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二世二世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3章

第1卷 第3章


  明天上朝一定得立个规矩,饭点儿不许上门见皇帝说事儿。

  胡海忿忿地想。

  在李斯的目光洗礼下吃饭绝对不是个愉快的事情。胡海吃完了饭,李斯开始说底下递上来的奏疏,多是说原身那个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嬴政谥号的事儿。

  按理来说,谥号这个东西,在下葬之前应该定一个。至于以后什么追谥啊什么的,那是以后的事情。盖棺定论,没有谥号,这个人在世的时候所言所行便没有了基本的评价。秦始皇倒是入土为安了,当时也是说秦始皇曾经下令死后不加谥号,便没追谥。可是若是一代皇帝没个定论,却是很不妥当。

  可是就像先前跟赵高说的,要是真加了谥号,那可就违背了嬴政的意思,可就有大不敬的嫌疑了。虽说原身混账事儿没少干,但现在毕竟是胡海接管了这副壳子不是?总不能让人骂的太难听。

  于是胡海又开始玩儿拖字诀儿。“此事朕已知晓,明日朝上再议。”

  李斯没得皇帝准话儿,一脸不甘心地走了。胡海半倚在榻上,眯着眼思考。李斯虽说跟赵高一起矫诏把原身送上了皇位,可是这李斯和赵高二人却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就给秦始皇上谥号这件事儿上,两个人的态度截然相反。说李斯死心塌地地忠于秦始皇,胡海打死也不会相信。若真能死忠,胡亥是怎么上的位?但说李斯的心是偏向秦始皇的,胡海倒是有很大的把握。李斯主张给秦始皇上谥号,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可是赵高呢?赵高也绝对不是忠于秦始皇的,更不可能忠于胡亥。他可比李斯更看重自身的前途命运,比任何人都渴求权力。若非宦官,怕是早就设计反了。

  可即便是宦官,好像也没耽误这位后来的中丞相造反。

  胡亥垂下眼眸。他自然对这里的门门道道不感兴趣,对赵高的真实意图没心思探知。穿越这件事情本就不顺他意,可事已至此,他胡海又能做些什么?

  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吧。既然占了胡亥的躯壳,那就想办法不让胡亥当后世的反面典型吧。

  可是现在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秦始皇的谥号问题。这个始皇帝可真是能给后代添麻烦——不过要是胡亥本人,怕是一点儿麻烦没有,直接推给赵高即可。

  胡海却不能这么做。既然想活命,赵高,必然不能留。学了这么多年历史,胡亥怎么死的,胡海可是清清楚楚。

  但是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若说自己不是皇帝怎么都好说,但如今自己已然身居高位,这皇位好听点儿是赵高和李斯等人出大力拱上来的,难听点儿是矫诏弑兄篡位得来的,宗室那边儿算是得罪了,若现在就拿赵高开刀,怕剩下的二世党再与他离心,那可真就是孤家寡人了。

  赵高敢逼死胡亥,除了赵高权势滔天,何尝不因为胡亥孤家寡人?

  胡海突然很心累。

  郁闷归郁闷,朝会还得上。秦朝不像后来的的王朝,上朝的时候臣子得恭恭敬敬地跪着,现在基本都可跪坐于席上。没上朝的时候胡海想怎么坐怎么坐,可是到了朝堂之上,胡海终于体会到了痛苦。

  跪坐还真不是简单的事儿啊。看着底下臣子在那儿为了嬴政上不上谥号的事情吵的不可开交,胡海在上首暗暗下了个决心——绝对得想办法弄出凳子来,绝对。

  “还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

  胡海正琢磨是弄普通的板凳好还是弄个椅子好,只见底下刚刚还在争辩的群臣突然把话题抛给自己,随后一朝堂的臣子纷纷想自己丢包袱,胡海整个人都是懵的——怎么吵的好好的突然让自己“定夺”?

  胡海突然想起以前看那些古装剧的时候,一群大臣吵不出个一二三来的话,就会像今天这样,直接把话语权抛给权力最大的人。

  好,好心机……

  胡海强忍住按额头的冲动,开口缓缓到:

  “父皇有旨,后世不得加谥。”胡海刚说完,抬眼便瞥见赵高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胡海灵光一现,突然冒出个想法,随即开口到:“而且,朕以为,像过去那些谥号什么的不足以描述父皇功绩。”

  这下赵高也不得意了,李斯也不皱眉了,全都抬眼呆愣愣地看向胡海。胡海正了正身子,问李斯:“左丞相,你可记得,‘皇帝’一称,是从何而来?”

  李斯愣了愣,随即答道:“先皇一统天下,功绩甚于三皇五帝,故取“皇帝”以尊之。”

  “然。”胡海点了点头,“父皇在时,既已无法用前世之位称之,仙后又怎可用古法追谥?众卿家以为,可是?”

  李斯仔细一想,胡海说得还真有道理。可是不加谥号,加什么?朝堂上随即又陷入议论之中。

  “众卿家,众卿家,”胡海示意大臣们安静,“朕有一言,众卿家静听。

  “自轩辕氏而来,宗主也好,王公也罢,有谥号者不计其数。但能就其谥号而见其一生者几何?盖因谥号或以偏概全,或糅杂后人心绪,无法正视其人。朕说得可对?”

  “陛下所言极是。”李斯答道,“后者若承恩于前主,多溢美之辞;若谥不悦者,多贬低之。实在难以准确评判其人功过。”

  “父皇在时,常与朕论及此事,每每不屑于此,盖因父皇心诚坦荡,不屑于弄虚作假之事。

  “朕自幼受父皇教诲,对此事也深恶痛绝。父皇做出废除谥号的决定,也是希望百年之后能万古安眠。试想,有人拿你最讨厌的东西天天在你面前晃悠,你高兴吗?”

  众臣默然。

  “但朕自幼受父皇教诲,为人应知饮水思源,处事应能举一反三。故朕决定,遵父皇诏令,不加谥号;但为使后世可仰慕父皇千秋功绩,朕将亲自主持撰写始皇帝传,以记录父皇雄图伟业;同时拟仿商时庙号规制,专供父皇于祖庙。此来即可昭彰父皇伟纪,又可使父皇神灵长安——众卿家以为如何?”

  群臣被胡海这番话彻底镇住,半晌没有反应。最后还是李斯出声,打破了沉默。

  “臣斗胆,这‘始皇帝传’,是为何物?”

  “……专门记录父皇一生的书。”

  “可似《春秋》《左传》?”

  “也像也不像。”胡海只是临时起意,本没想太多;可是李斯问到这儿了,胡海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至于这始皇帝传怎么写,还需细细商议,拟个章程。”

  “若仿商事,上庙号,难免淡了先皇冠绝千古的功绩啊。”一直没说话的赵高出声了。胡海愣了一下,看了眼赵高,真没想到这位郎中令对给秦始皇追尊这件事儿立场还挺坚定的啊……不过胡海灵光一现,开口到:

  “非也。不是上庙号,而是入祖庙。我大秦,唯有始皇帝可入祖庙,自朕起,皆入宗庙。”胡海眼珠一转,“父皇自称始皇帝,什么庙号谥号,‘始’字乃说明一切,何须累赘!今后大可称父皇为‘大秦祖,始皇帝’。”

  “妙,妙!”李斯眼前一亮,“祖,天下之源也;始,万世之初也。如此一说,再加庙号谥号,真是大大的不通。陛下圣明!”言罢,直接跪拜下去。

  左丞相都同意了,群臣再无他话,都跪在地上高声呼喊“陛下圣明”。受人膜拜的感觉真好,胡海有点儿飘,可是目光一瞟到赵高那儿,胡海突然冷静下来。

  看着赵高一脸不甘心的样子,联想原本赵高会做出的种种事情,胡海觉得,有问题,这个赵高绝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