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星光至尊全文阅读 > 第40章 040 街知巷闻

第40章 040 街知巷闻


上映第二天,《黄飞鸿》首日票房成绩出来了,竟然只有十万不到,上座率不足六成,着实让吴思远心急火燎。

此刻,媒体宣传的威力终于出来了,没有一家媒体对《黄飞鸿》大唱赞歌,虽然也没有和《星岛日报》一样,对其大肆诋毁,毕竟《黄飞鸿》确实是一部经典电影,在观影的观众中口碑极好,若是票房大卖,岂不是自打自己的嘴巴,降低报纸的公信力?

不过这些报刊采取的一致是同一种手段,就是淡化。相比较《滑稽时代》,这些报纸则是连篇累牍的赞誉之声。

《星岛日报》则是赤裸裸地发出嘲讽之声:“这部被吴思远、徐可等人寄予厚望的‘划时代’功夫巨制,首座上映率不足六成,相比较《滑稽时代》,高下力判……一个宣传暴力、崇尚暴力的年轻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在观众雪亮的眼睛中,终于显露出《黄飞鸿》故事的苍白、无力。关德兴老爷子的《黄飞鸿》系列,才是代表香江精神的正统,一切打着黄飞鸿名义的‘伪侠义、真暴力’势必遭遇惨败。”

郑桐看着《星岛日报》上的评论,不由得心里泛起了无奈,这份报纸好像专门针对自己似得,从当初拒绝其小说连载开始,到后来的绯闻事件,再到如今的电影《黄飞鸿》上映,每一次都有其背后推动的影子,让郑桐又气又恨。

“看来以后要拥有自己的一份报刊,舆论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郑桐突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而且念头越来越烈。

他想起了后世那操纵香港娱乐舆论、专门刺探明星隐私,让众多大牌明星恨得牙痒痒的《壹周刊》。

“这一切都是徒劳,等到口口相传,观众认可了《黄飞鸿》,这些报纸就会跟风转变。”

郑桐安慰道。

吴思远已经知道了邹闻怀想要招揽郑桐,并预备认这小子为“契仔”的消息,震惊之余立时想到如何重新定位与郑桐的关系,他很明白,邹闻怀已经下定心思力捧郑桐,甚至对郑桐的看重,尤在程龙之上。程龙可是没有认邹闻怀做干爹。

所以吴思远在潜移默化间,已经调整了对郑桐的态度,他的语气变得很是客气和尊重。

“阿桐啊,你认为风向会变?”

“不错,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的票房会呈现一个相当好玩的趋势,老板你可以拭目以待。”

郑桐自信满满的话让吴思远心底渐渐有了些信心,这小子似乎还没有料错过事情,每一次情势危急的时候,他总是那么自信,仿佛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阿桐,以后你不要叫我老板了,我现在不过也是嘉禾的员工,你进入嘉禾之后,大家就都是同事,你叫我吴叔就行了。我可是一直都看好你,嘉禾能得你这员大将,一定会有一番新的局面。”

吴思远诚恳地说道,他拍着郑桐的肩膀,神态很是亲热。

郑桐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笑了笑,点点头道:“吴叔,那好,小侄就不客气了。吴叔您圈内人脉广,而且很多人都受过您的指点和恩惠,以后小侄如果有意拍电影,你老可是一定要鼎力支持啊。”

吴思远笑骂一声:“你这小子,这还用说。”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郑桐和吴思远商量,看看能不能和金庸先生见见面,请他看看这部电影,如果可能的话,请他出手写一篇影评放在《明报周刊》上,以金庸先生在香港的名望和地位,肯定会取得很大的效果。

不过难就难在金庸先生何等身份,以郑桐和他那微薄的关系,能否请动他,郑桐半点把握都没有,只好去碰碰运气。加上金庸写影评,全凭自己的喜好,他可不会随随便便出手,毕竟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是非常爱惜羽毛的。

出乎郑桐预料,约见金庸先生的过程非常顺利,当他在《明报》大厦总部顶楼办公室见到金庸先生的时候,金庸很爽快地答应了去看《黄飞鸿》,并且今天会连夜写一个影评。

“谢谢查先生。”郑桐诚心实意地感谢。

“不用不用。”金庸淡淡摇手,脸上挂着笑容,他感叹地看着郑桐说道:“想不到阿桐你不过区区半年时间,就打开了局面,不仅成为香港为数不多的有名气的作家之外,还成功地踏入演艺圈,编剧本,做主演,听我老友说,你还擅长谱曲作词,像你这等全才,当真是罕见,让我开了眼界了。”

金庸说的老友,就是与他并称“香港四大才子”的黄沾。

郑桐忙“谦虚”外加“心虚”地说道:“那都是沾哥的功劳,我其实对音乐就是半桶水晃荡,实在是有些丢人现眼。”

“谦虚太过就是骄傲,呵呵,阿桐,我这里还有个事情跟你商量。”金庸从桌子角上拿出一张烫金请帖,递给郑桐。

“这是第一届世界武侠小说作家联谊会的请柬,牛先生托我转交给你的,这一次‘武林大会’算是华人武侠小说作家的一次大聚会,很多知名武侠小说作家都会出席,地点在台北,时间是明年春节过后,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郑桐愣了,他不由得迟疑道:“查先生,我不过是写过一部小说的新人,哪有资格参加这场盛会?实在是有愧。”

金庸叹了口气,道:“香港武侠小说式微,除了我和梁羽生之外,只有倪匡写过几部,台湾则人才济济,说实话,我对阿桐你比较看好,你是有一个开拓进取精神的作家,我看了《龙蛇》之后,对此有强烈感觉,也许以后扛起港九武侠旗帜的,会是你了。”

金庸已经封笔,倪匡如今大多精力在电影编剧,只有梁羽生不时有新作问世,只是他那种倾向于老派武侠小说的笔法并不如其他如古龙、卧龙生等人受读者欢迎,所以郑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让新派武侠焕发了生机,难怪得金庸如此看重。

不过郑桐此时却有些“不务正业”,他其实当初的想法是借《龙蛇》这部小说赚到第一桶金,打开知名度,并没有心思专注剽窃后世小说作品,他的最终目标是娱乐演义界,不想耗费精神在写书上,只是当金庸用灼灼的目光满怀希望地看着自己的时候,他却有些说不出口,毕竟这位长者对自己可是真心看重,也帮过自己多次了。

“查先生,我现在很大精力都在电影上,加上我马上要签约嘉禾了,恐怕并没有太大的精力在小说上,不过您的看重让小子我很是惶恐,我以后会尽力再‘写’几部小说出来,不过却无法保证稳定,希望您能理解。”

金庸露出了宽慰的笑容,点头表示理解。

郑桐接过请帖,放入自己的外套口袋,又拿出几张嘉禾影院的电影票放在金庸的桌上,两人又聊了一会,郑桐便告辞。

郑桐的意料没有出错,上映第二天,票房居然达到了七成,而且票房统计出来,比第一天高了足足三万港币,这在香港电影票房史上可是比较罕见的。

一般票房趋势是上映之初火爆,然后慢慢降温,但《黄飞鸿》却在上映之初,票房上座率不足六成,到第二天的七成,票房不降反升,而且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市民谈论到这部电影,就像一点星火,在草原上渐渐点燃,逐渐呈烈火燎原之势。

香港某地一间学校课间期间,几个学生正在聊天。

“最近电影《黄飞鸿》你们看了没有?”一个男生问。

“没有,我看了《滑稽时代》,挺好玩的。”一个男生说。

“你太逊了,我告诉你,《黄飞鸿》比那什么《滑稽时代》好看多了,那里面的动作,啧啧,”男生比划了两下,不住口地赞叹,“太厉害了,好潇洒,没有一部功夫片能跟他相比。”

“切,比李晓龙和程龙还还看吗?吹牛!”

“哼,这不是一种类型的,反正我告诉你,这片子里面的功夫比李晓龙的还潇洒,程龙那搞笑的动作就更不用说了,没得比。”

学生们都被这男生夸张的语气给挑拨起兴趣来,都心里想着是不是回家拿钱去看看。

公车上几个女生也在谈话,其中一个女神正睁着亮晶晶的眼睛不停地赞叹。

“告诉你们,你们真应该去看看《黄飞鸿》,那黄飞鸿真是太帅了,而且又多情,功夫又帅,简直是我心目的偶像,我爱死他了。”

众女立即鄙视,“花痴。”

那女生不以为意,又说道:“你们别嘘,到时候你们看了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还有,那个赵雅之,就是冯程程,在里面可靓了,简直跟仙女一样,比冯程程可漂亮多了,我都好像打扮成那样,简直是太漂亮了。”

几个女生均露出怀疑的神色,不过都打定主意,一定要找时间去看看电影《黄飞鸿》究竟有没有那么好看。

“你看了《黄飞鸿》没有,真是太搞笑了,黄师傅竟然说英语,还跟自己的阿姨谈恋爱,不过说实话很好看。”

某建筑工地上一个年轻的工人在休息时对身边的工友说道。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香港很多地方,随着黄飞鸿的上映,变得街知巷闻,市民都不自禁地自发成了《黄飞鸿》的宣传者,为这部划时代的电影做起了免费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