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二世二世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4章

第1卷 第4章


  胡海料想没错,赵高确实是有点儿问题。

  赵高本以为,凭着先皇生前立的规矩,自己不用费劲儿就能拦住二世给先皇上谥号的念头。可如今,谥号是不上了,又是立传又是祖庙的,堪比当年始皇帝开天辟地创造“皇帝”这个名号啊。

  赵高自入宫后,深得嬴政宠信,又教导胡亥,老嬴家父子二人对其可谓是无比的信任。现下居然说不动二世,赵高怎么想怎么别扭。

  兴许是刺客给闹得?

  赵高别扭是因为皇帝居然不听话了,可是胡海想的却要远得多。

  赵高对二世,走的绝对是孤立捧杀路线。胡海穿过来之前,赵高已经撺掇胡亥屠戮宗室;现在赵高又撺掇胡海不给嬴政上庙好……胡海不由得阴谋论了一下。

  于是赵高不经意间,在二世那里挂了个“大大的坏”的号。

  散了朝会,胡海自己在殿内闷闷地发呆。

  不是他想发呆——出去转转吧,这咸阳宫啥都没有;看看书吧,全是鬼画符一个都不认识;找人说说话吧,不知道胡亥这个皇帝怎么混的,谁见了都两股颤颤舌头打结儿,除了马屁说不出别的话来。

  胡海很郁闷。非常郁闷。

  正郁闷着,宫人来报:“陛下,右丞相来了。”

  “右丞相?”胡海怔愣了一会儿,想了想,秦二世即位之初,确实有两个丞相——左丞相李斯,经常胡海一吃饭就来说事儿的那位;另一位是个叫去疾的,好像姓冯,官居右丞相。学历史的时候胡海知道,秦朝尊右,论起来,这去疾的分量应当比李斯要重。可是后世史料看来,对这个右丞相的记载十分简略,寥寥数笔,只记载其和将军冯劫以“将相不受辱”为由自杀。说起来,还是个有气节的。

  “传。”

  不一会儿,一个矮敦敦的男子快步趋了进来。甫一站定,立即扑倒在地:“拜见陛下。”

  “卿家免礼。”

  “谢陛下。”冯去疾起身,端坐席上。胡海打量了下冯去疾,看起来比李斯要年轻很多,而且瞧着不像是个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的,怎么就官居右丞相了呢?

  “臣闻陛下日前受惊……”冯去疾刚开口,胡海就一个脑袋几个大。都说了刺客的事儿不宜外传,怎地左右丞相全都知道了?

  胡海记得,这冯去疾应当是冯劫的长辈,冯劫现在是将军,冯去疾知道了,冯劫不知道?

  胡海特别讨厌隐私被窥探的感觉。

  “此事不许再提。”胡海的脸色十分难看。冯去疾本想说些好听的话安抚安抚这个年轻的皇帝,不料话头儿刚起这二世脸黑的跟锅底一样,连忙住了口。

  于是君臣二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右丞相此来所为何事?”胡海见冯去疾半晌不敢说话,只好缓了缓语气,开口发问。

  “陛下,东巡之事已经准备妥当,可随时出发。”

  “东巡?”

  胡海立马想到,这秦二世没有秦始皇的手腕和脑子,架子倒比秦始皇差不了多少。甫一即位,虽说当时还没讲究什么守孝大小服,但这亲爹刚入土就要东巡,架势比起秦始皇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想到秦二世的架子,再想想秦末浩浩荡荡的农民大起义,胡海的脑子里立马敲响警钟——不能作死,不能作死!不能浪!绝对不能浪!

  “东巡之事甚好,只是朕想起一事。”胡海突然对着冯去疾满面春风,“右丞,阿房宫工事进展如何?”

  “正在建。不久将再征调役夫。”

  正在建……胡海想到后世盛传的一种说法,说项羽入咸阳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实际上那时候阿房宫尚未建成。现在看了,这种说法很可能是真的。

  就算不是真的,胡海也得让他变成真的。

  “右丞以为,兴建阿房宫,功过几何?”

  冯去疾没想到二世突然来了这么一问。冯去疾小心翼翼觑了觑二世的脸色,却什么都没看出来——冯去疾也拿不准这二世皇帝到底在想什么,斟酌半晌,开口道:

  “阿房宫可丰富陛下饮食起居,便利之事。”

  “便利之事?”胡海本想着引冯去疾出言劝谏停建阿房宫——毕竟这阿房宫停建得有个由头,虽说二世皇帝可以任性……但是这种反胡亥常理的事情,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可是胡海没想到这冯去疾居然绝口不提劳民伤财之事,只是说阿房宫对皇帝的生活有好处。

  胡海一口气闷在胸口,吐吐不出,咽咽不下。

  仔细一想,也不怨冯去疾这么说。原本冯去疾冯劫李斯开口劝二世停建阿房宫的时候,已经是火烧眉毛的境地了。现如今虽说各地有点儿苗头儿,但毕竟咸阳是天子脚下,外边儿怎么乱跟咸阳里边儿一点儿关系没有。

  关键是到那个时候再劝,别说胡亥压根儿不听,就算听了,又有什么用了?

  看来这人还是得有点儿危机意识才行。胡海如是想。

  “东巡之事先放一放。”胡海开口道,“午后跟朕去阿房宫看看。叫上左丞相和冯将军。”

  “喏。”

  午后宫人来请,胡海迷迷糊糊抹了把脸,起身往外走。刚出殿门,就被底下浩浩荡荡的架势给震住了。

  看着各式依仗随从侍卫,胡海脑子有点儿大。

  “陛下,请上车。”赵高凑上来请胡海乘车。

  “你安排的?”胡海看了看献殷勤的赵高,有点儿哭笑不得。

  “微臣只是尽分内之事。”

  “安排得不错。”胡海点点头,“今天倒是不用这样,你挑几个合适的随从,传冯李二丞带上冯将军,咱们同乘一架车就可以。”

  “陛下……”赵高不可置信地看着胡海,“陛下这……”

  “赵卿,”胡海压低了声音,“人多是非多。”

  胡海的意思是人多了之后麻烦事儿太多,可是赵高听了却不是这么个意思。刺客之事就在昨天,二世这明显是对宫中之人有了疑心;但转念一想,皇帝现在专门安排自己挑侍卫护甲,明摆着对自己信任的不得了。想到这一关窍,赵高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臣知罪,是臣考虑不周,臣这就去办。”言罢,一溜小跑出去找人去了。看着赵高脸色由震惊不信到感恩戴德,再看着他屁颠儿屁颠儿跑出去的背影,胡海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莫不是这位郎中令脑子也不大好使?

  等见到冯丞相李丞相还有冯将军后,胡海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

  胡亥原身什么时候这么轻车简从过?!

  “咳,走吧。”胡海不想多说话,几人也很默契地不再提二世的异样,一路上竟出奇地和谐。

  阿房宫离咸阳宫不远不近,不得不说,秦始皇还真会选地儿。看着周遭地势,这个地方要是建好,绝对的世界一大奇迹,妥妥的。

  但是现在胡海没时间想这些,下了车,往远处看去,能看见远远役夫劳动的身影。跟想象的不同,这些役夫并不想后世课本上画得肌肉凸显,基本都是皮包骨的状态。

  “役夫从何而来?”胡海问。

  “全国各地征发。”李斯答道。

  “役夫原为何人?”

  “当地农人。”

  “现下可是农忙时节?”

  “是。”

  “那他们在这儿,田谁种?”

  跟着来的几个人都不说话了,眼观鼻口耳观心。

  “赵高。”

  “臣在。”

  “拟旨,停建阿房宫。”

  “陛下?!”

  “陛下,阿房宫本为始皇帝下令修建,现在停建……”赵高被二世这个决定吓得够呛,连忙出言劝止。

  “是啊,父皇下令修建,”胡海面色戚戚,心里却是又给郎中令赵大人又画了个叉叉,“父皇功盖千古尚不能筑成此宫,朕有何德何能,妄取父皇而代之?”

  这下赵高还想那嬴政时候的旨意劝胡海收回成命的想法彻底落了空。人家二世皇帝说得对啊,始皇帝建这个,那是功绩;二世皇帝继续修建,那就是踩着始皇帝做事了,大大的不孝不敬啊!

  “役夫悉数遣散回乡里,路费干粮发够。”胡海继续道。

  “陛下,这……”李斯支吾了半天,到底没说出个什么来。

  “有话就说。”胡海心里“咯噔”一下,心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