,有几个人在钓鱼,还有几名游客在欣赏风景。这时,有一名垂钓者钓上来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半的样子。但是垂钓者却不为所动,他把鱼嘴上的吊钩取了下来,接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大鱼扔进了海里。

  围观者非常惊讶,他们认为这个垂钓者太贪心了,竟然连这么大的鱼都不要!过了一会,垂钓者钓上来一条一尺的鱼,钓鱼者又把鱼扔了下去。如此再三,垂钓者钓上来一只几寸长的小鱼。旁观者都觉得垂钓者会继续把鱼扔到河里,但这次出乎意料的是,垂钓者把鱼留了下来,放到了鱼篓中。

  旁观者表示很不能理解,就问垂钓者为什么。垂钓者解释说:“我家里的盘子最大的也没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上来,就算带回去,盘子也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