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27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讲立志(1)

第27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讲立志(1)


  小时候,我们的志向非常远大,也十分明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变得实际起来,甚至开始嘲笑小时候的自己在“天方夜谭”。生活中,不乏一些例子在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因为他们的不自信和不清醒,埋葬了自己的天赋和才华,枯燥无味地走完人生。

  不立志,即一事无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教条示龙场诸生》

  不立大志,天下就没有可以成功的事,即使是学习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立下志向便能成功的。

  王阳明的意思是,志向的立定,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即使像是那些木工、书法、弈棋等工匠技艺,也要有学好的决心,才能有所造。

  当今社会很多人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对学业毫无追求,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生命因为有追求而变得与众不同。当你立志要成为一个圣人或贤人时,就会全力以赴地追求、探求圣人之道和贤人之道,然后,成为一个圣人或贤人;如果你对生命除了生存别无他求的话,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方向之后开始坠落。

  也许你不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往往都超出了自己的估计,可以完成一番事业,但是,因为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放纵,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正确的志向,将自己的潜能就此埋葬,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觉得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因此,在决定要甩手大干一番时,要为自己打一支强心剂,唤起更大的潜能,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以后的每一天。

  《传习录》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萧惠向王阳明请教圣人之道。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很简单,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总问我不应该怎样,而不愿听我对生活的感悟。”

  萧惠很惭愧,于是向王阳明认错,表示愿意听他说的一切向。王阳明说:“你现在所说的并不时你发自内心的,你只是为了敷衍我。还是等你真正立志要做圣人之后,再问我吧。”

  萧惠不甘心,于是,再三地请教。王阳明说:“我已经给你说了,而你还没领悟到!”

  王阳明所说的就是要一颗真诚的要成为圣人的心。坚定了志向,剩下的就简单的多了。

  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有一个浙江学生,这个学生因为跟应元忠学习后对有些问题还是不明白,于是,长途跋涉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从先生这里得到开化,学习心学。

  王阳明问他,从应元忠那里学到了什么。

  他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每天都告诉我要有成为圣贤的决心,不要放任自流。”

  王阳明听他这么一说,觉得学生已经学到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也没什么再可已再教授给他了。

  学生觉得自己并不懂圣贤之道,于是,再三恳求王阳明教他。

  王阳明说:“你一个人从浙江过来,路途十分遥远,一路上你也遇到不少的困难,但是你并没有因为旅途未知的坎坷而半途而废,是不是有人强迫你呢?”

  学生说:“我因为对一些道理不明白,所以想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路途劳累,十分艰难,但是我不觉得辛苦,反而我的内心却无比愉快。旅途中的这点劳苦比起要向学的决定就太渺小了,根本用不着别人来强迫我!”

  听学生这么说,王阳明抚须而笑:“你所说的已经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你有投入到我的门下学习的志向,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告诉你要怎样来,你就越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克服一切困难来到这里。如果你发现内心想成为一位圣贤,用这种坚持不懈的方法,就能达到。别人能告诉你什么呢?你为了到我这里来,克服重重困难的方法,没有人交给你,但是你还是做到了。”

  经过王阳明这么一说,学生才恍然大悟。

  心态,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的。其实可以说,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因为如果下定决心,人就会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完成它。

  人的一生,既漫长又短暂,既复杂又简单。同时,又受到各方面的牵制,很容易被物质上的东西诱惑,迷失方向,最后,一事无成。因此,想要成为一个有能力有决心的人能有所成就的人,要怎样做呢?

  坚定自己的目标

  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养生息,都要有重点,这样实施起来才更有效果。虽然,偶尔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只要有指南针,那就不会迷失方向。

  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明确的人生目标事必不可少的。有的人虽然聪明,也有很大的潜力,但他们心中无数,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去争取成功。一个人,一旦发挥了潜力,就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个具体的目标上,所以,从某种意义说,明确的目标会帮助你集中精力。另一方面,当你内心特别想要完成一个目标时,你在这方面的潜能将会进一步激发。这样,你最终会将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而有一番作为。

  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不得不低头认输,忍辱负重到吴国为奴仆。

  后来,勾践得到赦免,被释放回国后,他奋发图强,立志雪耻。于是,他用粗柴做成床,把苦胆悬挂在屋梁上,为的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自己抬头就能尝苦胆,以此,让自己不忘记曾熬过的苦日子,也等着有一天能够一洗雪耻。

  因为有这个目标的激励,勾践不顾身份,亲自下地耕作,夫人也和普通农妇一样在家织布,吃得很清单淡,穿得很简朴,体恤民情,特别爱惜人才,和贤能的大臣们共商国事。

  就这样,越国日益强大起。机会终于来了,勾践率兵打败吴国,从此留下了“卧薪尝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千古佳话。

  从勾践的故事我们看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和自身所具有的才华关系不大,起关键作用的是是否具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远大的目标。只有,确定了心中的目标,人的潜能才会被激发,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促使自己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目标。

  而且,每当一个人确定了明确的目标,生活中那些琐碎、繁杂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对自己考验,时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生活和工作就融为了一体,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曾经有位大科学家被问起:“你为了这个研究,工作了几十年,难道不辛苦吗?”科学家笑着说:“我为什么会辛苦呢?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我在过我想过的生活,我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乐趣。”

  每一个人蕴藏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一旦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就会热情、疯狂地追逐,为了实现目标,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一切苦难都可以克服,蕴藏的每一分潜力都会被激发,对工作和生活都充满热情,工作不是负担而一件快乐的事。

  那些所谓的天才,对待事业态度就是忘我的,所以对事业的热情,让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创造了奇迹,被人们认为是天才。

  这种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成为了实现自我的巨大动力。一个人如果把精力倾注于一个具体的目标,他的灵魂就能实现超越,那些障碍就会变得渺小,成功就是必然。

  立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方向错误,那么结果将会不尽人意,随之而来的将是对生活的消极,对自己的怀疑。那么,我们可以向王阳明学习怎样才能立下一个正确的志向吗?

  立志要靠理性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对曰:“珙亦愿立志。”先生曰:“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

  ——《传习录》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王汝中、钱德洪陪王阳明坐着。王阳明看了看他们,然后说:“大家因为明确的向志,所以学问没有长进。”李侯璧站起来答道:“我愿意立志。”王阳明说:“你是立下了志向,但不是立志要做一个圣人。”

  王阳明的意思是,正确的志向很重要而且要符合客观规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打算从魏国到南面的楚国去。但,这个人不听劝告,让车夫向北方驰去。

  一路上,知道他要去楚国的人都告诉他,应该往南走才能达到目标。

  但这个人非常固执,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就一定能到达楚国,所以,在一开始就错了的情况下,继续错下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务必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方向且不知修改,一错再错,那么潜能就算被激发,但也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立下一个正确的志向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最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秦朝灭亡。随后,他与项羽的矛盾越来越大,“楚汉相争”持续多年。

  数年之间,刘邦麾下的大将韩信,英勇善战,驰骋沙场所,收复了齐国,尽然,功高自居,逼刘邦封自己为齐王。

  之后,韩信的势力日益强大,项羽企图挑拨韩信和刘邦的关系,派了一位名叫武涉的说客去韩信那里,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但被韩信断言拒绝。

  齐人蒯通知道韩信的实力,也知道韩信在决定天下胜负时的重要性,于是,劝说韩信要审时度势,看清形势,保持中立,不可与刘邦走得太近。韩信被蒯通的话打动,思绪万千,犹豫不决,最后,他还是选择不背叛刘邦。

  故事到这里,已经形成一个未解的千古之谜:韩信在为什么会选择不背叛刘邦,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面对这个历史之谜,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韩信对蒯通说的那段话里找到了答案:“汉王对我的恩惠,我无以为报,他把他的车子、衣裳、食物都跟我分享。常人道,坐人家的车,就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的衣,就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食,要为人家的事业效力,图谋私利、背信弃义,我怎么做得到呢?”

  但是,之后,韩信的表现跟他所说的这番话似乎又在告诉我们,他不愿意背叛刘邦另有它因。

  首先,我们来看看韩信后来的表现。

  刘邦打败项羽后,改封韩信位楚王,但没收了他的军权。不过韩信还是很满足,如果后来没出什么事,韩信也许他就这样过下去了。

  后来,因为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将钟离味,于是被别人诬告谋反,韩信由此被刘邦设计逮捕,被贬为淮阴侯。

  韩信不承认自己谋反,当然接受不了这样的处罚,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他开始日夜怨恨,整日郁郁寡欢,以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来时和临走时,樊哙跪拜他,且自称臣子,还说:“大王竟肯光临寒舍!”韩信出门后,笑着说:“没想到,我居然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

  这样的压抑,让韩信后终于萌发了反叛之心,这时的他毫无周密的计划和策略,才不顾手中已无兵权,铤而走险,与他人合谋发动叛乱,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由此,韩信当初不肯背叛刘邦的真正原因,就另有说法了。这一切都是他的志向所致。据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文中说:我有一次到淮阴,听见淮阴人说,当韩信即还是平民百姓时,他就显得野心勃勃。他母亲去世时,他家中贫寒,根本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找宽敞的坟地,让他母亲的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从韩信找地葬母这件事就表明了他要出人头地的志向。只是,如果相信自己的话,坟地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心为名为利的韩信,在当齐王时,虽然手握重兵,但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深恐自己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丢了,因此,无论被人怎样说,他都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后来,被人诬告,不被刘邦信任,官职从“王”被降为“侯”,心理失去平衡,终日抱怨,才发展到了谋反的地步。

  从韩信的生平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立下不正确的志向,未来的每一步都是危险的。

  对于经历了57年的生命历程的王阳明,有一个不为常人所理解的志向贯穿了一生,并激发了他的潜能产,生了实现理想力量,激励他去探寻、摸索人生的奥秘,最终,在他的坚持和正确的选择下,王阳明在各方面都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像王阳明这样一位对心灵乃至自然、宇宙的规律都有深刻了解的人,对于人们的立志又有什么告诫呢?

  有目标的人生才有动力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曾说过:“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先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