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24章 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王阳明讲彻悟心(1)

第24章 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王阳明讲彻悟心(1)


  人不要想着去过别人拥有的生活,而是要为自己所描绘的未来蓝图而努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心静明亮,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碌碌无为。佛学大师圣严法师曾经说过:“人要活在当下。”意思就是说,过去的回不来,未来的摸不透,唯有现在才是能把握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做白日梦”,有理想就要努力去实现。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自己

  萧惠问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问昼夜之道。曰:“知昼则知夜。”曰:“昼亦有所不知乎?”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着,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便有甚么死生?”

  ——《传习录》

  萧惠向王阳明请教生与死的问题。王阳明说:“知道白天与黑夜,就会知道生死之道。”萧惠又请教,白天与黑夜的学问。王阳明说:“白天与黑夜,知其一,便贯通其中。”萧惠说:“白天、黑夜,你是说我们日常生活的时空吗?”王阳明说:“你懂了?非耶非耶,那些在早晨迷迷糊糊起床的,然后开始盲目生活,成天昏昏噩噩的人,犹如活在梦中。只有用心地生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做人,才懂什么是白天,然后,懂得自然规律,然后懂得昼夜之道。生与死的问题难道还看不透彻?”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随着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我们经历着春夏秋冬,黑夜白昼。但是,昼夜的真正含义又有谁懂得呢?虽然,时间都是分分秒秒的过去,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每一天的意义都不一样。

  心静切明亮的人,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会每天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十分珍惜时间;而浮躁浑噩的人,总是心力不足,每一天都得过切过,无法领会人生的真谛。

  怎样成为一个心静且明亮的人呢?首先,我们要给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且要有为达目标而奋斗的决心;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最后,要珍惜时间,不要做“白日梦”,活在当下。如果,我们能为每一天都赋予美好的意义,白天与黑夜,生与死就不那么重要了。

  大自然的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意志变化而发生变化,昼夜、生死都是我们所无法逃离的,所以只要我们珍惜时间,让生活充实,“昼夜生死”自然就能在生活中得到诠释。佛学大师圣严法师曾经说过:“人要活在当下。”但是,活在当下并不意味着不计过往,不顾未来,而是说,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用心,不要一位的追求结果,要享受这过程带来的乐趣。就像,你在回忆时就要回忆美好的,能给自己带来启发的;在憧憬未来时,要跟现在所做所为联系起来;吃饭就专心吃饭;看书就专心看书。不要三心二意、胡思乱想。所以,就算是普通的劳作,佛门中人也能悟出禅意。现实社会让我们越来越急功近利,做事三心二意,没有毅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活在当下的意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勇敢地面对发生在当下的每一件事,认识自己,坚定自我,有梦想,即要努力去实现。

  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原本打算带上黑驴和白马的,但是,黑驴担心旅途劳累,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就拒绝了唐僧的邀请。所以,最后白马跟唐僧上路了。

  十几年后,唐僧带着白马西天取经归来,白马给黑驴讲述了他们一路的经历,淳朴的风土民情,与妖怪斗智斗勇,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令黑驴十分羡慕,后悔当初拒绝了唐僧。心想:“如果当初和白马一样跟唐僧去取经,现在自己也会有丰富的阅历,如今的自己只是终日围着磨盘,毫无长进。”

  从这故事我们发现,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支撑人们一生的精神食粮。如果一个人想成功,那理想更是重要。黑驴与白马的故事,我们看到,黑驴整天拉磨,它所经过的路程和白马取经走完的路程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它们处在不同的空间,白马丰富了自己的尽力,而黑驴则是在混沌中消耗了时间。

  人的一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进。保持内心沉着、安定,不怕时间的流失,不担心生老病死,充实走过分分秒秒,此生无憾耶。

  不为名利所累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静心录》

  正德六年(1511年),王阳明在江西庐陵任司主事,由于成绩显着,被升到员外郎、郎中、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两广、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健伯。尤其是在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上,功不可没,成为皇帝眼中的红人。但是王阳明并未为此感到骄傲,面对皇帝的宠爱,他是多次的上书,恳求辞官归乡,离开朝廷。

  王阳明是真正的智者,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他绝不是会为了一点眼前的名利、财富而算计的人。王阳明一生,七次被擢升,但六次都被他拒绝,虽然最后皇帝没有批准,但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意思就是,人生的短暂如同铁击石所发出的火光一样,为名为利不是在浪费时间吗?相对宇宙而言,人类的生存的空间跟蜗牛角一样,就算你争得了什么,能大得多过世界么?

  西周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宾卑聚的勇士。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戴着一顶白色绢帽,帽子上有些红色的穗子,身穿一件红色麻布衣,脚穿一双崭新的白色缎鞋,腰上还挂着一个黑色的剑囊。这个大汉直直地向宾卑走来,当靠近宾卑聚时,他呵斥宾卑一顿,然后把唾沫吐在了宾卑聚是脸上。

  虽然,宾卑聚醒后知道这是个梦。但是,在梦里受尽屈辱的心,并未平息。

  第二天,宾卑聚把朋友们都找来,然后把这个不吉利的梦告诉了大家。最后,他对朋友们说:“我自幼崇尚勇敢,性格一向刚正不阿,大半辈子也从没向谁低过头。可,昨夜的怪梦让我感到耻辱,心中难以平静。我决定,三天之内要把那个在梦里侮辱我的人找到,以牙还牙。否则,我哪有脸面见各位亲朋好友。”

  随后的几天,宾卑聚就带着朋友们在街上寻找梦中的壮士。可是,时间很快过去,三天以后,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宾卑聚沮丧地回到家中,长叹一声“天要我亡”,然后,拔剑自刎。

  古人常说:“智勇多困于所溺。”梦就像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人如果沉浸在其中,任凭自己的思想泛滥,那只会越陷越深,仿佛陷入泥藻之中,无法自拔,而最终还是会害了自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是那么不靠谱的东西,它是人类所无法追求和追究的虚幻,就不应该放在心里。反而,我们需要把握好眼下的,看得见,摸的着,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淡定地面对一切。而那些标榜美好的东西,也都是表面的光鲜罢了。

  现实世界并非尽如人意,所以,理想让现实变得丰满;但,理想不是空想,而是要身体力行,去追求,去实现。于是,人们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中,一边追求,一边实践。但是,往往这个过程会被名利阻扰,这时候,我们则要懂得敬畏和洒脱,“内在的敬畏,外在的洒脱”也就是王阳明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但要保持内心的清醒。

  一些不着实际的名声,对我们来讲是种负担。带给我们的是沉重、捆绑、压抑,而不是轻松,它会让人忘记初衷,失去自我,与他人格格不入。更甚至,因为贪幕“虚名”而多送自己的前程,与心中的理想渐行渐远。所以,我们不应被“名利”所累,那些莫须有的名声,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字典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告诉自己真正想要的。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我亦爱山仍恋官。

  ——《静心录》

  心学即心性儒学,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儒学,因为心学强调的是生命的灵明体验。也许,与佛学有共同之处,但佛学只求出世,而心学却是教人“用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和儒家“内圣外王”同理。王阳明的一生即是如此,为国操心、为民尽心、教书育人、驰骋骑射,他不是典型的文弱书生,而是文武双全的志士。他的道德品行受人推崇,顿悟深远,在平凡的世界活出了不平凡的一生,深谙出世与入世的道理。

  有与无,对王阳明来说是“大无大有”,首先承认先无真实存在的我,而后才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真我,因此,他对世间万事的态度十分随和。王阳明的诗歌中说,“我亦爱山也爱官”,这就说明,他既对回归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怀,同时也有着建功立业的心愿。成化三年,因为外公去世,王阳明跟着父亲王华回到了老家。白天,他和大家一起学习,晚上,自己还会阅读经史子集。大家都夸他,勤奋、上进。后来总结出“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辈不及也!”这也是老子说的“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王阳明一生都在遵循的章法。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这里的“愚”,不是真的愚蠢,而是故意掩饰内心的聪明。“沌沌”,不是真的糊涂,而是跟流水一样,随世而转,自己内心清醒。

  每个人生活都有不同的目的。但道家看来,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即佛家所说“随缘而遇”和儒家所说“随遇而安”。但,“随缘而遇”、“随遇而安”的同时,不能失去自我,要坚守内心的信念,不受约束。“身做人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就是这样一位“超凡脱俗”的人,他“出世心境入世行”的生活态度被人传颂。他那睿智的处世态,彰显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智慧。正所谓“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

  玄宗天宝年间,李泌虽隐居在南岳嵩山,但他时常上书唐玄宗,就当下时政发表自己的看法,颇受玄宗赏识。但是,此举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的《感遇诗》实际是在借势讽刺朝政,随后,李泌被安置在蕲春郡,然后,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即位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乱臣贼子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他并未担任什么要职,却“权逾宰相”,于是,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京师被收复后,朝廷内部的矛盾愈发突出,随时都可能招来杀生之祸,当时又因为叛乱基本消弭、天下大局已定,李泌便申请辞官归隐,到衡山修道。直到代宗即位,李泌又被召至京师,并被封为翰林学士。代宗命其破戒入俗,李泌也顺其自然,只是这又招来了权相元载的猜测,于是巧立名目将李泌再次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再次被召回,可被角度的命运任然没有逃脱,这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李泌被迫再次离京。直到建中年间,泾原兵变,危急时刻,德宗又把李泌召回身边。

  李泌反反复复地被召回、被逐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追求,他尽自己所能地为苍生社稷鞠躬尽瘁。他的强大,就在于他深深懂得处世与入世的处世态度和豁达、开阔的胸怀。江山社稷有难时,他义不容辞,忧国忧民;天下太平后,又毫无眷恋地全身而。这就是所谓的“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李泌所达到的“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正是儒家所提倡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无论身在何处、心在何处都充实而安宁。李泌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混乱时代,要保全自己,就得远离名利斗争。李泌心中有国,却不被名利所扰,他谦退处世,顺其自然,就是他能咋乱世常胜不败的原因。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出自李泌有的《长歌行》。这似乎不仅是他本人的写照,也是对后人一种劝诫。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用出世心做入世事”,但,怎样才算是出世之心呢?

  古时候,有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智者,他有一个聪明的小徒弟,但喜欢怨天尤人。这天,小徒弟又在抱怨了,智者说:“你去拿一些盐来。”小徒弟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问,于是到厨房拿了一罐盐出来。师傅把盐倒进了一碗水后,命令小徒弟喝下去,小徒弟眉头紧锁着闭上眼地喝了一口,师傅问:“味道怎样?”徒弟说:“苦涩难耐。”师傅笑了笑,自己又去拿了一罐盐和小徒弟一起到了湖边。师傅把盐倒进湖里,然后让徒弟喝一口。于是,徒弟用手捧起湖水喝了一口,师傅又问:“味道怎样?”徒弟说:“清爽无比。”师傅又问:“还苦吗?”徒弟摇摇头。师傅摸着小徒弟的头说:“人世间的许多事如同这罐盐,放入一碗水中,你尝到苦涩,放入一湖水中,你就能尝到甘爽。所以,要让自己的心变成湖水,而不是碗水。”

  其实,智者是在告诫徒弟,做人做事都不要把自己的心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心应该和没有边际的大海一样,这样就可以达到出世的境界了。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就是,要把“无欲无为”的出世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入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除了外界的评价,还和自己的心态有关。王阳明既可以“每日宴坐草庵中”也可以“我亦爱山仍恋官”。所以,出世和入世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追求幸福并成就一番事业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但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挫折,大家要能静下心来,把那些虚幻的名利抛诸脑后,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学会“用出世心境做入世事。”

  出淤泥而不染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静心录》

  王阳明少年时起便立下大志,于是,勤读诗书,渴望有一天能为国效力。但,初入仕途的他就被人陷害,于是贬谪龙场三年,受尽苦难,但,正因为此,他才悟到了受用一生的人生智慧。而后,他为国立下大功,声名显赫,他却辞官归乡,教书育人。他这一生没少经历磨难,也享有不少的声誉。他打从内心认为自己这一生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所以,临死前,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走得没有牵挂与遗憾,他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因为他这一生因为遵循内心的自我而保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

  古语云:“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在太平盛世,处事待人要刚正不阿;在天下纷争的乱世,处事待人应随机应变;在国家衰亡的末世,处事待人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善良的人要仁慈、宽厚;对邪恶的人要严厉;对一般的平民百姓则要宽厚和严厉并用。

  方圆之道就是说,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污浊的现实世界时,要保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节操,而不是要远离这个世界。

  孔子的理想道德是中庸,是恰当,是不左不右;老子的理想道德是自然,是天地,是天圆地方。两种观念的应用,都会促成和谐、平衡的人生。但是,这种观念应用的前提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圆”,都要坚守住自己内心的“方”,这就是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线。

  “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清高其实我们并不提倡,一个人生活在在由许多人组成的世界,不可能独孤一世。因为,河里的浮萍也需要一汪任其漂泊的流水,更何况,几乎没有人愿意做那无依无靠的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