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全文阅读 > 第19章 创业是个大课堂,学无止境多念生意经(2)

第19章 创业是个大课堂,学无止境多念生意经(2)


  1998年新年伊始,一个新的名词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流行开来,这就是“知识经济”。不可否认,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商界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知本家。知本家能够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有学者说,美国微软公司总裁盖茨,依靠智力和技术资源迅速发展成为“知本家”,就是知识经济兴起的标志。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知本”结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比资本结构更为重要。

  看看最近几年的财富排行榜,你会发现那些令人羡慕的富翁“资本家”,尽管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不一,致富的起跑线不一,却有一个共同点——以丰厚的知识做资本,他们都称得上是凭着精明过人的头脑干出大成绩的“知本家”。无论搞资本运作,无论搞房地产,还是搞软件、搞高科技,没有雄厚的知识资本,在当今如此发达的经济社会及知识经济特征的年代里,要想挤身亿贯财产的富翁行列,恐怕是不行的。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成人学习的惰性,就起源于过去的已知已能。大老板因为自己已有的成就很辉煌,更容易把自己的已知已能看得过重而对学习消极怠慢。“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业者取得的成就越大,越要注意不让自己的已知已能变成束缚自身和企业成长的枷锁。要懂得放下已知,抓牢学习这个进步的阶梯,才能带领企业步步高升。

  为此,李开复坦言,创业者尤其是已有一定成绩的创业者,一定要主动放下已有的成就,继续以虚心的态度面对新知识。要知道知识的学习就和吃喝拉撒一样,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完成的。只有亲自经历它,才能让它为己所有、为己所用。创业者才能实现成为“知本家”的梦想。

  那么创业者如何才能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中实现“知本”的飞跃呢?李开复认为,创业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知本”的结构必须是综合性的、多元化的,同是还必须具有前瞻性的。它的横向面要比纵深点更为重要。创业者应在具备丰富、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懂得将知识与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积极尝试实践,争取早日将知识转化为雄厚“知本”。将自己逐渐历练为“知本”雄厚的人。

  【创业经】

  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商人要赚钱,要赢利,就少不了知识的力量。企业领导不仅仅是“资本”家,还要成为“知本”家。人力资本、智慧资本、管理资本、品牌资本,都是资本。商家不仅仅要拥有资本,更要学会拥有知本,运用知本让企业走得更远。

  所以作为一个创业者,无论自己的企业处于什么阶段,都一定要明白,只有拥有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在生意场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而学习则是达成这一切目标的大前提,因而创业者必须坚持学习。

  5.终身学习将使企业走得更远

  一个二十到六十岁的人,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心,听从自己心中的声音,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想做的事情,而且一个二十岁到六十岁的人,或者七十岁的人,都应该继续学习……我觉得任何的一个在任何职场,任何公司工作的人,他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在学习,没有在成长了,这就是换工作的一个原因。——李开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总觉得老师的教诲不尽人情,太多的作业,婆婆妈妈的一遍一遍重复着对我们这样那样的要求,就连星期天也不让我们好过。当我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很多该知道却没有知道,该掌握的没有掌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学飞黄腾达,自己却不得不回来学习,或者苦苦寻觅出路。而当我们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又会发现此时自己手里握着的也并非“长期饭票”,稍加松懈,不注意通过学习为自己充电,工作今天还是你的,明天就可能变成别人的。

  这种情况其实不难解释。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一日落后甚至可能导致终生被淘汰。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拼命往知识和科技的前沿奔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不幸的是,许多创业者总以为,人一过青年时期就成了强弩之末,再接受教育,已经太迟了。实际上,许多商场成功人士,正是那些已到中壮年,仍然利用全部闲暇时间,全神贯注地摄取知识,而使自己保持头脑充实的人。创业者需要了解和学习的正是这一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充其量是打基础的基本功。比如,你在学校里学到了数学和英语,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是不是有了这几项本领就可以成为IT精英、可以创业当老板了呢?当然不是。数学、英语、计算机仅仅是IT界的敲门砖,无论是软件产品的开发,还是软件技术的研究,都要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英文则是软件行业中的国际通用语言,要想了解国际上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就必须掌握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够在工作中熟练使用英文来解决问题。这些,在学校圈子里是很难做到的,你必须在创业的实践中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美国凡世通轮胎公司创始人哈维·凡世通就曾说:“教育不会在人们离开学校的时候结束,一个人经商的锤炼也不会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结束。我现在仍像从前那样学东西。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人自己没训练好,就别指望去训练别人。”

  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李·艾柯卡也说过类似的话:“正式的学习的确能教给你许多东西,但人生中有许多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都必须靠你自行摸索才能取得。”

  两位商海前辈告诉我们的道理无非就是: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打好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的第一步。可以说,学校学习只是帮我们走出、走稳这第一步而已。要让脚下的路不断拓宽、延长,你必须终身学习。

  美国《财富》杂志曾说:“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美国着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83年就大胆预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公司是经济社会的细胞,是一个生命肌体,要预防“中枢神经的钝化”,唯有学习。壳牌石油公司的德格曾说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可见,学习是人的生存手段,也是公司的生存手段。在未来社会,靠以往那种自上而下的培训已经不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也是广大创业者在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时必须考虑周详的问题。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终身学习的概念已经被全世界人所接受。创业者要想带领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占有相对稳定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李开复的话说:“我们处于后学历时代,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经历,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

  RickRashid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0000行程序。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RickRashid博士是广大创业者的榜样。所有有志于在商海搏击风浪的人,都应该注意自身的学习和企业整体的学习。在企业中创造一个自我学习的氛围,让企业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用最新思想、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武装企业。因为只有提高自身和企业组织的学习力,才能“全面增强体质”,在未来的创业路上生存发展得更好、更健康。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创业者的学习对自身及企业的成长都极为重要。创业者不光要懂得搭建合理的企业产业结构,还应懂得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求知的路上带领企业走向辉煌。

  【创业经】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是一个学习的世纪。知识是新经济的核心要素,知识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学习,是企业为提升绩效,实现高成长而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创业者要想成为卓越的企业家,要想把企业建设为真正的学习型企业,要想带领企业走得更远,就不仅需要尊重知识、热爱知识,更需要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

  6.了解你的对手,向你的对手学习

  基于公司的需要,我必须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我也时常使用百度——当然,真要搜索资料的时候我还是用Google(笑)。——李开复

  一般人在创业之初总是会想:同行没同利,同行就是冤家,是与我争夺利益的人,是敌人。因此,他们对于同行往往是正眼不瞧一下,老死不相往来。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各自的利益,同行之间互相妒忌,似乎也是常情。由妒忌到倾轧,竞争似乎成了同行间的常事,所谓“同行是冤家”的俗语,讲的正是这个理儿。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称臣,或者两败俱伤,“鹬蚌相争”而被第三方“渔翁得利”;或者一时难分胜负,双方维持现状,酝酿新的一轮竞争。这似乎是我们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被所有商家都能认可的市场规律。

  那么,在这种循环中有没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条变通之路可走呢?有!这就是不把同行当冤家,多多向他们学习,多多与他们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双赢”。与其相互结怨因争斗而导致双方受损,倒不如化解矛盾彼此相安共存。

  也就是说,主张“不把同行当冤家”,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而是为了现实利益的需要。成功的创业者都是懂得多多与同行沟通、交往的人。他们深谙多向同行学习对于自己的事业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有许多好处。对生意人来说,分享不是慷慨,分享是一种明智。李开复创立的谷歌中国的发展史就说明了这个现实的问题。

  “我觉得加入谷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考验。特别是在其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逐渐消失的时候,谷歌能不能占有一席之地?”面对着过去4年的职业生涯,李开复曾发出如此感慨。

  好在经过4年的苦心经营,谷歌中国的发展也日渐起色,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占比已经接近30%,仅次于国内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而旗下的谷歌音乐、谷歌地图等产品也日渐为用户所接受。

  “事实上,虽然与百度在搜索领域有重叠,但并不表示这两家公司就一定要是你死我活。”李开复说:“对于谷歌和百度而言,两家公司都在走自己的路,包括谷歌发布的Chrome、Andriod与百度发布的产品都有明显的差别。”李开复同时强调,“从谷歌的观点来说,搜索最重要的几点应该是搜得精确,搜得多,搜得最新,毕竟搜索还是求知、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从这三个客观的角度来衡量,我们都是最好的搜索引擎。”

  这一点在百度的一位高管那里也得到了证实:“2009年前,我会瞧不起谷歌中国,不就是用钱寻找合作伙伴,提升流量嘛。但今年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状况,谷歌地图、音乐、移动搜索都起来了。而百度却因为自己在人事和系统结构上的原因,表现欠佳。这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目前在技术和产品上面,双方是焦灼上升。”

  对于谷歌能成功站稳中国市场,李开复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其他跨国公司有四个方面的弊病,一是不足够谦虚,没有理解中国的用户需求;二是不足够放权,太多的决定是美国总部作出的;三是太急迫地想要赚钱;四是动作不够快,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速度则非常快,跨国公司无法与之相比。

  李开复表示,谷歌中国之所以能够独活,是因为前三点都做得不错,只是在速度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和百度之争上才会处于劣势。谷歌中国面对着打破百度优势的艰辛之路。但李开复相信,最终谷歌出色的产品会像在世界其他地区那样赢得中国消费者,不过是他也承认,实现这个目标仍需继续了解对手、多向对手学习。

  【创业经】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聪明的创业者,会多多地向竞争对手求教、学习,并能从他们购买和反馈的信息中一叶知秋,有所预测和分析,从而争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创业者只有懂得正确看待和处理同对手的关系,摸清同行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动态,先于对手作出正确的销售、经营决策,才会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立身之地。

  7.边学习边创新,这才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

  作为人类社会和历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以物理学的发展为例,当年轻的牛顿在1666年回到乡下老家并独立完成了几项开天辟地般的研究成果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想到,两百多年后,麦克斯韦、J.J.汤姆逊或是卢瑟福等人的科学研究竟会如此强烈地依赖于同一时期的产业革命进程,他更不会想到,三百多年后,盖尔曼、霍金、杨振宁等人的工作方式会与大范围的国际协作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密切的关联……——李开复

  学习不是墨守成规,被动接受前人留下来的知识。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对你有用的部分,把它融合到你的实际工作中来,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新东西。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创新。

  在高科技企业中,人人都在谈创新,人人都希望利用创新制造出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但是,李开复认为,真正能把创新和产品研发有机结合起来并从中获利的企业并不太多,真正有效率的、能够深刻改变技术发展趋势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的创新也屈指可数。创新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挑战,也非常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