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30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讲知行合一(2)

第30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讲知行合一(2)


  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境实际是一个强迫自己的过程,寒风萧萧,登高望远,以坚强的意志力对抗寒冷,继续前进,不断求索。

  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境是对所做之事产生兴趣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废寝忘食。

  第三境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境是到了最后,内心的初衷与事业融合二为一,成功就是必然了。

  单纯的强迫自己做事情,未必就很好,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让使强迫的过程变逐渐变轻松,这样,也许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传习录》

  好的念头出现时,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它扩充开来。当不好的念头出现时,则要当机立断予以制止,控制住那些干扰自己判断的诱惑。所为意志力就是这种对好的念头予以肯定并扩充、对不好的念头予以制止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上天赋予人类特有的慧。圣贤,皆是有坚强意志力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修身养性,才能成为圣贤。一个平凡的人,若要提升自己,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否则难以成功。

  一个人是否具有意志力,表现为他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面临的机遇都是差不多的。最终,究竟是谁能取得成功,关键之处还是看谁的意志力更强,能坚持到最后。

  一个人,立下志向要成就一番事业,若能花精力刻意磨炼自己意志力,他的人生就会出现转机,突破自己,进入到更高的境界,让心灵也提升到一定的的高度,从而把潜藏于体内的智慧、能力、天赋释放出来。

  明朝儒学大师陈献章,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且读书过目不忘,但后来他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他27岁那年,拜当时知名的大儒吴与弼先生为师,开始发奋学习。

  陈献章虽然很有天赋,但他勤奋不足,很贪睡,每天迟迟不肯起床。

  吴与弼治学严谨,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业也很严格,每当陈献章赖着不起床的时候,他就会在门外大叫:“读书人!懒惰是你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你这样下去,前辈大师们的精髓你学得到吗?他们的思想你还能传承吗?!”

  陈献章被叫起来后,吴与弼并没有批评他,也没有给他讲授各种学问,而是让他去挖地、簸谷、割禾、种菜、锄草、编扎篱笆等,然后,在自己写字、画画的时候,就让陈献章在一旁研墨,等有客人来时,则令他接待沏茶。吴与弼希望通过这些杂事陈献章能得到磨炼,几个月后,就让他回去了。

  起初,陈献章对老师的这种教学法感到失望,每天除了干一些农活,做一些杂事,一无所获。回乡后,有一天,他静静地思索着那段求学经历,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和老师在田里割禾时,老师的手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鲜红的血瞬间涌出,可想而知该是多么疼,老师却毫不紧张地说:“人怎能被外物所胜呢?”然后,弯下腰,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割禾。

  陈献章这才恍然大悟,误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事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要有超于常人的意志,不要被外物所干扰。平日里,自己自以为是,自恃天资聪颖,不愿下苦功夫,这就是自己最大的弱点。而老师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毛病,对症下药,有意安排各种小事,来克服自己的惰性,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意志力。

  从那之后,陈献章闭门专研学问,开始了真正的勤奋治学,一年多都没有出门,把古今典籍都研究得透彻,有时遇到一个难题,他会彻夜不寝,用凉水浸泡双足让自己清醒。他还修了阳春台,每天就静坐其中,专心学习,不让任何人打扰,最后,竟达到了让家人在墙壁上挖一个洞把食物递进去的境界。

  凭借这样的意志力,陈献章潜心治学,坚持了数年,终于成为了明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及书法家。最终,桃李满天下的他开启了明朝一代的心学新风。

  后人评价说:“先生(陈献章)之学,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吴与弼)。”陈献章天资聪颖,记忆力好,脑袋灵活,不可否认,但这样的人往往会自以为是,做事爱找捷径,做学问也不愿下苦功夫。而陈献章后来之所以能发奋,还得感谢老师吴与弼用各种农活杂役来磨炼他的意志。

  陈献章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悟到了控制自己意志力的奥秘。他说:“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他的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要善于把真我置于虚无处,学会不跟着大脑走。其实这就是,一个人在修身治学、磨炼意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地方。

  举例说,有一天,当你在看书时,你觉得有点累了,突然想要去看电视,这时就是头脑在引诱你。你一旦发现这是个不好的念头,就马上坚定、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大脑的想法,与我无关。”然后,安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深层次的思想,不思考、分析大脑产生的想法,也无需与它对抗,只需与它和平共处,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把握住自己的真心。

  郑板桥的诗句:“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就是在描述这时的心境。好比一颗毫无牵挂的心,跟随河水肆意流淌,最后,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

  心灵在此时完全融入宇宙,获得了一份安定,而你的意志力也会变得更加强大,集中精力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创造奇迹。

  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着名人物,无不是有胆有识之人。“胆识”,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场,能令一个人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大将风度,无惧一切外物,“虽千万人,吾往矣!”王阳明从“致良知”的角度,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增强“胆识”的奥秘!

  为了理想全力以赴

  先生曰:“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传习录》

  王阳明说:“你若真想做圣人,良知上的清澈需达极点。心若不净,还有挂念,则不是真心想做圣人。”

  王阳明的意思就是,做一件事需要百分之百地投入。

  如果计较太多名利、得失,就会身陷窘境,失去身心平衡,无法发挥潜能。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做事不够投入,所以遭遇失败。如果,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便会出现奇迹。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猎人让猎狗去追一只受了伤的兔子,岂料,最后猎狗把兔子追丢了,猎狗为此受到猎人的责骂,猎狗委屈地说:“我尽力了。”

  兔子逃回洞里后,同伴们都觉很好奇,它是怎么逃过凶猛猎狗的追赶的。兔子说:“它追我,尽力而为,我逃命,全力以赴。危急时刻,把我部力量都逼出来了。”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认定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就能激发潜能,获得成功。

  “尽力”和“全力”完全是两个概念,只是“尽力”是难以激发人们潜在的智慧和力量的,唯有“全力”,才能挑战成功那些看上去似乎遥远而困难的事。

  古代奇书《阴符经》上说:“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盲人因为看不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听觉,所以听觉特别灵敏;聋了的人因为听不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视觉,所以视力很敏锐。同理,做事情,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就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倾注了全部的感情,那么它就被赋予了生命。它有了生命,就越能与你息息相通,达到融而为一的境地,然后,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己的才能。所以不管什么事,只要竭尽全力,结果必然不差。

  到底怎样做才能达到完全投入的境界呢?

  首先要让自己明白这样做的好处。想一想,如果完成不了它,人生将会有什么样的遗憾。其次,当自己的思维受到干扰时,要立即调整,把注意力集中回到事物上,要控制好唯一能够把握的“此刻”。

  最后,当你克服困难,为了一件事全力以赴时,你会惊讶于你的改变,你个全新的、认真的、充满力量的你。

  持之以恒才能潜力无限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

  对志向的坚持就像心痛,当疼痛占据了整颗心时,哪里还有说闲话、管闲事的工夫呢?

  所以,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守持志向就得集中全部精力于其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潜在的智慧。

  现实生活,碌碌无为的人们,属于意志不坚定的一类,注意力容易被名利、金钱所分散,压根而做不到“持志如心痛”。

  当你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你和同学们谈志向,谈报负,对自己充满信心。可,等到真毕业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你们年中究竟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抱负、取得了成就呢?恐怕,昔日的豪情壮志,早已不知所踪。

  这说明,我们根本不能把持住志向,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在心中真正树立志向,心中有的只是一种随便说说的快感。

  坚守志向,拒绝诱惑,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一代儒学大师、“关学”创始人张载就是一个例子。

  张载自幼丧父,家境清贫的他却很有志气,从小便研究兵法。21岁时,得到范仲淹提点,劝他钻研《中庸》。

  之后,张载专心致志地读了《中庸》后,后来他中了进士,先后当过几任地方官,49岁时辞去官职,专心讲学着书。

  回到家乡横渠之后,张载生活清贫,却泰然自若。讲学时,经常告诫学生:要内化于心,“学必如圣人而后已”。

  在讲学的同时,张载还不知日夜、废寝忘食地进行理论创作。因此,声望日隆,前来求学的弟子,无论贫富一视同仁。

  生活虽然清贫,但张载丝毫不以为苦,他只是专一于研究学问,一刻也不忘记,正是凭着这种超强的意志力,儒学着作《正蒙》才得以问世。

  也许大家都不明白,张载这样不为名利做学问,是为了什么?

  其实,这正是“持志如心痛”的真实写照。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得他“持志如心痛”,时刻不忘使命,专心于学问。

  现实中,当我们“持志如心痛”时,难免会有心烦意乱、想放弃的时候,这时,一定要调整心态,给自己加油鼓气,挺过去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咬紧牙关,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炼,“持志如心痛”就时必然了。

  脚踏实地,不图虚名

  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

  不在“必有事”上花心思,空守着“勿忘勿助”,这就好比生火做饭,锅里还没倒入水,就一味去添柴加火,最终,能烧出什么?只怕,还没调好火候,锅已破裂了。

  小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变现实。

  适当的空想,能让人心情愉快,但,如果不加以行动,我们就会变得不思进取。

  曾经,有一位乡下青年,自幼爱好诗歌,且写有大量作品,后来得到一位年事已高的文学大师的赏识和提携,青年的作品被发表在一些的文学刊物上,但反响不大。不过,文学大师对青年有信心,依然要求青年把作品寄给他,保持书信往来。

  在文学大事的帮助下,青年慢慢地开始小有名气,只是,他们的书信交往变得越来越少,青年的语气也越来越狂妄。有一次来信,青年告诉文学大师,他觉得写抒情小诗没有意义,自己是大诗人就写长篇史诗。但是,在以后的书信中,青年却很少提起自己的“巨作”。直到有一天,他在信中告诉文学大师,这段时间,自己什么都没写。所谓的“巨作”只是空想而已。好高鹜远,不切实际,不知天高地厚的乡下青年埋葬了自己的前途。

  乡下青年的故事,应证了王阳明的观点:才华再高,如果无法做到身体力行,也不会取得成功。所以,想和行要结合起来,才能够让生活充实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