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17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1)

第17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骄傲是无知的产物。”在王阳明先生看来“傲慢是人生最大的毛病”。傲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得到认可,就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用自己的优势跟人家的弱点相比,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行为。人,只有时刻自省并谦虚地待人处世,才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

  傲慢是人生的一种病垢

  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传习录》

  先生的意思是说:傲慢,不是件好事,是一种人生的病垢。傲慢带来的后果是,子女不孝,臣子不忠,父母不善,朋友不诚。所以,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弟弟象品行都不好,并因为傲慢误了自己一生,大家应该不时地想想这个故事。人之初,心是最自然的,纯洁透明,不受任何污染,只是不懂“自我”而已。人的心里要无私,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否则就是傲慢了。古时候很多人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而成了圣人。达到忘我的境界,就会懂得谦卑,懂得谦卑就会对人充满善意,而傲慢,则是一切不良行为的始作俑者。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是孔子对傲慢的批判。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主自高自大又吝啬小气,那么无论他多有才华,即使和周公一样,也不值一提。“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意思就是说:人,不能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就自以为是,过于高估自己将带来灾难。翻看历史,那些成功的人都很谦逊,而那些失败的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有句话说得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的知道的人家未必就不知道,只是人家心照不宣罢了;你做的那些事,人家也会,但是人家觉只是小事一桩。

  有时,人们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以为了不起了,认为没人比得过自己,随之忘乎所以,以为全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做到,也只有自己才想到。于是,“傲慢病”让人蒙蔽了双眼,失去理性的判断,影响到生活、事业,最后连性命都逃不出“傲慢”的危害。

  英国着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男主角达西就是因为傲慢而陷入悲情的人生。

  达西是现代人眼中的“富二代”,出身名门,钱权兼备,很多女孩都投去了爱慕的眼光。每当有他参加的舞会,姑娘们都希望能做他的舞伴,但达西是个非常高傲的人,他看不上这些“庸脂俗粉”,这也包括女主角伊丽莎白。达西曾对好友宾利说:“她(伊丽莎白)长得可以‘容忍’,但还不能吸引我。”这个傲慢狂徒,让伊丽莎白自尊心受损,于是伊丽莎白发誓不再理会他。

  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伊丽莎白那活泼开朗的性格感染了达西,不知不觉中,达西爱上了伊丽莎白。可达西任然傲慢无比,他以为自己做任何事都不会失败,于是,在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仍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种无聊之极,毫无礼貌的行为让伊丽莎很是白反感,拒绝了达西。一次失败的求婚让达西苦恼,慢慢他才发现因为自己的傲慢让幸福擦肩而过。后来,他努力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把他人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对待,不再目无一切时,伊丽莎白才消除了对他的偏见,和他携手人生。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曾说:“不要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正是如此,傲慢让达西无法获得伊丽莎白的认同,而只有当他学会尊重他人,放低姿态后,一切才画上完美您的句号。

  大多数傲慢的人,太过自信,甚至有些狂妄,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自己所做、所想的都是正确的,而且这类人爱把自己的优点跟人家的缺点比较,所以,越发自我感觉良好,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苏格拉底曾说:“骄傲是无知的产物。”我国历史学家邓拓也曾说:“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这些傲慢之人却不以为然。

  王阳明劝诫世人要谦虚、谨慎,否则,人生路上将遭遇更多的苦恼。古时候,尧、舜、禹、孔子等都是温良恭俭让、谦虚自省的典范。王阳明认为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谦虚自省,而王阳明自己也做到了这一点。他明明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却拒绝加封,他遭人诽谤却从不辩驳;当他的学生们都为他高尚的品德称颂时,他则认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自己做得好的人,多了去了。

  孔子曾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又安之于愚,有所成就又谦让自持,拥有让世界震撼的勇气却能守之以怯懦,家财万贯,但能谦逊自守,这就是克制自己骄傲自满的的方法!一人真的能戒骄戒躁,谦卑恭顺地为人处世,那么这个人不获得成功也难。

  最大的赢家是不争的人

  君子求退勿迟。

  ——《官讳经》

  好强的人总是跃跃欲试;随和的人总是淡然处之。好强者和随和者,是争与不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水德”是对不争最好的赞美。水是自然形成的基础,也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必需条件,水滋养了万物,但又不从万物那里得到什么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表述就是这种大公无私的境界。

  正是因为王阳明懂得“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他才能再中国哲学思想上取得非凡的成绩。王阳明从小就胸怀大志,坚持对真理的探索、成为了圣贤。但是,又因为正直、坚韧的性格招来祸殃。从此,王阳明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弃官从文,把精力投入到心研究儒教、佛教、道家思想,这时的他,“不争”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而是以不争今日之利争万世,不争当前之利争天下。所以说,王阳明的“不争”,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行为。因为内心的平和,他能感悟到人生许多的道理,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上取得显赫的成绩。

  不争便无忧,利人而得人,利物而得物,利天下而得天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拥有“水德”,滋养万物而无所求,无所争。但恰好是,此时“不争”胜有“争”。做人成事都一样,不争才是最高的境界。

  楚汉对峙时期,张良、萧何和韩信是刘邦夺取天下的得力助手。但无奈楚军强大,刘邦终于还是败给了项羽。公元前205年,刘邦的队伍已经粮弹竭尽,于是不得不退守荥阳,做暂时的休整。丞相萧何在得知刘邦兵败的消息后,在关中地区大量征兵,然后送到荥阳。此时的韩信已经打败了东边的齐国,但得知刘邦兵败的消息后,他不但不来增援,反而向刘邦提出更无礼的要求——同意他自立为“假齐王”。刘邦大怒,想要立刻派兵去攻打韩信。关键时刻,谋士张良提醒刘邦,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先要稳住韩信,如了他的愿,以防遭遇更大的不测。于是,刘邦急中生智,改口骂道,“大夫韩信南征北战,驰骋沙场,与本王出生入死,所有他要做就做个真王,哪有做假王之理!”然后,立马写下印信,派张良前往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接受封王的韩信终于如愿以偿,于是立刻带兵赶到荥阳。因此,汉军兵力大增,战士们的必胜的势气也恢复了。

  上文中刘邦因为张良的一句话,领悟到了“不争”的智慧,断了韩信的非分之想,由此恢复了汉军的兵力,稳定了局势。后来,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一夺天下,最后“天下莫能与之争”,终成千古一帝。所以,不争不是不努力、无所作为,不是让人要断了所有的欲念,而是要审时度势,顺应自然,着眼于大局,不因眼前的蝇头而乱了阵脚,这样,才能走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

  名利场上危机四伏,变化无常,为避免忧患,有时刻保持“不争”的心态。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看上去似乎是消极,不敢面对现实。但事实并非如此,适时地“无争”,是一种以退为守的释然,也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与人无争”的本质是智慧的“退”,而“无人能与之争”的本质则是聪明的“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效法天道,贡献我们的智慧,不辞劳苦,不在乎名利,不计较得失,传承“水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就能到达“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精神境界。

  智者善于低头

  士傲命蹇焉。

  ——《官讳经》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第一位君主——勾践,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精神是最具代表的越人气性。王阳明先生就是越人,在先生所写文章的后面,常见落款“古越阳明子”“阳明山人”“余姚王阳明”等,不难发觉,先生因生为越人为自豪。王阳明从小受古越民风影响,深知“卧薪尝胆”的精神。但,王阳明也曾年少猖狂,当时王阳明还小,他去居庸三关了解古代征战的一些情况,想了一些保卫领土的方法,回家之后,他还想上疏朝廷谏言,他的这种狂妄的想法受到了父亲痛斥。虽然,受到了父亲的批评,但王阳明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追求,反而常常出游,“考察”居庸三关,走访乡野村里,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然后,借此知晓各民族的攻守防御之策,为支撑其“平安策”寻找到最有利的依据。几年后,王阳明写下了彰显他军事才能的、关于边防军队改革的奏疏。

  在很多时候,低头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暂时的低头并没有坏处,为了梦想,忍辱负重有何不可。诚如梁漱溟曾说:儒家虽然提倡温良恭俭让,但实质宣扬的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和,不争一样,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处世的态度。和韬光养晦一样,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俗话说“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低头的稻穗充满了成熟的智慧,而昂头的稗子只是招摇着空白的无知”。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天地只有三尺,高于三尺的人要想长久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低头是一种智慧。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跪射俑。在众多出土的精品兵马俑中,唯独这尊跪射佣被誉为“镇馆之宝”,这其中不无道理。

  据了解,在兵马俑博物馆内的一千多尊各式兵马俑中,只有这尊跪射俑保存得最为完整,从出土到清理到入馆都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害,而且这尊跪射俑身上的衣纹、发丝都非常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你知道,这尊跪射俑为何能保存得完好无缺吗?经过专家分析,这完全得益于这尊佣的“低姿态”。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地下通道式的土木结构,如果遇见大的震动,棚顶就会塌陷、土木俱下,那些高大的站立着的兵马佣将最先遭到冲击,这样一来,低姿的跪射俑就才会受到较小的损害。此外,呈蹲跪姿的跪射俑,它的上体是由右膝盖、右脚、左手是呈等腰三角形的三个支点支撑,于是,重心在下,使其更加稳固。而那些两足站立的兵马俑,就更容易倾倒和破坏。所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考验,跪射姿的兵马俑依然完好,“镇馆之宝”当然非它莫属。

  翻阅历史,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人物,是否都具备了适时低头、懂得忍让、谦卑恭让的品质呢?比如,西汉的韩信,因受屠夫“胯下之辱”,而潜心学习兵法,修炼武艺,最终得到刘邦的重用。又好比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也是一位懂得低头的君王: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一路走来,他无数次的低头终于换来了“三足鼎立”的辉煌时期。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只有懂得低头,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安身立命。就像是,当你陷入泥潭时,第一反应是迅速地爬起来,而且远离开泥潭,而不是对着泥潭说,让我沦陷吧,我的精神不死。

  低头是一种取得长远利益的策略。一个人为了取得更大成功,面对暂时的困厄,不得不低头,通过忍耐甚至放弃尊严来保全自己。它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们应当用平和的心态,像跪射俑那样,保持低姿态,这样就可以避开意外的伤害和无谓的纷争;就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

  老子曾说,再坚硬的牙齿也有脱落的一天,但柔软舌头却保存完好。强硬,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生的智慧就在于,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众望莫负。

  ——《官讳经》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四种解释,即“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中“在其位,谋其政”,实际上是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对应的,表面虽然相反但内涵却一致。

  王阳明自始至终都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在其位,谋其政”,于下,他不知艰辛地为老百姓办事,于上,为朝廷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年,王阳明任他左佥都御史时,巡察经过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时,遭遇当地起义农民拦阻。无怎样劝说,起义农民都无动于衷。于是,王阳明决定集结商船,准备迎战,这时,起义农民的态度立马变了,纷纷跪拜在岸边,说自己是灾民,请求救济。于是,王阳明宣布停战,开船到赣州,救济灾民。

  在王阳明为官期间,他对百姓大行“亲民”之道,民间自然觉得朝廷“明德”。所以,经他官制的地区都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他不作官了,又四川讲授学问,收纳门徒,创立“心学”,以此教化民众。

  对于领导而言“在其位,善谋其政”,就是利用个人的权力,指挥他人为一个目标而付出。孟子曾说的“不能者”与“不为者”,就是指一个领导手中有权力,但是并没有发挥相应的能力,是权力与能力相矛盾。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孟子答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日‘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让人背着泰山越过北海,他回答不能,那是真的不能,但是,若让他对长者鞠躬,他回答不能,那就有能力但不去做。孟子这么说得用意是提醒齐宣王,你有施行仁政的权力和能力,没有做不做得到一说,关键是看你想不想做而已。因为你是一国之君,就应该充分发挥手中的权力,把该做的都做好,真正实现利国利民。

  清朝大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当官的人死了之后,见到阎王爷自称清廉,从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岂料,阎王爷却怒声训斥道:“不拿钱财就是好官,那拿个木偶来做官,啥都不会要,不是比你清廉?”那个官员辩解道:“虽然我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也没违法犯罪啊。”阎王爷更加气愤道:“你这一生都在求自保,于国于民,你都毫无作为,你当官干什么?在你的职位上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这就是一种罪。”

  从这个故事种我们看到了古代无为官吏的形象。而这种形象若是放在今天,那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又是一天”,做事情不积极,纪律松散、政令不畅,虽然清洁廉明却毫无作为。这就对应了“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能切实地为裙众所想、为国家分忧。这样的领导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