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19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3)

第19章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讲谦卑心(3)


  曾国藩为此还上书朝廷,要把战功归于朝廷的英明和各位将领的英勇善战,只字不提自己兄的功劳。谈到收复安庆的时候,他也是把战功归于有勇有谋的胡林翼、多隆阿。而,每次打完胜仗,曾国藩都会把赏银分给部下,把功劳归于他人并向朝廷举荐,如此一来,曾国藩既获得了人心,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也让朝廷对他格外信任放心。普天之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那些在战场上卖命的人,难道不是利益所驱吗?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领导者,必需要懂得“分享”,不要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才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曾国藩作为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领导者,他的气魄使得手下将士由衷佩服,他们愿意跟着这样一位首领,征战沙场。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大将,他的性情就和与曾国藩截然相反,他就是项羽。项羽有谋有略,能称霸一方,却在楚汉争霸天中输给刘邦。这和他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韩信就曾说:项王心底善良,待人很好,性情温柔,如有别人生病了,他会心痛得流泪,然后,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但是如果有人立功,本该立马该加官晋爵时,他却迟迟不肯下令,把大印玩得失去了棱角了,都还舍不得给人,这不是妇人之仁是什么?他从来就不会为在战场浴血奋战的将士考虑,当人家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人家会再信任他吗?所以,项羽的失去是注定的,因为,失去军心是早晚的事。对于每个人而言,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只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达到的,在这之中,亲朋好友或者同事、同学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心学大师,是因为身边有很多支持他工作的朋友,他们可以时常交流,研讨学问;能够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是因为部下对其的忠诚。所以,大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当自己取得成,受到赞赏时,要大度地说:“这个荣耀是属于大家的。”这种的方式,能让周围的人对你好感倍增,他们也会更乐于为你提供帮助。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此下去,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也会更加顺利,获得的成就也会更多。

  进退有序,有条不紊

  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

  ——《传习录》

  那一年,王阳明由兵部主事贬至龙场,生活十分艰辛。为了生存,他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下田耕作。对农事不是很清楚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地咨询当地农民,一些民风民俗,也是他学习的对象,因此,老百姓都愿意亲近他。

  在他讲学的时候,从不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他把前来学习的弟子当朋友,为人处事平等公平,从不训斥任何人,也不惩罚任何人,他把教育气氛调整得很轻松,感觉大家都在互相学习。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得见解,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他病逝之后,朝廷的一些官员、他的学生开始继承他的事业,为把心学发扬光大,四处宣传他的思想、观点、主张,传扬他的功绩,缅怀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为国民的政治素养。

  王阳明深知,智慧来自于民间,所以虚心向百姓请教,谦卑与学生互学,不轻视任何人的意见,在自己摸索和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哲学思想日益完善,他的这种处事方式值得借鉴。

  《道德经》种有句话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谓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意思是说: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根基,所以,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不要像玉那样显示自己的美丽无暇,要像石头那样朴实无华。

  侯王本是地位之高的人,但他们依然自称孤、寡、不谷。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侯王地位越高越孤独,他们自恃德浅才疏,希望民众可以帮助支持他,大臣可以帮助他。这就是“高以下为根本,贵以贱为根基。”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说,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君王好比船只舟,百姓好比水;船在上,水在下。如果船上的人能重视下面的水,知道自己所有的权力、财富,都是建立在水的基础上,就不会发生危险。如果忽略了水的重要性,失去了这个根基,那么船就北淹没。刘备就是一个懂得“居上处下”的智慧的人。

  刘备虽然出身高贵,身为汉室皇叔,却与出身卑微的关羽、张飞结义,从此为自己事业找到了顶梁柱。在后来的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中,他就是利用“处下”的智慧,使自己更有实力。投靠公孙瓒后他解了徐州之围,改投靠徐州刺史陶谦。因为他懂得照顾民心,结果陶谦三让徐州,让他做了徐州牧。

  后来,他又投靠曹操、袁绍、刘表,深谙“处下”智慧的他,积累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个人品行也得到修炼,于是一步一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了。第一次,兄弟三人向门童说明来意后,说:“先生不在家,早上就出门去了,也没说去哪儿,更不知何时回来。”刘备三人只得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

  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已经回家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鹅毛大雪去隆中。意涵的是,到了才知道,诸葛亮在他们到来的前一天和朋友邀约出游了,三人这次又一无所获。

  又过段时间,刘备准再去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些不愿意,但刘备并不放弃,于是,三人再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在家,但是门童说先生在睡觉。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刘备三兄弟便在草屋的台阶下等候。过了很长时间,门童才把三人请进了草屋。刘备心有感叹,不虚此行啊,终于能和先生见上一面了。诸葛亮见刘备谦虚诚恳,开门见山地说:“荆州所处地势十分险要,是个用兵的好地方,既然刘表无法守住它,将军应当取而代之。第一步占荆州,第二步取益州,第三步联合孙权,和西南各族联络好关系,只要时机一成熟,便向中原发展。那么,一统天下就指日可待了。”经诸葛亮一番指点,刘备豁然开朗。他立马邀请诸葛亮同自己一起前往新野,诸葛亮委婉拒绝,只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山野村夫的生活,所以无法筒将军一同前行。谁知,刘备着急地哭了起来,眼泪把衣服袖子都打湿了。诸葛亮被其一片赤子之感动,终于答应他出山。

  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处下”功夫表现的淋漓尽致。处下并不是不一味的自谦、低下,处下是一种“虚怀若谷、吞吐万千”的气势。只有谦逊、尊贤才能得到他人的追随。王侯都能做到如此,一般的人也能做到呢?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自然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不自恃清高、自以为是,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自然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戴,由高处不胜寒变为高处春意暖。到那时,成功都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意的了。

  获得佳绩,惠及他人

  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传习录》

  人们都喜欢好的东西,就像好吃的东西,都舍不得给别人吃一样,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个有目标,有抱负的人,就不应该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收获,不要计较一份成绩里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要大方地把功劳让给身边的人。王阳明从来就不是一位喜欢邀功的人,但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他不但没有得到嘉奖反而招来横祸。

  正德皇帝平时无所事事,宫中生活让他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想借着宁王叛乱之事,体验一把“御驾亲征”的感觉,却不料被王阳明迅速就平定了叛乱。正德皇帝大怒,他认为王阳明的行为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有嫉妒王的官员乘机上奏,说王阳明与宁王是串通好的,所以王阳明才会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将宁王俘获,正德皇帝听后,更是怒发冲冠。无奈之下,王阳明又只好把已经关押大牢的把宁王假装放出去,让自称为“威武大将军”的正德皇帝率军“亲自”把宁王捉住。可笑的是,事后,正德皇帝还有模有样装地宣布: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平叛以胜利结束等。于是,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劳记在了正德皇帝和宦官身上。王阳明审时度势,关键时刻精明地做出选择,保全了自己的性,什么大功大劳早已无所谓了。

  对于领导,消极地抵抗或一味地顺从都不如用心去“管理”一下更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其实管理上司并不难——一般而言,这比管理下属要容易得多。”管理领导,实际上就是一个对领导影响的过程,但是这个影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恰到好处。领导需要的是安全感,你若给他,回报你的将是成就感。否则,权力的牺牲品就是你自己。

  东汉末年的许攸,原本是袁绍手下的一名武将,但是生性聪明、足智多谋的他似乎并不被袁绍重视。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固执己见,不听进他人的进言,反把许攸批评了一顿。许攸很是气愤,于是投奔了曹操。当他光着脚去见曹操时,曹操也光着脚出门迎接,并鼓掌大笑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

  在曹操的指挥下,许攸在击败袁绍、占据冀州的战斗中,立下了大功。于是,他开始自以为是、自恃有功,在曹操开始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随便起来。有时,他还会当着将士的面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得到冀州,你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曹操心中本已十分嫉恨,但碍于面子,在人前不好发作,只得强笑着说:“是的,就是你的功劳。”此时的许攸并没有收敛,还是那么猖狂。

  这次,许攸终于激怒了曹操。有一天,许攸随曹操进邺城东门,他对身边的士兵说:“要不是因为我,曹操是不能在这个城门进进出出的!”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将他杀掉了。《三国演义》中评价许攸:为人多傲,酷嗜财帛。虽然,他帮曹操取得了成功,但好大喜功的他,让曹操没有安全感,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那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一点不懂谦虚,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四处炫耀,领导不欣赏这样的这人,更不会是不会重用这样的人。而作为下属,就算功劳盖天,也不能在同事,尤其是领导的面前,揽功。让领导深感挫败,会为自己像许攸一样的遭遇。

  王阳明在教授学生时,常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轻狂、骄傲的人,会因图一时之快就祸从口出,招来旁人的嫉妒与毁谤,所以,在领导面前,下属一定要有分寸。虽然,在某一方面领导可能没有你做得好,但这也不是你骄傲的资本。跟领导说话,切忌咄咄逼人、冷嘲热讽;更不要背着领导评头论足;任何事后不要让领导没有台阶下。因为,这些鲁莽的行为,很降低自己的品味和德行,也会被领导认否定,因为一个恃才傲物和不知高低的人,是不被信任的。

  作为下属,在领导面前必须低头,要让领导有成就感。而且把功劳让给领导后,还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到处宣扬,自己多么无私把功劳让给了领导。让功这种事,让功者本人是绝对不可以大嘴巴的,这样难免会有点邀功请赏、贬低领导的感觉,万万不可。事情即使要讲出来,也是由被让者来讲。这样可能会委屈让功者的才华,但受其惠顾的人总有在适当的时机设法还其这笔人情债的。因此,好事要做就做到底,否则,人家会觉得这人很虚伪。

  不但要学会不与领导抢功劳,还要主动把自己的功劳让给领导,这是一种良好的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在关键的时刻懂得舍弃,那么在下一个未知的关键时你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