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乌海沉浮全文阅读 > 第18章 尽职调查

第18章 尽职调查


也许是兔年的春节来的太早的缘故,感觉还没怎么过就已经结束了。

由于大老板打断引入战略投资者,肖扬他们的任务又加重了一层。这些投资者大多都是些境外机构,对于投资项目往往会聘请各种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帮他们做尽职调查。

与国内的个人老板不同,境外的机构往往非常重视第三方机构所提出的意见。并且整个投资都是由一个配备各种专业人士的团队来完成,最终还要上报投资委员会投票审核通过,这与西方的民主选举有些类似。国内的老板往往都是自己一个拿主意,成与不成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赌博的意味也很浓。

资源型企业上市,做好资源评估显然是重头戏。史小明作为肖扬这个团队里唯一的技术骨干自然是要全力配合。但是小史同时还得照顾老婆孩子,经常两头难以兼顾忙不过来,所以尚处于单身状态的肖扬就成为了最好的替身。

由于国内的地质勘探队大多数都设备老旧,其采用的钻探车很多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老设备,面对国外技术标准的严格要求显然无法达到。就连最基本的煤芯都难以完整的取样成功。最后没办法,只好高价从外地找了一家拥有国内最先进设备的钻探队进行钻探。

老外对地质原始资料看的很重,要求每一段煤芯都要完整保留,并采样化验。整个勘探过程周期很长,每个矿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补充勘探,往往都会持续一个多月左右,史小明经常是白天盯着,晚上则会找肖扬或其他人帮他熬夜看着,因为第二天早上他还要送孩子上学。

每五百米一个钻孔的勘探密度让整个矿区都快被打成了筛子。

肖扬已经能够体会到一个做父亲的幸苦,史小明的今天,也许就是他的明天。既要照顾老的,又要伺候小的,典型的夹心层生活。

打钻的费用非常的昂贵,每一米的深度价格都在千元上下。几十个钻孔打完已经花费了上百万。而且这些煤样还要被送到国家级实验室里取样化验。整个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是最烧钱的。

另一方面由于肖扬的文笔还不错,负责与那帮律师接触的邓霄远也常常来找他帮忙。肖扬的生活被繁琐的工作完全吞噬。

当然让他烦心的还不仅仅是工作。沈倩那若即若离的态度也让他备受煎熬。他的热烈追求似乎并没有换来什么结果。有时候发给沈倩的短信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有时候发出的短信却如石沉大海一般。

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高富帅,也不指望有什么美女追着他倒贴。但他还是很羡慕那些成双成对出入的男女,甚至也有点儿羡慕史小明。毕竟这位大哥起码实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最纯真的幸福生活。

肖扬已经不是刚上大学时那个意气风发,满腔抱负和理想的毛头小伙子。找工作时的艰辛已经让他体会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甚至没有那些来自穷苦家庭的同学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来自父母的依靠反而让他丧失了拼搏的动力。

从小就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对环境忍耐的底线也提高了。

当然随着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广泛,那些拿着高薪的同龄人也让他艳羡不已。

天德律师事务所派来做尽职调查的一个小小的律师助理,不过是本科刚刚毕业,每月的收入都要比他高出一截,而那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律师则年收入都达到了二十多万左右。肖扬心中的自卑感也被勾引了出来。

不过慢慢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每个行业都一样,即便是同行差距也会是天壤之别。行业的平均收入并不代表你个人的平均收入。煤炭行业也存在着年薪达百万的矿长和老总,律师行业也存在着拿着800块底薪的底层律师。

肖扬渐渐的很喜欢和这些来自大城市和顶级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混在一起,一来很多人年龄相仿,大家都有共同语言;二来,这些人见多识广,也教会肖扬不少东西。

在他们的身上有着肖扬曾经的理想:衣着体面,西服革履,出入刷着胸前的门禁卡,办公在城市中央的CBD,拿着白领的高薪,下班在楼下的茶餐厅或咖啡厅聚聚餐。就像是电视里和小说中描绘的小资生活那样。

肖扬内心也会挣扎,当初自己的选择对吗?自己现在还有勇气再出去闯闯吗?

但是无论怎么想,他现在还不想放弃手头这份工作,至少他想把真个上市工作参与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从头到尾的参与到一个企业上市筹备的方方面面工作中。这样的工作对他而言既新鲜又是一笔宝贵的经验。

战略投资者注资的手续很是麻烦。先是需要在海外构建一个离岸公司,然后还需要在境内成立合资公司,并把雄海集团的股权装入合资公司。构建这样一套复杂的控股结构显然并不仅仅是出于股权控制的需要。

肖扬发现很多离岸公司都设在BVI这样一个英属小岛上。后来经过询问律师和审计的人员才知道,原来这个岛上的公司基本都是没有任何实体的空壳,设在这里的目的:第一,是几乎没有任何税费成本,只需要一次性缴纳很小一笔注册费就可以,也没人去管你这个公司到底经营什么;第二,由于不受任何政策监管,这样的公司股权转让就和买卖大白菜一样简单,既不会受政策限制,又剩下好大一笔税费,还可以隐蔽真正投资人的身份。

雄海集团这样的资源性企业如果想要走正规渠道上市必须要经过国内证监会、商务部和外管局等国家级的部门批准。这样一套程序不但审批周期无法控制,而且获得审批通过的难度也相当大。因此律师们构建出了所谓小红筹模式,利用在海外设立的境外公司收购国内公司资产或股权,然后操作海外公司在境外上市。这样整个公司上市的主体构架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境外公司在境外上市,国内的很多审批都被规避掉了,只需要按照国外交易所的要求提供材料就可以。

肖扬一边配合着这些律师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一边研究着这些股权构架。不得不不佩服这帮律师,整天就是在挖空心思捉摸怎么绕过政府的审批流程和规避法律管制。

境外的哪些机构说起话来虽然啰嗦,但是一旦确定了要办的事情,效率还是很高的。只用了一周多时间,境外的那些个复杂的公司结构就已经构建好了。

而境内这边李战雄先是以个人名义在前海开发区注册了一个雄海投资公司。然后把雄海资源集团的股权全部装入了那个投资公司里。随后境外的公司出资收购了雄海投资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而李战雄个人的股份也随这笔收购被转移到了境外的BVI公司里。李战雄拥有加拿大国籍的妻子和女儿成为了他在境外股份的代持人。

境外的增资也很快到位,境外投资人以等值美金注资,雄海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一下子达到了相当于20多亿人民币。这样结合李战雄手中雄海资源集团的资金,他能够动用的资金超过了30多亿。

肖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投资,这些巨额的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增资,投注差,外债等等各种方式流入了境内。又通过结汇、再投资、借款等各种方式流向了雄海资源集团。

很多从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业务,也变得耳熟能详,应付自如了。

这样大手笔的投资也让肖扬看到了煤炭行业吸金的能力。几十个亿的资金转瞬间就有可能化为一片片埋藏在地下的乌金。

看着老板这样大手笔的引进外资,投资收购煤矿,肖扬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充满期待。听说很多公司上市前员工都可以分得一笔不菲的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后则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变现。

不少公司,尤其是那些高科技公司都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百万富翁。肖扬不知道大老板会不会对他们这些员工也进行股权激励。如果有那样的机会的话,自己就不白白在这里幸苦了。

一百万对肖扬来说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金额。虽然每天可以看到公司的员工开着各种豪车上下班,但是他自己只有羡慕的份。这些年或者通过政府拆迁,或者通过煤矿征地补偿,或者通过倒煤,或者通过放高利贷很多当地的老百姓都富裕了起来。

曾经有着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的父母,现在却成为了这个暴富城市的最基层。

那些一夜暴富的周边居民来到蒙山市,都是用全款买楼。有的甚至几个人就包下了整个单元。蒙山市的房价也像坐火箭一般一冲飞天。核心区地段的高档均价都上了两、三万,大有赶超北京、上海的势头。

这高企的房价打击的也有像肖扬这样的普通家庭。一套房子的总价几乎可以吞噬掉父母一辈子的积蓄,而且还得动用长达二、三十年的贷款才能还清。以肖扬现在的收入来看,这几乎是一种近乎绝望的价格。房子也成为了肖扬心中最大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