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9章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王阳明讲人生忍耐心(1)

第9章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王阳明讲人生忍耐心(1)


  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段辉耀千古的传奇。这样一个对生命有深刻体悟的人,他是怎样对待磨难的呢?

  磨难使人升华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顺生录·年谱二》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古往今来圣贤代代相传的精髓。而那些伟大的成功与收获也总是在千百次的锤炼与磨砺中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得到的。

  人们遇到困难和阻碍时,往往埋怨世俗和命运的不公,害怕经历磨难,无法面对障碍,而常常忽略了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关于磨难,王阳明有着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王阳明自幼出身官宦之家,天资聪慧,但人生之路却不太顺利。在参加会试时两次名落孙山。他却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这段挫折,说道:“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他的心中埋藏着更为高远的理想,对于这点挫折,他不为之动心。

  后来,王阳明入京为官,官至兵部主事。一次因上疏言事得罪了当时的权臣刘瑾,被关进了监狱。这是王阳明人生中前所未有的灾难。在狱中,他受到了严刑拷打,可他却在昏暗狭窄的牢房里静心研究学问,还与狱友一道学习背诵。有诗为证:“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下仍可以静心做学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艰难的呢?

  而后,王阳明被“廷杖四十”,革去职务,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在那里环境险恶,人迹罕至,除了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就是逃亡过来的穷凶极恶之徒,其艰苦可想而知。但王阳明仍作诗云:“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到了龙场之后,王阳明发现那里连居住的房屋都没有,只得自己动手修建。于是顾不上旅途劳顿,王阳明与随从一起盖起了一座茅草房,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在龙场生活的日子里,由于水土不服,加之当地瘴气弥漫,随行的人都病倒了,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烧水做饭,打理杂事,还为随行的人吟诗做歌聊以安慰。随从们终于打起精神来,忘掉了缠身的疾病和困苦的环境所带来的郁闷。

  这时的王阳明,已经无视了种种的艰难险阻,开始思索更为高远的命题:“如果圣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王阳明从圣贤那里领悟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在磨练中,“我”与万物融为一体,心胸敞开接纳万物,终于获得了大智大慧。

  要想收获成就,使得身心合乎于“道”,就必然要经历磨难的修炼。

  面对种种磨难,只有坦然面对、去体验磨难所带来的痛苦与折磨,而不是退让或者逃避、希求他人赐予的改变,这样才能渐渐地培养耐心与意志,才能使得心智发生质的变化。

  痛苦是能够触及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情绪,只有真正体验过痛苦的人才能洞察到它的实质,掌握到它的全貌,理解到它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担负起并且抛下痛苦对内心的影响,自主地掌控内心。如若不能做到自主地掌控内心,改变自己的心态、气质便很难做到。

  而当人们有了痛苦的体验,遇到了真正的困难,才会有掌控内心的力量,将困难所带来的影响抛诸脑后,迎难而上,获得真正的成功。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王阳明认为,当内心已经磨练得褪尽浮躁,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波也都能安然自得地面对。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智慧用以升华自己的心境。

  历经世俗的人心就像积满污垢掩埋在尘土里的斑驳的宝石。要想使其恢复光彩、清澈照人,就要慢慢地擦拭与打磨。如果不将磨砺作为修炼内心的必修课,宝石的光彩将永埋于尘世中。而经得住打磨的内心,往往将磨砺视为通往光明的大道,不为之所困扰,愈经磨练愈发光芒四射,终成大器。

  如若有了这样的心境,生活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困难与阻碍便有了解决之道,或许还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收获。

  磨练成就强大内心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还引用孟子的话来强调什么是最好的良知。但凡是一个人的筋骨受到劳累,身体受到难挨的饥饿,生活受到贫穷困之苦,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顺利、称心如意,这样便能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的韧性,提高他的能力。这就是王阳明所指的最好的良知。

  北宋范仲淹在成为一代名臣前,就有过这样的艰难处境,他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后代,尽管是名人之后,但他也曾经历不少苦难。在范仲淹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病逝。范仲淹的母亲因生活所迫,带着他一起改嫁到了山东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

  范仲淹从小就继承了祖先爱读书的秉性。不仅爱读书,他还很有志向和原则。当他十几岁时从他人口中得知了自己真实的身世,身心受到强烈打击的范仲淹坚定选择了独自去南京求学,一定要像祖先那样为国出力。于是,他哭着辞别母亲。

  独自一人在南京的时光,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寒冷的天气常常肆无忌惮的侵袭着范仲淹破旧的房屋,残酷的饥饿也常伴在他的左右。即便是如此恶劣的条件,范仲淹却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他每天在读书上下的功夫,是旁人的三倍还多。读书的时候,当他困了倦了,便用刺骨冰冷的水洗脸以驱赶疲倦;当他饿了渴了,便用几乎看不着一颗米的清粥来抵御饥饿。

  如此艰难的条件却从没有动摇他那颗爱读书的心,因为他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伟大的理想在支持他,告诉他必须坚持下去。就像孔夫子曾经如此赞扬他的弟子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范仲淹从不因为自己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感到难过。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至少他还能读书,能在艰苦的条件下追求智慧和知识,这便是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看到范仲淹如此勤奋努力的学习,他的同学也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意。一日,他的一位同学知晓他已几日没有好好地吃上两口饭,便把家里的好饭好菜带来给他吃。然而,几日过去了,当他再来探望范仲淹的时候,发现自己带来的饭菜都已经放臭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有动过。

  同学很诧异地询问范仲淹为什么不吃这些可口的饭菜?范仲淹的回答更是让同学对他敬佩不已“我十分感谢你对我的好意,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也不要介意我没有吃掉你带来的饭菜,不是我不感激,是因为我担心吃了你送来的可口饭菜,以后,我就喝不下我家清淡的小粥啦!”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后又官至副宰相。他推行的庆历新政”,让他成为北宋最着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成为了一代名臣。

  范仲淹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成功从苦难中来,在经历苦难后实现。他在恶劣的条件下,独自刻苦学习钻研,就是他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

  良知就是“道”,最好的良知就是最好的“道”,也是每个人最初的“本心”。一开始,我们的心是毫无污垢并且宁静祥和的,它能感通万物。如果好好的利用我们的“本心”,便可成就一番作为,实现理想。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经历了世间的事物后,都些许被物欲或其他的欲望玷污了“本心”,让它被埋于尘埃下,不被人所知,甚至连自己也无法感受到。

  若是我们有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目标,不想虚度此生,就应该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锻炼,让心灵得到洗涤和解放。久而久之,我们便能超越世俗,进入更广阔的自由境界,让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这就是寻找最好的良知必须要走的艰苦之路,也是一条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追求理想的成功之路。

  “动心忍性”并不像字面上显得如此艰难。为了成功,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本应该有的好的生活环境故意地换成物质匮乏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只有愁眉苦脸才能做出好的学问;更不是要让自己故意不吃不喝去体会那种本不该有的饥寒交迫。动心忍性,其实就是让自己的得到“苦”的锻炼。你可以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熔炉,而你自己是一块需要打磨的粗铁。想象自己每天都在焰火里锤炼自己,像打造一把宝刀一样,每一次的火烧,每一下的敲打,都会让自己更强大一些,更精纯一点。

  做到了这样的“动心忍性”之后,心灵便得到锤炼,变得更加强大,能够接受在他人看来根本无法承受的锤炼和打击。这便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的道理。意思是,世间上的各种遭遇,都不要用感官之心来感知它,而是应该用“本心”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敲打磨练……

  认识和锻炼自己的“本心”,就是要超然于各种境界之外,学会把控自己。要认识到,无论遭遇到多大的打击,我们的心都是坚忍不拔,清澈明亮又不受杂物侵袭的;感到痛苦的只有我们的身体。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遭遇了多大的痛苦,都需要保持心灵的平和,把淡定的心保持起来,怡然自得地感知内心,心平气和地处理每件事。这就是考验我们心性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动心忍性”的过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诗人王维将磨练心性描写得甚有意境:沿着山里的小溪走去,一路虽千辛万苦,但终究抵达源头,此时虽山穷水尽,但当心完全静下来,才发现陡峭的山腰间已有氤氲的云雾飘飘升起。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在攀越险峰时才能看到的美丽景象。

  锻炼自己的心性,也是需要历经险峰的。在磨练心性的过程中,我们会体验各种烦躁和无法忍耐的感觉,但当我们跨越了这一道道艰难险阻,来到山腰观赏到渺渺云雾时,心灵上的超然感便会油然而生。

  当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在心间升起时,心灵也将随之清澈灵明起来,整个人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这一切感觉都来自于内心深处,这种感觉让你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获得“本心”的力量,让自己经受身体上的各种苦难,与此同时,让心灵也更加强大。量变产生质变,只有心灵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考验,才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让自己的心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孔子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孔子虽知这些道理,为了弘扬自己的道义却依然坚持四处奔走,经历千辛万苦亲自弘道。他的这种行为,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表面上看是不知变通,是迂腐的行为,实际上却是隐藏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大智慧呀!

  在遭遇里磨练自己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传习录》

  陆澄问王阳明:“先生啊,当我处于宁静的状态时,我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和理论,但一旦碰到事情,就根本无法控制,脑子空白一片,这到底是为什么呀?”先生答道:“那是因为你只在静中修炼自己,贪图的也是一种安逸的环境,最关键的是你没有下克己的功夫,没有让自己在事里修炼。这样一来,你一遇到事就站不住脚跟。人需要在处理事情中磨练自己,才能站稳脚跟,达到‘静亦稳,动亦稳’的境界。”

  每一个有成就的人,他的身心都曾经历过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在动荡的江湖慢慢磨练自己,在平凡的社会让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只有经得起磨练的人,才能实现理想,成就事业。这样一种艰辛又寂寞的磨练过程是需要毅力和耐力的。想要成功的人,要让自己耐得住寂寞和孤独,要让自己战胜懒惰和自私,要培养自己不畏困境的精神。

  拿破仑曾经说过:“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自强不息,应该在逆境中不断地磨练自己。俗话说,经历过风雨洗礼的雄鹰才会更加矫健,饱尝过风吹雨打的树木才能茁壮成长。世界上的圣人,每一个都是经历过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练,遭遇过无数艰辛困苦后才成为圣人。

  不仅是人类,动物们也深喑磨练可使人强大的道理。它们在培养子女心性时,也会采取让它们遭遇磨难,在磨难中强大起来的方法。这里就有一个母老虎育子独立的例子。

  当母老虎的孩子们年龄尚幼时,母老虎会把猎物最嫩的肉撕成碎片,一口一口喂给小虎们吃;渐渐地,孩子们稍微长大一些,母老虎便只给孩子们吃猎物的骨头,自己独自享用了所有的肉;最后,孩子们当了应该独立的年龄时,母老虎便会在孩子们面前一次一次把猎物全部吃掉。她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小虎们,你们已经到了独立的年龄,是时候自己猎食了。在母老虎一次一次看似残酷的教导下,小虎们终究无法忍受饥饿,一个个离开母亲独自捕猎,自立于丛林。

  这种爱,尽管看似“残忍无情”,实际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力更生,好好地生活在丛林里。那么,我们人类又是怎样磨练自己的孩子的呢?

  我国古人曾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说过,应付生活挑战的能力是“可学而不可教”的,“只能在做中学”。他们的意思很明确,真正的学习来自生活的磨练,就像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话虽如此,然而,我们当今社会里,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大多都处于以宠溺为主,教导为辅的状态。在我国,新一代的青少年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祖辈、父辈都经历过穷困和动乱,心性也是得到了一定的磨练。但他们忘记了,尽管生活富裕,社会稳定,但孩子们的身心也是需要得到锤炼的。他们只是一味地满足子女的各种需求,殊不知,这样的宠溺孩子,只会让孩子的生活能力下降,不具备独立处事的能力,渐渐地,他们的心灵也会越来越脆弱,完全不能抵御一点打击和刺激。我们可以从大学生因无法承受生活和学习压力而自杀的事例中看到采用宠溺教育的弊端。

  安乐窝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身体舒适和心灵安静的港湾,安乐窝也是一切罪孽的开始。要想孩子们经受住各种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就应给他们一个独立的环境,磨练自己的身心,以达到真正强大的状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很准确完美地阐释了磨练心灵的重要性,人只有在独立面对事情感受艰难后磨练自己,在困苦中静心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动静皆宜的最佳境界。心灵的磨练不单单是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思索出来的,那样的修身养心是站不住脚,很容易被打倒,经不住考验的。想要真正地成功,就必须在做事的过程里磨练自己,让身心都真实地强大起来。

  忍旁人之不能忍,成他人不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