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情渡(原名《爱上小偷》)全文阅读 > 第7章 张军还小,他还仅仅是

第7章 张军还小,他还仅仅是


张军还小,他还仅仅是个十七岁的孩子,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其实吴叔说的那些话,有很多是歪理,根本站不住脚的,他对张军说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是带着给张军洗脑的目的,但当时在年幼无知的张军听来,却句句在理,句句是真言。r

吴叔笑着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后我会把我的本领,全部传授给你,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谁叫我们有缘呢?因为我的师傅关照过我,我们自己可以洗手不干,但不能没有传人!将来啊,你就能自力更生,有所作为!小军啊,我相信,将来你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能人!”张军兴奋地说道:“好啊!谢谢吴叔!”吴叔接着问道:“小军,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每天坚持晨跑吗?”张军说道:“锻炼身体吧?”吴叔笑道:“你只答对了一半,你知道三十六计吗?三十六计走为上,就是你要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现场,说得难听点,就是逃跑,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也是小偷入门的基本功,万一你在行动时被人发现了,你就能迅速逃避,脱离危险。”直到此时,张军才恍然大悟:吴叔之所以要自己坚持晨跑,原来是为了方便逃跑呀,呵呵,真有趣。r

吴叔又说道:“你今天看到了很多小偷都是几个人一起的,但我要你记住,我们一定要单独行动,也就是说,要一个人去闯去干!天下没有最可靠的朋友,最可靠的永远是自己!团伙一起虽然成功率高,但危险系数也相应增加,因为只要一个被警察抓住了,那就全完了,而且,团伙之间常常相互猜测,有时还会黑吃黑,不如单干更保险更实惠,你以前看过小说吧?那些有名的神偷,哪个不是独脚大盗?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张军听得入迷,频频点头。吴叔把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笑眯眯地说道:“今天先聊到这里吧,你早点睡吧,明天你还去实习,过了春节后,你就可以亲自上阵,试试你自己的本事了。”张军一脸的憧憬:“真的?过了年,我也能当神偷了?太好了!”r

这一晚,张军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到了下半夜,他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在睡梦中,张军还在一个劲地奔跑着,叫喊着:“我要当神偷!我要当神偷!……”r

15、r

吴叔,原名吴春荣,江苏宜兴人,家住宜兴濮东镇的一个小村庄,靠近太湖,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吴春荣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她叫孙凤琴,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后来又从小学、初中到中师,一直是同学,两家的关系很密切。那时的江南农村里,有攀小亲的习俗,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和亲友,就早早地给孩子定了亲事,等他们长大成人,就顺理成章地结婚成家。在吴春荣和孙凤琴才八岁的时候,吴家就给孙家下了聘礼,孙家也把孙凤琴的生辰八字,写成红贴,交给吴家,这门亲事,就算正式订下了。r

吴春荣和孙凤琴,从小就很要好,虽然订亲的时候他们还不懂事,但过了几年,当他们念了初中,他们已经知道,父母亲早就把他们两个人,用一根红线牵连在一起了。他们相互有好感,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亲近,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默认了这份姻缘,相约要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算在同学和大人面前,他们也从不避讳。那时的学校食堂,只蒸饭不卖菜,学生是从家里自带小菜出来的,吃午饭时,吴春荣和孙凤琴端着饭盒坐在一起,吃菜也是不分彼此,神情十分亲昵。r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以盛产陶瓷著名,宜兴的紫砂壶,世界闻名。宜兴还是绿色的原野,宜兴的竹海满山遍野,竹编工艺品也畅销不衰。宜兴还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故乡,现在我们去旅游,可以看到徐悲鸿的纪念馆。r

八十年代初期,吴春荣和孙凤琴同时从中师毕业,孙凤琴分配在镇中心小学教书,吴春荣分配在镇下面的农村小学当老师。农村的孩子,哪怕成绩再好,为了早点工作挣钱,往往读的是中师和中专,而不选择考大学。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广,农田也分到了农户,各种村办厂和乡办厂,正如雨后春笋,脱颕而出。孙凤琴的父亲,和人合伙,承包了村里的一个铁矿,干得热火朝天。本来孙家来约吴春荣的父亲合伙开矿,但吴春荣的父亲一来没有资金,二来有点胆小,就谢绝了孙家的好意,守着几亩农田,过着清贫安稳的日子。r

吴春荣工作的几年,和孙凤琴依然情深意笃,来往密切,他们一心以为,不久就可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农村,未婚同居是司空见惯的,但孙凤琴的父母,严厉禁止女儿住到吴家,更不允许他们在晚上一起出去,吴春荣也没多想,以为孙家对女儿管得比较严吧?现实和理想,往往不是等同的,生活中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情,实在举不胜举,吴春荣和孙凤琴之间,也将事与愿违,他们的命运,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r

时间到了1986年的春天,吴春荣23岁那年,吴家准备置办婚事了。农村不同于城市,那会儿人们普遍的意识,是早生子、早享福,所以一到结婚年龄,找到对象的就兴高采烈地结婚了。吴春荣的父亲去找亲家,想定下一个日期,好发请贴叫亲友来喝喜酒。没想到,孙凤琴的父亲说:“我最近矿上事忙,过几月再说吧。”到了五月份,吴家又去和孙家商量子女结婚的事,孙母说:“我女儿还小,我想叫她多陪我几年,过两年再结婚吧。”吴父说:“凤琴23了,不小了,村上同龄的,都已经抱小孩了,早晚要结婚了,我看,还是让他们早点成家吧,也好了却我们做长辈的一桩心事。”孙父说:“婚姻大事,马虎不得,再等等吧。”吴父心里犯起了嘀咕,但也没说什么,谁让自家的儿子,喜欢他家的女儿呢?r

这一等,又是半年多。吴春荣和孙凤琴并不知道这些枝节,只知道他们就快要结婚了,双方父母亲正在商量呢?快到年底的时候,一天晚上,孙凤琴和她的父母,坐在堂屋里有说有笑地聊天,孙母说道:“估计春荣家又要来提结婚请酒的事了。”孙凤琴开心地说道:“好啊,我们就年底结婚吧,放了寒假,我们也有时间。”孙母说道:“可是他家那么穷,我怕你跟过去吃苦。”孙父也说:“结婚是大事,总要讲个门当户对吧?春荣人是不错,可他爸老实巴交的,只会种田,春荣他妈身体又不好,一年看病要花不少钱,我看你嫁过去不大合适。”孙凤琴生气地说道:“你们说得什么话呀?我看中的是吴春荣,又不是他爸他妈!他家的人品,你们不是不知道,我嫁过去不会吃苦的!穷是穷点,但我们两个人在挣工资,过几年就会好起来的。”孙母说道:“没钱的苦日子,你是没过着,不知道那种滋味,你看他家条件那么差,我怕你嫁过去会后悔啊!谁家不希望女儿女婿的日子过得轻松惬意、亮亮堂堂啊?”孙凤琴坚决地说:“我和春荣从小就在一块,认定不分开的,谁要是变心了,会不得好报的!你们都别说了,我知道你们也是为我好,但我铁了心了,我就是要和春荣结婚!”r

果然,十二月底的时候,吴春荣家又上门来商量婚事了,孙父支支吾吾地说:“年底工作忙啊,老吴,能不能再往后拖一拖?”吴父说道:“学校快放寒假了,他们俩有空,正好给他们婚事办了,不能再拖了,时间不等人啊,他们一岁岁大上去,拖着不办婚事,那不是耽误他们青春吗?”孙父说道:“这怎么叫耽误青春呢?让他们再处处嘛,时间长了,感情深嘛。”吴父笑道:“他们处得时间够长了,老孙,你和阿嫂不是认识两个月就结婚的吗?不是也挺好吗?”孙父见推脱不过,就说道:“那好吧,就依你吧,春节前让他们把婚结了,但是我有个条件。”吴父说道:“什么条件?”孙父说道:“从明天算起,一个礼拜内,你们拿两万块彩礼来吧。”吴父吃惊地说:“两万块?哪有那么多的?人家不都是二三千吗?”孙父笑道:“两千块?你说得轻巧!那你去讨人家的女儿!我家的凤琴就要两万块,没有商量余地!”吴父为难地说:“老孙,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哪来的那么多钱?就是借也借不到啊!”1986年,普通老百姓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一二千元,普通职工的工资,一年也不过1000元左右,像孙家承包矿山的当然有钱,但像吴家,除了儿子当教师有稳定的收入,家里就种几亩田,养几头猪,吴母生病开药还要花钱,两万元对他们来说, 实在有点遥不可及。孙父说道:“这我不管,你自己去想办法。一个星期要是不拿来,那你们就得把生辰贴子退回来,我家凤琴要重新嫁人了!”吴父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孙家。r

这个星期六下午,吴春荣乘着到中心校开会的机会,找到了孙凤琴。孙凤琴笑着对吴春荣说:“听我妈说,他们同意我俩结婚了,我们这个寒假就能结婚喽!”吴春荣一脸的不悦:“你还说呢,你爸要我家两万元彩礼!亏他说得出口,我家哪来这么多钱?这不是存心刁难吗?”孙凤琴也颇为惊讶:“有这事?他们没对我说呀!晚上我回家问问,你明天等我回音。”吴春荣依然很气愤:“没想到你爸爸妈妈是这样的人,他们明知道我俩好,还跟我家要这么多钱,这不是明摆着,不想把你嫁给我吗?”孙凤琴劝说道:“春荣,你别生气,你放心,我们会结婚的!”吴春荣担忧地说:“我知道你的脾气,你太孝顺,你怕你说服不了你爸爸。”孙凤琴一把抱住吴春荣,语气坚定地说:“春荣,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嫁给你!”吴春荣笑道:“那你答应我,今晚睡在我家,等生米煮成熟饭,你爸想不同意也不行了。”“啊?”孙凤琴绯红着脸,往吴春荣的胸膛擂了一拳,笑道:“你好坏!”r

16、r

转眼一个星期的期限就到了,吴家东拼西借,才凑了七千多元,距离两万的目标还远着呢,就像万里长征一样,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这天晚上,吴春荣愤愤地对父母说:“我去她家评评理,哪有做父母的把女儿当摇钱树?她家不就是靠着好政策,这几年挣俩臭钱吗?这么狮子大开口,不是存心想悔约,不把女儿嫁给我吗?”吴父慌忙一把拉住儿子,劝说道:“你是她家女婿,哪能这么生硬跟凤琴她爸说话?你这不是得罪人吗?你这是要娶他女儿,不是去评理的,你性子冲,还是我去说吧。”吴春荣叫道:“爸,我是够耐着性子了,我是心里不舒服啊!她家开口要两万,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钱哪?这不是要我家活不下去吗?”r

吴父怀里揣上七千多块钱,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孙凤琴家。孙凤琴今天不在家,去一个小姐妹那儿喝喜酒,还没回来。孙母给吴父泡上了一杯茶,坐在边上嗑瓜子。吴父把报纸包着的钱掏出来,放在了桌子上。孙父说道:“哦?蛮守信用嘛!两万块拿来啦?”说着把那包钱拿在了手里,掂了掂份量,接着又把报纸打开了,粗略地点了一下,说道:“老吴,不对啊,不是说好是两万块,怎么只有七千?”吴父为难地说:“老孙,只有这么多了,你看,就七千块行吗?操办婚事还要用钱,还不知去哪儿借呢。”孙父面色一沉,说道:“老吴,这你就不对了,讲好多少就多少,又不是买东西,怎么还有讨价还价?”吴父赔着笑脸说道;“老孙,嫂子,我的意思,彩礼能不能少点?往后他们成了家,这借的债,还不是落在他们身上要还?现在借得少点,他们的负担也轻些,我们做长辈的,还不是希望他们过得好点吗?”孙母揶揄地笑道:“这上辈子借的钱,怎么能让小辈还呢?结婚是孩子们的终身大事,做父母的多花点钱,也是应该的,这借钱还债,按理说,都是吴哥你们夫妻俩的事啊,和春荣凤琴他们没关系。”吴父说道:“可我们夫妻俩挣不到钱啊,我家那位身体又不好,实在有困难呀,你们能不能照顾一下,不看我们的面,也看孩子的面上吧?”孙父说道:“我这个人的脾气你也知道,说一是一,从不会半途变卦,我看这样吧,我再延长一个星期,你们再想想办法,到时候要是实在不行,那我们也不会再向你们要什么彩礼了,你们还是另找一个媳妇吧,要是把钱凑齐了,那在春节前,一定给孩子们把婚事办了,办得热热闹闹的!”吴父见孙家没有商量余地,只得说道:“那好吧,我再回去想想办法。”孙父叫住了他:“这包钱你先带回去,等两万块齐了,一块拿过来吧。”r

吴父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长吁短叹。吴春荣见状,知道父亲白跑了一趟,有点愤怒地说:“他们怎么这样?一有钱,脸就变!我们两家还是一个村的乡亲呢,他怎么一点情份都不讲?不行,我找孙凤琴去,让她去跟她爸说!”吴父说道;“他们是一家子,你怎么叫她去说?我知道凤琴这闺女懂事,可也不能让她跟她爸翻脸啊?”吴春荣说道:“要不我直接去跟丈母娘说?”吴父问道:“说什么?”吴春荣说:“告诉她,我跟凤琴早睡一块儿了,她家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吴父惊讶地说:“你说得是真的?”吴春荣笑了:“是啊,我还会瞎说吗?上个星期,凤琴不是偷偷来我家玩吗?我们就……”吴母在一边忍不住笑道:“哦,怪不得你们关紧了房门,我敲门叫你们吃晚饭也没动静,这倒是好事,春荣,你怎么不早说,你早告诉我们,你爸或许就不会跑冤枉路了。”吴父却说道:“这个事情不能随便说出去的,更不能告诉凤琴家里人,她爸要是知道了,还不打断她的腿?或许还会上门来找事呢,他那个火爆脾气,村里人谁不清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