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朝的天气情况和赵小桂的前世略有不同,大月朝京师的气候比起同期的北京城要低上一些,十月底的京师,天气已经变得极为寒冷,后半夜最冷的时候已经过了零下,早上起来的时候,地面上往往凝着一层白霜,走得急了,口里也会呼出一团团白色的呵气。
如今已经是卯时七刻,相当于六点四十五分的样子,虽然天时尚早,但宫里传出消息,陛下将会于今日巳时一刻在乾清宫召见赵小桂,按照后世来算也就是一个半小时之后,所以一切都要抓紧。
事实上赵小桂能够在这个时候赶来,已经是格外的优待了。这个时候的早朝,一般都需要大臣午夜起床,寅时初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就要抵达午门外等候。算起来一般的大臣要想见到皇帝,起码要提前准备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若是早朝时间长了,大臣们恐怕得站上十个小时,因为担心殿前失仪,大臣们还不敢多吃,若是站上七八个小时,早已经是腹中空空,饥肠辘辘了,所以当时的早朝还真是个体力活。
好在赵小桂身为北厂提督,并非朝廷大臣,也无须上朝,皇帝的召见只需在私人回见的地方,也就是乾清宫既可。时间安排在巳时一刻,应该是早朝退朝之后。
其实赵小桂并不知道,即便是不在早朝召见,除了个别朝廷重臣之外,一般的臣子都需要早早地提前做准备,天还没亮就要抵达紫禁城外,按照顺序进入紫禁城,若是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大臣们,这些大臣就要提前在乾清宫外排好队,依次等候召见。
这里面也有个顺序,除非皇帝特别吩咐,其他人的次序往往是由都知监负责安排,这里面的说道可就多了去了。
若是有明眼人,给都知监点好处,那么也许安排面见皇帝的位次就会提前,另外皇帝心情好坏,什么时候进去不会触到皇帝霉头,这些细节都是很决定面见的成败的,若是不知道这些规矩,得罪了都知监的太监,万一在上朝的时候被安排在皇帝雷霆震怒的时候进去,一个应对不当,掉脑袋的可能性都有。
正常来说,皇帝的召见每个人都会谨慎对待。无奈赵小桂身为锦衣卫北厂提督,此时也算是权倾朝野,最关键的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太监,算是内宦中人,说白了算是太监系统自己的高层领导。
所以都知监的太监根本不敢像对付其他人一样对待他,原本是早早就要到殿前等候,都知监太监硬是安排了四个小太监负责跑腿,一边看着皇帝的议事进程,一边则是看赵小桂的行程进度。那边确定皇帝没有多少事情可处理了,才在这边通知赵小桂过去。
到了乾清宫,皇帝还没从太和殿出来,负责引领的都知监太监便引着赵小桂到旁边的偏殿休息。
能在这边候着的自然都是朝廷重臣,赵小桂刚刚进入,那些一二品大员们都是有些愕然,因为赵小桂实在是太年轻,年青到一众大臣们都以为这是个误闯进来的毛头阉人。不过仔细一看,这位年轻太监又穿着高等级的太监服,而且是厂督一级的,阶位绝对不低。
一时间偏殿内都有些冷场,还是一个和都知监某位太监关系不错的阁员对着那太监使了个眼色,那位太监又捅了捅随着赵小桂来的太监,那位一直小心翼翼伴随着赵小桂的太监才直起身子,高声道:“北厂提督赵大人到!”
北厂提督赵大人?
大家脑子里都是转了几转,还在消化这个消息。突然,一个大臣猛地跳了起来,面带紧张之色,旋即其他大臣们也都意识到了什么,纷纷起身,朝着赵小桂围了过来。
看着这些人的表情,赵小桂心怀戒备,甚至做好了逃跑的准备,直至其中一人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对着赵小桂抱拳施礼,他才算是心底一块石头落了地。
“呵呵呵,赵大人赵大人,你的大名如雷贯耳,早就希望能见上一面,但却一直无缘相见,今日喜鹊闹枝,周某居然能够遇到赵大人,实在是幸运啊幸运!”
赵小桂愕然望着眼前热情无比的官员,他身后的都知监太监连忙凑过来低声道:“这位是礼部侍郎周炳谟!”
赵小桂面露喜色,也是抱拳拱手道:“原来是周大人,周大人赤胆忠诚,一腔正气,赵某也是素有耳闻。赵某也是自幼立志忠君为国,名垂青史,既然我们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以后还要多多接触才是。”
听到赵小桂第一句话的时候,周炳谟先是一愣,以为赵小桂是言语中带有暗讽,但听到后面一句话,他才意识到感情对面这位脸皮比他还厚,于是便对赵小桂的奉承之词也笑而纳之了。
两人正指天画地地讲述着自己的忠君爱国事例,就听到旁边一声低沉而又嘶哑的哽咽声响起,那声音就像老人家拉屎拉不出来,憋着一口气却不小心背过气去那种感觉。
赵小桂愕然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官僚泪流满面地朝着他走来,那蹒跚的步履,那哀怨的神情,让赵小桂一阵毛骨悚然。
“哦……呵……,赵、赵大人呐,你可知道,初闻赵氏本家出了个刚烈的重臣,我可是多么的欣慰吗?我早也念,暮也念,然而老夫年岁已高,却无法亲自赶去寻找,老夫那个切盼哪,可巧今天就见着你了,居然就是在老夫念叨的时候,你说、你说……”老人家应该是牙已经掉光了,说话间嘴唇不停地干抿吞咽着,那布满老褶的脸看得赵小桂一阵难受,连忙上去扶住老人家,又轻拍了拍他的背,老人家才顺过气来,继续说下去。
“……你说这事情怎么这么巧哪!”
“大人,这是左都御史赵南星,陛下有意,让其年后转任吏部尚书!”都知监的太监在背后又低声道。
“赵南星?”赵小桂愣了一下,这个人他可知道,赵南星可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干将,先后任过汝宁推官、历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等职。据记载此人曾经数次起落,为人耿直,多次上书针砭时弊,从而遭到包括魏忠贤在内的一些人的嫉恨。
赵小桂印象中赵南星应该是个满腔正气,性格耿直的中年官员,应该是那种忠肝义胆的明末文臣形象,哪想到居然是个如此不堪的糟老头子,一时间心中执念尽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