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朝臣凡年满七十五岁者,自动卸任公职,自动进入顾问馆任顾问,贤达者也可入宗学或集贤院任教授。各地方设资政堂,相当于各地方顾问馆,地方官员凡年满七十岁未受提拔入朝者,自动卸任公职,自动入各地方知政堂担任资政师。
“此外,退休后按退休时官职等级领取退休福利,以年论之,每年福利与在职同等官职之俸禄相当。今后朕也将组大能修书立说,则将优先择取退休之前辈为尊。
“退休后空缺之岗位,暂由其等级资历最近邻下属暂代半年。半年后,依代理职位者之成绩论断,是转正还是换人。”
刚才几个大臣是拖出去了,可是侍卫还没撤。胡海这番旨意一下,别说没什么看法的,就算是真有看法的这会儿都不敢出声。于是胡海就趁着热乎劲儿直接定下了退休铁律。
朝会一散,胡海立即点名召见李由、冯劫、萧何、冯去疾以及子婴入后殿议事。众人坐定,胡海开始正式安排工作:
“冯去疾”
“臣在。”
“着尔以右丞相身份统筹朝廷改制之事。此番考核,凡笔试、面试以及考校均为良好以上者,冯卿可任选若干名调遣。朕给你思路方向,要求五日之后见到政事院章程、诸部章程、诸部附属学府章程以及具体官员提名。”
“臣领旨。”
“族叔子婴。”
“臣在。”
“着尔以宗室长辈之身督办宗室府、宗学及组建事宜。朕之兄长子侄,族叔可挑选贤能者五人协理此事。朕亦给你思路及方向,同样五日之后,朕要见到宗室府章程、宗学章程、相关官员人事提名。”
“臣遵旨。”
“李由。”
“臣在。”
“着以秘书长身份督办国财府、内务府组建之事,督办顾问团改制之事,督办四方馆重开事宜。期间凡本次考核笔试及格、未被右丞相选用者,皆听汝之调配。五日之后,朕要见到国财府章程、内务府章程、顾问团章程、四方馆章程及相关人事提名。”
“臣遵旨。”
“冯劫,着以大将军身份统计全国各地凡主事治安维稳之官员及其年前考校成绩,统计各地方驻军情况及安全状态。汝之手下自行调配,朕不过问。十日之后朕要看报告。”
“臣遵旨。”
“萧何,着以纪检院院长身份督办纪检院下辖二府之组建事宜,期间汝之故人、纪检院原班人马听汝调配。若萧卿有其他人选,亦可举荐。三日之后,朕要见到纪检院章程、诸府章程及相关官员人事提名。”
“臣遵旨。”
“朕与诸位,皆为大秦尽心尽力。*******,岂因福祸趋避之,朕将于诸位共勉。事不宜迟,朕这就发给诸位调人令,速速散去,各忙各的去吧。”
胡海写给几人每人一份调用人手的文书,便把几人放了出去。他们离开之后胡海也没闲着,直接奔着外边儿的耕地和匠人营视察去了。
萧何回到府中,跟周勃和夏侯婴说了此番皇帝的大动作,两人听了都啧啧称奇。
“这陛下,真是敢干啊……”夏侯婴听说胡海朝堂上干净利落处理闹事儿朝臣的时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这手段,听着都肝颤。
“陛下专门让我们跟着你干活儿,也是稳上加稳了。”周勃想了想,“我俩对这些门门道道不甚清楚,不如萧兄长期摸爬滚打经验丰富。只是陛下说,若有良人可再举荐……”
萧何听周勃这么一说,也愣了愣神儿,随后想起自己先前的担心——这二世是怎么知道自己身边儿有大能的?
“原先陛下说是你提及的,我们也都信了。可是仔细一想,现下朝上不乏能人,依资排辈也好,论功荫世也罢,怎么都轮不到我们俩这样的白丁。况且即便是想要打破朝堂的顽固势力,提拔像你一样的地方小官出身远比我俩合适……”
“只怕陛下,绝非你我所能参透之人。”萧何话落,三人对视几眼,陷入了沉默。半晌,夏侯婴开口道:“那……用不用引曹参和刘季来?”
萧何皱眉沉思。
如果皇帝真心用人爱才,引荐曹参刘季绝对没问题。可是若向周勃提到的,他们万一是皇帝用来制衡顽固势力的棋子……
可是没理由啊,这二世的手腕跟势力丝毫不迅于老臣,隐隐有倾轧之势,犯不上绕这么大个圈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只为了甚是微弱的好处……
不管怎么想,皇帝那句话,绝对别有用意。不说旁的,冯去疾冯劫李由哪怕是子婴,哪个不必自己人脉广势力重?要让人举荐人才,就算信不过子婴李由,冯去疾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秦国,真真正正的无欲无求,可是要比自己这么个土老帽新人强得多。可是为什么皇帝只跟自己说有贤能者可以举荐?
皇帝早已心中有数了……吧。
萧何叹了口气。不论皇帝用意如何,就当下局势来看,哪怕是棋子,也不见得下场多凄凉;更何况二世并非刻薄寡恩之人,忠心效命,不会被亏待。
于是萧何心中的天平,终究向胡海倾斜了。
李由今天算是朝会讲律之后头一次见到萧何,哪怕就在隔壁院办公,这位同僚和自家爹一样,前不久还被皇帝扣在了宫中出题阅卷,好久没见人。拿着调人令去调派人手的时候,冯去疾倒很给他面子,给他留了不少人手,只不过从那帮老家伙手底下要人却不是件好差事。如果谁家子弟也在被调用之列还好,若是没有,平地也能给你使几个绊子。到最后还是冯去疾拿右相名位生生给压着,李由才顺利把人调齐。
李由回到秘书府开始安排事情。首先秘书府的日常运作不能听,于是本府十个秘书留了五个,其余五个跟着干活儿。李由琢磨了一番,皇帝下旨设立内务府,应当并非似先前少府之类。既然二世已经下旨废除各种骄奢淫逸之供职,观其行动,此番动作应当并无恢复之意。既如此,陛下应当是嫌宫中太乱了,想要顺顺溜溜的。自己又短暂地接触过少府一职,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怎么回事儿也算是门儿清。想了想,李由叫来一个秘书,让他领着两个人去办内务府之事。
“大体思路,内务府司宫中繁杂琐事,偏向于实用,衣食住行等具要包括。例如先前御膳房、天厨科可划归一类,太医院、百草局可划归一类。具体你看着办,三天后见章程。”
紧接着,李由又叫来两个秘书:“你领着两个个人,主管顾问团改制顾问馆之事。陛下意思,顾问馆中均为我朝前辈,功勋卓著,待遇方面可考虑从优,但不得违背纲纪。凡事拿不准可来问我,三日后见章程。”
“是。”
“你领着四个人,主办四方馆重开之事。四方馆可大体沿用周末我秦国之四方馆之惯例,但细微处需仔细琢磨。三日后见章程。”
“其余人等,跟着我主国财府组建之事。今日当班,事多繁杂,需格外谨慎。诸位年富力丰,正是上进年华,不可消极懒怠,以贻误国之大计,毁大秦之前景,销诸位之前路啊。”
“是。”
说起这国财府,一开始胡海的意思就是一个管钱的单位。后来经过一系列润色,不仅管钱,连着收钱赚钱的大权,比如税收等等,都要归到国财府,同时主司发展大计。政事院的商贾部,则侧重于管理商业纪律,收钱这事儿,还得国财府来。毕竟钱是命根子,胡海左手握着财政大权,右手拿着军政大权,这样宝座才稳当。
胡海想过,秋后冯去疾退休,可转任顾问馆馆首。子婴既为族叔,则宗室府府令非他莫属。胡还计划着,冯劫转回行政系统,毕竟按资历,那帮老臣退了之后,冯劫便是“老大哥”了。纵然李由也差不许多,不过毕竟在地方呆的时间太久了,朝中威望远不及冯劫。至于大将军职可暂时悬空,年前胡海是不打算动军政武官系统的,等到年后军政武官系统改革完毕再说。但是现在全国的治安维稳事宜可以弄一弄,夏侯婴或者周勃则可以往公安部安置一个。纪检院没有大变化,萧何暂且不动,从后进者选两个靠谱的安置在两府坐镇即可。再找个合适的放在四方馆,这个人选胡海比较倾向于夏侯婴,毕竟其车夫出身,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其人也八面灵通,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选。至于李由,胡海计划着在改制之后让他先转任国财府府令,毕竟李由仍需继续在朝中磨砺,国财府非同小可,交给靠谱的人胡海才放心。至于秘书长,则将由他人担任,不过人选则需具体考量。
原本胡海向着,这个人选还得好生商量一番,不料这老天爷真是能给胡海省心,没几天,现成的准秘书长就来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