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全文阅读 > 第17章 第六感与人际关系(3)

第17章 第六感与人际关系(3)


  仔细体会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蕴含:评价别人是一种思考后的评判,就是你在自己的意识中得出一个心理结论。你对别人的想法是你自己的,源自自己心理的,你的想法具有创造性,你的想法和评判不等于被评判的对象。实际上,你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自己的所想、所感来创造对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的。你给别人的评判,也就是你给自己的评判,你建议别人怎样,就是建议自己怎样。

  当你为别人设立标准时,你也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设立了这些标准,然后,这些标准会被用到你自己身上。所以,如果你对人苛刻,就会在心中建立起苛刻的潜意识习惯,在评判别人时,所获得的第六感也都是苛刻的,这样你就很难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了。现在你知道了这个法则并明白了潜意识的工作方式,现在你是否觉得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以宽容大度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呢?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也就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拥有正确行为、感受和思想的环境。

  如果你想让别人也为你考虑的话,那请你一定以同样的方式考虑一下别人。

  如果你想让别人理解你的话,那么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别人。

  如果你想让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你的话,那么你就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好了。

  意识总是相互给予反馈的,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正是那个人对待你的态度。比如,你在表面上可能对于办公室的某人彬彬有礼,但当他转过身时,你的潜意识却对他颇有微词,甚至恨不得踹他一脚。

  你会想:“这人真讨厌,昨天欠我一顿饭钱,今天没有还的意思,我真想杀了他。”

  还可能是:“他一直对我有意见,我不准备原谅他,我会一直诅咒他。”

  这种负面的想法对你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它就像是一副致命的毒药,会一点点地剥夺你的精力、热情和善意,让你在人际关系中找不到舒适的位置。而且,这些消极的情感一旦进入你的潜意识,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各种难以预料的苦恼,包括让你失去朋友——最好的朋友也会因为你的刻薄离你而去,他们不会在你制造的夹缝中勉强和委屈自己,你所给他们造成的第六感,一定是非常糟糕的第六感。

  李小姐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做护士,收入颇丰,她丈夫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事业家庭可以说都相当理应是春风得意、无忧无虑的,但是她实际的情况确实非常苦恼,因为她缺少朋友。她甚至万分羡慕大街上走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闺蜜们。

  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她也不是缺少交际平台,虽然交际机会很多,但是用她自己的话描述就是,朋友交一个丢一个。她在与人打交道时,会不经意地压抑自己,聚会时冷场、尴尬的局面时有发生,因此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在她眼里,没有朋友的生活,就像是被关在狭小的牢笼中,死水一潭。

  就这样,长期的忧虑影响到了她的自信,也逐渐在干扰着她正常的工作。她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她还是一个优秀的护士,她能那么贴切细微地护理好病人,却不能护理好自己的朋友。她开始变得愤愤不平:我是如此不错的女人,怎么就找不到一个知己,甚至一个普通的吃喝逛街的朋友?为什么人们盯着我看时,就像在看一个小怪兽?

  如果我们进入王小姐的生活,就会发现,她可以很好地和病人沟通、交谈。然而一旦说话的对象变成了“朋友”,她就开始手足无措了。她在与朋友交际时,心中会过分地关注自己的衣饰形象,对自己的言词也非常小心,生怕触怒了对方,而且她还会敏感地关注对方的反应,甚至为任何的失误感到焦虑。这就是她的整个交友时的表现。

  如果仅只是这样的话,她还只是一个拘谨的人,并不至于“至清而无友”,最要命的是她对别人也会如此要求,不能容忍对方犯任何错误,总习惯用十分苛刻、细致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准朋友”。

  再三的失败最终让李小姐的自信心大打折扣。为了找到原因,她拜访了心理医生。经过与心理专家几周的面谈咨询和实践,王小姐终于能克服原先苛刻的眼光,转变了谨慎的态度,以放松的心情,愉快地和朋友们谈天说地了。

  一个能宽恕别人,容纳别人瑕疵的人,才能被别人所容纳。试想,有谁是没有需要被别人容纳的瑕疵的呢?如果瑕疵、缺点都不被宽容,那么,还有谁能和谁交朋友呢?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宽容的品质,就等于拿到了一张人脉库的入场券。就像英国的海尔普斯说的:“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对于真正的朋友,就该听取他们的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而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也不要斤斤计较。把细枝末节的小事当作天大的事,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总是在坚持成见的缘故。我们应当在朋友真正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要在事情已经没有希望之后再说闲话。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误会,应该当面讲清,不可以在背地里乱骂。假如发现某人有什么过错,也应当在当面加以规劝。

  宽容不仅是交友的基础,更是一种赢得人心的技巧。

  有一个“29分钱”的故事,是这样说的:

  那是一天傍晚,德兰修女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加尔各答贫民区脏乱的街道上。在加尔各答的贫民区,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德兰修女。因为,专门救助穷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就是她创建的,更何况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其实,不只是穷人崇拜她,世界各国许多富人也都心甘情愿地给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捐钱。

  突然,一个瘦骨嶙峋、蓬头垢面的乞丐不好意思地拦住了德兰修女,然后吞吞吐吐地说:“每个人都很敬重你的事业,都愿意为你做出奉献。我虽然没有能力,但也想给你奉献29分钱,以表我的心意。整整一天,我只讨到这29分钱。如果你不嫌弃,就请你都收下!”

  客观地说,尽管德兰修女的全部个人财产,不过只有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但仁爱传教修女会却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这29分钱对于修女会的资产来说,确实微乎其微。

  于是,德兰修女随身携带的还没来得及吃的晚饭,即一块面包和一瓶水,送给了他,同时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那29分钱。当德兰修女收下这29分钱时,她惊喜地看到,拘谨的乞丐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满足、那么灿烂。

  德兰修女想:“这个穷苦的乞丐,在炙热的太阳底下,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乞讨了整整一天,才讨到29分钱,却全数奉献出来。29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其中饱含着无价的爱心。”

  后来,德兰修女多次在演讲中说:“穷人没有钱,没有地位,但不缺少互相帮助和体谅的爱心。

  这正是穷人的伟大之所在。只要愿意的话,我们每个人。即使是一个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对他人献出爱心,对他人有所帮助。”

  中国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送礼人”,一个人送你礼物,你会因为对方的礼物不够好,就表现得苛刻和不屑吗?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永远得不到宽容的回报。同样地,如果一个人做得不够好,这不正跟送你的礼物不够好是一样的本质吗?一个送礼不够好的人,跟一个做得不够好的人,都应该得到我们的爱和接受。就比如上文例中的29分钱,你已经无法要求他付出更多,因为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如果交际中,一个已经对你做到最好的朋友,你会对他仍旧苛责其不足吗?如果是那样,相信你不会有几个朋友的。

  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如果别人不喜欢你,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能力。当你可以这样思考问题时,你就明白了自己以前的错误:你为别人设立标准时,你也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设立了这些标准,然后,这些标准一定会被用到你自己的身上。

  所以,这就是很多人交朋友总是失败的原因,而一旦你知道了这个法则并明白了潜意识的工作方式,你就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会正确地对待他们。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也就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拥有正确行为、感受和思想的环境了。在这种环境下,你的感觉也会是全新的、开放的、接纳的、宽容的第六感,在这种感觉下,你的交际一定会如鱼得水。

  如果你对别人行了善,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报答你。如果你对别人做了邪恶的事,根据潜意识的工作原理,我们也会遭到报应。如果某些人欺骗和愚弄了别人,他实际上也是在欺骗和愚弄着自己。

  所以,从现在起,学会宽容吧、对人宽恕吧。如果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那么你也不会得到善意的回报。你苛刻,别人就对你苛刻,而且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想得到爱和赞赏,都需要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性。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别人跟你一样,也会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员是多么神圣。

  宽恕的心理能够帮助你把所有的人视为自己所爱的人,在这种第六感之下,当你对其他人不友善时,一定会感到不自然,这不符合你第六感所提示的,不符合你友善的、爱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