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心灵力:读懂10个词,换一生平心静气全文阅读 > 第7章 放弃: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4)

第7章 放弃: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4)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们的心情甚至我们的言行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假如我们的心情是愉悦舒爽的,那么我们说话做事也会觉得轻松自如;相反,如果我们的心情是充满愤怒的,那么我们面对人和事物的时候就会态度冰冷,缺乏耐心。

  那么,万一我们被不良情绪困扰了怎么办呢?尤其是让我们气急败坏的愤怒情绪袭来,我们该如何处置呢?

  其实,简单来说,当坏情绪来袭,我们能做的就是释怀,试着看淡它,放下它。否则,只会让自己纠结于这种不良情绪中无法自拔,以至于越发地痛苦不堪。正如有人说过的:如果张三走过李四的身边,看到李四被箭射中了,张三不该花时间在怀疑这箭是从哪里射来的,或是谁射的箭,箭杆是用什么木头做的,箭头是如何磨光的等等;他最该做的事只是立刻帮助李四把箭拔出来。

  陈淼从某高校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一家心理治疗机构工作。她入职的第一天,同事带她先看看工作环境。就在走廊上,陈淼听到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我很生气……”

  “大声点!”

  “我很生气!”

  “再大声点!让我亲眼看到你的怒气!”

  “我很生气!我很生气!我恨你!我恨你!”

  虽然陈淼在学习期间就了解到这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但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让她有点不寒而栗。她禁不住跟同事说是不是有人亟须帮忙?

  同事笑着说:“不用担心,他们只是在做治疗,帮助病人发泄出内心的愤怒。”

  稍晚些时,陈淼遇到了那位接受治疗的患者。她看上去精疲力竭的样子,但她却说自己轻松多了,好像体内的怒火都被消灭了。

  看得出,藏在人体内的愤怒情绪,正是射向其身体的“箭”!如果想不被箭刺到病入膏肓的地步,那么就要赶紧将其从身体里拔出来。相反,如果我们对于刺向我们的“箭”细细“研究”而不是及时拔除,那么我们就会被它更长时间地搅和得血肉模糊,身心具痛。

  有人形容愤怒是“最可怕、最激烈的情绪”。而最近的科学研究也已经证实,愤怒的情绪是具有毁灭性的。因为这是破坏慈悲与利他主义的主要因素,也是损坏一个人的道德操守与平静的心最大的原因。

  虽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生气可能有正面的效用,但是一般来说,生气所带来的总是病态与憎恨的情绪。只要有恨,就不会是正面的情绪,而且可能一点好处也没有。总之绝对是完全负面的效果。

  一位年轻人在小酒馆里,边喝酒边自言自语,在外人看来,他的神情上流露着一股得意之极的神色。跑堂的伙计禁不住问道:“先生,你能告诉我你如此快乐的原因吗?”

  只听这位年轻人回到说:“有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家伙,每次碰见我都会在我背上重重地拍一巴掌,这让我感觉非常不舒服。我告诉过他多少次,让他别再这么做了,他就是不听。现在,我已在自己的背上暗藏了一个炸药包,下次遇见他时。他要是再拍我的背,肯定会把他的手炸得稀巴烂!”

  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故事!而这也正是在愤怒情绪下,这位年轻人做出的选择。反观我们自身,是不是也有一些时候会和他一样呢?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作出这种伤人又害己的事情,有时只是为了争一个“面子”或者就为了赌一口气,而不顾事情的后果。事实上,憎恨是一枚威力强大的炸弹,谁把它带在身上、埋在心里,到头来自己也会受到伤害。

  既然愤怒有如此之大的危害,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被他侵扰呢?对此,相关心理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对于愤怒这种坏情绪,我们绝不能只靠隐忍就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训练自己有解毒的能力,也就是靠耐心与宽容来驱除内心的愤怒。

  简单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耐心与宽容心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耐心和宽容心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安顿。只要一个人有耐心与宽容心,即使生活带来许多的磨难,日子过得很不宽裕,他仍然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不会被恶劣的环境所摧毁。

  事实上,当我们在努力让自己做到耐心和宽容时,也等于是在对抗引起我们不快的愤怒情绪。毫无疑问,只有尝到过愤怒并克服了这一情绪,我们才算真正掌握了情绪,学会了控制,我们的心,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被情绪所控制、所左右。

  慧心物语

  愤怒这种不良情绪对于我们大脑是非常有害处的,它会破坏我们脑中最好的部分,使我们无法判断是非,或是分辨我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要想变得理智、智慧,我们就要想办法控制住愤怒的情绪,让自己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纷纷扰扰,用从容的脚步丈量或平坦、或崎岖的人生之路。

  不要深陷“精英”的围城

  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把追求成功当做生命中永恒的追求,在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又急急忙忙奔向下一个目标;当翻越了一座山头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另一个更高的山头再次登临。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被忙碌所包围,被追求所统领,就像一个陀螺似的,不停地打转,实现着心中的目标和理想。

  我们不否认这种追求本身,但是我们也要思考一下,当我们热衷于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的时候,快乐和安宁是不是也离我们远去了呢?

  事实上,当我们习惯了忙碌,习惯了追求,进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们也习惯了被别人称之位“精英”。为了这一切,我们振奋精神,扛起压力,迈步前行。可是,忽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却已经是千疮百孔,脆弱不堪。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精英”的“帽子”是如此沉重呀!

  前几年各个电视台常播一个名为《有事您说话》的小品,其中由著名小品演员郭冬临饰演的小郭,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陷入“精英”围城的例子。

  小郭为了显示自己神通广大,为了让领导和同事们看得起自己,他谎称自己什么事都能办。当他们科长正因为买不到火车票而发愁的时候,小郭自告奋勇称自己在火车站有关系。

  可实际上,他哪里有什么熟人。可为了撑足面子,他不得不起早贪黑,扛着铺盖拎着马扎在火车站排队买票。可是当他等了大半夜,好不容易排到了售票窗口,结果票没有了。

  无奈之下,小郭只好多掏了200元钱,从“黄牛党”手里买了两张高价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树立自己在他人眼里的高大形象,而不惜无休止追名逐利的人们,和小郭有什么不同?显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面子,为了提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尽一切努力让自己戴上“精英”的桂冠,不管遇到什么险阻都不会丢弃,否则就是太“栽面”了。

  因此,为了不“栽面”,很多人常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除非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否则我便是一事无成,我便没有创造自我价值”,“为了别人的认可,我要努力抬高自己”,“不管我的工作干得如何,最重要的是那个肯定”……岂不知,这些观念一旦在我们心里根深蒂固,那么我们的身心都会面临无尽的痛苦,并且越努力反而离快乐越远。

  诚然,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一种很正常的、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走火入魔,被“精英”的围城彻底包围,就会给身心造成沉重负担,到时候便得不偿失了。

  所以,为了避免我们失去不该失去的,也不想失去的,那么不管我们身处怎样的位置,最好还是想方设法让自己跳出精英的围城,舒缓一下身心吧!

  于先生是一家上市IT公司的策略总监,身居高位的他,看上去却酷似一位大学教授:儒雅的外表,沉稳的举止,温和的谈吐。

  在他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小办公室里,看不到一丝人们意识里所认为的IT人的“乱糟糟”,相反,他的办公桌几年如一日的整洁,文件放置得整齐有序,办公的电脑也始终光亮如新。就连办公室的墙面都贴着两幅非常高雅的画作,为整间办公室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一次,一位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于先生,看到他办公室的这番景象不禁大吃一惊,而当采访进行中的时候,记者更是发现了在竞争如此激烈、人人都喊压力大的IT圈,于先生却似乎游刃有余,总能够轻松应对。

  带着这份好奇,记者问道:“您是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压力、如何避免陷入‘精英’围城的呢?”

  于先生回答说:“压力每个人都有,就看你如何应对。有的人被成功带来的压力牵着鼻子走,结果步伐凌乱,越走越糟。我喜欢把工作弄得简单清爽些,当感到有压力时,就自我检查一番,清理掉那些哪负面情绪,让自己轻装上阵……有时,我会改变一下工作方式,以缓解压力。当感到疲劳时,就泡一杯茶,或者陪一陪孩子,这些都会让我感到生活的乐趣,自然也就让心情放松了。当我再转过头投入工作的时候,也就重新焕发了活力……”

  故事中的于先生自己也不否认常会面临压力,但是同样是面对压力,他却能用比较巧妙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情绪,而不至于让自己被压力压垮。像这样的做法,在现代科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会休息”。所谓“会休息”,是指在尚未感到疲累前,就主动休息。这才是积极的、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休息、减压方法,而不是“累了才休息”。当然,这种休息包含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是散散步,可以是喝杯茶,也可以是闭目养神……

  总之,他们面临压力,不是把它归咎于外部环境,而是从自身寻找“发病源”和解决的办法。而这样做也往往是最为有效的。

  致力于研究心灵成长的台湾作家张德芬曾说,人这一辈子,能引发情绪的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人之所以感受到压力,体会到烦恼,往往是由于疏忽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着老天的事。

  因此说来,我们要想在竞争激烈、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为自己辟得一方轻松自在的心灵土壤,不让自己深陷“精英”围城,那么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更不操心老天爷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松惬意,快乐自己。

  慧心物语

  渴望世俗所认为的功成名就成了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乃至崇拜,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地位、有权利、有身份、有财富的人,因此便深陷“精英”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岂不知,一旦执著于此,生活就会变得一团乱,而自己却还完全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越在意自己的渴望和别人的看法,活得就会越累。如果任由自己陷进这种消极情绪,那么“自我高标准”就会变成阻碍人生航程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