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远古巫女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九章

第1卷 第九章


  “澄,你不用烦恼。”西见她闷闷不乐,晚间休息的时候坐到她身边宽慰:“陶氏人没有眼光,不识神灵。不用理睬愚蠢的他们。”他又谴责性的批评,“姬姓一向仗着她们部族人多,什么事都喜好管一管。最是讨厌。”

  巫澄勉强笑笑,她的心情低落并不是因为这个。

  “我陪你出去走走吧。”西提议。山洞里只有几个年长的女人如云,禾在看着火苗。年轻人都跑出去了。

  巫澄不置可否。

  这一片盐碱地很广阔,有几处没几处的生长着稀稀拉拉的草。月光之下,依稀可以看见有人影亲密的抱成一团,隐隐约约传来男子低沉的喘息和女子断续的呻/吟。

  啊呀,这是……

  巫澄脸刷的就红了。那什么,不是说每一代女人有固定那啥的部落男人么?难道这一代轮着的正好是陶氏部落?还有,不是说“踏水”才是约会“钻草丛”的日子么?

  西对此冷笑:“三代一轮换的规矩是女娃大神给凡人降下的神谕,保佑生出健康聪明的后代。可是离母神降临的时代已经太久,久到人们已经不再将祖先的规矩当回事了。”他似乎是对此深恶痛绝,“夭折的孩子,就是神灵对她们的惩罚。”不然为什么同一个母亲生育的孩子,有的聪明有的就很愚笨。有的非常健康,有的又非常虚弱?一定是因为这些男人和女人违背了神灵定下的规矩。

  对于这个观点,巫澄持保留态度。孩童夭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个人类,有权知道自身基因密码的那两个提供是谁。最基本的血缘关系应该辨析清楚。追述本源是双方的,无论母系还是父系,都缺一不可。

  文明的进步是缓慢的,从重视母亲到重视父亲,直到重视父母双方。人类进化的脚步艰难而又残忍。

  微弱的月光下,西灵活的就像视线不受黑暗阻拦一般,小心翼翼的拉着巫澄穿梭在草丛之中,寻到一对男女就悄悄停下来听一会儿。

  巫澄的三观都要崩裂了!这种“听墙角”的猥琐嗜好肿么可以出现在西的身上?少年你理直气壮的听人家“啪啪啪”真的好吗?

  “啊……”女人似欢愉似痛苦的声音一点儿没遮掩,叫的高亢激昂。巫澄顿时羞红了脸。拉着西就示意,我们回去。

  西却坚持要靠近。靠近后可以看见,月光下模糊的两个身影。女人是絮,男人是陶氏部族的人。这会儿应该是完事了,一边休息一边闲聊:“你们那个巫女,那么瘦弱,一点儿都不强壮,一点儿都不像神。”男人说。

  絮懒洋洋的说道:“关你们什么事。”

  男人嘿嘿笑:“好奇嘛!问问呗。怎么?不能说?”

  “有什么不能说的。”絮很不在意,随口道:“巫女是从天而降的。本事大着呢。”

  “哦?有什么本事?”男人兴趣十足。

  絮轻叱一声,口气傲慢:“我不告诉你。”推开他,如同女王一般高傲的起身,披了衣服走人。

  西也悄然离开,换了个地方继续听。

  激情中的男女对周边环境感知本就下降。又不防有人会如此无聊。西基本一听一个准。陶氏部落的男人和女人几乎都会问起风族人巫女的事。男人们关注巫女有什么神通。女人关心巫女为何皮肤如此白,能不能干?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絮一样口风严谨。有几个男人女人就说漏了嘴。什么巫女大人发现了新的食物,什么巫女大人教大家做了“筐”。

  好在关于巫女会制盐这件事,在老练的花族长封锁之下,队伍里只有云和西两人知道。没有透露出去。大家只知道,巫女这次出来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有用植物。

  因此,几乎所有的风族人都喜气洋洋的表示,他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回到山洞,西脸色阴沉的几乎滴出水来。

  巫澄觉得这事也不能怪大家。远古人娱乐稀少,除了劳作还是劳作,日常生活难免枯燥无聊。有了点新鲜事还不可劲着八卦?这就跟某个封闭的山村来个外乡客人,不到半天全村男女老少都知道了。一周之内话题全部围绕着该外乡人打转。道理是一样的。

  火光跳动,西沉着脸不知在想什么。

  约会结束的男女三三两两回来了。边走边兴奋的谈论。话语飘进巫澄的耳朵,差点没把她囧死。

  什么你找了几个,我找了几个。什么某某的太大,弄的我很疼。什么哎呀你不早说,那个某某某,我都没感觉他就完事了。下次再不找他了,明天换某某试试。

  男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是异常豪放。什么谁谁肯定还没生孩子,特别紧。什么谁谁丰满,一只手都抓不下。谁谁就不行了,都下垂了,本来不想找的,但是一时没其他女人空着,就先将就了。

  最奇葩的是,他们还互相交流。你能相信么?这群男人和女人毫无障碍,也没有任何羞涩的交流这个话题,平常的就跟交流今天的晚饭有多少肉多少黍一样。

  巫澄恨不能捂起耳朵。自插双目。

  更为要命的是,这群人有的讲究点,好歹去水边洗了一把才回来。有的不讲究,就这样大大咧咧进山洞。这种人还不止一个,奇异的味道立刻就弥漫空气。

  巫澄绝望的想: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和人群中,她一定是要么得抑郁症,要么得狂躁症。

  真的可以在这个时代活下去么?

  ****************

  小雨过后,盐碱地面泛出了一层白花花的东西。

  天光放晴,地面很快被晒干。远古部落的人类拿着磨薄的大龟壳,将这层灰白的泥土铲了,收集起来。

  这样的“盐”口感非常之差,有能力换到岩盐的部落,都不屑来这里收集。除了陶氏部族,巫澄没有看见第三个部落。

  “他们会做陶,为什么也不富裕?”巫澄奇怪。

  云说:“大家都会。”虽然他们做的更精美。但日常使用嘛,谁会讲究那个,自己烧烧就行了。就跟风族对年历和季节知识的领先一样,别的部落虽然不会,但这并不耽误他们耕种打猎采集。

  不是技能不好,是太超前了点,不属于大众需求。

  陶氏族人采集够盐就走了。风族人依然在忙碌,她们将所有带来的筐都装满了盐土,高高的堆得冒了尖,才沉重的往回拖。

  回到部落,巫澄的房子已经建好了,正在晾干。她顾不得看一眼,立刻指挥众人开始忙碌。

  用土坯垒一个大池子。这个池子必须是和地面隔空的。因为盐流入地面会影响土质。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她想试着培育果树。争取家家门前都种几颗,即能遮阴,又可以收集果实。

  几次失败后,土坯大池子终于搭建了起来。将盐土倒进去,一次不用多,半池子就行。再倒上水,不需要多,漫过土面一些即可。然后不停的用力搅拌。等泥土和水完全搅匀再停止下来,令其沉淀。

  沉淀出来的清水,舀进大陶盆。在太阳底下暴晒。晒过几天,利用阳光蒸发消耗掉一部分水。最后剩下的这水,架上土灶用火烧。

  巫澄没有一次性烧掉全部的水,而是先取少许做实验。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明智的。熬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火大不行,火小也不行,水烧干了更不行。在无数次的试验后,火候大小的规律先被找了出来,接着是捞取盐的时间。在这里巫澄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不管水有没有敖干。记忆中那种雪白晶莹的盐粒结晶就是出不来。水熬的差不多时,陶锅边就开始结一层白白的锅巴。到最后,出来的盐就是这种锅巴。敲碎了也能当盐用。咸味也有。花族长已经满意的不得了。但巫澄就是百思不得其解,为毛漂亮的白盐它就是出不来呢?这不科学!

  一定还缺了什么。她努力回想化学公式。一片空白。

  由于西的提议,熬盐试验被设为机密,只有花族长、云、西三个人参与。三人眼巴巴的看着巫澄。巫澄倍感压力,压力之下脑子里就冒出一个词“盐卤”。

  盐卤?盐卤水?卤水、卤水点豆腐……卤水好像有毒?

  巫澄大惊,她想起来了,好像还真有毒。赶紧告诉那三人,熬盐的水是有毒的。但是可以用来点豆腐。

  豆腐什么的先放一边,有毒这个问题一提出来。三人齐齐吓了一跳。西找了个田鼠做试验,喂了卤水果然死了。

  “那盐呢?也有毒?”云一颗心都要灰了。

  还好这回的试验结果喜人。吃了好几天盐的田鼠什么事都没有,就是水喝的多。

  “行!这样就很不错了。”花族长拍案定夺。糙点就糙点,这熬出来的锅巴盐比原先的泥土盐可是强了一百倍。样子好,味道也好。又不是人人都见过巫女带来的晶莹细盐,这样的拿出去已经很令人惊奇了。花族长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和盐母的盐比毫不逊色。一定大受欢迎。

  “那就先这样吧。”巫澄有些失落。她不打算放弃试验。封建社会没有工业化学,那时的人既然可以熬出雪白的细盐,现在也一定可以。所缺的无非是添加剂。而这个添加剂不必工业合成,完全可以在天然物中提取。大不了她一样样的试。

  西支持她的想法。也在行动上提供着帮助。小山一样高的柴,寻来的各种植物。

  巫澄觉得植物汁液的可能性最大。封建时代的人日常生活中利用最多的就是植物。清洁牙齿的是植物——柳枝,洗涤衣物的是植物——皂角,染布料的是植物——蓝靛草,治病的还是植物——草药。

  可见添加剂为植物的可能性最大。

  她这边锲而不舍的试验着。花族长那边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大量熬盐了。一批批人去盐碱地带回盐土。部落里喜气洋洋,热火朝天的大干。期待着夏季末的交易大集会,用这新盐换回许多物资。

  这样热烈忙碌的气氛下,众人顾不上关注深居简出,每天闷在屋子里烧盐水的巫澄。巫澄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不肯放弃,似乎熬出细盐对她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熬出了这个,就能证明什么。

  证明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唯一锲而不舍支持她的只有西。每天,只要一完成自己的劳作,他就第一时间来她的小屋。陪她一起做着一次又一次枯燥的重复试验。每一次都是失望,无一例外。

  那神秘的添加物是什么?答案曾经离她很近。课堂上老师可能随口讲过,化学资料里一定提过,网络上或许有人闲谈过,百度一下就可以轻松得到过。

  答案离她如此遥远。寻遍每一个山头,找遍每一株植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永远没有结果。

  春季结束了,夏季来临。巫澄疲惫的已经打算放弃。就一次,最后一次。不行就算。她这样想着。

  然后就在那一天,奇迹出现了。

  手臂因为用力过度,一不小心,将一截木柴灰烬落入了烧煮中的盐水。陶盆中翻滚着的盐水就像得到了什么命令似的,整齐的顺着木柴灰开始旋转、凝结……一颗颗晶莹的盐粒从水中分离了出来。

  巫澄几乎不敢呼吸,眼眶一热,屏气无声的凝视着这一刻。

  带着木柴灰粉末的白色细盐在她几乎绝望的时候,出现了。

  巫澄含着泪水而笑。感谢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