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笑明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七章 建功立业辞官去

第1卷 第七章 建功立业辞官去


  袁崇焕派出了使者吊祭努尔哈赤之丧。

  袁崇焕不止是派出使者吊祭努尔哈赤,袁崇焕更是亲自混在队伍之内,袁崇焕的真实目的当然不是吊祭努尔哈赤,而是刺探军情。

  袁崇焕打好了如意算盘,努尔哈赤死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必然会争权夺位。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为争权夺位斗的厉害,袁崇焕就推波助澜,让他们四分五裂,然后一举荡平后金。

  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争权夺位并不严重,袁崇焕可以施展计策挑拨离间,拉拢一批人使后金内部斗争,让后金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侵犯明朝。

  袁崇焕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然后见到了皇太极,袁崇焕心凉了半截。皇太极人杰也,有皇太极在,施展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没用。袁崇焕心中感叹,上天待女真人何其厚也,竟然叫皇太极这样的人杰降生在女真人族内。

  努尔哈赤是火,炽热明亮,引人注目,想忽视努尔哈赤都难。皇太极是土,厚重凝实,悄无声息,不知不觉竟以掌握后金大权,其他人根本无法和皇太极争夺。

  皇太极很热烈的接待了袁崇焕的使团,皇太极提出了一个请求,议和。

  明朝地域有六百万平方公里,后金领域有十万平方公里。

  明朝人口有上亿人,后金人口有五十万。

  明朝地大物博,可以自给自足,是农耕民族,财物丰富。后金地域狭小,缺乏很多物资,是游牧民族,经常挨饿受冻。

  明朝得到周边各国的承认,很多都是明朝属国。后金得不到周边各国的承认,很多都是后金的敌国。

  地域,人口,经济,政治。后金都和明朝差距极大。

  后金只有战力强盛些,可是袁崇焕已经在训练关宁铁骑,在尽力弥补两军之间的战力差距。

  后金和明朝差距这么大,这让皇太极怎么打。皇太极可不象努尔哈赤那样疯狂,皇太极很冷静。有这么巨大的实力差别,只要不是疯子和穿越者,都会判断出后金和明朝之间谁赢。所以皇太极想议和。

  袁崇焕的使团表示可以替皇太极传达,然后就回去了。

  皇太极很急,袁崇焕的使团回去不久,皇太极就派了一队使团向袁崇焕传达议和。

  两国之间的议和,袁崇焕做不了主。皇太极也知道袁崇焕做不了主,想让袁崇焕给天启皇帝说出皇太极的意思。但袁崇焕深知朝堂文官的尿性,他们不会同意议和,袁崇焕要是敢提,他们就敢拿下袁崇焕。

  所以袁崇焕根本没有上报给天启皇帝,可是袁崇焕也没有拒绝皇太极,袁崇焕感觉这个议和可能对自己有用,关键时刻可以拖延皇太极。

  袁崇焕和皇太极就关于议和这个话题谈了起来,可是始终都没有进展。但两人都没有闲着。

  袁崇焕刚接手山海关外的事务,在收拢人心,让山海关外运转起来。更在修筑城墙,训练关宁铁骑。

  皇太极刚当上女真人的皇帝,没有绝对的权威,人心有些不稳。皇太极需要战功收拢军权,稳定人心。明朝方面有袁崇焕在,皇太极没有把握打过袁崇焕,更不想输了失去人心,就发兵侵犯朝鲜。

  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不一样,努尔哈赤狂妄自大,皇太极谨慎细微。皇太极选的时间特别好,正是袁崇焕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袁崇焕防守可以,进攻后金救援朝鲜心有余而力不足。

  袁崇焕也在犹豫,袁崇焕曾经训练的一万精兵经过宁远之战,所剩无几,而新的精兵关宁铁骑还未训练出来。袁崇焕手中并无一支精锐军队,而且山海关外的事务还未安顿好,要是有了战事,可能人心不稳,造成全面溃败。

  要是救援朝鲜,袁崇焕手中的半成品军队依城防守还可以,和女真人野地战斗,非溃败不可。要是进攻后金国都,可是皇太极也有防备,皇太极手下都是骑兵,速度很快,来个虚虚实实,进攻宁远,皇太极能一路打到山海关去。

  不救援朝鲜,皇太极就能征服朝鲜,收拢军心,皇太极的地位就会稳固如山,后金就会度过虚弱期,袁崇焕会丧失打击后金的最佳时期。

  袁崇焕并无良好的计策,因为对手是皇太极。袁崇焕左右为难,最后做出决定,以稳为主,加强自己的力量才是正道。袁崇焕修筑防线,训练关宁铁骑。

  以前山海关岌岌可危的时候,没人敢卡山海关的物资。现在袁崇焕打败了努尔哈赤,后金又在攻打朝鲜,山海关外宁远那边并无危险,就有人卡住袁崇焕的军用物资。

  魏忠贤,自封了九千岁之后还不罢休,还要全国各地给他建生祠。魏忠贤本来是天启皇帝为了打压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扶持起来的阉党首领。天启皇帝给了魏忠贤大权,魏忠贤斗夸东林党后,被权利迷失,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无法无天。

  魏忠贤插手全国各地的事务,要全国各地给魏忠贤建生词。全国各地畏惧魏忠贤的权柄,给魏忠贤建生词。魏忠贤大力建生词,事业搞得风风火火,这一年把事业搞到巅峰,要把生词建到山海关外袁崇焕的地盘,为了威胁袁崇焕给魏忠贤建生词,竟然卡了袁崇焕的军用物资,而且是在很关键的时刻。

  袁崇焕很恼火,魏忠贤太过张狂,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魏忠贤离灭亡不远了。而且将来魏忠贤被查办,魏忠贤的余党都跑不了,给魏忠贤建生词,就是一条很大的罪证。更关键的是,给魏忠贤建生词,将来历史都会浓浓记上一笔。

  可是魏忠贤卡袁崇焕的军用物资,让袁崇焕很难办,要是这批军用物资到不了,袁崇焕修筑的防线需要耽搁,要训练的关宁铁骑都要耽搁。袁崇焕的心血会被废除,山海关外的军民都会陷入危险之中。

  最后袁崇焕为了山海关外的局势,牺牲了自己的名声,上书请求给魏忠贤建生词。袁崇焕写完奏折就把笔扔了。魏忠贤见袁崇焕很上道,就把卡袁崇焕的军用物资发了。

  袁崇焕得到军用物资后,立刻修筑防线,训练关宁铁骑。因为魏忠贤卡袁崇焕的军用物资,耽搁了袁崇焕修筑防线,袁崇焕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一步。皇太极已经征服了朝鲜,袁崇焕还没有修筑完防线,锦州还未修好。

  皇太极一见,很高兴,机会啊,岂能不好好把握,就发兵攻打锦州。

  此时主持修筑锦州的是赵率教。赵率教见锦州还未修好,皇太极就带兵来了,赵率教很急,要是此时皇太极带兵攻城,锦州绝对守不住。关键时刻赵率教拿出袁崇焕给他的锦囊妙计,守住了锦州。

  赵率教派人给皇太极带话,“议和。”

  皇太极本来要直接攻打锦州,听到赵率教的带话,停住了,就在锦州边上扎营,看着赵率教修筑锦州。皇太极犯了和宋襄公一样的错误,不过皇太极的本意和宋襄公不同,皇太极想要议和。

  皇太极不知道赵率教这句话是在骗他,还以为明朝真有议和旨意下来,就带兵在一旁等着。

  大贝勒代善说道:“赵率教在修筑锦州,他没有诚意议和,否则应该停止修筑锦州。”

  皇太极叹气说道:“议和还有议和成功,议和不成功,赵率教修筑锦州也不是无可厚非的事。”

  皇太极知道轻重,锦州和议和比起来是小事。只要能议和,割地赔款,称臣纳贡,皇太极认了,只要不太过分,皇太极都能答应。

  结果皇太极等啊等,等到赵率教修筑好锦州,赵率教有了底气,不同意议和。

  皇太极大怒,就带兵攻打锦州。

  可是锦州修筑的很彻底,赵率教手底下的兵又十分精锐,皇太极想要拿下锦州很难。

  皇太极恼了,直接带兵去宁远,皇太极要找袁崇焕问个清楚。

  袁崇焕不承认议和的事,还在宁远城外摆开军队,要跟皇太极较量。

  皇太极手下的女真士兵十分凶猛强大,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精兵,野战,女真士兵还从来没有怕过谁,皇太极自然不惧。没有人相信袁崇焕可以野战打败皇太极,皇太极不信,朝堂百官不信,天启皇帝不信,可是袁崇焕赢了。

  结果皇太极一败涂地。

  袁崇焕新训练的关宁铁骑打败了女真士兵,关宁铁骑从此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精兵。

  道,法,术。李广以术治军,卫青以法治军,孙武以法治军,等等。历史上以法治军的军队屈指可数,袁崇焕也是以法治军,但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有了道的雏形,他们为自己而战。以辽人守辽土,关宁铁骑由辽人组成,他们是为自己的家园而战。

  一支军队有了自己的道,这样的军队寥寥无几,但这样的军队也特别厉害。比如共产党组建的解放军,他们为信仰而战,有了自己的道。用了四年时间就打败武器精良,士兵众多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全中国。

  袁崇焕用野战打败了皇太极,史称宁锦大捷,此举有很大的政治作用。和上次打败努尔哈赤不一样,那次是靠着城池防御,而这次代表着真本事。代表着明朝军队战斗力胜过女真人,女真人再也不敢小看明朝,极大的提升了明朝的军心,很大的打击了女真人的士气,皇太极也不敢轻易侵犯明朝。

  袁崇焕野战打败了皇太极,极大的鼓舞了明朝的士气,明朝举国欢腾,都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着女真人不再可怕。很多人都高兴,但魏忠贤不高兴,袁崇焕没有兑现他的诺言。

  袁崇焕曾经上书请求给魏忠贤建生词,可是袁崇焕就是不兑现诺言,袁崇焕没有给魏忠贤建生词。

  魏忠贤曾经催过袁崇焕,但袁崇焕都找借口拖延。袁崇焕对着魏忠贤的催促建生词的信,笑道:“我就是不建,你能奈我何!”

  魏忠贤对袁崇焕的违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宁锦大捷,魏忠贤对袁崇焕的封赏只是简单的升了一级,赏银三十两,极大的抹杀了袁崇焕的战功。

  袁崇焕不高兴,就上书请辞。

  魏忠贤准了,明朝既然有军队可以野战打败皇太极,女真人也不是那么可怕,那么山海关外就不是非袁崇焕不可。

  袁崇焕发现三名有潜力的大将,他们分别是祖大寿,赵率教,何可刚。可是他们各都有缺点,祖大寿是进攻不足防守有余。赵率教是太过圆滑。何可刚是太直,不会变通。

  袁崇焕离开前把关宁铁骑交给了祖大寿,面对皇太极这种高手,还是防守的好,进攻,一不小心就会被皇太极算计。至于满桂,一名勇将,莽夫而已,可以为将,不可为帅。满桂和李广有些相似,把关宁铁骑交给满桂,关宁铁骑的战力会下滑的很严重。

  袁崇焕交接完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袁崇焕见识了皇太极,知道凭借现在的实力把女真人消灭,很不现实。皇太极很厉害,想要消灭皇太极,必须政治,经济,军事全面封杀才能办到,凭借袁崇焕在山海关外的势力,办不到。

  而且皇太极知道袁崇焕的厉害,不会轻易进攻,袁崇焕在宁远待着也没有战功可拿。袁崇焕也不想浪费时间在宁远这种荒僻的地方待着,袁崇焕也有自己人生追求,就像诸葛亮,时时都想着回老家侍弄桑树。。

  袁崇焕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高官退休,没人敢欺负袁崇焕,更没人敢看不起袁崇焕,袁崇焕是民族英雄,还会青史留名。

  再者,袁崇焕也有避祸的意思,魏忠贤已经疯狂,离灭亡不远。曾经给上书请求给魏忠贤建生词的人,必定会被追究。闲职在家,也可避开魏忠贤的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