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14章 人自累于得失耳——王阳明讲淡定心(3)

第14章 人自累于得失耳——王阳明讲淡定心(3)


  ——《静心录》

  那些优秀的人喜欢回忆过去的美好,当风光不再,年老色衰之时,总是唏嘘不已。从古至今,那些年少成名的天才儿童们长大后都变得平凡无奇;年轻时有过巨大成就的人,年老之后也销声匿迹。这两种人都会感慨岁月的无情,那些曾经的辉煌如天空中的浮云,不禁被风吹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发的淡薄。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王阳明,他的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另一方面,他作为一名思想家,开创了儒学新天地,不愧为一代“心学”宗师,而受人敬仰。梁启超曾评价王阳明:“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但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经历的波折和坎坷不计其数,被贬官、被诬告、卸甲归田……都是他人生中的关键词。

  当操纵朝政的太监刘瑾被打倒后,王阳明东山再起,重操旧业。但是等待他的一切都是未知数,在他接到旨意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时(一闲职)。非常的气愤,随即以有病在身无法担此“重任”为由,辞官回乡。嘉靖六年,天下不是那么太平,两广地区多次爆发少数民族起义,朝野上下无不为之头痛,这时他们又想到了卸甲归田的王阳明,于是,朝廷下旨让他“重出江湖”,前去镇压那些作乱分子,于是,王阳明又出道了。只不过,两广战役后,他肺病加疾,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嘉靖七年,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

  为官之路是艰辛的,但为了江山社稷,王阳明总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他擅长把一切归零,忘记过去的辉煌和苦难,从新开始。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看见好多人留恋往日的繁华,贪恋那一去不复返的辉煌。

  四川眉山人苏洵,字明允,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很有才华,同时在文学上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这一切并非偶然,这是他寒窗苦读几十年,刻苦专研之后所得的结果。据他自己说,小时候,他只知道玩,从不爱学习,都二十五岁了,才开始读书。一开始,他很自信,觉得自己很不错,比其他人都学得好。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谢安写的一篇关于让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故事。读第一遍的时候,他被这个故事吸引,于是他又读了一遍,这次他更加有所领悟。以至于最后,他反复地读了好几遍,让人兴奋的是,每读一遍,他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那个故事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不由地发出感慨:时光飞逝,年近三十的自己虽然爱好写文章,却没有什么造诣,都是些平庸之作。他寻思着:人生短暂,我还不努力,以后就没机会了!从那时起,苏洵放弃了许多玩耍的时间,开始发愤图强。一年多以后,他读了不少的书也写了些文章,自我感觉良好的他匆忙地参加了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不幸的是,两次考试他都榜上无名。进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惊觉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然后,静下心来,诵读《论语》、《孟子》以及韩愈的文章。读了快十年的时候,他终于发现到古人的写作妙在何处,而自己那些不成熟的作品什么也不是。于是,在某一天,从苏洵的书房内冒出了黑烟,被惊吓的家人急忙来到书房,开门一看,原来是苏洵把自己多年来写的许多文稿丢进了火炉,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开始了。

  从此以后,苏洵闭门谢客,焚膏继晷,刻苦攻读书卷。年复一年,六年之后苏洵的文化底子算是打好了,这时的他出口成章,文笔极佳。

  在这个故事里,苏洵敢于正视自己问题,把那些不成熟的书稿全部烧掉,由此来坚定自己从新发愤学习的决心。这告诉大家,面对一点小小的成就,切忌沾沾自喜,要勇敢忽略那微弱的光环,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功。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自以为、停滞不前,那么,相对那些前进的人,你就落后了,终会称为人家的垫脚石。唯有像苏洵那样舍得放弃,才会拥有一切。

  俗话说“智者莫念昔日功,好汉不提当年勇。”男子汉大丈夫,不会因为遭遇到一点小的挫折,或身处逆境,就自暴自弃。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打倒,曾经的辉煌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胸怀宽广,不拘小节,让他们活得洒脱。过去的一切都已经做古,他们不被往事所累,活在当下,致力于手中的事情,他们才是生活的智者。

  一些人,因为对现实不满,就宁可活在回忆里。因为现实与他们所期待的有了落差,心理上就失去了平衡,一头扎进苦难的深渊不可自拔。而就在,这些人自欺欺人般地活在过去的辉煌里时,最有价值的就是“遗忘”。每个人的大脑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心也一样,旧的东西不抛去脑后,新的东西根本就装不进来。不好的,痛苦记忆应该遗忘,过去的光环不应该勉强它继续闪烁。想象一下,一个正常的人从他出生到去世,他什么事情都记得的话,那他该是长什么样呢?

  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次新的开始就好像是从新站在起跑线上,一切归零。一次新的起跑,实际是对过去的一次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个新的期许。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几多风雨”,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好比绚烂的烟火,灿烂一时,繁华过后一切归于平淡。打点好行李,整理好思绪,随时准备踏上新征程,也做好在新的征程中可能会从新开始的心理,不慌不怕,这不过是人的又一次新生。

  不畏流言,坦坦荡荡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传习录》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王阳明平定之后,那些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他,说他的坏话。这一天,王阳明正在上课,一时性起,他让学生们对有人说他坏话这件事发表点看法。这时,有学生就说,因为老师政绩突出,平步青云,那些无所作为的人就开始嫉妒他;也有学生说,老师德高望重,其学说受人推崇,那些与老师学说相悖的宋儒理学争辩拥护之人就开始煽风点火,败坏老师名声,等等。学生说完以后,王阳明若有所思,表示同意学生们的看法,但也有一些学生们没有说到的因素。到南都之前,我是一个看上去忠厚老实,实际上做事毫无原则,喜欢随大流的人,现在,我懂得了一些道理,良知逐渐唤醒,是是非非看得清清楚楚,我光明磊落毫不畏惧。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都由良知来指导我。也许,有人说我狂妄,但是我已经不在乎了。

  王阳明曾说:“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所以,在面对他人无理的指责和侮辱时,既要有“无所谓”的心境,又要自我激励,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做得更好,要自信,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脚踏实地付出实际行动,才能在逆境中受益。

  面对他人的刁难,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心态。不要去极力地为自己辩解以求澄清事实,时间是最好的证明,用心安静地等待,真相就会出现。

  古人云,“所谓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赚,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这句话就是说:真理无须高调地宣扬,最好的辩说就是不说,最仁爱的人就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最清廉的人就是不必表示谦让,最勇敢的人就是从不伤害他人。因为,真理靠实践支撑,太外露的话就不算是真理;无论你口才多么好,辩解总有破绽;一个人随意施展自己的仁爱之心反而就不了仁爱了;水至清则无鱼,清廉到极点反而没人相信了;如果勇敢到肆意伤害他人那也算不上是真正。

  如果你能悟透上面的道理,那么你就懂得了人生。真理会在时光的打磨下日渐显露,所以无须高声宣扬。而做人也是一个道理,你无须太高调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日久总会见人心。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应该懂得“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对他们的指手划脚一笑处之。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宋神宗为了试探他是否有悔改之心,或者是否有谋反之意,就安排了一出戏。让一个太监装成小偷,然后被捕入狱,和苏东坡关在一起同。每天吃饭的时候,太监都费尽心思地想套苏东坡的话,可苏轼只管吃饭,头也不抬地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晚上,太监又故意挑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充耳不闻不,只管睡自己的觉,不一会打起了呼噜。

  第二天天未亮,太监就叫醒了苏轼,拱手道:“苏大人,小的无礼了,不过我也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试探大人的心意??。”当场,苏轼就被赦免了。回过头来一想,那可是危险的一夜啊,稍有疏忽,苏轼可就小命不保了。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轼在牢里如此坦荡,是因为他内心光明。在生活中,坦荡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试问,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一生清白,无愧于天地良心。宋神宗安排的这出戏,实际是很有效的,它抓住了人的心里特征——一个心中有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倒头就睡的。而被蒙在鼓里的苏轼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睡能倒还睡出个“赦免”。所以,你如果想要有个踏实的睡眠,务必要有像苏轼一样的坦荡之风。

  人生活在群体之中,说得多了,难免有失真之语。如果,这失真之语是有目的的,是恶意的,具有攻击性的,那就是诽谤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时候,诽谤和流言并不我们能够控制的,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在何处,流言蜚语总是存在的。如何面对流言就是对我们的考验了。王阳明面对诽谤时是“遇谤不辩”;美国总统林肯也曾说过:“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这两人虽然所处的时代,身份,国籍不一样,但他们所领悟到的却是一样。

  诽谤并不可怕,只要你坦然面对。“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那些流言蜚语终是不堪一击的。古代圣贤,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总结出的来生活哲理,告诉世人要学会“不辩”,只有这样人才能活得随性,才不会与他人斤斤计较;学会“不辩”,你的内心将会充满阳光,对生活少了抱怨,多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