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金戈兵匪全文阅读 > 第5章 少年机智多

第5章 少年机智多


王清大闹警长张歪脖家后,回到家乡平旺村。回村那天,正是除夕日。王清见家家户户糊新窗,贴对联,一片节日气氛,才知道要过年了。

王清的父亲王大虎已五十多岁。一生以务农为主,耕种着二十多亩土地。家中耕牛农具一应俱全,基本上是自耕自种的农户,只有在农忙时,才雇用几个短工。王大虎还养着一匹膘肥体壮的红儿马,干些配种的营生挣钱。王大虎持家勤俭,精打细算,在村里虽算不上富有人家,但日子也过得还算不错。两个儿子都已娶妻成家。长子王广老成内向,长年同父亲下地务农不离左右。只因家中几代人不识字,王大虎决心培养小儿子王清入学读书,以求将来能成就事业,改换门庭。王清从小就表现得多谋善断,胆识过人,不像哥哥那样安分守已,在父亲面前惟命是从。

王清六岁那年在乡里大街上见一个铜匠摊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铜制器皿。他十分好奇地盯着两对儿金光闪闪,玲珑剔透的铜铃铛。拿起来爱不释手地看了好一阵,却无钱去买,突然他小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乘摊子不注意,迅速将一对小铃铛暗中装入身边一个小孩的衣兜里,然后对小孩说:“你妈在前面叫你哩,快去吧。”小孩听后转身走了,王清继续装着看别的东西,摊主猛然见少了一对铜铃,就问王清。王清满不在乎地说:“我没拿,不信你搜嘛。”摊主果真在他身上摸了半天,也没找到铜铃,只好作罢。王清却得理不让人,反把摊方骂了一顿后才扬长而去。王清追上那个小孩,从他身上掏出铃铛,弄的那个小孩莫名其妙。

王清十岁那年的七月份,天气十分炎热,他和十几个孩子耐不住酷热,就跑进天王寺院里乘凉玩耍。天王寺是大同十大寺院之一,正殿雄壮巍峨,森严的大殿里常年香火不断。神台上一尊尊栩栩如生威不可犯的塑像,使人不寒而栗。几个孩子一进入阴林可怖的大殿,都跪在地上磕头。惟有王清不跪不拜,还指点着每尊塑像品头论足。一个比他大叫王喜的孩子说:“王二,你怎不跪下磕头?”王清笑着说:“庙是人盖的,圣像是泥捏的,有啥好拜的?”王喜站起来吓唬他说“见佛不拜,有罪哩,我们都磕了头,你不拜佛,今儿晚上就去你家捉你去阎王殿。”

“不怕,不怕。”

“哎,我说王二,你要真不怕,你敢骑在佛爷的脖子上吗?”

“赌啥哩?”

“我身上没钱,你说赌啥哩?”

王喜挠了挠头嘟囔着说。王清眼珠子一转笑着说:“我要是骑上去,你就请我们去你家瓜地里吃个饱,行哇?”

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地拍手称赞,王喜也点头同意。王清立刻跳上神台,攀着圣像慢慢地骑了上去。王清冒渎神灵之举,惊得孩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当王清跳下供桌,轻松地拍着身上的尘土时,孩子们才回过神来。只听王清高兴地说:“弟兄们,吃反去。”

王清在读小学时,先生虽然十分厌恶他的顽皮好斗,不注重听讲,然而每次考试成绩总是班里第一名。这年暑假期间,父亲和哥哥要去五台山,想在“骡马大会”上买一匹好马,拉公马配种。十二岁的王清也闹着要去,父亲就带着他哥俩一起去了五台山。在骡马大会上王大虎终于相对了一匹毛红似炎,膘肥体壮的儿马,但已有四五个顾主转着马贩子在袖筒里捏手搞价。王大虎也捏了一阵手,摇头,马贩子拿过标话说:“你们投标吧,谁的价高,我卖给谁。”王大虎犯愁了,出的价高了怕吃亏,出的价低了又怕买不上这匹好马。他心神不定的问了一句王广,王广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王清见状说“我来写吧,保你满意。”说完背过人写好一张纸条投入标箱里。一开箱,果然这匹好马被五大虎买下。原来王清在纸条上写着“我比最高价多出一块钱。”王大虎高兴地望着小小年纪的王清,感到培养他上学确实值得,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大年初一,王清同妻子马培英穿戴一新,抱着两岁的儿子大军去村中给长辈们拜年,顺便会一会儿时的弟兄们。

次日一大早,王清早早起床,独自步行去二十里外的口泉镇,拜访他的老师王文才,他拜访王文才有几层想法,一则他在家无事,去拜访老师散散心。二来他为王文才出力护驾有功,他们一定欢迎他去做客。三则自己已被学校开除学籍,无业可干,看他能否帮个忙。这第三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奢望,他知道王家是口泉镇的首富,弟兄们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尤其老二王文斌现任阎锡山的少将旅长,不敢定啥时候能照应自己……

二十几里路,没多长时间就到了,一进镇,他虽不知王文才住在哪里,但凭直觉认定,村东头那处高墙宅院一定是王家的府第。来到跟前只见大门前栓着十几匹高头大马,门前还有两上持枪站立的岗哨。门口不时有人出出进进。王清看了一阵后,心想:这王家确实有权有势,门口还有家兵站岗。王清朝门走去,他不敢贸然进去,于是向两个士兵抱着作揖问道:“请问二位,这是王文水王先生的府第吗?”

两位站岗的将他打量了一阵后问道:“你是谁,有什么事啊?”

“我是平旺乡的王清,是他三弟的学生,今天特地来拜访我的老师。”

正说话间,门里出来一位五十多岁的管家模样人高声问道:“是哪里的客人要找三先生啊?”王清忙上前说明来意,那人说:“请你稍候一阵,我去通禀三先生一声。”

没多时,只见王文才大步流量地走出来,一见王清,惊喜地走下台阶握住王清的手说:“唉呀,果然是王清啊,快快到家里叙话。”说着拉着王清的手进了大院,这王家大院三进三出,虽谈不上富丽堂皇倒也呈现出一派富家气派。王文才领王清进入中院东客厅内,室内暖融融的,一股淡淡墨香钻入鼻腔。客厅不算太大,但陈设得古朴大方。桃木书柜里摆满了古今中外的书籍,一张硕大的书案摆放在窗前,几帧条幅字画吊挂在雪白的墙上,显示出主人家书香门第气息。王家四弟兄都是大学毕业生。老大王文水毕业于山西中斋大学,老二文斌毕业于保定陆军大学,老三王文才是北京大家英语系毕业生,老四王文金天津北洋大学毕业,现任天津纺织厂总工程师。在口泉镇提起王家四才子,没有不知晓的。

文才招呼王清落座后,仆人忙给客人沏茶倒水,几盘接待贵客的桃酥,麻叶,糖油果也摆上茶几。王文才望着王清消瘦的面孔问:“王清啊,你以后准备干些啥,还念不念书了?”王清看了王文才一眼,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文才说“其实我也没办法在左云教书了,大哥已托人调我去宁武省立五中去教书,开年我就去。如果你还想念书就去宁武,我帮你办理学籍手续。”

“先生一片心意王清心领了,如今我也是二十四五的人啦,不想再念下去了,就是将来有个范进中举的时候又有啥用场!”

“那你在家啥,种地,当农民?”

“哼,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也吃不了那个苦,也不是那块料。”

“那你……。”

“我想出去闯一闯,或许能找到适合我的营生,将来有个出头之日。”

二人正叙话间,王文才的两位哥哥推门进来。文才忙向他俩介绍王清,王清也忙站起来向文斌,文水笑容身施礼。王文水笑容可掬地对王清说:“哦,你就是那位舍命救我三弟的小兄弟?兄弟台甫怎称?”

王清望着这位年过四旬斯斯文文亲手创办口泉中学的王校长说:“王清不才,字宇文,其实既无文也无宇,叫三位先生笑话了。”

老二王文斌听后“哈哈”大笑道:“听三弟讲,你是一位敢作敢为的汉子,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将来一定有些出息,来来,坐下叙话,坐下叙话。”

文斌说罢先自坐下,王清也落座重新将这位端坐着的少将旅长细看了一遍。王文斌三十六七岁,浓眉大眼,紫堂脸,蓄着浓浓的八字胡,身体魁梧健壮。虽然没有着军装,却暗暗地透出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军人气质。

“听说你因三弟的事被学校开除了,不知将来作何打算啊?”王旅长见王清坐在那若有所思,笑着问他。

王清忙回答说:“我想去当兵,这年头我看念书没啥用场。”

“噢,想去当兵,为什么要当兵,说说理由给我听?”

王旅长饶有兴趣地一问,王清仿佛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想了想,又回头看了王文才一眼后说:“唉,王清不才,在三位老先生面前不敢胡言乱话,不过我看当今民国虽说表面上统一,事实上军阀割据,各霸一方,早已是四分五裂的局势。现在军阀们都在暗自积蓄力量,将来怕是如同汉朝末年一样,又要中原逐鹿了,到那时文的笔杆恐怕比不了枪杆子了,王清所以想当兵理由也就是这些,如果王清命大战场上不死,将来或话有个出头之日。”

听了王清这番犯忌的宏论,王文斌心中暗赞此人胸有抱负,敢作敢为。将来必不是个安分守命的人。他对当前时局的看法几乎与自己同出一辙,好一双犀利的眼光。想到此,他站起来在地上转了一圈,然后又坐下说:“宇文啊,你既然有这种看法,为什么要去当兵呢?当兵九死一生,想熬到一官半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倒有个主意,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王清忙站起来说:“请先生明示。”

王旅长摆摆手示意他坐下道:“今年开春太原北方军校招收学生,你既然有报效国家的宏图大志,何不报考军校,学些军事本领,将来以图大志。”

王清听会,心中豁然开朗,情绪显得有些激动,但他很快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说“先生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不过王清在太原两眼墨黑,苦无门道,再说报考军校不知道需要什么条件,恐怕……”

“哎,这好办,军校的校长荣鸿胪和我是同窗好友,我写封信举荐你去,我想他是不会推辞的。”

文水,文才二人听后也点头称是,王清感激地说:‘那有劳先生费心了!”于是王文斌为王清写好了推荐书信,当王清拿着墨迹未干的书信看完后,“咕咚”一下给王文斌跪在地上行了个跪拜大礼。王文斌忙把王清扶起说:“怀志在你,推荐在我,希望你在军校刻苦奋发学习,掌握军事技术,将来能有所作为就是对我的报答。”

王文水也颇有同感的说:“是啊王清,你将来若能成就一番事业,不仅我弟兄为你高兴,那也是我们大同人的光彩啊,我们大同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出人才的地方,五代唐明宗李嗣源也是我们大同人,他取得帝位也是一刀一枪从马背上干出来的啊,当今我们大同能出几个将军也不为稀奇呀,王清,你才二十出头正是求功立业的黄金年代,去吧,去吧。”

王清将王文斌的书信装好后,几人又叙谈了一阵,王清考虑到同人家初次见面,不宜谈话过多,又怕挨近中午留他吃饭,于是起身告辞说:“三位先生之教诲,王清铭记在心,日后若有出头之日再来登门拜访。时晌不早,王清就些告辞。”

王文才一定要留王清吃过午饭后再走,文水,文斌也挽留王清,王清以回村还有几个朋友要会为由坚持要走。王文水叫来管家低语了几声。不多时,管家拿来五十块大洋交给王清说:“这是三位先生的一点薄礼,请你收下。”王清一听忙将大洋放在桌子上说:“王先生,这可使不得,王清今天能得到这封推荐书信,强胜一百一千大洋,岂敢再收先生的钱。”

王文水微笑说:“淡泊名利,君子美德。不过这点钱是为你去太原路上做盘缠用的,你就收下吧。”

王清还要推辞,王文才过来拉了一下王清的衣角道:“你就收下吧,再推辞就见外了。”说着将大洋塞进王清怀里,文水弟兄三人一直把王清送出大门外,王清上路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