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4章 君王篇——最是无情帝王家(3)

第4章 君王篇——最是无情帝王家(3)


  唐玄宗酷爱音乐。他6岁的时候能歌舞,显露出音乐资质。少年时就在府中自蓄散乐一部以自娱。他精于多种乐器演奏,如琵琶、横笛等,羯鼓的演奏技艺尤为高超。唐玄宗还是一位少有的作曲大师,他一生中参与创作的音乐作品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和大型歌舞曲。唐南卓《羯鼓录》曾说他:“若制作曲词,随音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皆应散声,皆中点拍。”

  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唐玄宗对唐代的音乐制度也做了多次重大改革,调整了原九部乐、十部乐为坐、立部伎,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后来,唐玄宗又设立梨园,扩充教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艺人,同时吸收和容纳外来音乐。对此,史料上有相关的记载。《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新唐书·礼乐志》则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从此,在唐玄宗的带领下,“梨园”成了唐代一个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于是,后人们习惯上就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而唐玄宗也因此被称为“梨园领袖”。

  对于梨园的性质,《辞海》中认为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则说“唐玄宗时,宫廷内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李尤白提出:“梨园”是既训练演员,又肩负演出的“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则是其院长,在他之下有编辑和乐营将两套人马。前者的职责,类似现在的创作人员,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导演和教师。

  要是你去戏院、剧团看戏,可千万别忘了这位“梨园领袖”唐玄宗。

  ●宋高宗为何不愿迎回徽钦二帝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第九个儿子。靖康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的父亲和兄长)被掠。于是,赵构南迁临安建立南宋,却偏安一隅,成为历史上乞和苟安的投降主义君王。

  为什么宋高宗愿意苟且偷安,却不愿意北伐迎回徽钦二帝呢?其实高宗在位初期,原是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可是不久后,他罢免了李纲,启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与金议和,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从而使抗战形势逆转。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宋高宗赵构与金的议和,不愿北伐迎回徽、钦二帝雪洗靖康之耻,主要原因是因为宋高宗赵构担心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害怕徽、钦二帝回銮与他争夺皇位。

  对这样的说法,有些学者提出了疑问。其实赵构担心自己皇位的正统性的确不假,但是作为一个建立新政权(南宋)的皇帝来说,保住皇位会很难吗?在中国历史上,遇上这样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禅让,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篡位的乱臣贼子都可以搞一个虚伪的禅让仪式来使得自己的篡位合法化,宋高宗为什么不把二帝先迎回来控制在自己手中,搞一个皇权的禅让仪式,这一切不都就完全正统合法了吗?更何况宋高宗比那些贼子的合法性强多了。所以赵构不愿北伐,迎回徽钦二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南宋政权实际上是在南方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在这样的政权中赵构的皇权权威是有限的,这与马上打江山或者坐稳天下官僚系统齐备的皇帝相比较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样的一个皇帝,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个牌位而已,象征意义多于实际的权力。所以赵构虽然是皇帝,但他的权力与以往的君王是大大不同的。因此,对于他的行为,我们要深刻地体会他实际处于的权力环境。

  赵构之所以能够在南方建立政权,除了他在血统上的优势外,更主要的是他能维持当时各个豪强之间的平衡。在此背景下,二帝如果被迎回,这样的权力制约关系一定会被打破。二帝如是回到朝廷,赵构定能够控制他们。但是若二帝到了某些居心叵测的军阀或豪强手中,进而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问题就麻烦了,国内的政治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内乱则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帝的回归已不再是赵构当不当皇帝的问题,而是妄想控制二帝的集团与其他拥立赵构的集团之间的内部矛盾了。即使是赵构自己不想当皇帝,那些拥护他的集团也是不允许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明代宗、英宗时的于谦就是最好的例子。

  宋高宗赵构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论后世之人如何猜测,这最终的原因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吧。

  ●成吉思汗猝死六盘山之谜

  一代枭雄成吉思汗,带领蒙古族人四处征战,是一个拥有雄图霸业的征服者。领袖毛泽东也称赞其为“一代天骄”。然如此伟大的征服者,在他死后也给后世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吊足了无数人的胃口。其中,最具魅力的历史悬念就是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十万大军进攻西夏。公元1227年正月,蒙古军队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同年六月,成吉思汗到六盘山去避暑。西夏首都中兴府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粮食也没有了,西夏国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投降。然而就在西夏投降后,成吉思汗猝死在六盘山。

  据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修改的《元史》记载:“秋七月壬(公元1227年)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但是,这些文字看似言简意赅,实则语焉不详,因此后世一直不知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于是世人纷纷猜测。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后世大概有五种说法,且多与西夏有关。

  一是“坠马说”。这一说法记载于《元史》中,是几种说法中最正统,也是最为多数人所知晓的。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带着夫人也遂去征讨西夏国。冬季时,在一个叫阿儿不合的地方打猎。不想骑的红沙马被一匹野马惊着了,导致没有防备的成吉思汗坠落马下受伤,当夜就发起了高烧。于是也遂便询问随从的将领该如何是好,有人建议反正西夏城池都在,一时半会也逃走不了,干脆回去养伤,等好了再来攻打。但是成吉思汗却十分要强,害怕被西夏人笑话。加之正好西夏一叫阿沙敢不的大臣讥笑他,成吉思汗听后,更加不愿退兵,遂挺进贺兰山,将阿沙敢不灭了。但此后,成吉思汗的伤病一直未好,反而加重,到1227年农历七月十二终病死了。

  二是“中毒说”。这种说法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是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于1275年到达中国,和元朝有过17年的交往。在其游记日记中这样记叙: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围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时,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来的毒箭。结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伤势益重,一病不起。但是民间对“中毒”却有另一种说法:成吉思汗是让被俘虏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在陪寝时下毒致死的。

  三是“被刺说”。这种说法与上面被俘西夏王妃有关。说这位王妃,在陪寝的时候,乘成吉思汗放松警惕,刺死了他。这一说法源于清朝康熙元年的《蒙古源流》。此书是蒙古喀尔喀部亲王成衮扎布进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乾隆命人将其译为满、汉两种文本,并题书名《饮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应该说,这一说法也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四是“被咬掉生殖器说”。这种说法,既未见于正史之中,野史也没有相关记述,但却在外蒙古人中流传。这一风流事件也与西夏王妃有关。据说,这位主妃表面上虽臣服于成吉思汗,内心却不忘国仇家恨、不甘受辱。在陪寝当晚,借行房之机,将成吉思汗的阴茎咬掉了。一个67岁老人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羞恨交加,遂致病重。因为这是一件发生在帝王身上的难以启齿的特大丑事,就被瞒了下来,对外只称大汗是坠马受伤致病重。

  这种说法虽然荒诞不经,但仔细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若成吉思汗真是死于西夏王妃之手,那么行刺和下毒都是不具备条件的,陪寝时乃裸体,何处藏带凶器和毒药?即使带有凶器和毒药,作为一个被俘之人也是要搜身的。在这种情况下,两手空空的王妃最致命的暴力行为自然是咬掉男人的要害处。

  最后一个是“雷击说”。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文章透露,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在那里却有凶猛的雷击和闪电,致使很多人死亡。”因为这原因,蒙古人很怕雷电。南宋彭达雅所著《黑鞑事略》记载,“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比之上者较为离谱。

  ●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后人每每论及韩林儿的死因时,大多认定是由朱元璋设计所陷害,这似乎已成定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韩林儿应朱元璋的邀请,南下去往朱元璋的军中,途中却因为船翻而淹死江中。据《明史·廖永忠传》“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此举真如朱元璋所言,是廖永忠为邀功的擅自行动?后人联系朱元璋晚期大肆屠戮功臣的毒辣和残忍,多认为“小明王”韩林儿是朱元璋命人害死的。如此看来,这样的推论也是顺理成章的。可是,真的是朱元璋命人害死了韩林儿?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有学者指出,“小明王”的死并不是朱元璋指使人陷害的。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哀怨,社会动荡,明教正利用这一点在广大穷困农民间进行传教,准备武装起义。河北韩山童也是重要的秘密宗教领袖,广招信徒,酝酿起事。然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害,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后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拥立下为小明王,国号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出自郭子兴麾下,自属红巾一系,名义上确算韩林儿部下。不过天下大乱之际,群雄并起,这种名分上的归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朱元璋事实上也根本没有对韩林儿称臣,只不过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共用一个“龙凤”年号而已。《明史·太祖本纪》中有记载“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日:‘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正当朱元璋稳扎稳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曾经风光一时的韩宋却是江河日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遣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刘福通只得向朱元璋求援。待援军到达,刘福通已被杀。于是朱元璋在击走吕珍后,“以林儿归,居之滁州”。

  若朱元璋真授意要杀韩林儿,那么他早就应敢杀掉灭口,而暗杀这样的做法实不合情理。再说刘福通既亡,韩林儿则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于朱元璋的妨碍,仅仅就是一个名分和“龙凤”年号而已,这在乱世而言,构不成登基的阻力。第三,“林儿本起盗贼,无大志,又听命福通,徒拥虚名”。韩林儿既无政治上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军事上的号召力,战乱之后,其教众各奔东西,或各自有所归属,早已丧失了宗教上的凝聚力。朱元璋只要威逼利诱一下,就可让韩林儿屈服,或不予理睬,直接将其撇到一边,随便封个王养起来也无不可,毕竟韩林儿连方国珍都不如,根本没有翻身之术。第四,若朱元璋真的要除去他,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完全可以做到不露痕迹,制造如此张扬的翻船“事故”实为画蛇添足。

  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在没有新的历史证据的情况下,恐怕这将会永远是个谜吧。

  ●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他而死,于是由皇太孙朱允即位,这就是建文帝。

  由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采取“削藩”的建议,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后来朱棣攻陷了京师,即位为王,成了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他究竟是生是死?生,又在何方?死,又在何处?明成祖朱棣对此总是放不下心,这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有人说建文帝的一个太监穿了他的衣裳投身火海,做了他的替死鬼,而他自己趁机逃走了;有人说建文帝削发出家,藏进了某个寺院中;还有人说他是从地道中逃走的,而且出走后故意放的大火。更有人发挥了这些说法:建文帝流落民间后,去了云南,住在山中。建文帝出逃的协助者史仲彬后来还多次南下与他会面。而在后来的明英宗时期,建文帝还曾回到京师,住在宫内,寿终正寝。这些传说或真或假,难以断定,或许只是人们的附会之言,然而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录,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中。当时燕王军队兵临城下,将宫城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尚武、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到他手上就绝没好下场,于是放火纵身火海之中。而朱棣也决不能让建文帝继续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登帝位。当燕王军队开进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但是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朱棣在发现烧焦的尸体时又假装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只是为了“清君侧”,辅佐建文帝。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

  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可是朱棣即位之后,下令苦心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到底下落如何,又如何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