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好事告诉你,算我徇私舞弊提前走漏消息吧,鉴于你第一年各门成绩绩点均保持在3.5以上,奖学金评委会决定:第二年批准颁发你申请的校方奖学金。”
这个消息让萧清喜上加喜,硕士第一年一边上课一边打工忙得焦头烂额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您今天演的是圣诞老人吗?”
“上帝的眼睛一定会看到努力的小孩,祝贺你,萧清!”
MTA是一家在旧金山排名前5、美国西海岸地区也能排进前20的著名律所,由合伙人马丁、汤普逊、安布罗休(女)三位律师领导,拥有上百名员工,规模很大。安德森推荐萧清的这个实习生职位,是给汤普逊律师做助理,安德森的推荐+成绩优异+中国籍背景,确保了萧清过五关斩六将后通关,但她还要过最后一关:汤普逊律师本人亲自面试。
汤普逊指定好一个面试时间,萧清如约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外,秘书却告诉她:律师因为在外面谈工作超时,导致时间被耽搁了,无法赶回律所面试,又因为马上要去机场搭乘两小时后飞往中国的航班,所以只能请萧清前往他去机场途中的一家咖啡馆,20分钟后,在那里见10分钟面。
萧清拿上写有咖啡馆地址的便笺,还帮秘书带了一份律师中国之行的重要文件,用时18分钟,赶到了第二个指定地点。她气喘吁吁,刚进了咖啡馆,就接到汤普逊本人打来的致歉电话:“对不起,萧小姐,我又被绊住了,必须立刻前往机场,去不了咖啡馆和你见面了。”
“今天都见不到了吗?”
“只能等我从中国回来再说了。”
“您去中国待多久?”
“10天行程。”
“10天……”
“能听出你很失望,如果不改变面试计划的话,我们只能在机场见10分钟面。”
“我立刻去机场!您的秘书还有一个文件袋托我转交,说是您要带往中国的文件。”
“哦,看来我们还必须见一下,可你不一定赶得到,我距离机场的路程比你要近。”
“我争取一下!”
“OK,如果你能的话。”
萧清一路狂奔,满头大汗地冲进旧金山机场国际出发厅,在旅客中穿梭寻找,没有找到著名的汤普逊律师的那张脸,肯定错过了,她沮丧地正要转身离开,却看见汤普逊迎面走来,不但没错过,她居然还比他早到了几分钟!
“您好,汤普逊律师,我就是被改约三次、约好在这里和你见10分钟的萧清。这是您的秘书托我转交的文件,这是安德森教授的推荐信。”
萧清如同神兵天降的速度惊呆了汤普逊:“你是怎么做到的?”
“哪件事?安德森教授推荐我?”
“不是,我问你是怎么做到在我抵达前就赶到机场的。”
“我开到了交通规则允许的车速上限。”
“还要感谢你帮律所节省了联邦快递到中国的费用。”
“律师,您打算怎么面试我?”
“你通过面试了,等我从中国回来,就通知你到律所上班。”
“啊?通过了?您还什么都没有和我聊呢。”
“你向我证明了一个面对不靠谱的老板依然竭尽全力、使命必达的靠谱员工的素质。”
“您真要我了?”
“目前我要的这个职位,只是一个精通中文、熟悉中国法律的工人。”
“无所谓,对我来说都是机会。”
“如果你有野心寻求更大发展,那么在未来的工作里,展示给我看。”
“您会见到的!”
“我要登机了,等我回来见。”
“回来见!”
目送汤普逊律师走进安检口,萧清振臂欢呼:“耶!”她想不到跑了一段马拉松,自己就跑进了梦寐以求的MTA,创造了JD第二年就入职著名律所的风光履历。如此一来,她就有了校方奖学金和律所实习工资的双份收入,至少可以帮家里减免一半的学费和生活费负担,成功脱贫,一举致富。
书澈走进一家咖啡馆,站到柜台前等候,前面有一位女顾客正在下单,付完款一扭身,是缪盈。两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尴尬得不知如何开口。
“嘿……”
“嘿……”
缪盈意识到自己挡在书澈和柜台之间,赶紧让开,走到柜台尽头,等候她的咖啡。书澈结完账,不得不再次走近她,缪盈没话找话:“暑假你不回国了?”
“嗯,你也不回了?”
“嗯。”
取了各自的咖啡,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咖啡馆,书澈主动道别:“我走了。”
“拜拜。”
目送他的背影走远,缪盈突然不想这么让他走掉,鼓起勇气,叫住他:“书澈,我们能聊一聊吗?”
他走回到她面前。
“我从别墅搬出来了,自己租了一个小公寓。”
书澈沉默点头,表示:我听见了。
“一个人住,上学、下课、回家,好像又回到了清华的时候……”
书澈依然沉默,尽管心里翻江倒海。
“我听说……你爸让你跟他回国,因为这个你们不欢而散,他还……断了你的经济来源?”
书澈沉默点头,表示:是这样。
“那你未来的学费、生活费?”
“靠我自己。”
“暑假你要打工?”
“在找。”
“需要我帮忙介绍吗?”
“不用。”
他这一声拒绝,把她下面还想说的话堵截在嘴里,说不出口了。片刻冷场后,她拿出钱包,抽出一张信用卡,递到他面前:“我的信用卡副卡,你拿着,以防万一。”
他瞥了一眼她递来的信用卡,当然不会伸手接:“我不需要。”
他起身离开,她跟随而起:“这是我的银行卡,我自己的钱!”
“谢谢你的好意。”
但是,他的背影坚决说:No。
“是不是只要和我有一丝一毫联系,你都不想要?”
书澈头也不回地走了,缪盈依然被他拒之千里之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萧清的普遍撒网得到了收获,她曾经在旧金山一家华人旅行社打过工,做过两个月的地接带国内旅行团,和业务主管陈雷混成了哥们儿,这次,陈雷给了她一个符合书澈薪金需求的理想工作。
“赶紧想想怎么谢我,这回我可是给你拉来了一个高薪、高端的工作,我不信你能找着比我这个更好的暑期工!”
“别卖关子,快说!急死我了。”
“我们旅行社不是一直有接国内到美国考察大学名校的业务吗?之前到各所大学,校方都会派教职工或者学生接待、接受咨询,旅行社这边一直由地接带队。但客户考察回去后,还是反馈:普通地接对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招生、就读情况非常陌生,经常对家长们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我们正在想,怎么调整地接的员工来源和构成,你就送上门了!我和社长一说,一拍即合,就拿你当试验田了,尝试一下用名校生当地接,看看接待考察团的效果,客户满意的话,这个模式可以长期实行。”
“这种考察团一般几天行程?都去什么地方?”
“行程涵盖东西部,西岸旧金山、洛杉矶两地,东岸纽约、波士顿,20天,东部归那边分社管,我们只管西岸这两站。考察团一般由几个到十几个中国家庭组成,每家都有一个正在国内读高中或初中的孩子,未来一两年有送孩子赴美留学的计划,行程目的就是考察大学和留学生活环境。”
萧清觍着脸问:“给多少钱?”
“你不是有名校光环加持吗?社里定的时薪标准比普通地接高一点,接一个团,9个工作日,5000美元,另外,客人给的小费归你自己。”
无论是工时还是薪金待遇,这个工作都太适合书澈了,萧清高兴坏了,给了陈雷一个大大的拥抱:“发达了!谢谢你,陈雷!”
“明天你就来旅行社上班,需要做个岗前培训。”
“没问题,但……不是我。”
“不是你?那是谁?”
“这个工作,我是给一个叫Kris的朋友找的,男的,斯坦福商学院MBA刚毕业,又要读一个法学院JD的双硕士,开学后就是我同门师弟了,他来美国七年,对所有情况可比我熟悉多了。”
“不带这样的!我是给你争取的工作,是因为我了解你底细,怎么能临时换人、滥竽充数呢?”
“你才滥竽呢!比起他,我们都是滥竽。”
“我可是你恩人!”
“恩人!我错了!那个,我用人格担保他的优秀!”
“你还是用我看得见、摸得着的担保吧。”
“那就用我的美色吧。”
“他是你什么朋友哇?还要你出卖色相?”
“就给你看看,没别的。”
“我告诉你呀:这个团可全是土豪,连小屁孩都跟着大人全程五星级酒店和商务舱,个个不差钱!难伺候着呢!伺候不好就投诉要赔偿,你那人精朋友,我不了解他,真心不敢用。”
“那我和他一起干,行不行?”
“床你俩睡不睡一张?餐吃不吃一份?你们愿意,我可以,反正我只给一份薪水。”
“他一定行!”
“看把你热忱的,行!可以让他干,但你可给我兜着底儿。下面说说你怎么谢我,这辈子以身相许吧?”
“恩人,下辈子我给你做牛做马。”
几天后,书澈就成了接待来自首都北京“美国东西部名校亲子考察团”西部两城的地接导游。尽管上岗前已经做过心理建设,会遭遇个别奇葩人和奇葩事儿,但始料不及的是,整个考察团竟然大面积都是奇葩,8个家庭22名团员,基本组成都是壮年父母带一个初、高中生的儿女,这些家长都是中产以上的成功人士,把在国内的颐指气使的霸气惯性带到了美利坚合众国,不但视自己为上帝,而且他们的孩子,更是上帝的上帝。他们给地接导游的定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人员,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书澈来自比他们阶层更高的家庭。
书澈带大巴到机场接机,第一天的行程安排是:接机后直接带考察团去午餐,然后办理酒店入住,小休之后,前往斯坦福大学参观。接上考察团后,书澈站在大巴车前,向大家致欢迎辞:“欢迎各位家长和小弟弟、小妹妹来到旧金山,你们一路辛苦了!我叫Kris……”
因为自己的姓氏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尤其是接待来自国内的团,所以书澈刻意不使用中文名,但是,英文名让众人产生了不适:“你不是中国人吗?中文名字叫什么?”
“各位叫我Kris就好。一个月前,我刚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
一高中生孟楠惊叫起来:“哇!你是斯坦福的?”他对孟妈孟太太说:“斯坦福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并列全美第一!”
孟太太顺口给儿子灌鸡汤:“那你要向人家看齐喽。”
“刚好,我们今天下午第一站行程,就是参观我的母校斯坦福……”
林先生举手发言:“Kris,趁这个时间,我们沟通一下行程问题。”
“请问您觉得行程有什么问题?”
林先生说:“我看了一下,行程基本是参观大学、博物馆、科技馆,这些项目安排时间过长,分配给游玩和购物的时间太少。出来前,我们也和你们国内的同事反映过,他们说,攻略是旧金山这边做的,让我们有什么诉求对你说,让你们这边来重新调整制定新行程。”
书澈环顾众人:“大家都希望游玩和购物时间多一点吗?”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附和:
“学校嘛,不都一个样吗?看看就行了。”
“孩子以后来读书,每天都窝在学校里,我们这次举家出行,也是希望带女儿一起玩玩,留个美好回忆,一直参观学校太枯燥了。”
“林先生代表我们全体的意见!”
书澈听懂了:“OK,今天回去我和旅行社沟通一下,今晚就给大家回复,现在我们先去吃饭。”
到了指定的高档中餐馆,考察团围坐两桌就餐,书澈顾不上吃,忙着和陈雷通电话,汇报刚才大巴上众人对行程安排的集体意见。
听完汇报,陈雷交代书澈:“我知道了,Kris,这样,你随机应变,每天还按咱们行程走,因为所有参观地点、行车路线、就餐地点都是统筹协调好、固定下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走到哪个行程,他们不想看了,你就缩短时间、尽快结束,把他们拉到就近的大mall,往里一撒,咱就不管了,还乐得轻松呢。”
“我懂了。”
书澈挂断手机,一走回餐桌边,就见孟楠黑着一张小脸,正在为午餐和父母斗气:“我不吃这个!就不吃!看着就恶心!”
孟太太:“哪儿恶心了?色香味俱全,你还想怎样?你要吃什么?”
孟先生:“哪能由着他吃不吃?只有这个,爱吃不吃!不吃饿着!”
孟楠顶撞他爸:“我自己出去吃我想吃的,行不行?”
孟太太:“哪能让你自己出去吃?你英文能跟服务员要到吃的吗?”
孟楠抬手一指书澈:“让他陪我去!就在街拐角上,有家汉堡店,刚才坐车过来时我看见了,我就要吃那个!”
孟太太问:“远吗?”
孟楠:“不远,走过去10分钟,你们不用管我,让他带我去就好了。”
书澈说:“对不起,我要在这里照顾大家吃饭。”
孟太太已经站到了儿子一方:“我们吃饭不用照顾,要不你带孟楠去吃汉堡,他就喜欢吃那个,在国内每天吃。”
书澈申辩道:“我不能为一个人离开整个团队,这是我的工作……”
孟先生一脸不耐烦地催促书澈:“你带他过去买了就回来,能用多长时间?我们又不是小孩,不需要你分分钟盯着,有在这儿磨牙的时间,你带着他都回来了。”
孟楠起身站到书澈身边,命令他:“快带我去!”
书澈无奈,只好带孟楠走出中餐馆,走向汉堡店。一路上,孟楠表达了对这趟美国之行居然还吃中餐的不满和抗议:“都到美国啦,我们还是每顿都吃中餐吗?”
“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受不了顿顿都是西式。”
“我就爱吃汉堡,我就受得了顿顿西餐。”
“我们在这边留学几年还是爱吃中餐,其实汉堡薯条也不是正经西餐,是简餐,说白了就是垃圾食品,少吃一点,你会健康很多,也会瘦下来。”
“不要你管!”
小屁孩的一句抢白,把书澈给整没电了。到了汉堡店,两人站在柜台前,开始点餐下单,书澈鼓励孟楠自给自足:“你想吃哪种尺寸、什么口味,就跟服务生说。”
“我英文不好,你告诉他,我就要那个、那个,还要大薯条、喝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