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谁都希望能够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为此我们努力展现自己最好的形象,但其实这里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幽默。幽默的人有讲不完的笑话和趣事,常与思想开放、好相处、热情开朗等形容词画上等号,和这样的人沟通,谁都会很轻松、很开心。一个人只要能够让人发笑,立刻讨人喜欢,那么交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1.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人际交往中,具有什么特征的人更吸引人、打动人呢?你可能会提到友善、热情、开朗、宽容、富有、乐于助人等,但事实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幽默了。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其他特征不重要,只是这些品质在交际中最开始没有太多机会展示,而幽默,通过你的嘴巴就完全可以体现出来。
与不熟悉的人会面,我们难免情绪紧张,不知该说什么好,这时很容易出现四目相对、局促无言的拘谨,沟通难以顺利进行下去。我们知道,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从零开始,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沟通技巧来彼此认识、了解。这时幽默是最好不过的方式了,它能把单调的气氛活跃起来,给沟通创建一个良好开端。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一个十分幽默的人。一天,他要去某个小城办事,临行前有一位朋友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自己就曾被咬得很惨,晚上折腾得无法入睡。
马克·吐温对此将信将疑,他在当地一家旅店登记房间时,发现那里的蚊子果真不少,而且一只超大的蚊子一直在他眼前盘旋。“不好意思。”店员急忙驱赶蚊子。“没关系。”马克·吐温耸耸肩,“不过,这里的蚊子看来很聪明啊,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听了马克·吐温的话,店员们情不自禁地都笑了起来。马克·吐温本来担心蚊子会来袭击自己,但出乎意料的是,那一夜他睡得十分香甜。原来,为了不让这位幽默可亲的大作家被“聪明的蚊子”叮咬,旅馆全体员工居然一夜未睡,一齐出动驱赶蚊子。
幽默,不仅使马克·吐温得到了陌生人的特别关照,还赢得了一群忠实的朋友。
幽默的作用就是如此巨大,美国知名幽默杂志的主编雷格威对此深表赞同,他说:“原始人见面握手,是表示他们手上不带武器;现代人见面握手,是表示我欢迎你,并尊重你;而用幽默来代替握手,则是有力地表示我喜欢你,我们之间有着可以共享的乐趣,如此,陌生人成为朋友只需1分钟。”
幽默是一种最生动的沟通方法,生活中没有人不喜欢幽默的人。在这方面,相信你和我会有同样的体会:和一个面露微笑、幽默风趣的人相处,我们会有一种轻松感,彼此气氛融洽,沟通起来更愉快;而和不苟言笑或面带怒容的人在一起,我们往往会感到压抑沉重,不自觉地敬而远之。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广交朋友的心愿,但要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却很难,这是我们共有的难题。事实上交友难就难在交友的方法上,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幽默的沟通方法,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友善、机智和风趣,迅速消除心理上的距离感,那么接下来的交往就会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Linda是一个长相普通、身材普通的女人,却是所在朋友圈中最受欢迎的女人,经常有朋友请她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更神奇的是,她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很快就能和陌生人打成一片,交上朋友。Linda的秘诀是什么呢?用她自己的话说,“幽默使我们一见如故,得到了更多的朋友。”
让我们来看看Linda是如何运用幽默交友的吧。
一天,Linda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席间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似乎和Linda没话说,她拘谨地谈着一些诸如天气、物价等无聊的问题。见此,Linda微笑着说:“老实说,我不喜欢这种无聊的话题,但是我不敢说,因为我担心因此中断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友谊,你说呢?”对方愣了一下,随即像放掉包袱一样松了一口气——那正是她的感觉。接下来,两人决定谈点别的。
“大家都说男人爱吹牛,其实不然,女人也爱,”Linda说道,“比如我。”
“哦?”那位朋友笑了,不禁追问:“你是怎么吹牛的?”
Linda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有一个玩具叫阿牛,它是一个气球。”
“哈哈!”那位朋友大笑起来。
“有人问我爱吹牛之外,还爱吹什么。”Linda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喜悦,边说边从身后拿出一把口琴:“今天,我要让大家知道,其实我还爱吹这个。”说完,Linda悠悠地吹起了美妙的音乐……最后,那位朋友要了Linda的电话,并兴奋地说道:“和你聊天很愉快,我很想再见到你,因为你是很有意思的谈伴。”
看,这就是幽默沟通的效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为人称道的一种交往观念,意思是桃树和李树虽不说话,但人们却被其鲜花和果实所吸引,以至于在树下踩出一条小道。在当今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程度依双方相互间的吸引力而定。一个人是否对别人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具有幽默感。
幽默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一起笑过之后,彼此之间的距离还会远吗?彼此之间的拘谨少了,轻松多了,整个沟通气氛就会变得祥和许多,使接下来的沟通更顺畅。一个掌握了幽默艺术的人,他的幽默语言和行为会一传十、十传百,成倍地扩展,于是吸引力和影响力便由此产生了。
人际交往中谈吐幽默的人往往取胜,而没有幽默感的人往往失败。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善用幽默,做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到那时候,对我们来说世界就不再是陌生的了,因为陌生人也会乐意成为我们的朋友。你希望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吗?你希望在交际活动中左右逢源吗?幽默沟通吧,现在就开始。
2.寒暄时,你可以开个小玩笑
与身边的朋友们见面时,我们不可能一见面就谈起来没完没了,但如果连个招呼都不打又显得太不近人情。这时候,就需要寒暄这一沟通方式了。寒是寒冷,暄是温暖,寒暄就是见面时向人打个招呼,互相问候一下,以示礼貌、热情或者关心,这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寒暄是沟通中的“开场白”,将直接影响交流是否顺畅、愉悦。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寒暄是千篇一律的,如“你好”“吃了没”“好久不见”“最近好吗”,说得多了,听得多了,大家都有些麻木,肯定无法给彼此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觉得这是习惯性的应酬,没有交谈下去的兴趣和必要。
何不试着幽默一下呢?在寒暄中加点幽默的成分,彼此会心一笑,定会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对烘托交谈气氛也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则有关寒暄幽默的故事:
这天早上,大刚吃过早饭后下楼准备去公司上班。虽然已经是4月份了,但今天早上能明显感觉到很冷,大刚不禁拉紧了衣服。这时,他看见邻居张大爷在小区公园里练腰腿,还穿着一件秋冬的毛衣。大刚幽默地寒暄道:“大爷,您起这么早啊?正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祝您老当益壮啊。”
张大爷既然被称为大爷,自然年纪不小了,可他恰好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便笑着答道:“最近老天爷心情不太好,老是板着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你穿得那么薄,小心着凉啊。”
大刚被逗乐了,回道:“老天爷要像您一样整天乐呵呵,咱们岂不是和非洲人一样了。”
张大爷笑着骂道:“你个机灵鬼,再不走上班可要迟到了,现在都八点多了。”
大刚一听赶紧看看表,才七点,看到张大爷在那里得意地笑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大刚和张大爷这一段幽默式的寒暄很有意思,很明显比干巴巴的“你好,在锻炼啊”“你上班去啊”要好得多,不仅谈话气氛很轻松、愉快,而且显得两人很热情、很亲密,感情又递进了一步,这样的沟通无疑是高效的。
千万不要觉得寒暄本身很乏味,实际上,想要幽默,遍地都是素材。
寒暄的话题有很多种,那些大家都关注、熟悉的话题都是很适用的,比如天气。天气几乎是最常用、最普遍的寒暄话题,因为天气对于生活的影响太大了,人人都很关心。天气晴朗,可以同声赞美;天气阴霾,也不妨调侃一下苦恼;如果遇到什么雷电、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更值得拿出来谈谈。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这天,几个人避雨,一时被困在了一家商场里。
一个人说:“已经六天了,怎么老是下雨呀?”
一位老实的中年人按常规作答:“是呀,出门都不方便。”
一旁的小姑娘打趣道:“龙王爷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啊!”
一个小伙子也插话:“要我说,大概是天上哪里破了洞,而那些房管所的人都去度假了,所以老是漏水。”
一位大妈笑着努努嘴:“再这样下去,每天出门就进游泳场了,得随身带救生圈了。”
一连下了几天雨,“出门都不方便”,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这样来接话。这样的寒暄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总觉得有些呆板。而后面几个人的回答就不同了,话语中带着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既营造了热烈的谈话气氛,又给他人带来了欢乐,相信一定会将下雨所带来的坏心情一扫而光。
寒暄的话语以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人如沐春风,也许只是因为你的一句话,别人就能高兴一整天。所以在和他人的交际沟通中,切不可轻视幽默寒暄的作用。
例如,晚饭后散步时,遇到认识的朋友,不要再和往常一样简单直白地寒暄一句:“吃了吗?”你可以改成这样的方式:“晚上吃什么好东西了?怎么不让我分享一下啊,瞧你这嘴唇上全是油水!”这句带着责怪的幽默,既赞扬了对方家的生活水平高,又拉近了彼此的人际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3.意见可以提,但要幽默一点
在社交中,谁都可能有做法不妥的时候,如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别人的姓名、礼节不当等,这时候你会如何处理呢?相信不少人会提出意见吧。提意见是一种沟通方式,是希望对方接纳或改正,变得更好或者做得更好,但效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对方反而会变本加厉,彼此的关系恶化,很悲催是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一定很好奇。告诉你,直截了当地提意见,摆事实,讲道理,甚至来个小题大做,别人并不一定能接纳你的意见;即使接纳了,可能也会故意装糊涂,因为你的做法让对方感到难堪,伤害了其自尊心,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等,这势必会影响到彼此的交流沟通。
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抵抗——你越不让他那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意见时,如果能撇开僵硬的话语,使用幽默的语言,别人听起来也会比较顺耳。这样既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你的想法,又能达到不伤害别人的目的,具有易为人接受的感化作用。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幽默的确能提供某种关怀、情感和温柔——老田和老王一起去一家餐厅吃饭,当时正值吃饭高峰期,这家餐厅生意很火爆,服务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老田和老王在餐厅坐了有十分钟,看到别的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却没有服务员前来招呼他们。
老田的火暴脾气顿时上来了,指着服务员吼道:“你们都干啥吃呢?”服务员都是年纪轻轻的姑娘,一见老田这架势,你推我搡,谁都不肯上前。这时老王微微一笑,示意老田少安毋躁,然后起身问道:“对不起,我们来好一会儿了也没人招呼。请问——我们是不是坐到观众席了?”服务员们一下子乐了,这下谁都不怠慢了,快步上前,微笑迎宾。饭菜终于上来了,谁知老王刚吃了几口就硌到了牙,一瞧米饭里居然有好几粒沙子,他把沙子一粒粒拣了出来,一一放在桌上。见此情景,服务员难为情地说道:“这么多沙子啊,真不好意思!”老王摇摇头,微笑地说:“不,也有米饭。”
老王没有大声谴责服务员服务不周,也没有直接批评米饭的质量不好,而是用含而不露的幽默语言提醒对方,这使服务员在幽默轻松的交流中认识到自身失职,又不至于引起反感。很明显,这种方法要比直来直去、当面锣对面鼓地提意见效果好得多,当然,这也需要你有更高的修养和智慧。
人际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在社交中,既指出了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又能和谐地彼此相处,这正是幽默沟通所追求的目的之一。提意见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它绝不是居高临下的,也不是锋芒毕露的,相反,它需要带上一些幽默的色彩,让人们在笑声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或错误,进而弥补、改正。
意大利诗人塔索喜欢安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写诗,但最近他的邻居迷上了歌剧,买了一个电唱机,经常听歌剧听到很晚,而且放很大的声音。
塔索听得好烦躁,思路也不断被干扰,几乎忍无可忍。这天,塔索手里握着一把斧头,敲开了邻居的门:“我来修你的电唱机了。”
“那东西没有坏啊。”邻居不解地问。
“不,我只是想夜里安静一点。”塔索笑着说道。
邻居听歌剧的行为影响了塔索的生活,塔索没有对对方大发雷霆,而是拿着斧头说要帮对方修电唱机,这就幽默地表达了对邻居太嘈杂的音响的不悦。这种行为饱含善意,似乎是对邻居说:“我希望和你好好相处,请你把电唱机的声音关小一些。”这样的意见提得有趣,相信邻居定会心明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