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32章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讲知错能改(2)

第32章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讲知错能改(2)


  简单来说,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是此时此刻的反应。比如,此刻你渴了,就需要喝水;你饿了,就需要吃饭;你困了,就需要睡觉……“需要”是很单纯的感受,也是人的身体和心理最本质的反映。如果不及时满足那些需要,身体就会唱反调,比如,饥不食、渴不饮,生命的能量就会透支;困不睡,精神就会崩溃。

  曾经有一位大作家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您认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时,这位大作家竟然出人意料的回答说:“大便通畅!”作家还解释说,如果你便秘过,你就知道大便通畅的幸福感觉了。

  人的“需要”是无法抑制的,正如鱼儿需要水才能存活;鸟儿需要天空才能飞翔;时节到了,花蕾才需要绽放,柳芽才需要舒展……需要是生命的呼喊,归于本质的,也可以说,“需要”就是必须拥有才能存在。

  需要,既是生理的本能反应,也是心灵的本能反应。现在职场、商海充满竞争,人们四处奔波,生活异常劳碌,疲倦、压抑自然常常会不可避出现。这时,我们的心里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放松一下”、“发泄一下”等,一些需要。那么,此时此刻的你,是否有想去街边花园走走的想法:此时此刻的你,是否就想停下手中的事,然后去躺在床上休息一下;此时此刻的你,是否突然很想一个人去旅行呢?……其实,这些想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它们都是当下你心灵的需要,是你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心灵感受,你为什么不去满足它、实现它呢?的确,幸福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如果我们此刻没有满足那些需求,那你就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刻的痛苦。所以说,对人生本能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

  而欲望,是一种虚幻的、不真实的东西,是人们本质需求之外的念想,是属于未来的产物,这种本质之外的念想驱使人们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去追逐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一旦有了欲望,心就不在纯粹,也开始不切实际,把思想投向了虚无缥缈、琢磨不透的未来。人们常把欲望和需要混淆,把欲望奉为至上,打欲望回报给人们却是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人之所以会心烦、苦闷、痛苦不堪,都是因为人们超出本质需求的念想太多,欲望太强,而无法得到满足。只是,人的欲望是否能够在某一时刻得到满足呢?答案是:不能。

  欲望就像无敌洞,不知道底在哪里,一旦落入,就只会越沉越深,永远无法到达。正如夸父追日那不切实际的美妙幻想,拼命追逐,却遥不可及,最终死在了追逐的路上。人的欲望是永远也无法被满足的,它就像倒映在水中的月亮,看得到却摸不着;欲望同时也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个,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如此循环往复,让人陷入欲望的漩涡,不可自拔。

  曾有人问孟子:“如果再给你一次生命,你要怎么活呢?”孟子回答说:“我一定会多注意我的需要,少去关注我的欲望。”孟子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必定是能清除的区分需要和欲望的本质:需要是真实的、简单的、纯粹的、触手可及的此时此刻,他告诫人们应满足;欲望则是虚幻的、复杂的、不可掌控的未来,所以要克制。

  不能把行善当成获取名利的途径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由。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为了行善而行善,就不是真正善。就好比,侍奉父亲,不是为了得到“孝”的美名;辅助君王,不是为了得到“忠的称赞;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也不是为了得到“守信”和“仁爱”的赞誉。

  《论语·先进》中写道:“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子张问老师怎样算是一个好人,怎样做才叫行善?孔子的答复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就是不留一丝痕迹。我们可以借用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加以理解。就像电影中得一些到坏人作案时,要戴上手套,之后还要毁尸灭迹,以逃脱警察得追查。即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不践迹”的态度,能很好地致良知,让社会更和谐。

  一些人做好事,要么高调的四处张罗,要么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或者是希望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他做了好事,那么,这样的根本算不上行善。孔子对于行善的标准很高:一个人若是真心行善,他是不会让人感觉到他做事的痕迹的。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做好事不留名”,不过,孔子的标准还要再高一点:做好事要用对方式、方法,如果你为了完成自己的善行,而伤害了别人的自尊,那你的行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行善。

  有一家卖布丁的商店,顾客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品尝布丁之后,再做决定买不买。

  这天,店员告诉店主海特,有个老头常常来品尝布丁,却从没买过。海特说:“如果他想来就让他来吧,我们也欢迎。”

  这时,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先生一瘸一拐地走进店里,来到那一排试吃的布丁前。原来,他就是那位从未买过布丁的老头。海特拿起一把勺子对老头说:“您想尝这些布丁吗,先生?调羹给您!”

  老头接过调羹,急切地挨着品尝了起来。他只是偶尔停下来,用一块很破旧的手绢擦擦他的双眼。

  海特站在一旁想:可怜的老头!也许他曾经有钱买自己爱吃的布丁,如今他家境破落,也只能品尝一下了。

  海特突然走到老人跟前说:“对不起,先生,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买一个布丁吧。”

  听完海特的话,老先生好像被刺了一下似的往后一跳,转身对女店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个布丁替我包好,我要带走。”他指了指店里最大、最贵的布丁。

  女店员疑惑地看了看他,开始为他打包。这时,老头从裤兜里掏出少得可怜的钱来,然后将它们放到了柜台上。

  一个真正行善者,总是把自己放在和被人一样的高度,在帮助他人时绝不会表现得像一个高高在上,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可见,做一个真正的仁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以,王阳明所认可的仁爱精神应该是:“好事不留名”,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顾及他人的自尊。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静心录》

  在《寄诸弟》中,王阳明曾说:“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意思是,很多错误都是一念之差造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只要是将一念之过改正了,就可以得到“本心”,找回真正纯洁的灵魂。勇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是十分可贵的,所以,那些知错能高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令人尊敬的君子。

  人只要活着、学习着、工作着??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但,犯错并不可怕,那些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人,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生活中、工作中有的人,为了不丢面子,从不正视自己的错误,将错就错。其实,真正的自省是完全敞开自己的内心的,是灵魂对每个细胞的审视,是一种总领全局的广阔的思考,是行走中,停下来查看前后左右的道路的谨慎。

  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得力大臣。武的叫廉颇,他多次领兵战胜齐、魏等国,以英勇善战闻名。文的叫蔺相如,他有勇有谋,面对强悍的秦王能够临危不惧、化险为夷。他两次出使秦国,第一次使国宝“和氏璧”完璧归赵,第二次是陪同赵王去赴秦王的“渑池之会”,两次的表现都令人佩服,秦王也因此不敢再小看赵国。于是,赵王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气,他想:他蔺相如何德何能,无非就是会耍几下嘴皮子嘛,这江山都是我廉颇打下来的,真正的功臣应该是我!他常对手下的人说:“被让我见到蔺相如,否则,我一定给他点颜色看看,看他能耐我如何!”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为了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他干脆装病不去上朝。他还吩咐手下的人,碰着廉颇的手下,要和和气气的,不要和他们争吵,千万要让着点儿。有一次,蔺相坐马车出门办事,恰巧廉颇的马车正从对面过来,蔺相如就叫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去,让廉颇的马车先过去。

  这时,蔺相如的手下们看不过去了,纷纷责怪蔺相如胆小怕事。蔺相如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你们说,廉颇和秦王谁比较厉害?”手下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接着说:“秦王我都不怕,廉颇我会怕吗?只是,我考虑到现在秦国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我们上下官员一条心。如果,我们两人斗起来了,谁受伤不好,都会给秦国可趁之机。所以,国事要紧,我这点的面子算什么呢?忍让一点儿,大家都过相安无事。”

  后来,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有一天,他脱了上衣,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从此,两人成了要好的知心朋友,共同保卫着赵国。

  廉颇的行为不仅说明了他是一位猛将,还是一位勇士,一个勇于正视自己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士。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知错能改”,但有时害怕受到追究,有时为了保全面子,即使知道自己不对,还是会强词夺理,不敢主动承认错误。但是,一味地逃避问题,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的精力来掩饰自己所犯的错误的,所以,与其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如直接为自己的错“埋单”,将它看做一次深刻的教训。人的就是在犯错在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错误就像路边的小水坑,几乎没有人未被水溅湿过,但,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人才知道以后要小心地避开。所以,人生的旅途,不要害怕犯错,只要在犯错之后真心改正,那么前进的道路便会越来越顺畅。

  所以,错误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正视它、改正它、铭记它、拒绝再次发生,这样,我们的生命的质量才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