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渔溪耕夫散文随笔集全文阅读 > 第29章 篇二九“.汗清”“三立”及其他

第29章 篇二九“.汗清”“三立”及其他


“汗青”“三立”及其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英名连同他的《过零丁洋》的诗句,被人们传颂近千年了。他的爱国行为和民族气节也还将被人们千秋万代传颂下去。这正是他“丹心照汗青”的印证。

“汗青”,即史册,名照“汗青”,也即青史留名,千古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问叔孙豹,怎样才可“死而不朽。”叔孙豹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依叔孙豹的话说,一个人要想名垂千古,“死而不朽”,在生之年或要“立德”,或要“立功”,或要“立言”。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林、孔庙历朝历代被人们朝拜,原因是孔夫子立德立言,被世人尊为“圣人”。他的“仁”与“礼”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他的言论集《论语》是儒家著作中的经典,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被人们承袭了两千多年,还将继续沿续下去。孔子其德、其功、其言,真可谓不朽,“青史”是顺理成章的。

万里长城,中华的象征。当人们登临长城时,心里不免会想起一个人,他号令国人修筑长城,连接长城,对外抵御凶奴的入侵,对内统一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他便是始皇帝赢政。谁能否定秦始皇的功绩?谁能把秦始皇从历史上抹去?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原本一介儒生,且性情耿介爽直,又不善于迎逢当朝皇上和群臣,还为李陵事遭受宫刑。这样一个人,即使在现在,人们也仍然会瞧不起。然而,司马迁的名字与他的《史记》却能“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就因为他心有宏愿,能忍辱负重,终于著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中国第一”史书。立言如此,当不朽也。

当今,看见助人为乐的人,便会说:“雷锋回来了!”因为“雷锋精神”已作为一种崇高境界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兰考县人看见沙丘上的泡桐树,便想起“焦书记”,因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还活在人们心中。

凡于国于民有德有功的人,自然留名“汗青”,但无德无功的人你纵然有心留名,也是惘然。

唐高宗李渊之子李元婴被封为滕王,为官洪州(南昌)时建了滕王阁。他原本想立楼扬名,可是终因无德无功也不立言,理所当然地让人们忘却了滕王阁的“身世”。倒是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占了便宜,使楼阁、诗序与王勃齐名了。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滕王谁?

北宋巴陵郡守滕子京比较聪明,他在重建了岳阳楼之后,请文化名人范仲淹写文章把他的名字和建楼之事记下来。滕子京对人说:“楼观非有文字称记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不为著。”可见滕子京是想垂名千古,但是滕子京也终因政绩不显没有留下多少好名声。而范仲淹却因立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成千古美谈。

现时之下,也有人想“青史留名”,他们有的出钱请人写“功德文”,有的请石匠刻“功德碑”。出钱请人写“功德文”的,要么因“功德”水份太重,要么被人揭了短,往往痛苦“流产”,即使虽然面世,也只作“昙花一现”,赠人以笑柄。有些建“功德碑”者,虽然“为官一任”,却是“作威一方”,更有甚者,还“为害一方”,如******、胡建学之流即是。这些人,德之不立,功之不建,言之不实,腐化堕落,名声必然“速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