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孙子兵法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40章 九变篇(2)

第40章 九变篇(2)


  到公元211年,孙权攻占了交州,实力得到扩大,便向刘备提出归还荆州的要求。刘备则以“等到取得了凉州以后,就一定把荆州还给东吴”为借口,拒不归还荆州。为了争夺荆州,吴、蜀一再发生小规模的战争冲突,但双方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吴、蜀两国的矛盾日趋尖锐。

  战事不断,使百姓叫苦不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双方不得已罢兵议和,达成了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的协议。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拥有南郡、武陵、零陵。这个协议使吴、蜀之间复又出现了暂时和平相处的局面。但是,吴、蜀间的矛盾并未因此消除。

  公元219年,西蜀荆州守将关羽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军在江北展开激烈战斗。孙权乘荆州后方空虚之机,派大将吕蒙攻占了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急忙率军回救,吕蒙设计大败蜀军,关羽在战斗中被杀,孙权乘胜夺得了整个荆州。荆州易主,关羽被杀,让孙权大为震怒,孙、刘两大集团的矛盾得到空前激化,生死决战在所难免。

  魏文帝曹丕看到孙、刘联盟已经分化瓦解,非常高兴,并多方寻找机会,加剧东吴与西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坐收渔人之利。

  公元221年,在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一个月后,刘备便大举进攻东吴,决心夺回荆州。当时,蜀汉的绝大多数大臣都看出曹魏政权的野心,纷纷对刘备建议说,大举攻吴对蜀并无利处,只会对曹魏有利,再三规劝其不要出兵。赵云指出:“蜀汉当前的主要敌人不是孙权,而是曹魏。如果灭掉了曹魏,孙吴则不攻自破。因此,当前应当利用曹丕篡夺汉朝王位的机会,出兵攻取曹魏占领的关中,控制黄河、渭水上游,完成匡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等人也同意赵云的说法,劝刘备兴兵伐魏。就连东吴南郡太守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也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魏和吴都是你的敌国。但首先对付谁,希望您认真考虑一下,再作决定。”可此时的刘备为关羽报仇心切,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

  而孙权这边,事实上也不想与刘备再起纷争,因为他夺取了荆州以后的,想要巩固既得利益,如果再扩大吴、蜀之间的冲突,对自己的政权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此孙权两次派遣使者向刘备求和,但都遭到了刘备的断然拒绝。

  同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大军数十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率先夺取了峡口,打开了进攻吴国的通道。攻入吴境后,在巫地打败吴军李异、刘阿所部,长驱直入,占领了秭归。此后,蜀军顺江而下,锐不可挡。第二年正月,蜀国吴班、陈式的水军占领了彝陵,屯兵于长江两岸。2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虢亭,建立了大本营。

  此外,为了防范曹魏的进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利诱当地的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攻吴,配合蜀汉的军事行动。

  孙权方面也积极部署兵力,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各部共5万人奋起应战,抵御蜀军。同时派遣使臣向曹丕称臣,以防止魏军乘机夹击,避免了两面作战。

  面对蜀军的大举进犯,吴军的多数将领都要求立刻出兵迎战蜀军。但陆逊并没有这样做,他分析了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等各方面的情况,指出刘备锐气正盛,兵势强大,地理位置又居高守险,一时很难战胜,所以吴军应避开蜀军的锋芒,然后伺机破敌。

  所以陆逊决定采用迂回战术,实施战略撤退,他下令吴军全面后撤。一直退到夷道、虢亭一线,才命令军队停止退却,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进入了平原地区,这里易攻易退,在这里建营筑寨方便防御,可以遏制蜀军继续进兵。

  果然,蜀军在彝陵以西一带根本无法前进,受到吴军的有力抵御,于是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这时,蜀军深入吴境已有五六百里。在吴军扼守要地、拒不出战的形势下,蜀军不得不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彝陵一线数百里的地区,先设立下几十座营寨,安顿下来,再做伺机调动陆逊出营决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备派一支部队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因为孙桓是孙权的侄儿,刘备料想一旦孙恒有难,孙权不会坐视不管,所以想要借孙恒引陆逊出战。果然,孙桓抵挡不住蜀军的猛烈攻击后,便派人请求陆逊增援。很多诸将纷纷要求陆逊出兵援救孙桓,解除夷道之围。但陆逊认为只要取得了同蜀军决战的胜利,夷道之围自然就会解除。为了不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避免了吴军过早地与蜀军进行决战,陆逊坚决拒绝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

  于是从正月到6月,两军对峙半年仍没有决战。刘备急于与吴军决战,天天派人到吴军阵前辱骂挑战。陆逊沉住气置之不理,高挂免战牌。刘备又派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扎营,在山谷中埋伏八千士兵,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伏击消灭敌人。此计又为陆逊识破,就是不出兵。陆逊固守疲敌的策略,破坏了刘备倚仗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计划。长久相持使得蜀军将士渐生怨气,斗志开始涣散,刘备逐渐失去变主动为被动。

  6月的江南,暑气逼人,蜀军在这种湿热的天气里,不胜其苦。出于无奈,刘备只好把山谷里的军队开进山林,将水军转移到陆地,在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修造军营,屯兵休整,准备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这样一来,刘备的营寨绵延百里,兵力分散,加之蜀军处于吴国境内五六百里处的崎岖山地上,后勤保障变得十分困难。

  陆逊见蜀军士气低落,同时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既定战略,认为战略反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他上书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现在蜀军舍舟登陆,处处扎营,从目前情况来看,其部署短期内不会再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一举击破蜀军,应当没有困难。”孙权同意了陆逊的策略。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反攻之前,先派遣小股部队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进攻。这次进攻不是为了得胜,而是为是了试探对方的情况。从这次进攻中陆逊找到了破蜀之法——火攻蜀军连营。当时正是江南炎夏,气候闷热,正适宜于放火,而且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构成,周围又全是茅草、树林,非常容易起火。

  等到决战那天,陆逊命令吴军士卒每人持茅草一把,于夜晚来到蜀军营前,趁蜀军毫无防备的时候袭击蜀军营寨。陆逊一声令下,数万吴军一齐点燃手中的草把,顺风放起火来。顿时,火借风力,风助火势,大火吞食了蜀军营寨,出其不意的凶猛大火使蜀军阵营大乱,失去了战斗力。接着这个机会,陆逊乘势带兵发起全面进攻,先派朱然率五千吴军突破蜀军防线,插入蜀军后部,与韩当所部合围蜀军于涿乡,切断了蜀军退路,又派潘璋率部直攻蜀军冯习所部,之后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部队,在虢亭向蜀军主力发起猛攻,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很快,四十多座蜀军营寨被吴军攻破,蜀军死伤惨重,逃散者更是不计其数,车、船和军用物资全部丧失。蜀将张南、冯习及部族首领沙摩柯等战死,杜路、刘宁等投降了吴军。

  刘备乘夜逃走,行至石门山,被吴将孙桓追逼,差点就被擒住。后来靠驿站人员焚烧溃逃士兵丢弃的装备,堵塞了山道,刘备才得以摆脱追兵,连夜逃回到了白帝城。此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正领兵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黄权的后路被吴军截断,不得已于8月率领部下向曹魏投降。

  蜀军大败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主张继续追击蜀军,扩大战果。陆逊不赞成继续追击,他认为:“曹丕名义上协助吴军攻蜀,实际上是另有图谋,必须加以警惕。同时,蜀汉镇东将军赵云已率军抵达白帝城,我们要打败赵云还没有多少把握。”于是下令停止追击,决定撤兵。9月,曹魏果然攻打东吴,因陆逊早有防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

  这一战,蜀军统帅刘备,在复仇心理的驱使下,一意孤行,在作战部署上屡犯错误,终于葬送了蜀汉在战略上的全部优势,仓皇逃到白帝城,使蜀国的势力消减大半。而陆逊灵活机动,与强大的蜀军相周旋。熟知地利,也熟知九变之术,将自己的被动地位轻易转化为主动,最终赢得彝陵之战。

  张学良处惊不变

  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可大喜,也不可震怒,即使有了这些情感,也要放在心里,不能让敌人看出来,否则给敌人可乘之机,正所谓“将有五危”这五危的其中一个就是“忿速,可侮也”,如果我们太刚烈,太意气用事,就容易受敌人的挑衅而失去理智,引起战争失败,所以我们必须镇定,冷静,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少帅张学良就是这样一个清醒理智的人。

  1928年,张作霖在直奉战争中作战失败,由北京乘火车退往东北沈阳。由于当时张作霖未能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帝国主义对张作霖极为不满,决心除掉他。6月4日清晨,张作霖乘专列经过京奉路和南满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

  然而天意弄人,这一天,恰巧是张学良的生日。当时张学良正和杨宇霆、孙传芳及军团部高级幕僚们在北京的寓所万宇廊聚会,当他接到奉天密电,得知父亲被炸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但他深知事关重大,绝对不能慌乱,所以在此后的十几天里他都表现得十分镇定,将处变不惊的的大将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学良首先同杨宇霆等人进行秘密商议,将所辖部队的撤退细节一一作了妥善安排,并把自己的军团部安全撤退到滦县。然后,他把军团的指挥权交给杨宇霆,自己则秘密地从滦县乘车,启程返回奉天。为了防止日本人再搞阴谋加害自己,他特地剃了发,换上灰色的士兵服装,化装成伙夫模样,以此掩人耳目,最后乘坐普通的闷罐军车,安全回到奉天帅府。回到奉天后,张学良见到父亲被炸的惨状,悲痛至极,号啕大哭。

  但他知道,自己刚到东北,一切事情均未安排妥当,如果父亲被谋害的消息外露,肯定会引起动荡和混乱,这样更加给了日本人混水摸鱼的机会,决不能让日本人的奸计再得逞了。张学良忍住悲痛,决定密不发丧,对外只是谎称张作霖只是被炸受伤,并无生命危险。他每天仍令厨房给张作霖“开饭”,令医生给张作霖“换药”,为确保信息保密,他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张作霖卧室。这样做的滴水不漏,没出一点破绽。

  日本人多次派人设法打听张作霖的消息,但都被张学良巧妙应付过去了。在此期间,张学良抓紧时间将各方面的事情作了精密安排,直到所有事情都走上正轨以后,张学良才正式给父亲发丧。此时已是6月21日,离张作霖真正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7月4日张学良顺利继承父业,任东北保安司令。

  本来,日本人本想通过制造皇姑屯事件,除掉对其已无大用处的张作霖,趁年轻气盛的张学良为父报仇,导致东北混乱之际,日本就可趁火打劫,出兵东北,用武力彻底解决问题,攫取更大更多的利益。哪知张学良竟能如此处变不惊,冷静地处理了这一突发事变,稳定了东北局势。

  临变有制,通达权变,这是大智之人才能为之的事情。张学良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挫败了日军的阴谋,使东北摆脱危机的。在战场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突发事件。变乱临头,惊慌失措,绝对不是改变乱局应有的态度。面对变乱,首先要镇定下来,接受这种局面,然后再想办法扭转它。

  良将周亚夫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者,就要懂得变通的道理。不然就会造成“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的结果。除了要通九变之外,面对上级的错误指示还要敢于违抗,一切行动只为得胜,因大义而舍小利,做到这些才算一个优秀的将领。西汉时期,汉王朝平定七王之乱的周亚夫就是这样一个将领。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决定采用封同姓子弟为王的办法杜绝异姓篡权的政策,希望借由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护自身统治。但随着势态的发展变更,原本用来巩固统治的诸王,却成了削弱朝政势力的一股很大力量。

  朝廷规定,封地内的法令、军队由朝廷统一管理、掌握,而经济则由诸王自主支配。皇帝直辖的地盘不过十五个郡,而诸王的封地就有九郡,占了整个疆土的大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封国的财富日增,势力日强,朝廷对封国的统一控制逐渐被削减殆尽,诸侯国形成了割据状态。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国的割据势力几乎达到了要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许多忠于朝廷的官吏提出了削弱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主张。汉景帝采纳了群臣的意见,先后削减了赵、楚、吴几国对赵常山郡、楚东海郡、吴会稽、豫章郡等几个郡县的统治权,将领地收归朝廷管辖。“削藩”政策的实施,让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如此一来便加剧了各诸侯王对朝廷的不满。

  公元前154年,诸侯王们和朝廷的矛盾激化到高潮,终于爆发了叛乱,这次叛乱由吴、楚等七个诸侯王联兵发动的,史称“七王之乱”。

  吴王刘濞是此次叛乱的首领。刘濞依仗吴国封土广大,财力富足,早就蓄意谋取皇位。所以其实这次联合七国之兵发动叛乱,正是他阴谋篡夺中央政权的一次尝试。起兵之初,刘濞亲自去胶西,说服了胶西王出兵参加反叛朝廷的行动。接着又派遣使者游说齐、菑川、胶东、济南等诸王参加叛乱。吴王经过一番奔走游说、动员,胶西、胶东、济南、楚、赵等五国先后同意联盟起兵,反对朝廷。

  刘濞见联盟已成,便开始部署战略,按照刘濞的计划,诸王的军队从南、北、东三面合击关中:越兵先攻战长沙以北地区,再西趋巴蜀、汉中;越、楚、淮南、衡山、济山诸王会同吴军西取洛阳;齐、菑川、胶东、胶西、济南诸王与越王先攻占河间(今河南献县)、河内(今河南武陟),再入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与吴军会师洛阳;燕王北取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后,再联合匈奴南下,入萧关(今宁夏固原江南),直取长安;吴、楚军主力先占荥阳,与齐、赵军会师,直取长安。总之,所有的计划重点都是在长安,因为长安是汉王朝的统治,刘濞认为只要攻下长安,那夺取汉王朝的统治权就不成问题了。

  汉景帝得知七王发动叛乱的情报后,立即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军东进攻击吴、楚之军,同时派兵对付齐、赵的进犯。决心迎击叛军,平息叛乱。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周亚夫,没有因为战事紧急而慌乱手脚,相反,面对叛军压境,周亚夫十分冷静,他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兵力及特点,提出了“以梁疲敌”的作战计划。因为当时,野心勃勃的吴王亲率20万军队,从吴都广陵出发,北渡淮河,会合楚军一道西进,准备先攻打梁国。计划把梁国拿下后,再直捣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