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二世二世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24章

第1卷 第24章


  说起胡海敢放心地用子婴,这事儿还得说一说老实人公子高。

  胡海一日跟公子高提及,宗室之中总得有长辈坐镇。公子高于是又提及了叔父子婴。而胡海则故意做出“怎么办叔父万一不答应我怎么办”的焦虑状,于是老实人公子高便和盘托出:

  公子将闾与子婴关系甚笃,可由公子将闾前去看看情况。

  于是胡海意识到公子将闾这个人也是可攻略的人物,但是公子将闾能像公子高这么老实吗?于是胡海又做出“怎么办将闾不答应我怎么办”的焦虑状。于是老实人公子高连连保证,自己绝对能说得动将闾。

  于是老实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被胡海给忽悠了一次。

  后来将闾还真的去了,也真的带回了子婴可靠的消息。于是胡海也不说什么了,也别再弄什么血浓于水的戏码,干脆直接召人入宫做事。论演技,胡海自认为已经炉火纯青,但是在子婴这个老人精面前,胡海还是收敛些的好。

  只是胡海自认为能瞒天过海,那边儿子婴早就知道将闾是胡海弄去试探他的。不过在子婴眼中,这些不过是小孩子的戏码,自己知道了之后也就笑了笑,权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子婴不在乎皇位应属于谁,只要皇帝能给大秦谋福利,自己效力效命,都是天经地义的。二世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只不过试探下自己,虽说子婴心理稍稍有些不好受,不过看二世跟自己却没那么生分,知道自己没问题直接叫进宫中,也没弄些个叔侄情深的把戏。直来直去,倒让子婴踏实许多。

  面试环节,胡海见几人都不错,便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几人都能对答如流。胡海之前看过这几人的履历,心中有了底儿,现在立马提上来也不是不行,但是毕竟这些人是想在设立各个部之后重用的,现在先分配到各个老大臣手底下打工去吧。

  于是朝廷中又出现一种很奇怪的气氛。

  各位老大臣有点儿不好受,因为这几人明摆着是要重用的,却分在自己手底下,什么意思?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清楚,老人不退,这些不用。于是自己家子弟进入面试的老大臣有点儿坐不住了。

  进入面试的考生也有点儿不好受,毕竟自己确实已经有能力了,谁还能没点儿野心?但是朝堂上职位就那么多啊,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挪腾,他们也没处呆啊!

  于是朝廷上陷入了一种很诡异的状态。

  这些事情胡海是不甚了解的,但是子婴和冯去疾却看在了眼里。冯去疾是知道皇帝即便有大动作也得秋后才动,现在只不过是个临时安排,至于新老臣子心中所想,不过是暂时的忧虑而已,不当事儿。可是子婴却认为,这二世好手段,这一下就给占着位儿不动弹的老臣拉了一大波的仇恨,不论是新晋才学的仇恨还是新晋才学的父老的仇恨,哪一个都能折腾老大臣一阵子。前不久刚设立顾问团,最近冯去疾还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秋后就要辞官、李斯日子过得特别好的消息……这是软硬兼施啊。

  有手段。

  胡海不知道自家叔叔给自己贴上个什么标签,现在胡海考虑的,是周勃跟夏侯婴怎么安排。若让二人都到纪检院做事儿也不是不可,只不过新人都往纪检院塞,难免引起朝臣的注意。若直接安排到重要的岗位,却难以服众。

  看来还得秋后各个部设立之后再论。现在先把两人安排在萧何那里住着吧。

  不过现在已然六月了,改制这件事儿,也得提出来了。

  于是次日朝会,胡海便提出“改制”一事。之前跟三公九卿透过气儿,那时候老大臣们对这件事儿没什么意见,不过是重新划分了下职能,没什么大事儿。只是这次朝会,胡海把先前没说的东西全说了出来,朝堂上纵有预防针在前,也难免惊了一惊。

  “朕拟废除左右丞相,设政事院,政事院下辖诸部。设政事院院长一名,统领政事院事务;次长五名,分管政事院各项事务。各部设部长,统领本部所辖事务;次长若干,分管各分块事务。宣教司改宣教部,另设农事部、国民部、匠工部、建设部、商贾部、公安部,统归政事院管辖。

  “拟设立宗室府,主管宗室事务。设立内务府,主管宫中事务。设国财府,司全国经济财务之事。三府与秘书府一道,直接听命与皇帝。

  “设巡访府,司巡防巡查地方官员之事;设督察府,司监督监察咸阳官员之事;二府统归纪检院管辖。纪检院另设次长两名,分管分块事务。

  “重开四方馆,设馆首,司察纳雅言之事,天下贤达均可进言进才。

  “改顾问团为顾问馆,设馆首。

  “革新地方官制,仍旧为郡县制,废除原有官职,重设官职。京畿设京畿长一、次长五,原内史职由京畿长统领,次长佐京畿长之公务。各郡设郡长一,袭原郡守职;设郡次长若干,分袭原郡丞职。各县设县长一,袭原县令、县长职;设县次长若干,分袭原县丞职。乡里官职照旧。

  “此番调整,只涉文官系,武官军政系日后再论。

  “以此设定官制——政事院院长、纪检院院长、四方馆馆首、顾问馆馆首为一等官;

  “政事院次长、纪检院次长、宗室府府令、内务府府令、国财府府令、秘书府秘书长、京畿长为二等官;

  “政事院各部部长、纪检院各府府令为三等官;

  “政事院各部次长、各郡郡长、京畿次长为四等官;

  “各郡次长、各县县长为五等官;

  “各县次长为六等官。其余只称公职,不入等级。”

  底下朝臣震惊,震惊的是皇帝此番动作竟如此之大。有几个老臣直接站出来反对,长篇大论,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废”云云。但是,现在这朝堂,可不是铁板一块了。

  “祖宗之法是不可废。”胡海点了点头,“商君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而朕依祖宗之法而行事,有何不妥?”

  “这……”老臣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能这么说,关键是说得很有道理,一时半会儿找不出什么话来回复。卡了半晌,干脆开始玩哭天喊地辞官撞阶之事。

  只不过胡海早就有准备。

  “来人,”胡海一抬手,侍卫齐齐围住朝堂。众大臣心下一凛,有老臣仗着有点儿资历,开口问道:“陛下此番何意?”

  “诸位不要误解,”胡海笑了笑,对发问的老臣说到,“你看,这个大人现在状态可不太好,朕怕误伤朝中诸位爱卿,故而叫侍卫来把守。”胡海一抬手,中侍卫立刻把跪在地上哭天抢地的几人跟其余人隔离开,“众爱卿莫要紧张,此番只是为了稳妥。”借着,胡海语气一变,转向底下还在哭嚎的几人,看了看,好像这几人的后辈没有能进入之前的笔试的。而且先前在朝廷上骂自己什么不孝不义的,好像也有这几人。

  真是人往死里作,神仙都救不得。

  胡海一挑眉,本想着安抚威慑一番,现下却改了主意。

  “爱卿,爱卿,”胡海站了起来,脸上虽然挂着笑容,笑意却未达眼底,“谁要辞官?”

  “陛下,此番改制着实不妥,若陛下一意孤行,老臣无可奈何,还请陛下准老臣辞官还乡。”言罢,那个大臣直接跪拜不起。胡海嘴角一勾,说到:

  “既如此,朕便准了。传旨,除去此人官职,直接送回老家。”

  那人没想到皇帝竟如此之直白,呆愣了片刻。不料胡海还没完,接着道:“另外,他手底下之前参加过考试的,直接顶上。”

  本来还有些圣母婊大臣认为皇帝此番动作真是得理不饶人,这下也全变了立场——呀,他们走了自己的子弟就能上了!

  于是诸位大臣连连称皇帝圣明。

  胡海也是不想让那些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圣母式大臣出来说三道四,直接给他们堵住了嘴。一般地,这些“圣母”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什么道义礼法,全都不如实际好处来得效果好。

  典型的双标。

  胡海冷笑了一下,继续道:“谁要撞阶?”

  这下底下的大臣没人敢出声了,都眼观鼻口耳观心地跪拜着。

  “啧啧,没人承认?”胡海是一点儿耐性都没有了,“也好。传旨,这几人涉嫌欺君罔上,着令纪检院查明谁要撞阶却出尔反尔,按欺君之罪判罚。另外几人则有包庇之嫌疑,一律同罪处理。”

  这下朝臣震惊。谁都没想到皇帝居然能这么说。不过这几人在朝堂上人缘混的也不怎么样,加上挡住了不少后辈的上升空间,满朝人士大都盼着这几人早点儿下去,于是现在胡海是怎么说都对。

  就算不对,胡海也有办法让他说的对。

  这几人自上次在朝上指着鼻子骂他之后,就被胡海“特别照顾”了一下,手里头早就握着一大堆的黑料。不过这些东西胡海不能随意拿出来,现在大多数朝臣站自己是因为自己只动这几人,若拿出来私下调查的东西,难免有人顾虑皇帝手段、思及唇亡齿寒,那样的话就不好办了。

  几人被拖了下去,朝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

  “既如此,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全听陛下安排。臣等谨遵圣旨。”

  “好,”胡海很满意,“那咱们说一说下一件事儿,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