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道德经:天下人的智慧宝典全文阅读 > 第3章

第3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1]恶[2]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3]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4],高下相倾,音声[5]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6]处无为[7]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8]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9](shì),功成而弗居[10]。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白话】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所以,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衬托,高和低互相依存,音和声互相协调,前与后互相伴随。

  因此圣人以“无为”作为处事的法则,实行无言的教导。这就像天地任由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一样。

  有所建树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居其功。正是由于不自居其功,所以功绩才不会离开他。

  【题解】

  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通过对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关系的洞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这一辩证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老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有为”与“无为”,“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也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用“无为”“不言”的方式去行事才能真正达到实际效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圣人遵循“无为”的处事态度,以这种淡定自然的态度处理事情,不会过犹不及,不会偏执一端、适得其反。

  【慧海拾贝】

  功成身退

  老子提出“功成而弗居”,告诫世人功成名就之后不可居功自傲,要能够做到“功成身退”。

  这句话对那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来说尤其值得借鉴,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

  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伍子胥和孙武二人都是吴王阖闾手下的得力干将。二人帮助阖闾战败楚国以后,孙武就打算辞官归隐。当时吴王阖闾舍不得让他走,就让伍子胥去劝说孙武留下。没想到孙武反而劝伍子胥说:“现在吴王自恃国力强大、边境太平,已经有些骄傲自满。自古功成不退,必有后患。我归隐山林,就是为了躲避灾祸,不如你也解甲归田吧,以免将来有杀身之祸。”然而伍子胥根本听不进孙武的劝告,认为孙武是多虑了,于是就继续辅助吴王。

  孙武只好自己离去。后来,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越国以后,因为与伍子胥意见不合,再加上小人伯嚭的挑拨,最后赐给伍子胥宝剑,命他自杀,这时伍子胥才意识到孙武的选择是对的,但悔之晚矣。

  同样的结局在当时辅助越王勾践的范蠡和文种身上也得到体现。

  范蠡与文种侍奉越王勾践,可谓尽心尽力、劳苦功高。经历20年,帮助越王最终灭掉了吴国,洗刷了越王勾践会稽兵败为仆的耻辱并辅助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称霸中原后,给予范蠡、文种高官厚禄,范蠡被封为大将军。但范蠡居安思危,深知权势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就自己,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并且他对越王勾践的为人看得很透,认为此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绝容不下自己与其共享福。于是,毅然辞去大将军的官职,带上便于携带的珍珠宝玉,和西施一起驾一叶扁舟,过三江,泛五湖,最后从海上去到了齐国。

  范蠡临走之前,特意给文种留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飞鸟都被打光了,再好的弓箭也该收藏起来;兔子都被打完了,再好的猎犬也会被煮来吃了。”还特意指出:“越王这个人,根据与他多年共事的了解,加上从其长相上看,都是一个只可以与他共患难,不能与他共享福之人,您还是赶快离开他吧。”

  可是,文种对范蠡的劝告置若罔闻,依然对越王抱有幻想,甘心在越王手下为臣。后来,果然有一天,勾践派使者给他送来一口利剑。文种接过一看,顿时惊呆了,这正是当年吴王夫差让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宝剑。文种非常后悔没有听从范蠡的忠告,无奈,只好拔剑自刎了。

  而范蠡呢,泛舟过海来到齐国后,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一边耕作、一边从事商贸,没过多久,就富可敌国、蜚声内外,齐国人都佩服他的贤能,齐国国君也想请他做丞相。然而范蠡早已看透官场的凶险,为了自保,将财产散尽后,悄然离去,来到陶地定居。陶地是天下的交通中心、贸易重地。他善于捕捉商机、经营买卖。很快,财产就达上百万,被称作“陶朱公”。

  孙武与范蠡能够活得逍遥自在,而伍子胥与文种却落得被迫自刎的下场,就是由于孙武与范蠡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不愿贪图高官厚禄,而伍子胥与文种却对自己的权势富贵恋恋不舍。可见,“功成身退”可谓是因循自然、保全自身的最佳之道。

  注释

  [1].斯:就。

  [2].恶:丑。

  [3].相:互相。

  [4].相形:互相比照而显出的。

  [5].音声:音,合奏的乐音。声,单一的音响。

  [6].圣人:老子理想中能按大“道”而行的统治者。

  [7].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

  [8].作:兴起,发生。

  [9].不恃:不自恃己能。

  [10].弗居:不自居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