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全文阅读 > 第16章 无欲无求,平常心态(2)

第16章 无欲无求,平常心态(2)


3.由于受羞怯心理的影响,怕羞者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往来。

4.由于愚昧无知所致。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大家正在谈论某一个话题,如果一个人对此类问题毫无所知,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是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害怕“难堪”,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只有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消极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勇敢地走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做事才会成功。克服心态的方法有:

(1)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社交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适应社交,调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与社会融于一体。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在交往中去发现,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别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要怕他人的眼光,因为“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也只有敢于承认自己不足大家才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4)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与人交谈就会收到交际的效果。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相容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打开心灵的钥匙,让自己融于社会,坦诚待人,你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4.凡事想得开——乐观做人

【原文】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译文】你应处于保持本性、无所修饰的心境,交合形气于清幽恬淡的方域,顺着自然的本性而不用半点儿私意,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

庄子认为如果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须使自己清幽恬淡。做人也应如此,只有保持恬淡之心、乐观态度才能更好地做事。

如果你想拥有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不妨拥有一颗乐观的心。但是拥有乐观的同时你会发现悲观就在不远处。

悲观的人对人生的态度与乐观的人正好相反。认为一切都不可改变,对一切都持之以否定态度。对任何事情总是作最坏的预测,在观察人的时候,总是看到本质恶劣的一面、满肚子自私自利的动机。对悲观的人而言,社会是由一群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组成,他们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自己谋利。这群人既无法信赖,也不值得对其伸出援手。

如果你曾与悲观的人进行合作,你会发现,只要你一提出计划,他们就马上会站出来反对,提出一连串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经这么一说,你大概会对自己的计划产生动摇了吧。

悲观的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甚至能同化乐观的人。例如某天早晨,偶然在路上碰到一悲观人,他会立即将消极的态度与无力感传染给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藉此实现其目的。

具体来说,悲观“倾向”有两点:一是对未来的不定与恐惧;二是人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怠惰。他不愿努力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以及度周末的方式,都希望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一般来说,悲观的人往往自私。以人推及,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那么贪婪、堕落,而且千方百计想占人便宜,自己又为什么必须宽以待人呢?他常常深怀嫉妒,只要听他说话就知道了。

相反,如果你与乐观的人相处,就会快乐很多,因为他们容易信赖他人,愿与他人共赴困难。虽然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但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所以与乐观的相处,悲观的人也会受到感染。

悲观的人,就像一只躲在自己的壳里面的乌龟,稍微探一些头,就怕发生异常危险;相反,乐观者关心别人,让别人畅所欲言,给别人时间,观察对方的所作所为。如此便能够了解每个人的长处、优点,因而得以团结、领导众人,共同朝某个目标迈进。卓越的组织者、优秀的企业家,都具备这种特质。

另外,乐观的人也容易克服困难,转败为胜。因为他会在失败中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悲观者则会因为一下子就看到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要让乐观的情绪带走悲观,做一快乐人。

5.雾里看花,荣辱皆云烟

【原文】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

庄子认为无论外物,内物,还是荣与辱,都是身外之物。不要被外在的事物动摇自己,应保有一颗自然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人们对外物的一种正确态度。

台湾著名作家林新居有一作品《就是这样吗?》或许能给你一种启发。

“白隐”是日本著名的禅师,佛法功德均为当时之人所仰慕。

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面对这种事情,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面对自己的名誉被毁,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真相: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为了让这个少女有生存的机会与空间,白隐甘心代人受过,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在受到人们冷嘲热讽时淡然不惊,只是简单的一句“就是这样吗?”而在冤屈被洗刷之后还是那么一句平淡的话,“就是这样吗?”这种荣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让人折服,可见白隐修养之高,道德之美。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想要实现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由此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变为愤怒的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作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6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却没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当遇到他人的质疑时,只淡然一笑,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面对成功与失败,只是大小与意义有所不同而已。面对成功与失败,应荣辱不惊。成功时要谨记,这荣誉只是过眼云烟,只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而已。失败了也不要一蹶不振,因为你拼博了,奋斗了,何谈后悔。人生荣辱只为一时,时光过迁,一切皆云烟。

6.只要心性好,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原文】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译文】用仁来普施恩泽,用义来分辨事理,用礼来规范行动,用乐来调和性情,状貌慈祥可亲,称为君子。

庄子认为君子应有仁、义、礼,有好的规范,做人拥有好心情,也就具备了仁、义、礼,快乐自在其中。

心性好,心态也就会随之平和与完善,这是因为心性因年龄的增长而成熟,随着岁月流逝,人世更迭,体会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后,你就能更明白心态与生活的关系,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心性,是对一个人的善恶成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如何判断自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种综合反映。

人对同样事情,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人生中的某些艰难与不顺,甚至危险与可怕的事件,往往也就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上事先形成了。

之所以说“事先”并不是说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而是他的行为往往就事先透露了他的结果。世间之事皆是人为所成,是人的思想决定了其所产生的后果。人想去谋利,想去得名,或想去做贼,这些想,都是“事先”动念。念先有了,事才会跟上。

动了什么念头,想去往哪里,这就是心性了。心性的好坏往往就决定了你心态的好坏。

人们习惯于把个人的品行过于社会化,个人品行的好坏,在更多的时候,是与社会公德相联系。仿佛只有在公众的场合里,品行才能显示它的好坏。而对个体的自我则没有太高的要求。

事实上,心性好与坏,对他人的影响力还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对个人生活所具有的心态的影响才最重要。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做事的成功与否,生活得是否美满,乃至悲欢离合的遭遇,都是在这个“心性”之中,由这个心性在作怪。

心性良好,健康的人,会注意到阳光、友情、温暖,寻找到欢乐,不缺乏自我安慰的办法,并有回避危险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好心性的人,会把日子过得舒畅,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整,能较自然地处在一种对事物的全面理解中。

好的心性,使人保持一种健全的生活基调,人生的和谐也由此而生。而心性恶劣、糟糕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头痛的问题。容易处在不畅顺中,内心黯淡,日日阴郁。这种人,往往也是过分自利的人,人在过分自利的状态下,本身就是一种艰难,负担会很重。心性丑恶的人,自然常常存有不好的念头,生出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容易走入偏狭,自身也会产生郁闷,步入迷雾,常与谬误为伴而不知。内心也总是阴云密布。这样的人,很少能体会阳光,温暖所来的快乐。

因为心性往往隐藏在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不容易被看清。好的心性与坏的心性,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区分开的。但它却明明白白作用着一个人对事物和生活的整体看法,指导着人的每一个行为,紧密联系着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往往就从这里出发。人生的幸福与不幸福,命运的畅通与否,甚至你到底能作多大的事,你的成功与失败,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往往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性。

心性好,世间温暖不请自来。

7.难得平常心

【原文】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译文】人不因好恶损害自己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用人为去增益。

庄子认为人不受外界好恶的损害,顺其自然就会增益,所以做人不要太累,只要自己轻松快乐就好。

人的一生潮起潮落,好与坏,悲与喜,就像你不知道天上何时下雨一样,非人所能控制,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面对外在的一切,保持平常的心态最重要。

徐相洛最可钦可佩之处,是他有一颗平常人的心。因为有平常心,所以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在发达时,不把自己看得不可一世、高人一等,在公司倒闭后不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自暴自弃,而是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能够自始至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这一天,62岁的徐相洛穿着侍者的服装,在汉城市中心一家大酒店,学习如何端拿不锈钢盘子。他在那家酒店参加侍者课程培训并对自己能在经济艰难时期找到工作感到庆幸。徐相洛是三美集团前副主席,集团的主要公司三美钢铁是韩国最大的不锈钢厂家。

大公司的副主席做餐厅的侍者,而且还怡然自乐。这在许多人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关于公司老板经理在破产后跳楼自杀的事不少,而像徐相洛这样身份的人,在企业倒闭后竟快乐地做起侍者来还是很少见的。面对生活的激流,他能进则进,能退则退,不因为自己过去曾居高位而不甘于低就,而是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现状,重新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倒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名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徐相洛的良好心态很值得每一个学习,像涂相洛这样大起大落的人不是很多,生活中平凡的人占大多数,但平凡人有时也经历一些起起落落,比如升学、升迁、落榜、失业等,面对现实,无论你身处何位,都应有一颗平常心,这样你才会笑看世界,过好人生赐予你的每一天。

8.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原文】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译文】(宋荣子)能辩别清楚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他对于世俗的名誉,是未曾汲汲追求的。

庄子认为宋荣子能将光荣与耻辱的界限分清楚,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对于名誉他却不急切的追求,用一种淡泊的心态来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