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学(全集)全文阅读 > 第4章 经述(2)

第4章 经述(2)


  富弼后来又出使契丹,也大获成功,展示了其超人的胆识和外交能力。他第一次去契丹时,家人来报,说他的女儿死了,他不顾而行;第二次去契丹前,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他来不及看一眼,就启程了。到了契丹国,每得家书,他连拆都不拆。随从不解地问:“这是家书,为啥不拆?”他回答:“拆了,徒乱人意!”

  神宗年间,富弼见神宗重用王安石,知道自己不可与之争,于是称病退休,欲回洛阳,上疏几十次才被准许。但每遇国家大事,他仍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元丰六年(1083)八月,富弼在洛阳病逝,年80岁。他死前还上疏神宗:现在朝中多有投机钻营的小人,非国家之福,应予以廓清。神宗读后十分哀痛,辍朝三日,出祭文致奠,赠太尉,谥文忠。随后富弼配享神宗庙。

  纵观富弼一生,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德声大振于边疆

  羊祜(221-278),字淑子,西晋大臣,泰山南城人(祖籍新泰羊流)。羊祜早年丧父,青年时博学多才,以能文著称,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曹魏末年,被文帝召见并封为大将军,另被拜为中部侍郎,后曾任关中侯、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中领军悉统宿卫等职,参与司马昭机密。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羊祜因辅佐有功,被授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泰始五年(269),晋武帝与他策划灭吴,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十年间,广泛开设乡村学校,治理地方秩序,并开屯田,储军粮,为灭吴做了充分准备。

  他针对当时“军无百日之粮”的窘况,号召士兵屯田开荒八百余亩,几年之内积存了供十年用的军粮,既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又充实了军用物资。他开设学馆,重视教化,关心民众,“甚得江汉民众之心”。他常身着便服,带少数随从,了解下情,与士兵共甘苦,深得士兵爱戴。羊祜对东吴官吏实行安抚政策,对来降的吴人予以奖励,并允许其来去自便。有一次,部下抓了两个牧童献上来,羊祜了解情况后,派专人把两个牧童送到吴地父母处,牧童全家感激涕零,到处称颂羊祜恩德。在两军交战中,吴将邓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开导一番后就把他放了回去,不久,邓香率部来降,吴将陈尚、韩景较顽固,屡犯边境,羊祜令部下追斩之,然后又厚礼殡葬,陈、韩子弟来迎丧,羊祜以礼相待。

  为此,羊祜德声大振,吴国官兵为之悦服,就连与羊祜在边境对峙的吴国将帅陆抗也说:“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后来与陆抗互通使节,各保分界,于是边界安宁。

  曹操断发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虽然生性多疑,野心很大,但在军队中却留下了美名。

  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而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可这时,飞起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马一下子踏入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要求惩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我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拔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后来曹操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头发替罪。

  曹操断发守军纪,这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率先做到的方法,在约束了军队的同时,彰明了自己的道德,成为千百年来的美谈。

  重德之人

  陈重,东汉时名士,今江西新余市人。年轻时与鄱阳雷义在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同学《鲁诗》与《颜氏春秋》,两人非常友好。郡守张云推荐陈重为“孝廉”,陈重让给雷义,张云没有答应。第二年,雷义也被推荐,两人同在郎署为官。

  任职期间,有同僚负债数十万钱,债主催逼甚急,陈重秘密代为偿还。此人发现后非常感激,要重谢他,陈重婉言谢绝,终不言惠。同舍一郎官回家时误拿别人的衣服,失主怀疑是陈重所为,陈重不予争辩,并买衣服相赠。事后那人把误拿的衣物归还主人,弄清了事实,对陈重非常钦佩。

  后来,陈重与雷义同时进京任尚书郎。雷义因代人受过,被免官。陈重见雷义如是,也称病告退。

  陈重回乡后又被推为“茂才”,到细阳任县令,有政绩,拟升为会稽太守,因姐姐逝世奔丧未去上任,后又为朝廷司徒官保荐为侍御史,卒于任上。

  明德之心

  许衡(1209-1281),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并亲自编写《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谥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一生博览群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

  《元史·许衡传》记载: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1233),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季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着阴凉,感到一阵惬意。只有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着不为所动。同行的人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不渴吗?

  于是便有人对许衡说:“先生,路途遥远,也摘颗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您又何必固执迂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我心有主”,这是挺直着脊梁的一句铮铮名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道德的操守,恪守做人的准则,固守廉耻与尊严,守护自己心灵的洁净,不为利诱,不被色动,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取舍的选择,而物欲和美色的诱惑,往往令人难以自守,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值得敬佩。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不只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典句札记】

  此句话讲的是人的认知过程。人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认知的第一步是对感性知识的机械积累,通过大量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由量变而达到从中总结出规律的质变。由人对于规律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境界:坚定志向的人;静默的人;安详如泰的人;深思熟虑的人;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的人。

  动与静是生命的基调。动是进取的姿势,是积极奔赴、有所承担的形象;静是心灵的常态,是回归心灵的栖居。动是行为的实践与择取,使我们求证、拥有;静给我们以休憩与颖悟,让我们思考、品味。动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奋然前行,静是休养德行的必由之路。

  在喧哗而又忙碌的尘世,很难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源。于是,喧闹、纷争,甚至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静谧的生命空间!常有一种疲惫、焦虑的不安,袭向心灵深处,让人茫然无所寄处。

  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当你闲居独处于静雅陋室,抛却一切世事纷扰,品一杯香茗,任思绪随袅袅轻烟飘飞,不经意间静由心来,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喜欢的旋律陪伴,抑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事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自己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当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纯净,不要让过多的杂念干扰我们的思考。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修行,让我们不断反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静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顿悟。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与安适,总令人感佩。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怒云狂飙,终为雨露,归于静美。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里存留下宁静的一角,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寄留,也使我们能够从简单麻木的庸常状态中走出,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暇去体悟生命的真正本源。

  当摒弃世间尘俗的杂念,挣脱掉所有缘于物欲的吟哦,在心绪的骚动平静下来之后,在动之侧冥想静之优越,在动之畔沉思静之空灵,静便自心而生。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中的一粟。然而就是这每一粒粟,装点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使得世界如此神奇微妙。那么,就让我们的心灵从蓝天白云、幽谷山林般的安谧中获取一份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走过,然后静静地离去。

  【史例解读】

  静而后安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韩琦为人沉稳大度,没有什么不能容忍,早在他在学堂读书的时候,名望已经传遍天下了。他与同学堂的王拱辰,还有御史叶定基,一同被派到开封府掌管科举考试。王拱辰和叶定基经常发生争吵,而韩琦坐在室内批阅试卷,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王拱辰埋怨说,韩琦不帮助自己,到韩琦的幕室,对韩琦说:“你是在幕室中锻炼气度吧?”韩琦脸色平和的向拱辰道歉。韩琦在征讨叛军时,颜师鲁与英公李勣不和,颜师鲁在韩琦那里说李勣的坏话,而李勣也在韩琦那里说颜师鲁的坏话。韩琦听后从不将这些话说出去,所以颜师鲁和李勣才没有闹起来。否则就不得安宁了。韩琦的度量宽大不但是在工作中,也体现在平常生活中。

  在韩琦管理北都时,一次,有一位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了表弟,将玉盏视为珍宝。于是召集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桌子,把玉盏放在上面,供大家欣赏。哪知道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那武官说:“东西总归有它破损的时候,你有什么罪?”

  慎思的好处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七岁能写出好的文章。曾在太行山搭草庐居住。后来以高明的建议而高中官位。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则天皇帝清除异己,大兴冤狱。有不少读书人乃至王公大臣因语言不慎而被治罪,致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鉴于此,徐彦伯撰写了《枢机论》一书,反复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它像是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立即表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败坏事业。它同自己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经过思考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做出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慎思”,而后才可“谨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典句札记】

  此句讲事物之间有先后秩序——根本和末节,也可以说是开始和终结,只有懂得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体悟到事物的本质,获得大“道”。此处的“道”主要说修己治人的道理。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