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逐唐全文阅读 > 第92章 顾寻的野望

第92章 顾寻的野望


第二天一早,顾寻和徐世绩带着各自的人离开了槐花坡。

翟让和单雄信不曾离开,他们还要去韦城处理一些事情。虽然,家人们已经在几天前离开,因为走得太过匆忙,还有些手尾不曾收拾。

徐世绩和顾寻一起离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算是表达了他的立场,也就是说在翟摩侯自取其辱这件事情上,他站在顾寻这边。当然,这不代表他会为了顾寻和翟让作对,他之所以这样并非做给翟让看的,而是做给他们几个人的那些手下看看,让那些人不至于因为各种各样奇葩的理由来针对顾寻。

翟摩侯那件事情并不会让翟让对顾寻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诚然,翟摩侯是给翟家丢脸了。

不过,那小子从小到大一直顺风顺水,仗着翟家的势力称王称霸,从未受过什么挫折,故而,养成了妄自尊大的性格和暴躁的脾气。昨夜,被大头教训一番,在翟让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如此,那厮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现在受辱,总比以后莫名其妙丢了性命为好。

再说,翟让若是为这点小事情就对为救自己出生入死的顾寻不满,他就不是那个下狱之后仍然有许多盟友舍生忘死前来救援的翟让。

过了韦城,在一个三岔路口,顾寻和徐世绩一行分开了。

往南是去瓦岗,顾寻带着大头等人要走这条路。

往东是去卫南,徐世绩带着他的人要走那条路。

有一段时间,他都不会进入瓦岗,他要处理徐氏的商业事务,通过一系列的表演来证明自己与翟让越狱一事无关。现在,顾寻所在的那个基地处于草创,物资缺乏,无论是生活物资还是生产物资都缺乏,这些,需要徐世绩支援。

虽然,徐世绩近期不会去瓦岗,分别时,他也向顾寻承诺,说是最近几天就会派一批人将各种物资运往顾寻所在的那个基地。

两人告别时,徐世绩表情真挚地说了一番话。

大意是这一次让顾寻称为官府的通缉犯,他感到万分抱歉,如今,既然两兄弟走上了同一条路,那么,就要相互帮忙,同生死、共富贵什么的……顾寻自然笑着附和了几句,劝徐世绩别往心里去,就算没有这件事,他早晚也会走上这条路。

随后,两人抱拳行礼,各自走各路。

于是,顾寻带着陶辉等人纵马而行,没有合适坐骑的大头则小跑着跟着,他体力惊人,虽然,在短途冲刺上或许比不上战马,长途奔跑,却不比战马跑得慢,一路上,也就不曾掉队。

申时时分,一行人进入瓦岗地界。

一路上,顾寻没怎么说话,歇息的时候,大伙儿也只是默默地吃着干粮,喝着水囊里面冷却了的热水,之后,继续上路。

未来的计划,这就是顾寻一路上琢磨的东西。

通过这次劫狱事件,他算是和翟让集团挂上了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自己人了,只是,这个自家人也有亲疏之别啊!

翟让集团以翟让为尊,不过,并非什么中央集权的形式。

也就是说翟让即便是老大,却不是那种一言定生死的独裁者,单雄信、徐世绩、包括顾寻自己虽然算是他的手下,却有着独立性、自主性……用一个形象点的比喻,他们这个集团相当于后世的邦联制,也有点原始共产主义的形式。

以后,关于利益上的分配亦是如此。

比如,翟让带着大伙儿去汴水打劫,这次行动有单雄信同行,而顾寻并不曾跟着,那么,打劫之后的收获也就由翟让和单雄信分配,没有顾寻的份。当然,徐世绩的徐家有着销赃渠道,这方面的收入其他人只能放弃。

这么说来,这个集团似乎是一盘散沙。

话也不能这样说,若是遇到外敌,比如官府征伐、或是别的武力集团入侵,大伙儿就要聚在一起共同抗敌。

现在,翟让集团大概分为四个山头。

第一个山头自然以翟让为首。

一部分是翟家子弟,大部分是跟着翟让的外姓人,像黄君汉、贾雄等,在翟让担任东郡法曹其间,东郡地面的许多游侠儿都以他为尊,这会儿,有许多就跟着他进山来,也有一部分仍然潜伏在各地为眼线、耳目。

第二个山头则是单家庄。

单雄忠、单雄信两兄弟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单家庄的凝聚力最为强大,大部分是单家人,小部分是慕名而来的门客,他们的人数不多,却是翟让集团的精锐,唯一的一只骑兵就有单雄信统领。

第三个山头也就是徐家。

徐家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过,因为生意的关系,那些护卫大多分散在各地,并不容易收拢起来。只是,翟让集团并不怎么注重徐家的武力,他们需要借重的是徐家的财力以及商业流通渠道,不然,就算将那些财货打劫来,没有销赃渠道,也很难换来山寨急需的各种物资。

第四个山头也就是顾寻。

在大部分人眼里,这个山头只是充数的,顾寻只能算是徐家的附庸。

短时期内,顾寻不想扭转那些人对自己的这个看法,对此,他不怎么在乎,他是不怎么重视虚名的人,除非这个虚名能够给自己带来实在的好处,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有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说法。

通过翟摩侯事件,在翟让集团内,顾寻确定自己还算不得真正的自己人。

就算是徐家,也只有徐世绩一人看重自己,大多数徐家人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徐世绩是看在少时的交情这才接纳自己。

单家人应该对自己有些忌惮。

毕竟,自己和单家在集团的定位差不多,都是以武力为主。

翟让为首的翟家人一方面是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同样有些顾忌,毕竟,自己是外来人,若非在这次劫狱事件中出了大力,甘愿身陷死地,不然,他们恐怕不会承认自己能够独自算一个山头。

在昨晚的聚会上,大伙儿话说得很好,义气为先,生死与共。

不过,这种类似江湖上的黑道誓言可以信,却不可全信。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密参加杨玄感造反失败沦为通缉犯,曾经不停地在各路变民军之间流窜,鼓吹他的造反大业。大部分人都不鸟他,好一点的给他一口饭吃,把他当菩萨供在神台上,恶劣一些的任其自生自灭,让他只能吃草根树皮填肚子。最后,也只有翟让才真正接纳了他,给了他招兵买马的权力和财力。

让许多后来人吃惊的是,翟让竟然奉李密为主,尊其为魏公。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证明翟让没有多大的个人野心,他之所以这样做,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为了瓦岗这个团体着想的成分。

瓦岗军要想壮大、要想争霸天下、李密若是首领号召力要强悍许多。

李密是贵族出身,翟让呢?只是一个土豪……

若是李密的瓦岗军去攻打城池,那些官员投降的几率就要大了许多,换成翟让为头目,恐怕会受到顽强的抵抗。

李密起事,一呼百应,就算是那些世家门阀也会悄悄派一些子弟参加、或是支援一些物资,事先做一些投资;换成翟让呢?恐怕没人能看重这只变民军的前途,若是征战天下,他只能到处碰壁,寸步难行。

世道如此,所谓贵族官僚和平民土豪是有区别的。

还是拿顾寻不曾穿越的那个时空的事情来说吧……

后来,李密和王世充在中原鏖战,失败投了李唐,表面上,李唐给了他高位,却不曾给他实权,最后,李唐因为心存忌惮,甚至对他产生了杀心。然而,李唐仍然不曾公然杀害他,而是设了一个陷阱,逼他出走,说他谋反,这才将李密干掉。

同样的道理,王世充投降之后,李唐也没有公然下令杀他,而是利用孤独修德为独孤家报仇的名义将其干掉。

换成窦建德,同样是一代枭雄,只是因为是草根出身,被李世民俘获之后,押送长安,很快就在菜市口被砍掉脑袋。这样做的结果代价极大,从那以后,河北的窦建德旧部不断的反抗,李唐多次征讨都吃了大亏,花了好多年才平定河北。

要知道,当初窦建德攻破黎阳,擒获李神通、同安公主等李唐皇族以及徐世绩全家,后来,窦建德将李神通等皇族送回了李唐,仍然让徐世绩镇守黎阳,当徐世绩舍父逃回李唐之后,他也没有杀徐世绩的父亲徐盖,而是将其放回。

若晓得自己以后会有这样的下场,窦建德当初恐怕不会这样做吧。

三个人,三种不同遭遇,这就是家世的重要。

所以,为了瓦岗集团的前途,翟让甘愿上位,让李密当上了头领。

然而,他换来的是李密的背后一刀。

不管史书上怎么为李密杀翟让找理由,就像后来为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找理由一样,骨子里,这终究是恩将仇报。

翟让被李密杀了之后,徐世绩当场反抗想要逃跑,险些被杀,单雄信等人选择了投降,经过一番谈判,最好,徐世绩等人还是承认了既成事实,不曾和李密一拍两散,表面上,依然奉李密为主。

不过,大伙儿终究还是有了嫌隙。

后来,李密与王世充交战不利,大败而回,嫡系力量损失大半,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将领纷纷降了王世充。同样,保存实力的单雄信也率兵降了王世充,驻守黎阳的徐世绩则降了李唐。

当李唐派人招降徐世绩的时候,徐世绩没有同意,他说要李密亲笔来信让他投降他方才会听令降唐。

史书上说这是徐世绩忠义,真是如此?

徐世绩这是给李密背后插了一刀啊!

让李唐隐隐对李密有了忌惮,毕竟,他远在关中,他的那些部下仍然遥遵他的号令,此乃猛虎啊,不可放出闸。

如果,徐世绩真的对李密忠心不二,当初,李密兵败就不会选择远赴关中降唐了,他完全可以退到徐世绩镇守的黎阳,期待东山再起。他没有选择这样做,不过是害怕跑到黎阳被徐世绩所杀,为翟让报仇。

所以,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翟让是一个真正讲义气的家伙,不然,身陷牢狱的时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去救他,后来,为了整个集团的利益也不会把当家的位置让给李密。诚然,李密这人雄才大略,众人跟着他好处要多了许多。若换一个人,手下如果如此厉害,自己无法掌握,就算不下狠手,也会将其礼送出境。

不过,顾寻不晓得这些,关于昨天的歃血为盟,他只当是做一场戏。

后世的顾寻十岁左右就离开了故国,一直接受的是美式教育,虽然,曾经在唐人街待过,也看过一些杂书,也只是浮光掠影的一扫而过。对自己身处的这段历史了解不多,信息更多来自隋唐演义之类的话本小说,也就对瓦岗一头雾水。

一年前,他还在瓦岗山里找程咬金这个人。

程咬金的三板斧,这是他对瓦岗寨最为深刻的记忆,对了,还有一个手摇鹅毛扇的家伙,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的道士,叫徐什么?

如今,瓦岗寨并没有程咬金这个人,以后,究竟会怎样发展,顾寻也就一无所知。

很久以前,他就没有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所谓的先知先觉,那玩意,靠不住啊!要想实现自己的野望,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无非是要有人,要有兵,要有财……

有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要想有兵有人,就必须有一定的财力,单靠徐世绩支援以及随翟让等人去汴水打劫商旅肯定不成,自己须得另寻蹊径才是。

那么,另一句话也就异常重要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己比土著们有优势的地方在哪儿?并非错漏百出的先知先觉,也并非这莫名其妙拥有的强悍武力,而是更为广阔的视野、通晓各种制度规章、以及晓得许多一知半解上不了台面的发明创造。

慢慢发掘、慢慢山寨、慢慢种田……

这就是自己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