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大明痞儒全文阅读 > 第76章 、曹国公得意忘形下江南

第76章 、曹国公得意忘形下江南


七十六、曹国公得意忘形下江南r

曹国公大功告成!回府又逢喜讯:干儿子段越又从杭州派人送来书信,言道追捕钦犯非一日之功,好在江南地方甚是懂事,争相配合,托儿子孝敬父亲大人,现派人奉上黄金三百两、夜明珠十二颗、白银千两、杭州狮峰龙井百斤、上等苏绣十匹。r

曹吉祥自然大悦,可是干儿子信中的后两句引起了他的注意:“孩儿尽数孝敬父亲大人矣!”――尽数?这不是标准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老鼠拉木銑!大头在后边,这小子不地道!r

最后是段越夸赞江南风光,水乡风韵,西湖秀美,钱塘壮观!邀请父亲大人亲临江南视察,以解因国事繁杂,疲劳的身心。r

曹吉祥心中暗笑:这小子欺负老夫不能出京南下?小子懂得什么,后宫正报索苏绣,老夫为孝敬太后,亲自采办,还不是一句话?前些时没那心思,现在恰恰相反:政敌已入天牢,老夫正欲放松一下,慰劳一下自己。r

关键是:一个挂名的东厂厂督都有这么大收获,护国公亲临,发财还不海了去了?也好给小子个突击检查,避免给私吞截留不是?r

计定速行,曹国公仅仅通知了皇帝一声,便帅东、内两厂厂卫,外加锦衣卫前导后拥,顺运河直下江南而去!r

通知的理由皇帝根本无法反驳:首辅谋逆大事,理应谨慎,曹吉祥为主尽忠,亲下杭州,调查于谦之子真相,顺便采买苏绣,孝敬太后,昭吾皇以孝治天下之德也!r

皇帝当然大乐,却没想曹国公此举,却使得杨韬之案无法审理了,就连例行的抄家之类也没人关注实施:曹国公亲自去杭州取证,那还不得等他老人家回来?谁敢与曹国公抢功?r

自古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曹国公贪财不足的习惯给了大明朝局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要从张文甫不愿接近的鲍玉竹谈起了。r

鲍玉竹乃江南豪士,从杭州地摊杂耍起家,几年来在北京有了绝大的发展,竟然吸引了一批大师级艺人,组织起了一个“玉竹班”,艺名早就名冠京师,竟传播进大内!连孙太后也迷上了玉竹班的徽腔越调。r

恰逢曹吉祥威风凛凛下江南的次日,后宫张太监来传太后懿旨:“九月初三是皇太子生日,初三申时玉竹班进宫伺候。钦此!”r

此时,班主鲍玉竹女儿鲍玲儿年方豆荚,鲍玉竹其人历来豪放不拘,当初敢破世俗让玲儿进学堂,现在索性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之举:竟然允许了女儿上台献艺,现在已经是位名角了。r

鲍玉竹及后台全体人员跪领懿旨,张太监嘱咐:“鲍班主,这回进宫准备几个精彩的段子,让大伙儿乐一乐。皇上、皇太后都要看呢。”r

鲍玉竹大包大揽:“张公公放心,玉竹班进宫也不是第一回了,这次排演新剧,保管让太后、太子和皇上看得高兴。”r

挂三牌的阿丑李高兴了:“进宫里演戏?又有银子挣了!”r

鲍玉竹送别张太监,却回头对阿丑李表情严肃:“听说曹太监下江南了?”r

“没错儿,我亲眼看见他上了船,和他那个干儿子坏蛋曹钦一块儿走的。”r

鲍玉竹点点头:“阿丑,咱们俩对对词儿。”r

阿丑李一愣:“对词儿?”r

鲍玉竹好像决断什么大事,慢慢的点头:“我编了个新段子,趁这机会演给皇上、太后看!”r

好戏在后宫就要开锣了!皇帝还正与太监斗蛐蛐儿,钱皇后走过来催促:“陛下已经玩了两个时辰,该歇歇了。”r

皇帝正玩的兴起:“别打岔,铁头将军快赢了!”r

“太后派人传话,请陛下看戏呢。”r

皇帝听说看戏,立时来了精神:“对了,今儿个是太子皇儿生日,太后叫了戏班子。你怎么不早说?”r

钱皇后一见皇帝不再关注蛐蛐将军铁头,也笑了:“这会儿也不晚,戏子们刚到。内侍,给圣上更衣!”r

皇帝哪还有耐性更什么衣?撒丫子跑向了御花园内的皇家戏台。r

台上的伶人们已准备就绪,只等下令开锣。回廊上,白发苍苍的孙太后由太监、宫女簇拥着走来,搀扶她的是妙龄可人的蕊珠公主。r

孙太后边走边对蕊珠说话:“这几年大同防务全靠了你父亲刘钧,蕊珠儿,从你父亲上次离京又两年多了吧?”r

“多谢太后惦记着,儿父驻防大同两年零三个月了。”r

孙太后慈祥通理:“听说蒙古又派人议和,等和约签定,我出面让刘钧回京供职,也将息几年。”r

蕊珠大喜:“儿替臣父谢谢太后!”r

孙太后对蕊珠爱抚难舍:“他要回来,你可就跟着父亲居住,不能常在我身边喽。”r

蕊珠小嘴极甜:“我会经常进宫侍侯太后。”r

“打小儿看着你长大,真要离开,我还真舍不得呢。”孙太后一行人随说话随来到戏台对面,孙太后自然在正中的位置落座。r

皇帝等人来到孙太后身边,皇帝、皇后也要先给太后行礼:“儿臣参见国母,太后千千岁!”r

孙太后把手一挥:“你们坐了吧。我有一阵子没听戏了,今儿借太子生日的因由让戏班子来宫里热闹半天,你们也陪陪我。”吩咐太监:“开戏吧。”r

张采太监高呼:“太后懿旨,开戏!”r

锣鼓响起,戏台上奏音乐,当然还是例行曲子‘朝天子’。r

小生扮福官捧一束鲜花上场,念:“太子千秋岁,春园锦画堂。一株红芍药,开遍满庭芳!”说着将手中的花儿一撒,满台鲜花纷呈。福官对台下拱手施礼:“玉竹班全体同仁向太子拜寿!恭祝大明江山千秋万岁,万岁千秋!”r

孙太后笑嘻嘻赞赏:“好,开正戏吧!今个不点了,听张采回报说你们近来排了出新戏,就听新鲜的吧。”r

福官还是报了戏名:“今儿呈上的戏是《双福寿》、《天下乐》、《大明春》、《醉菩提》”回头对乐队招手:“《醉菩提》开场!”r

唢呐奏乐声中,福官退下,阿丑李扮演醉汉大大咧咧走在台中间,酒保小二扶着他。孙太后看了就想发笑:“咦?戏台上那个人怎么走路摇摇晃晃的?”r

蕊珠给太后担任戏文翻译:“戏名《醉菩提》,那自然是个醉汉了。”r

戏台上,酒保小二与阿丑对白:“爷,您靠边儿走。”r

阿丑眯着醉眼:“为……什么?”r

小二:“王御史的轿子来了。”r

阿丑摇摇头:“甭理他……”腆着肚子站在台中间。r

幕后一声高喊:“皇上驾到!”小二对阿丑提醒:“皇上御驾来了,快回避!”r

谁知阿丑摇摇头:“不……不……”r

谁知幕后又喊了:“曹大太监到!”r

只见台上阿丑吓得一个趔趄,跪下朝后台连连磕头。小二拉他起来:“曹太监远着呢,这会儿还看不到你。”r

阿丑惊慌四顾:“快回避、回避!”r

小二开始调侃醉汉:“皇上来了你都不回避,那曹太监莫非比皇上还大?”r

阿丑连连摇手:“禁声、禁声!天下只晓得有曹太监,哪晓得有皇上?皇家都得听曹太监的呢!”r

台下一阵哄笑,孙太后肃然动容,回头看看皇帝,皇帝似乎也有触动,竟然愣愣地点了一下头。r

戏台上表演继续,小二点点头:“是有这种说法儿,你不妨举一件最近的例子说说,也让大伙见识见识?”r

阿丑神秘地:“听说过杨韬没有?”r

“当朝首辅呀?三朝老臣,国家栋梁,谁不晓得!”r

阿丑好似小声与小二耳语,偏声音又大的出奇:“他呀,不小心得罪了曹吉祥大太监,曹太监动了动舌头就把他送进了天牢!”r

“那杨相爷是不是犯了罪呀?”r

阿丑摇摇头:“还用犯什么罪?稀里糊涂被杀头还不是早晚的事儿?就象于谦于少保……”r

台下孙太后闻言变色,回头问皇帝:“杨韬真的下了天牢?”r

皇帝支支吾吾:“是……是……”r

孙太后恨恨发怒:“又是这太监教唆?曹吉祥权力就那么大?”r

只听得戏台上高喊:“曹吉祥国公爷驾到!”r

孙太后惊异地问左右:“曹吉祥一个太监怎么成了国公爷?”r

太监张采赶紧回话:“回太后,曹公爷是皇上封的。”r

皇帝急了,对台上大喊:“不要演了!”r

孙太后却下令:“演下去!”r

戏台上也根本就没有停下的意思,鲍玉竹扮演的曹吉祥上场了,只见戏中的曹吉祥右手持一板斧,左手摇一草签,上蹿下跳,跃武扬威。r

‘曹吉祥’拖腔念白:“人说谈虎色变,老虎怎比太监?”r

小二在旁高喊:“错了、错了!”r

‘曹吉祥’质问:“什么错了?”r

“曹太监的武器怎么是把斧子?那草签能是啥兵器?”r

‘曹吉祥’笑了:“你真是呆鸟,这哪里是斧子?这是短钺(段越)!咱家靠了这段越,才能杀人越货;咱家左手那是曹钦(草签),有了曹钦,排除异己不难!右段左曹,左膀右臂!皇上也没有这么忠心的奴才!好段越、好曹钦!哈哈哈………”r

没等到散戏曲终,孙太后便严厉地对皇帝下令了:“你听着:立即放还杨韬,官复原职。”r

皇帝自小就畏惧太后,长大了也习以为常:“是!”r

“罢免曹吉祥的国公,连同他的帮凶一并清除!”r

皇帝还是一个字:“是。”r

孙太后又一道懿旨:“戏班子有功无罪,不准你难为他们。”r

皇帝索性把眼一闭,大声应答:“是。”r

戏台上演朝局,朝局中演戏剧!曹国公大概出京还没走到半路,北京老窝的门面便被砸了,这也是皇帝重感情,没有落井下石,只是下旨卸下了写有‘国公府’几个金字的门匾,曹国公被降为宫中四品供奉。r

自然有国公府家人飞骑追报凶信,这曹吉祥闻讯还能顾得上江南发财?掉转船头,仓皇回京,不过,还没忘了飞骑通知杭州办案的段越:京中有变,速回!r

待赶回京师,屁股还没坐稳,太监张采就来宣旨了,不过后宫的太监可不敢在曹吉祥面前摆架子,连宣旨的程序都简化了,干脆将圣旨递给了曹吉祥:“万岁的旨意您老好好看吧,您老已经降为四品供奉了,这府邸太大了些,还是般出去另置一处小宅院的好。”r

曹吉祥怒不可遏:“为什么?为什么降我的级?!”r

张采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天意难测吧?曹公保重,告辞!”转身就走。r

曹吉祥追着大喊:“张公公,告诉我,谁使得坏?!”r

张采不敢得罪曹供奉,却也不敢闲话泄密,给随身的小太监递了个颜色,便走出曹府。r

小太监走到曹吉祥跟前,附在曹吉祥耳旁嘀咕了一会儿,曹吉祥恨恨咬牙:“戏班子?班主是谁?”r

“班主姓鲍,玉竹班……对,鲍玉竹!”r

曹吉祥怒极反笑:“鲍玉竹?哈哈!鲍玉竹!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