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全文阅读 > 第63章 金兵南侵,流落民间

第63章 金兵南侵,流落民间


  宣和二年,徽宗秘密派人在一处离宫修建暗道。宣和四年三月,暗道建成。徽宗从暗道来到镇安坊,临幸李师师,赐给她大批珍宝。师师过生日时,又赐了一批珍宝。

  一天,众嫔妃问徽宗:"李师师长得什么样?令陛下如此痴心!"徽宗说:"她和你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别有一种幽姿逸韵。"

  一天半夜,李姥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师师,外面有个黑脸汉,说要见你,你快去招呼一下。"

  师师说:"你也真烦人!我这身子已经圣眷,怎么还能接待俗客?你教别的姑娘去吧。"

  李姥姥说:"他指名定要见你,面带杀气,包裹里露出刀柄。你千万不要惹怒了他。"

  师师笑着点了点头。一会儿,黑脸汉进来。师师见他四十多岁,虽身材矮小,却也别有一番草莽气概,一看就知是个强盗头目。师师第一次接待强盗,很有新鲜感,向前深深行个万福,问道:"客官贵姓?"

  黑脸汉说:"你问我吗?我与朝廷同姓。"

  李师师笑道:"客官从哪里来?"

  "山东!"

  这两个字赛过雷霆万钧,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怎能不让师师联想到他就是宋江?师师心想:"来了风流皇帝,又来了个草头王,两个人若碰上了,那可如何是好!我的性命很可能像阎婆惜一样断送在他的手中。"

  李师师一面吩咐厨房安排酒肴款待,一面问道:"客官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宋江一边伸手抚摸师师的玉手,一面说:"久闻姑娘芳名,特来拜访。今日得见,果然天姿国色!"李师师轻轻挣脱,解开徽宗送给自己的鲛绡手帕,笑道:"贱妾手腕疼痛,用手帕包着,客官不要见怪。"

  宋江问道:"听说赵官家经常到此,可有此事吗?"

  李师师笑道:"哪些此事,客官不要轻信谣言。"

  宋江把鲛绡手帕抢过去,问道:"此乃外国进贡的西域奇香,只有皇宫才有。你说赵官家没来过,请问你哪来的西域奇香?"

  李师师笑道:"不敢惊动客官,你可是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吗?"

  宋江笑道:"宋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梁山泊宋江,人称黑三郎。"

  "妾身听说宋头领有一百零八条好汉,怪不得敢只身深入京师重地,却不知京师禁卫森严,万一有所漏失,那时后悔晚矣!妾身斗胆,宋头领还是快离开这里吧!"

  "京师算什么重地,又困得了我宋江?况且我此次并非单身前来,有众兄弟埋伏在京师,这一点姑娘放心。"说完,他将李师师抱上绣床,一夜缠绵。

  次日中午,李师师躺在宋江怀中,问道:"贱妾烟花下贱,容貌丑陋,何劳宋头领远劳光顾?请问宋头领前来汴京,所为何事?"

  "宋某虽沦为草寇,但一定念念不忘为国尽忠。众好汉也与我一样,陷身草寇,情非得已,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朝廷招安。宋某听得徽宗风流好色,经常到姑娘处;又打听得姑娘为人侠骨热肠,有"红妆季布"之称。想如今奸臣当道,皇上被奸臣蒙蔽,还在调集重兵,一意主张剿杀,哪里知道我们一片渴望招安的心。只要姑娘能把我们的苦衷代为转达,使陛下知道我山寨众弟兄愿意为国效犬马之劳,则招安有望。"

  "宋头领请缨无路,令人扼腕!贱妾何惜一言,挽回圣心。只是宋头领要留下凭证,使陛下相信。"

  宋江听后大喜,在墙壁上题词,以铭心志。李师师见宋江竟写得一手好章草,写的是《念奴娇》。

  写完,宋江说:"劳烦姑娘珠喉,试唱一下。"

  师师取来古铮,一面拨动弦索,一面唱道:"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宋江越听越难过,举起酒坛一饮而尽。

  临别时,李师师说:"宋头领放心,此事全在贱妾身上,请速回水寨,静待佳音,不必在京城涉险!"宋江谢道:"多蒙姑娘鼎力玉成,一切都拜托了。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说完,宋江大步流星地出院去了。

  傍晚,徽宗登上楼,来到她的房中。师师指着墙上所写的词说:"陛下请看,这是昨晚那个客人所题之词。"

  徽宗一看壁上那一笔章草,龙飞凤舞,暗暗喝彩,等到读完全词,细加推敲,拍案道:"莫非来者是梁山大盗?"

  "陛下猜得不错,此人正是梁山泊上首领,绰号及时雨的宋江。他们落草为寇,情非得已,日夜渴望朝廷招安。怎奈朝中大臣一意主剿。宋江找到贱妾这里,题词粉壁,以求陛下网开一面。臣妾不敢妄谈国政,只是觉得目前内忧外患,若能招安梁山盗贼,也是好事。"

  徽宗说:"宋江横行河朔、京东,打败了数万官兵,其才必有可用,不如招安。令梁山兵马征讨方腊叛军,或可平东南之乱。"

  徽宗坐下,抱起师师,不胜爱怜地说:"难为你了!应付强盗的确不易,不知他可曾强暴于你?"

  "没有!他特来求贱妾帮忙,岂会强暴于我。"

  "朕住在宫中,对许多事情不知情,只凭阅读官员的奏折,难免受到蒙蔽。原来,朕以为宋江是个凶恶之徒,今见他写得一手好章草,才相信草莽间多人才矣!唉,朕因为怕朝臣谏阻,虽封你为明妃,但不敢接你入宫,现在连强盗都来见你,若不是你事先预防,朕差点险遭不测。朕发誓,过几天就赦令开封府为你落籍。"

  师师连忙谢恩。但她并不开心,因为一入皇宫,就与世隔绝了。

  徽宗接李师师进宫时,宋朝已经危在旦夕了,处于北方金国的兵锋下。公元1126年冬,徽宗来到李师师的樊楼,喝过几杯闷酒后,对李师师说:"师师,金贼攻进内地,不肯讲和,我已经下了罪己诏,准备让太子即位。唉,我当太上皇后,与你在一起的时间就多了!"

  李师师没有料到局势竟如此严峻,她说:"但愿如此......"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徽宗退位,宋钦宗即位。三天后,金军强渡黄河,开封城内,人们争先恐后地逃亡。李师师渴望回到民间,找个小庵,削发为尼。徽宗十分生气,堂堂明妃,削发为尼,成何体统。然而,徽宗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只好听任她流落民间。

  一年后,金军攻破开封,宋徽宗、钦宗成为俘虏,在北上的俘虏队伍中,达三千多人。在北上的日日夜夜,徽宗经常回忆起明妃李师师。在燕山的一处寺庙壁上,至今仍留有徽宗"瘦金书"的手迹:"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名噪一时的汴京名妓李师师,漂泊到了临安,在朋友罗惜惜所设的行院教曲。不久,高宗自建康迁都临安。李师师起初对高宗寄予很大的希望,以为高宗会励精图治,迎取二帝回朝,使自己与徽宗重逢。

  然而,高宗只图自己快活,根本不想收复中原,迎回二帝。他用军饷建造离宫数十所,又在西湖建造了聚景园等六处园亭。高宗坐着大龙船,在湖上游玩,军民无不哀叹。

  后来,徽宗死在五原城的噩耗传来,李师师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那时,她已人老珠黄,不值钱了,再也不能混在年轻女子中卖唱了。到了年底,她伤心地离开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临安,漂流到西南去。最后,她停留岳阳城里。

  多年后,有人在湖南洞庭湖边遇到李师师,她已经嫁给了一位商人。对此,有诗为证: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她的词感情真挚,思想清新,有许多佳作脍炙人口,流传后世。李清照四十三岁以前的生活较为优越,后来饱尝金兵南侵后的战乱之苦,加上丈夫去世,晚年生活十分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