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28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讲立志(2)

第28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讲立志(2)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要展翅高飞,翱翔于九天之外,将天下尽收于眼中;燕雀因为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所以对自己能够触及道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王阳明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儒、响彻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就是因为他立下的远大志向息息相关。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种种磨难,但也没能摧毁他的意志。其实,除了王阳明,古往今来,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有远大的志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向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成就事业,立志是十分重要。

  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从小就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和母亲跟随因被聘为校书郎的哥哥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字写的很好,刚劲有力,所以被官府的雇用,以抄写文书谋生。班超很珍惜这份工作,起早贪黑地抄写文书,非常认真。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的边境,边境人民生活十分苦难,班超对此特别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巳绝交50多年了,谈和是不可能的,整日忧心忡忡。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突然,他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这份工作实在太无聊了,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他站起来,将毛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我身为大丈夫,怎么在这种抄抄写写地浪费生命呢?我心中的理想何时才能实现呢?为什么不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作贡献呢?”此时,周围的笑他异想天开,班超则回应说:“燕雀安之鸿鹄之志?”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要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班超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在他的建议下,朝廷派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隶,流芳千古。

  班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敢于放弃不正确的选择。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激励着自己向目标前进。可见,志向对于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亦何所底乎?”明代思想家程颗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有言曰:“男人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身躯。”宋代文学家苏轼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认为“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迈尔斯也说过:“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是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所推崇的。人生短暂,光阴易逝,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充实、有意义,就应该胸有大志,所以要早立志、立大志。

  坚持不懈,理想终成现实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传习录》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志不强者智不达。”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树立远大的志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非常重要,它是人生是否能丰收的前提。人们所说的大志是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离不开国家的富强了、民族的团结。

  王阳明从小立志即读书做圣贤之人。

  王阳明十二岁时,在书馆里问老师:“人生第一大事是什么事?”老师回答说:“饱读诗书,金榜题名。”王阳明摇摇头,说:“这可能不是人生第一大事吧。”于是,老师反问他什么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王阳明说,通情达理,做圣贤之人。

  十二岁的王阳明,对人生得人认识可以说十分的深刻也很正确。但是,在那些被世俗化了的大人们看来,年幼的王阳明似乎有些猖狂,甚至还有一点滑稽可笑,但就是这样一个崇高的志向,让王阳明在以后的人生才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使之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最终开创了心学。

  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都立长志。岳飞,从小便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也为国尽忠。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通过自己的的努力,成为了新中国卓越的领导人,一生都在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因此,我们应该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不息。

  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与清政府作战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攥紧拳头,站了起来,他包含热情地称赞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小孩,就是后来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盟会的首领孙中山。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生活疾苦,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腐败根基。

  在那些众多的听故事的孩子中,有要做“洪秀全第二”梦想的孩子只有孙中山,少年立下志向,并为之奋斗终生。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超越了这个理想: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虽然实现了皇权之梦,却终究还是没能改变社会,而孙中山,却推翻了前年的封建社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早立志、立大志,可以让你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正如中科院吴传钧院士所说:“人生短暂,工作为志,乐观为勤,不仅要旱立志,而且要立大志,发愤图强,贯彻其中,必有收成。”

  不盲目崇拜偶像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过于崇拜圣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容易禁锢自己的思想,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他曾经对学生徐爱说:“子夏对圣人十分笃信,曾子却时常自我反省。圣人固然有他们的优势和可取之处,但比起自己反省探求真理就显得单薄了。如果你心中不明白,怎么能因循旧说,不自己去探求真理呢?朱熹虽然尊崇程子,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却自己独立思考,有不一样的见解却。”

  古人崇拜圣贤,就是今人“偶像崇拜”。所以,偶像其实自古有之,其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儒学思想而言,偶像一词,更多的是比喻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特殊,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既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既可以是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但,他们的本质一样,功能一样,就是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然而,过度、盲目的崇拜,也可能导致崇拜的自我的迷失。

  人们崇拜偶像的目的,是要为自已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求完善自我。而那些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取得一些成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成为世人的榜样,他们的存在不是要独占鳌头,而是希望后来者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超越。如果,因为对偶像的崇拜太过盲目,那就成了一味的模仿,生活就不会带给你所追求的。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这句话的意识是说,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为我所用。因此,对于偶像,我们要有取舍,懂得适度,要相信不要迷信。否则,盲目地崇拜偶像就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对于这一点,丹霞禅师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参透。

  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丹霞禅师云游到洛阳,走进附近的惠林寺避寒。当时,天气实在太冷了,丹霞禅师的双脚几乎要冻僵了,这时,他看见佛殿上供着很多木佛像,而且佛像前还供着香火,于是他立马拿起一尊木佛像,将其点燃,以此取暖。

  此时,寺庙的住持回来了,他以进门就看见丹霞禅师在烧佛像,于是,又惊又怒,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和尚,胆子好大,竟敢烧佛像,阿弥陀佛!”

  丹霞禅师看都不看住持,一只手用木杖拨了拨佛像上的灰烬,说:“佛像烧了之后,就可以取舍利子了。”

  住持大怒,大声呵斥道:“你这个疯和尚,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既然木佛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吧!”

  其实,佛祖在丹霞禅师的心中跟佛祖在住持心中的位置一样,但丹霞禅师却能适时地物尽其用,在寒冷的冬天用木佛像生火取暖,这便是一种超越偶像的表现。

  每个人心中都有让自己钦佩的偶像,如果,每个人都把偶像捧得很高,把偶像的所有都看作是优点,那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人们会忽略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盲目崇拜,把人家的人生当作是自己的轨道,结果适得其反。

  王阳明当初很崇拜朱熹,在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他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结果,这种盲目的模仿,让他不但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问,他不再盲目的模仿,而是有选择性地,走上了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

  圣人、偶像固然好,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复制他们的人生轨迹,更好的是有选择性地向他们学习某方面的优点,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斗志,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崇拜圣人,使自己划地自限,最终成为圣人思想下的次品。

  切勿好高骛远害了自己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后世的很多儒生根本没弄明白圣人的学说,也不知道体察扩充自己的良知良能,反而去追求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顾实际情况,去做自己不能做也做不好的事情,这时,求知,变味了,成了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这就好像桀、纣,要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可能呢?碌碌无为直到老死是唯一的结局,这样的人很可怜!

  这其实是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在确立人生方向时不好高骛远,而要量力而行,才不至于招致失败。

  许多人在确定人生志向时好高骜远,给自己定了异常远大、不切实际的目标,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实施起来十分困难,结局也只会使自己失望,深感挫折而已。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有极限的,最好不要为自己制定超过极限的目标。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位高僧隐居于一座千年古刹,很多人慕名而来,有的人想求高僧指点迷津、点化心智,有的人想拜高僧为师,学习武功。

  当他们来到深山时,正巧高僧从山谷里挑水回来。一看,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挑得应该是大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于是,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够用。贪婪只会适得其反。”众人仍然疑惑,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从山谷里挑满满的两桶水回来。结果,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洒了不说,那人的膝盖也受了伤。

  “水没了,还得回头重新挑去;膝盖受伤,水挑得更。”高僧说。

  “那么大师,究竟应该请挑多少水呢?”

  高僧笑道,指着桶里说:“你们看。”

  原来,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就是桶的底线,水绝对不能超过这条线,这是水桶能够承受的极限,能力之内能够控制的。一开始会常看那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不用看就能感觉到合适了。这条线实际是在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而且,比较容易能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循序渐进,慢慢地就会挑得更多、更稳了。”

  现实生活中,像上文中那个洒了水,又受了伤的人很多,他们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道理很简单,简单到大家对它几乎已经忽略,根本不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希望自己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太不切实际,不懂收放,将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里。

  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有一把秤,对自己的评价要公正、公平,不轻不重,因为,只有把握准确,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在树立心中的志向时,要问清自己想要什么、应该要什么、可以要什么。懂得量力而行,才朝对的方向持之以恒,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