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大明痞儒全文阅读 > 第35章 、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

第35章 、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


三十五、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r

也先大军围了大明京城。r

论说此时绝对不利明军:京师无精锐,四门守军大多为招募的新兵,士兵不是缺乏训练的问题,而是根本不知道真刀实枪的战争为何物;不久之前的土木堡之战几乎打破了明军的胆,更谈不上什么军心士气;朝臣意见不统一,有言守,有言战,有言逃。r

因此,守城主将石亨建议紧闭九门,坚壁高垒以避瓦剌兵锋。r

就明军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石亨的建议是符合兵法常识的:依托坚城,弱旅明军还不至于迅速被击溃。r

但新任兵部尚书于谦却不以为然:“强贼势盛,如今我们再示之以弱,贼势愈张!”r

所以,于谦命诸将兵分四处,皆开出坚城,背门结阵;并且紧紧关闭各个城门,这是告诉士兵:背后无退路,死战是唯一求生之道!r

于谦本人甲胄整齐,在德胜门外设置中军大帐,以示自己的必死之心;同时下达决死命令:临阵将领不顾士兵率先后退者,杀主将;军士不听指挥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并且亲自四处巡营,流泪激劝将士,以忠义鼓励三军,致使明军“人人感奋,勇气百倍”。r

这是标准的背城一战,孤注一掷,于谦不光是把自己与士兵至于死地求生之境,大赌桌上也押上了整个明朝帝国!r

对于京师周边各城,于谦命令:除京城外,各处粮草为避免资敌,由当地官员负责全部烧毁;辽东总兵曹义和宣府总兵杨洪各选精骑迅速出兵勤王,从外面夹击瓦剌。r

也先的大军如果立即开战,的确对于谦的部署有绝大不利处,这时的明军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同瓦剌铁骑一战,于谦需要时间来整顿新军,聚集援军,这时唯有虚张声势方能阻止瓦剌大军的立即攻城。r

面对明军如此阵势,凶悍的也先也不禁心里打鼓:瓦剌军多骑兵,擅长野战,不擅攻城,本来此时的明军应该坚壁高垒,为何明军舍地利出城拼野战?莫非明军有恃无恐?r

也就是在此时,太监喜宁为也先出谋:以议和为名,要求北京城内大臣出来“迎驾”。如果主事大臣出城,干脆就地擒拿,城中群龙无首,自然就容易攻打。r

此计虽恶毒,但却起到了瓦剌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为于谦争取了时间,于谦见也先派使臣来营,建议明廷把通政参议王复火线升为礼部侍郎,把中书舍人赵荣突击提升为鸿胪寺卿,在城外的土城庙拜见了英宗皇帝。r

也先、伯颜帖木儿等人如同大明忠臣一般,站立两厢,服侍英宗接见京师来使,“擐甲持弓矢侍(太)上皇(英宗)”。r

只见太监喜宁凑在也先耳边说了几句,也先突然醒悟:明廷狡诈!厉声大喝:“尔等皆小官,应立遣王直、胡滢、于谦、石亨等人来见!”r

已经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的英宗此时却做的像个皇帝样子,对王复等人下旨:“胡儿没有善意,卿家速退!”。王复、赵荣得以拜别英宗,回到城内。r

也先见赚不出明廷大臣出城,便指挥瓦剌军四出剽掠,杀人放火,焚毁了昌平的皇陵寝殿;并且逐渐逼近宣武门。r

对于瓦剌军中的内奸,当然最为可恨,于谦干脆伪造了一封京内大太监兴安致太监喜宁的书信,信中隐约露出喜宁曾告知明廷:他已经完成诱也先深入的任务,明军可乘其孤军深入一举聚歼!r

此信被瓦剌人顺利截获,恰巧明朝宣府、辽东之兵皆及时赶到,明军军威大振,也先不由对喜宁产生疑虑:这家伙是个两面间谍?r

对于瓦剌人来说,开战良机已然错失:此刻的明军已经聚集了二十二万人之多,绕城列阵,旗甲鲜明,瓦剌士兵不由胆怯,小股已经不敢轻易接近。r

但也先毕竟有土木堡大战奇胜壮胆,还是派出了小股部队骑兵出动试探。r

于谦这位书生偏能镇静如常,巧计频出:先在空屋中设伏,然后派出骑兵迎敌。双方交手,明军明显不支,竟然队列溃乱,马头齐向后转。这下也先来了精神,发令万余铁骑追击残兵。不防埋伏的明军突出,箭弩齐发,瓦剌铁骑竟然在乱箭中死伤数千,大败而走。r

初战,明军大获全胜!时任瓦剌平章的也先弟弟孛罗毛耶孩也被乱箭穿胸而阵亡。r

继而,石亨与其侄石彪率敢死队于安定门主动出击,士兵手持巨斧,迎头杀入瓦剌军中坚,乱砍马腿,瓦剌铁骑顿时混乱,明军大斧队所向披靡,瓦剌军被迫后撤。r

石亨趁胜率军追战城西,直把一向难逢对手的瓦剌铁骑杀得向南狂窜;与此同时,石彪率精兵千余人,佯装不支,向彰义门方向后退。瓦剌骑兵见这支明军人数较少,认为碰上了弱旅,便集中兵力来攻,却正好遇上刚刚击溃瓦剌中坚的石亨,扑上了瓦剌人后背;石彪部明军忽然转身,回头扑杀而来,瓦剌军前后受敌,溃败远走。r

西直门方向,是也先亲率的主力铁骑,都督孙镗有些支撑不住,其他各门守御的明军各自忙于厮杀,无暇派兵来援。孙镗部被迫步步死战,退到了西直门下,也先眼看就要得手,不由大喜,挥军直逼西直门,不防西直门上驻有都督范广所率的神机营,神机营的兵器为火炮火铳,随着巨雷般火器响起,瓦剌军一倒就是一片,也先远处看得目瞪口呆,不禁暗呼上当!r

恼羞之下,竟然督军强攻,这下孙镗真的支撑不住了,忙叩西直门城门,欲率部队退入城中。负责监军的给事程信见明军危机,文人无武略,竟然传令打开城门让明军入城――明军见身后城门大开,顿失斗心,纷纷回窜。r

瓦剌军见状,突来精神,喊杀进逼,向城门处突击而来。这下把城上的程信吓得突然酒醒,急忙下令兵士把西直门城门重新关上,下死命令让孙镗回兵力战。r

明军退路已绝,复陷死地,反而激发出潜在的能量,转身扑向瓦剌军,殊死拼杀;城上的程信、王通、杨善等人率军士大喊鼓噪,范广指挥火器朝瓦剌兵群中猛轰;混战之际,石亨的援兵赶到,瓦剌军终于不支,也先被迫率军狼狈退去。r

一天激战,令也先大为郁闷,权衡再三,决定趁夜撤围,一走了之。r

而这时的于谦却得所派间谍回报:明英宗已被也先行转移,已经不在德胜门外。于谦这下没了顾虑,马上令石亨等将连夜出动,士兵手中高举火把,远远围来,城上巨炮齐发,而城门外的瓦剌军正在悄悄卷帐拔木,准备走人,一时间遭火炮突袭,大军顿时一片血肉模糊,鬼哭狼嚎,万余瓦剌士兵连人带马,变成了碎骨肉块。r

也先惊惧大骇,率残部北遁出居庸关;伯颜帖木儿挟英宗出紫荆关;北元皇帝脱脱不花本就是来援,得闻也先兵败,连长城也未敢接近,率众掉头北去。r

在于谦的统一指挥下,诸将奋勇追杀瓦剌部队,石亨、石彪在清风店大破瓦剌残兵;孙镗、杨洪等人追击瓦剌于固安,也同样大败对手,夺回了被掠民众一万余人。r

大战落下帷幕,于谦指挥下的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一场令大明全国军民为之振奋的胜利,一场令后人追忆起来荡气回肠的空前大胜!r

北京城绝境逢生,石亨据功被封武清侯,杨洪被封为昌平侯,于谦被加少保、“总督军务”。于谦推辞:“京城四郊多垒,受围数日,士大夫之耻也,我怎敢邀功!”r

明景帝不允,封赏依旧。r

大明皇朝施政有一点绝对的英明之处:对功臣多加屠戮,对士大夫极为苛剋,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却可谓深仁厚泽,对贪官绝对下手无情,这使得大明在皇帝被俘的危境之下,民心军心却无离叛之意。r

瓦剌铁骑杀至土城之时,当地百姓虽手无寸铁,但皆跑上屋顶,大声喊杀,乱投砖石瓦片助兵微将寡的明军击敌,终于坚持到了明军主力来援。民心如此,安得不胜!r

民为立邦之本,民心胜于坚城。r

瓦剌大败,是否危及战俘皇帝英宗?恰相反,被瓦剌军裹胁出紫荆关的朱祁镇,虽“连日雨雪,乘马踏雪而行,上下艰难。”却迎来了一段璇旎风流的时光,不光也先率先亲自供奉马肉充御膳,那北元帕蒂公主也就此芳心暗许,继而玉体投怀,此是后话不提。r

此战于谦更是功不可没,在他指挥下,“傲如石亨,怯如孙镗,懦如王通,无不斩将搴旗,缘城血战,追奔逐北,所向披靡。”r

史称于谦“当军马倥偬,变在俄倾,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和机宜。僚吏受戒,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片纸行万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r

但此时的于谦万万也不曾料到:一场大胜也同时给自己预掘了葬坑,其原因倒不是因功遭妒,而是因为北京安定,皇帝特旨开考恩科,竟然给于谦招来了一个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