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星光至尊全文阅读 > 第87章 087 雪中送炭

第87章 087 雪中送炭


陈勋奇是公认的香港电影全才,他既是香港导演里最出色的配乐,配乐里最出色的制片,制片里最出色的飞车指导,飞车指导里最出色的编剧,编剧里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演员里最成功的导演之一。他提倡拍青春励志动作片,武术场面追求火爆、热闹,但意识形态一定积极向上,这一点也很受海内外业界好评。

在综合实力方面,陈勋奇玩得太好了。这一点,郑桐非常佩服,当看到陈勋奇居然也在应聘名单当中,他除了惊讶,便是欢喜。

至于另外一个人,霍耀良,也是一个牛人。他今年才二十二岁,不过日后,他却是香港最著名的电视剧和电影双栖导演,而且所拍电影荤素不忌,可以算得上是最胆大的导演之一,与邱礼涛齐名。

郑桐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顿时起了兴趣,叫来助理,让她通知两人过来公司,他要亲自见一见两人。

很快,郑桐就见到了两人。原来这两人因为昨天过来投递简历之后,就一直住在公司不远的一个小旅社里面等待消息,所留下的电话都是旅店里面的电话,如果三天之内思远公司不通知,他们可能就会放弃了。

陈勋奇和霍耀良是朋友,两人以前同时在丽的电视工作,并在电视剧《楚留香》当中担任场记和动作指导,后来两人都不满于现状,希望能踏足电影圈,一展头角,故此看到思远电影公司招人,便投递简历,准备过来看看运气。

他们都是演艺界的人,所以在电影圈里面还认识一两个人,通过关系,他们在第一轮选拔中安然入选,最终他们的简历落在了郑桐的桌上。

接到通知,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郑桐的办公室。郑桐看到助理秘书领着两人进来,不由得开心一笑,站起来和两人分别握手,笑道:“哟,你们来得够快的。坐吧。”

见郑桐如此谦逊客气,两人都感觉受宠若惊,心里不由得升起了希望。

“我看了你们的简历,觉得你们都是人才,不过,”郑桐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口气,让两人不由得心头一凉,又接着道:“你们没有什么电影方面的经验,我想知道,你们俩擅长什么?”

陈勋奇和霍耀良两人对视了一眼,陈勋奇先回答道,“郑总,我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喜欢弄音乐、还喜欢练拳,曾经跟着洪先生和袁师傅执导过几个本子,而且我对飞车技术方面有些想法,曾经做过几个特技场面,导演都说不错。”

“嗯,不错。”郑桐点点头,这些擅长和记忆中的陈勋奇比较吻合。

“你呢,阿良?”

“我没有什么擅长,就是喜欢写一些另类一点的本子,而且我对恐怖片或是动作片都非常感兴趣。”

霍耀良心中忐忑不安,相比较陈勋奇,他的经验可谓少得可怜,除了电视剧场记之外,他也就写过几个小剧本,因为太过另类和不切实际,都没人愿意拍,所以他心里没底。

“没关系,以后香港电影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也许你喜欢的本子,有机会上大屏幕也不一定。好了,你们回去吧,收拾收拾,下周一来公司报到。吴先生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们留个电话给我的助理。”

陈勋奇和霍耀良顿时大喜,连忙站起来称谢不已。郑桐笑眯眯地将两个人送出办公室,心里都乐开了花。

这可是两员大将啊,以后郑家班的班底,得想办法和两人弄好关系,到时候多培养锻炼一下,最好让他们离不开自己,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才行。

刚回办公室,郑桐就接到吴思远的电话,吴思远告诉他,陈柏生已经联系好了,下午的时候,他会在位于第六街的《电影双周刊》编辑部恭候。

郑桐连忙致谢。吃过饭之后,他立即叫来张重光,开着他那辆破车,直奔佐敦道。

佐敦道位于香港九龙油尖旺区,现在很多香港人并不知道这条街道在1887年建成时原名第六街,后来为了纪念一位于20世纪初协助香港扑灭鼠疫的病理学医生——佐敦医生,于1909年3月重整街道名称时,改为现时的名称。

后世的佐敦道是美食一条街,不过在八十年代初期,这里还不过是一条不大的街道,超过十层的高楼都没有几栋。《电影双周刊》编辑部就坐落于街道尽头的一栋六层小高层内。

郑桐上了四楼,一进挂着“电影双周刊”几个字的大门,顿时一股极为混乱繁杂的感觉扑面而来。

举目所见,满地尽是堆积成山的杂志报刊,举鼻所闻,满腔全是刺鼻难闻的油墨味道。

一个带着眼睛的男子看到郑桐皱眉进来,抬眼看了看,忽然眼睛一亮,马上过来,伸出了手,恭声道:“郑桐先生,你好你好,欢迎来到《电影双周刊》,我是编辑小胡,总编正在办公室等你。”

小胡放下手中的杂志封面,叫来一个小年轻,快速地嘱咐了两句,带着郑桐来到陈柏生的办公室。

陈柏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着眼镜,鼻梁很高,眉骨很直,从面相看绝对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

“欢迎郑先生大驾光临,来,请坐。”

两人握手之后,分宾主落座。

郑桐打量了一眼这个不足十个平米的办公室,满地堆满了报纸报刊,一张桌子贴墙而放,上面是一沓沓的稿子,靠桌子右角落,是一只老旧的打字机。

“这里太乱了,不好意思。”

陈柏生嘴里说着抱歉,脸上却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都没有,一双目光炯炯地看着郑桐。

“听吴先生说,这一次是郑先生主动邀约陈某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一次本刊对《杀破狼》的影评?如果郑先生对此不满,那陈某人也没有办法,毕竟那是陈某人的一番忠言,我们《电影双周刊》的立场从来都是公正的,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放弃立场。”

郑桐还没说话,陈柏生就说了一通,让郑桐不由得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这陈柏生的臭脾气还真不小,自己都没有说明来意,他就先堵了自己一通。

“陈先生不要误会,我今天来,与影评没有什么关系。电影的好坏,对我而言,最好的评判者是观众,功过是非交给后人去评就行了,大家如何定义,我并不放在心上,我只是拍了我喜欢的电影而已。”

“今天来,我是想跟陈先生谈一谈注资的事情。”

陈柏生听闻郑桐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心里莫名地一松,毕竟那个报社也不愿意往死里得罪郑桐这位影坛、歌坛、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明星,听说郑桐的笔杆子也不下于任何一个影评家,要是给他来一手,自己本就困难的报刊,恐怕会面对很不利的局面。

然后,听郑桐的意思,他不仅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还是来谈为《电影双周刊》注资的事情,不由得完全愣住了。

自己得罪了他,他还巴巴赶来注资,该不是里面有鬼吧?天下哪有这么诡异的事情啊。

陈柏生眼睛一转,顿时心里一个想法升上心头,他脸色微微一变,语气冷了下来,生硬地说道:“郑先生,我们周刊是困难,不过再困难,甚至就算是倒闭,我们也不会沦为被人利用的工具,我陈某人的办报宗旨,就是秉承事实和良心说话,我发表的都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如果有人认为可以以投资来要挟我们干我不愿意干的事情,那我坚决不从,也断然不会接受这种投资的。”

郑桐无奈,摇摇头,冲着陈柏生诚恳说道,“陈先生,你先不要那么急躁好不好?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这么说一大通,我郑桐还不至于是那么浅薄的人。”

陈柏生疑惑地看这郑桐,不知道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郑先生是年轻俊彦,我在电影评论界这么多年,郑先生这样惊世绝艳的电影奇才我一向都非常佩服,不知道你今天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的目的就是纯粹的投资。《电影双周刊》是香港的一份最专业的电影评论杂志报刊,我不希望它就这么倒下去,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把这份报纸做大做强。”

“而且,”郑桐真诚地看着陈柏生的脸,说道,“我不要求陈先生做任何违背新闻及做人道德的事情,您的办报宗旨我一直都非常欣赏,如果《电影双周刊》失去了这个宗旨,说实话我还不愿意投资呢。”

陈柏生被郑桐这么一席话感动得心头发闷,从来没有谁对自己有过这么深的了解,也没有哪位电影圈的明星会如此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自己这么说过话,真不愧是自己一直以来非常欣赏的影坛新秀,电影奇才,从郑桐的第一部电影开始,陈柏生就莫名地喜欢上了这个初出茅庐,却一身正气的新人,后面他对郑桐执导的电影《杀破狼》点评,也是抱着专业而真诚的语气进行批评的,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恨上自己,可是这个年轻人没有,不仅如此,而且还想要投资挽救面临困难的《电影双周刊》,并且没有其他的功利思想,如此种种,怎么不让陈柏生感动万分。

“阿桐,真的非常感谢你。”陈柏生的一声转换称呼,不仅拉进了两人的关系,而且更让郑桐心头一松。

这事,算是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