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职场 > 棚户人家全文阅读 > 第124章 香港来的黄先生(1)

第124章 香港来的黄先生(1)


轿车开动的时候,朱绍泰有一种回到“阔少时代”的兴奋,他下意识地孩子般颠了颠屁股,毕竟是上了年纪,一颠,感到有点头晕。他赶紧闭上眼睛,更晕,只好又睁开。r

坐在舒适的车里,享受着空调,看着窗外行色匆匆满脸油汗的行人,他心里突然有一种人上人的感觉。这时,他看到邻居成虎骑着自行车从轿车旁驶过,便抬手想跟成虎打个招呼,虽然车外的成虎也朝车内看了一眼,可他哪能想到轿车里坐的是朱绍泰,没有任何反应地骑了过去。r

黄先生笑笑:“熟人?”r

朱绍泰有点尴尬,说:“是的,是的,我的一个邻居,他没有看见我。”r

车子穿过商业街,开过一个高坡,朝江边驶去。朱绍泰又看见了老宅后院的邻居,在搬运公司拉板车的孙拽子。只见他一个人拉着一辆大板车,在昏黄的灯光下,正从坡下往坡上拉。孙拽子是个残疾人,只有一只胳臂,右臂从上臂处断了。此时,他用那剩下的一小截右臂扶着一只车把,左肩上板车的拉绳像套辕一样,深深地陷在肩膀上的肌肉里,左手紧握着另一只车把,弓着身子艰难地把板车往坡头上拉。r

朱绍泰想,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啊,坐在车里的感觉真好。r

轿车拐弯进了江边的一个小岛,进了北辽市最好的一间宾馆——迎水宾馆。迎水宾馆是市里惟一的涉外宾馆,早先是专门接待中央和省里领导的。宾馆坐落在一个小山上,从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太阳在河面上朝起夕落,所以叫迎水宾馆。改革开放以后,所有从港澳来的客人都被安排在这间宾馆里。朱绍泰平生第一次坐电梯,当电梯门关上的时候,他有一种飘起来的感觉。走出电梯,朱绍泰两眼一抹黑地跟在黄先生的后面,脚踩在厚厚的地毯上,没--有一点声音,仿佛踩在一堆棉花上。走廊的两边墙壁上是一排壁灯,发出黄黄的光,那种晕晕的感觉又上来了,他突然想扶着墙壁站一会儿。正在这时,黄先生打开了一间房间的门。r

这是一个套间,窗户朝南,外边就是辽河。黄先生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江风吹了进来,接着听到江水“哗哗”地拍着江岸的声音。套间外面是一间会客厅,厅里一圈沙发,沙发是浅黄色的。黄先生请朱绍泰坐,朱绍泰一屁股坐上去,身体立即深深地陷了进去,使他有一种被淹没了的感觉。r

黄先生从里间拎出一个半新的旅行箱,说:“这是朱小姐托我带给你的。”接着,他又拿出一封信,递给朱绍泰,“这是朱小姐给你的信。今天去找你的时候,怕一时找不到,所以箱子和信都没有带上。”r

朱绍泰接过信,一看信封上那七歪八扭的字,就认出是女儿朱翠玲的。朱绍泰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纸,信写得很短:爸爸:r

我是翠玲,来人是我的朋友黄瀚浩先生,他到内地来旅游,顺便来找投资的机会。请你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帮助。具体情况他会告诉你。r

我到香港来找爷爷了,可是过去你跟我说的那个地址。现在是一幢几十层的高楼。我问了大楼的保安。他们都没听说过爷爷的名字。请你在家里再找一找当年爷爷从香港寄来的地址,交给黄先生,他会尽快传真给我。r

我在香港一切都好,不必牵挂。等找到爷爷。我会马上告诉你。托黄先生给你带了一点东西,另还有两千元港币,请查收。r

女儿翠玲r

朱绍泰看着女儿的信,原来女儿真的到香港找她爷爷去了。虽然她让自己伤透了心,可自从失踪以后,自己也是日思夜想,今天她突然从天而降。女儿好像长大了,信中对自己也有几分关心和体贴,还带来了东西和钱,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r

朱绍泰和父亲在解放初期还一直保持着联系,“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就断了联系。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他根本不知道父亲还在不在香港。不过尽管搬了好多次家,他还保存着当年父亲和他通信的地址,也曾告诉过翠玲,翠玲可能就是凭着这个地址去找的。其实,改革开放以后,他也曾悄悄往这个地址去过信,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后来他想,也许因为自己搬了几次家,父亲想和他联系也找不到他的地址了。 黄先生在一旁说: “程先生,朱小姐要的地址,您回去好好找找,找到了就交给我,我可以从宾馆发传真回去。很快的。”r

朱绍泰这才想起女儿在信中的嘱托。他问:“黄先生,您到内地来想寻找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呢?我可以帮您打听打听。”r

黄先生说:“好呀,先不急。我准备在内地走一走,看一看,有投资机会,随时都可以谈。”r

朱绍泰说:“好呀,那您先在北辽市看看吧,我们的周边有好几座名山,像佛教圣地——千山,还有凤凰山、医巫闾山,都是名山。”r

黄先生笑笑:“我血压高,害怕爬山,倒是对古镇古村有兴趣。”r

朱绍泰说:“那就更方便了。北辽市周边的县是清朝发祥地,那里有好多保存得很好的古村落,只是交通不太方便。”r

黄先生兴奋起来,他站起来说:“我就是对此有兴趣,越是交通不便,越是好玩,越是有老东西呀!”r

朱绍泰不明白:“老东西?”r

黄先生解释说:“哦,我有一个业余爱好,喜欢收藏艺术品,时间越老的越好。您有这方面的熟人介绍给我认识吗?”r

朱绍泰问:“不知您想结交哪一方面的人?”r

黄先生说:“北辽市一带,历史上是女真与南方的商人集中贸易的地方。一些南方的商人都有盖房子显示富贵的传统,所以留下来的商人赚了钱都会盖大房子,因此,北辽市周边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南方样式的大房子,比如您现在住的房子,过去一定是有身份人家的大房子。”r

朱绍泰问:“您想收藏大房子?”r

黄先生笑着说:“不不不,我想收藏曾经住在大宅子里面的主人的古玩。”r

朱绍泰一拍大腿:“哦,我明白了,您所说的古玩,在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都变成‘四旧’了,砸的砸了,没收的没收了,没砸的都送到旧货商店去了。我们老宅里就有一个人,过去家里是开古玩店的,后来他就在旧货商店工作,一定很懂行,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r

黄先生一听,很高兴,马上说:“好呀!你介绍我们认识认识,我请他吃饭。”r

朱绍泰说:“好,我回去和他商量商量,然后带来和您认识认识。”r

黄先生高兴得站了起来,好像要让朱绍泰马上去找这个人似的。r

朱绍泰看见黄先生站了起来,也站了起来,说:“翠玲要的地址,我回去再好好找找,找到了,马上给您送来。”r

黄先生说:“那好,我让宾馆的轿车送您回去。”r

朱绍泰却站在那儿没动。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翠玲在信里说、说,她给我带了钱。”r

黄先生恍然大悟:“哦,钱在信封里呀!”r

在信封里?这么薄薄的信封里能装下两千块?朱绍泰连忙查看信封,果然发现信封里除了一张信纸,还有两张金黄色的钞票。r

朱绍泰从来没有见过港币,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票面的钞票。爷爷死后,留下一些美钞和金条,那美钞最大的是一百元的,都让他拿到银行里去换了人民币过日子了。两千元,一个科长每月的工资也才不到一百元人民币,两千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科长两年的工资了,而且还是外汇。女儿真的出息了。朱绍泰将信封塞进裤子的口袋里,手却一直没有抽出来,捏着那薄薄的信封,心里感到特别充实。r

回去的时候,朱绍泰一个人坐在车上。他一点都不晕了,心情非常之好,由于没有正式的职业,多年来,他的日子几乎就踩在饥饿的边沿上。今天,手上捏着那个信封,有钱人的感觉又回来了。r

突然,车停了下来,梅花山街口到了。朱绍泰依依不舍地下了车,一只手仍然插在口袋里。远远就看到了老宅那个残破的轿子门楼,心情一下子落下来了。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仍是那股霉味扑面而来,阴暗、潮湿的房间,一下把朱绍泰又拉回了现实之中。r

饭后散步,是张和顺多年的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老婆刷锅洗碗的时候,他就外出散步,几乎是风雨无阻。他说:“饭后慢步走,活到九十九。”r

他不知道从哪儿听说,“活到九十九”,是说要每天走九千九百九十九步。因此每次散步不能少于这个数也不能多于这个数。这可就让张和顺犯难了,因为散步时总会遇到熟人或者什么事打岔,一打岔就把已经数过的数忘了,只好重来。有时走到了家门口还没有到数,他就站在门口原地踏步,一直把九千九百九十九步踏满。那时人们常常会看到张和顺在自家门口原地踏步就是不进门,觉得好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