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18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2)

第18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2)


  古语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为官者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无论是明君、清官,县长、局长,或者是企业的领导,既然人们赋予了你们职责,给你了一个施展抱负的位子,那么就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出一番成就,无愧于心。

  上梁不正,则下梁必歪

  舜只是自进于义,以义薰蒸,不去正他奸恶。

  ——《传习录》

  正德初年,王阳明因得罪权贵,被皇帝下旨贬到贵州龙场。一到任,一个当地的强盗头目就被逮捕归案。这个强盗头目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罪大恶极。在受审的时候,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强盗自知自己罪大恶极,活罪难免,死罪难逃,所以十分狂傲。但,这并没有激怒王阳明,王阳明反而和气地告诉他不用审判了,还说,天气太热,强盗可以把外套脱了!强盗虽然心高气傲,但想到松松绑叶挺好的,就把外套脱了。接着,王阳明又说还热的话也可以把内衣脱了!于是,强盗又把内衣脱了。这时,王阳明又说,实在还热的话,可以把内裤也脱了,强盗一听,急了,忙说“不方便”。王阳明见此状,就说这个强盗还是懂礼义廉耻的,并非丧尽天良、一无是处。强盗见王阳明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便坦白了自己的罪恶行径。

  从感化他人,德化良知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是王阳明所擅长的。在他看来,德化良知能得人心,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因为注重德化所以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他不仅四处推广,还广泛地招收学生,试图把“心学”发扬光大。在他所到之处,都积极地办教育,修建学校,教百姓识字,把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让民众有法律意识。在王阳明看来,舜用安抚的手段感化对象,不直接纠正他人的奸恶,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式。所以也希望希望通过教育和德化教化百姓。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意识是说,做父亲的如果不约束自己,做出不好的行为,给孩子树立起不好的榜样,孩子就会效仿,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如果管理者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都会自觉地行动起来;反之,如果管理者不约束自己只要求他人,那么,就算三令五申,也不被信服。这段话意在指明“上行下效是一种风气”的道理。

  作为领导者,若要赢得人心,应当以身作则。就是所谓的“上梁正,下梁则不歪”。三国时期的曹操曾被人称为“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他的评价古今褒贬不一,但因为他懂得以身作则,在他在治国治军方面深得人心,正所谓正人先正己。

  有一年夏天,曹操管辖的某地,很多小麦成熟了,却没人收割。这是怎么会是呢?原来,是因为当地百姓知道曹操要带兵去打仗,要经过自己的村庄,都很害怕,于是躲到了村外,所以,小麦无人收割。曹操知道后,立即派人到各地告诉百姓和官吏,他此行出兵讨伐逆贼,为的就是让黎明百姓能安居乐业。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如果发现有士兵践踏麦田,立即问斩,以儆效尤。当时,百姓根本不相信,就悄悄地藏在暗处观察。果然,没有人敢践踏麦田。官兵经过麦田时,都会一手牵着自己的马,一手扶着麦秆,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百姓这才踏实了,对曹操称赞不已。

  谁也没想到,就在曹操牵马经过时,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鸟,曹操手中的马受到惊吓,嘶鸣一番后蹿入了麦地,踏一片麦田被踩踏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操要求随行官员给自己治罪。官员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个规矩是我定的,我都不遵守的话,怎样让他人遵守?言而无信的人,谁会愿意追随呢?”说完便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大家立马上前拦阻。此时,大臣郭嘉来到曹操面前说:“《春秋》有曰‘法不加子尊’。身为一军统领,你重任在身,怎么能以自杀了事呢?”

  曹操思考了一番后说:“我现在有重任在身,而且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那我就暂且不死吧。但是,事实上,我确实有罪,应该受罚。”说完,他举剑割掉一缕头发说:“就让这束头发代替我的头吧。”然后,曹操又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只因身负重任,所以断发明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愿意断发明志,是因为他知道军纪严明,大家要一视同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要让士兵们遵守纪律,自己必须要带好头。曹操断发明志,士兵们有所震撼:“丞相既然如此,我等必需从之。”

  要让人家信服要,首先就得从自己做起。作为领导,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否则,下属对你只会“口服心不服”。美国前副总统林伯特·汉弗莱曾说过:“一个人的进步,怎能比让更多人一起进步快乐呢,大家可以尝试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领导是一个群体的领头羊,他需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因为他将是被人模仿的对象。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团队有凝聚力,让下属“心服口服”。

  不骄不躁,平易近人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传习录》

  从正德十一年至嘉靖七年王阳明病故,十二年时间,王阳明经历了大小战役共六次,他一次也没有失败过。这是因为他深知“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的道理。

  古代,对于那些打了胜仗的功臣人,皇帝都会提拔升职,再赐予金银财宝。但是王阳明根本不在乎权贵,也不注重名利。他这一生加官进爵七次,其中五次都是征战有功,但这五次他都申请辞官,最后也都因为皇帝的挽留,他才勉强继续为朝廷办事。在王阳明看来,骄傲是人生的大敌。骄傲的子女,就不会孝顺父母;骄傲的臣子,就不会忠于君主。一个骄傲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能做到忘我,那么,人就会谦虚谨慎,更容易进步。在王阳明眼中,骄傲是人类所有恶劣品质之最。

  从不好大喜功的王阳明最常做的事就是,出巡,视察民情,体察民生。他深知自己为官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为老百姓服务,实现他心中救国救民的抱负。

  其实像王阳明一样能做到“官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人没有较高的修为是无法做到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实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在取得成就是都很谦卑,从来都是在默默无声、兢兢业业的奋斗中干出一成绩。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徐达,濠州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儿时与朱元璋关系很好。他聪明能干,有勇有谋,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于是深得朱的宠爱。

  但是,徐达从不因为自己的得宠而自傲。每一年的春天,他都挂帅出征,到了冬天,他就回来。回来后,他会把将帅印还给朝廷,自己回到乡下过俭朴的生活。

  朱元璋也曾对他说:“徐兄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却从未享受过朝廷的优待,我把我的旧宅邸赐予你,你就享受下生活吧。”

  朱元璋所说的旧宅邸,是他当皇帝前做吴王时住的府邸,但是被徐达拒绝了。于是,朱元璋用计把徐达请到旧府邸吃饭,然后把徐达灌醉。等徐达半夜酒醒过来,才知自己身处“旧邸”。

  徐达在惊吓中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罪该万死”。朱元璋知道后,为这样谦恭的臣子感到高兴,于是让人在自己的旧邸前修建了一所新宅第,并立了一块,上面有亲书“大功”二字的牌坊。

  后来,朱元璋赐给徐达了一块沙洲,由于绿洲妨碍了农民的灌溉,徐达的手下借此发财。徐达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此地还给了皇上。

  徐达于1385年病逝于南京,朱元璋闻讯痛苦不堪,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首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朱元璋当皇帝后,从1380年至1390年,因胡惟庸案,约有3万功臣、官僚被杀;1393年,又因蓝玉案,先后共有15万多人被杀;后来的,空印案和郭桓案,多达8万人受到牵连而被处死刑。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牺牲了不少的朝廷重臣。徐达从小与朱元璋在一起,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无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功高自居,最终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余生。

  没有人会喜欢骄傲的人,无论这个人有多么优秀,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功绩。谦虚才是人们所欣赏的品质,因为谦虚的人才会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人们喜欢的就是这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

  王阳明才曾说,傲是一种可怜的自以为是,而谦虚才是一种竞争的优势,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大智若愚,谦卑恭让的。所以当大家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会做的,人家也会做。只有在做出成绩的同时,又懂得谦卑礼让,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礼让功劳,不露锋芒得安身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

  ——《传习录》

  当一个人名声很好时,不要自己一个人享有,分一些给他人,可以使自己远离祸害。当名誉受损的时候,不要推卸脱责任,要勇敢地主动承担,可以帮助自己韬光养德。这句话的演变就是来自于《菜根谭》中的:“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其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人的一生,总是祸福相依。面对功劳和祸害要懂得礼让和承担。当初,王阳明为明朝廷平定了四处作乱的匪寇后,好不吝啬地把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欣赏他、为他工作做好辅助的兵部尚书王琼。王阳明讲究德化、气节,权贵与他毫无意义,从不功高自居的他,就礼让功劳就足以让人拍手称道。

  曾国藩曾把礼让功劳运用得游刃有余。他知道名和利不是自己可以独自享有得。名和利是获得他人认可的最好的资本。因此,每当他立下功劳,获得封尚的时候,他都会推功于人,他还常说,有好的事,都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有一次曾国荃攻打金陵久攻不下,因为想着立功论尚,所以拒绝了李鸿章的援军,曾国藩觉得不妥,就写信给他:

  老弟,近日来病情有好转吗?你派人送给纪泽、纪鸿两儿的信,我于十一日收到,从清晰有力的字迹,流畅光泽的行文,又很稳重,也不显得仓促,所以,我推测,荃弟应该很快就会恢复健康的,心里也踏实了很多。但是,久攻金陵城不下,我担心荃弟身体吃不消,肝病变本加厉。昌岐和我谈过,所有我也知道李鸿章有和荃弟你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意思。这也算是好事。依我的意思,荃弟可以先上奏朝廷,请求准许李鸿章带领开花炮队、洋枪队援助自己攻下金陵城。我可以等到弟回我信时,带你向朝廷表明心意,然后,再通知李鸿章立即带兵来金陵助你一臂之力。曾国藩通过这样一封信,委婉地向曾国荃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希望他能接受李鸿章的援助,为国家共同立功。但是李鸿章早就知道曾国荃想自己一条道走到底,不愿与他人共同作战,而李鸿章自己也不想借此揽功,于是就上报朝廷,说曾氏兄弟有真才实学,有实力也有能力攻克金陵,自己还有别的事要处理,可以派自己的弟弟前去帮助曾氏兄弟攻打金陵。

  不久金陵被攻克,这时李鸿章前去曾家道贺,曾国藩带曾国荃在门前恭迎,说:“今天我们曾家兄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多谢李大人成全啊!”李鸿章说:“哪里,哪里,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成果。”在曾国藩看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朝廷的明智指挥和各位朝中大臣鼎力相助的结果。而曾家兄弟不过是遇到了好的时机,得享其名,实在是侥幸,所以从不跟人炫耀自己立下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