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吴华意识到自己准备的粮食远远不够,而虞城的有些官员现在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更有甚者直接建议驱赶这些人,反正又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干嘛非要浪费我们陈国的钱和粮食去救助他们,以前他们和我们打仗的时候杀了我们多少同胞啊。这些话在城里传的很快,很多涌入虞城的难民此时人心惶惶,担心哪天自己就被赶出城或者就被饿死了,导致这几天难民的情绪很暴躁,和虞城居民发生摩擦的事越来越多,而处理这些事情的官员大都不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就把责任推给了这些难民,从而找到了驱逐他们的理由。
吴华不忍心看到这些人受罪流浪,他小时候就有过一段时间的乞讨,而他现在想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去帮助这些人。可是,现在面对这些问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到江心补漏迟。正在为灾民忧愁的吴华,怎么也没想到,现在在灾民中又开始了瘟疫的蔓延,还好现在只在城外的人群中出现,而城中暂时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他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现在灾民流动性很大,而瘟疫的传播也很迅速,如果补救措施不及时,那么就会通过虞城而蔓延到别的地方,那将是举国性的灾难,那时候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呢。他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后,马上召集全城的所有医官,集中力量要找到抑制瘟疫的办法。可是,事与愿违,就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瘟疫已经由城外蔓延到城内了。虞城的居民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难民身上,双方多次争斗,死伤者日益剧增,而官员们大都不敢接触这些难民,手下的官兵也躲的远远的。吴华这时候也莫名的生病了,这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冲突。于是,虞城人民拿起刀枪纷纷驱赶难民,大批的难民被赶出去了城,大街上躺着许许多多的尸体,而这些尸体没有来得及处理,加剧了病情的传播。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赵逸轩没有离开虞城,他先是救助了些难民,可是他个人力量有限,而当地官府的人也不那么的尽力,粮食也没有多少。他从一些孩子口中得知,当地富商卢云宝为富不仁,他在这些天里大门紧闭,很少外出,派家丁把自己的粮库看管的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人来抢粮。赵逸轩通过打听得知,卢大富商平时骄横跋扈,仗着自己有钱有势,随意欺压百姓,他儿子的小妾就是给他家做长工的女儿。他的儿子看上了长工的女儿,女儿早就听说此人是十足的恶棍,千方百计不同意这门亲事,奈何他的父亲在他家做工,欠着人家好多的粮钱,卢云宝要挟女子说:“你要是不同意,就把你们欠的东西都还上,如果你敢偷着跑,那么你的父亲就要为了你付出沉重的代价,”女子无可奈何,就同意了这件事。赵逸轩心里盘算着:“此时为非作歹,他那些耀眼的成就都是压榨别人的,现在就让我来个劫富济贫,好赎他的罪。”他找了些难民,给他们提前打好招呼,在夜里当他打开粮库的大门后,他们就可以进去搬粮食了。
这天夜里,赵逸轩纵身越过卢家大院,来到粮库跟前,虽然看守的人很多,但是对赵逸轩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事,他在地上抓起一把石子,朝着这些人的身上打去,只听见这些人“嗯”了一声,就纷纷倒地了,他打开大门,难民纷纷攘攘的抢走了所有的粮食。卢云宝得知粮库被抢,报告官府,官府也无可奈何。
虞城的瘟疫越来越严重,现在死亡的不仅仅是难民,当地的官民也开始染病,有的人在痛苦中结束了生命,而当地的医官束手无策。赵逸轩在街上查看死亡的尸体,他通过综合的考虑,他有把握治疗好这种病,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说服当地的郡守,让他按照自己的办法来医治疾病。他去郡守府说明情况,看门的两人以为他是疯子,就没有理他,他也没有计较。而是腾地飞起,越过房梁,来到府衙内。看到一个仆役模样的人,他一个飞身来到此人跟前,这人被吓得不轻,嘴里颤巍巍的说:“你是人是鬼,”赵逸轩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瞪着恶狠狠的眼睛问道:“郡守大人在哪?”此人被他的举动吓得不敢撒谎,用手指了指后院的侧厢房说:“那个门半掩着的就是。”赵逸轩又一转身,还没来得及看,他就进入房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