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第四十七章 雁门关上

第四十七章 雁门关上


手中拿着栾玉拼却一死传送出来的密信,杨广脸色煞白,双手禁不住的一阵颤抖,接着浑身都哆嗦起来。密信上殷红的血迹在他眼前无限扩大延伸,直至变成一汪血海,染红了整个视野。

他低低的惨哼了一声,任由书信无力的从手中滑落在地,接着神经质的大吼道:“快点起驾,快点离开这里,突厥人要攻打来了!”

一旁的宇文述、苏威等老臣面面相觑。苏威仗着胆子捡起密信,与宇文述一道观瞧,看完后二人顿时悚然色变,齐齐动容,没有料到一向与大隋友善的启民可汗刚死,继任的始毕可汗就翻脸无情,胆敢做出突袭圣驾的事情。当下宇文述不敢怠慢,命令大军即刻开拔,丢掉沉重辎重,策马扬鞭,护送皇帝星夜赶奔雁门关隘。

雁门关依山傍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朝廷每年都拨发银两予以修缮,保养十分得当,故在边关重镇中,防守能力算得上第一,号称天下九塞之首。皇帝的车驾一口气赶到雁门关已是夜幕降临,进了城门后,杨广的一颗心方自落地,恢复了一点点天朝君主的自信和气度。他依宇文述所言,命齐王杨暕率领后军布防在雁门关西南方三十余里的崞县,形成策应之势。同时宇文述也连夜组织防御,加固强化城防工事,部署精锐军卒把守四门,还命人拆卸城内民宅的木料石条,集中起来作滚木礌石使用。

第二天,天色尚未完全放明,一路劳顿、正在熟睡中的杨广被一阵隐隐如闷雷般的声音惊醒。他顿感心惊肉跳,慌忙起身,在众臣子的簇拥下来到了雁门关城楼。

放眼望去,远处漫山遍野皆是胡骑,战马扬起的黄尘直冲云霄,五彩的战旗遮天蔽日,猎猎飘扬,明晃晃的弯刀森严夺目,滔天杀气仿佛能摧毁天地间的一切,让人生出无可抗拒之感。士卒们站在城垛上都能清晰感觉到马蹄带来的震动,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兵无不倒吸一口凉气,看这架势,来犯之敌绝不下于二三十万人。

一阵悲壮激越的牛角声响,带着亘古的苍凉,有如魔音般笼罩在雁门关上空。接着突厥大军陡然齐地一声呼喝,声震四下山野,把城楼上众人吓得魂不附体。

宇文述到底是久历杀阵的老将,此际倒甚为沉着,有条不紊的将防守命令传达下去,大隋守军迅速集结到位,执戈引箭,默默地注视着逐渐靠近的敌人。

始毕可汗是一个须髯浓密的中年汉子,身材高大,神态威严,肤色如铁,眉锋下是一双鹰隼般犀利的眸子,一头卷曲长发被编成数股细辫,用一枚枚骨头雕刻成的珠子坠着垂在脑后。此际他头戴黄金王冠,身披金色披风,胯下神骏枣红战马,端坐在高达三丈的突厥金狼旗下,冷冷的盯着雁门关的城楼,眼中似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多少年来,突厥一直拜服在大隋脚下,沦为附庸,忍气吞声,处处退让。今天将是突厥铁骑再展雄风、一雪前耻、扬眉吐气的日子,只要此番成功擒下大隋皇帝,那中原如画江山还不是指日可得。

在距离城下五百余步时,始毕可汗徐徐抽出腰间锋锐的狼头弯刀,将这把象征着突厥王族最高权势的战刀高举过顶,大吼道:“大草原的勇士们,你们是苍狼的子孙,让长生天见证你们的勇猛,攻下此城,活捉隋朝皇帝。” 突厥大军为之一阵惊天呼喊,潮水般向雁门关涌来,一个个引弓扬箭,顿时箭矢有若倾盆之雨射向关上。

杨广两股间阵阵战栗,他强自镇定,昔日的戎马生涯使他还能够鼓起勇气振臂高呼:“为吾大隋,众将士当奋勇杀虏。”

话音刚落,一支劲箭呼啸而至,“嗖”的一声从杨广头上掠过,将顶部黄罗御盖射穿了一个大窟窿,数名卫士慌忙上前用身体护住皇帝。紧接着城楼上惨叫声接二连三,已是好几个人被箭矢夺去了性命。皇帝此时面色苍白如纸,嘴唇没有一丝血色,身子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已全然顾不上王者的威仪,在苏威等人簇拥下慌慌张张走下城楼。

突厥人的攻势虽然猛悍异常,但此次大隋护卫军卒均属精锐之师,雁门关守军多年防御边塞,守城经验也极为丰富,守城器械准备充足,加上誓死保卫皇帝的决心,一时倒也和突厥大军斗得个旗鼓相当,互相皆死伤惨重。

而雁门关外的四十座小城,已被始毕可汗大军攻下三十九座,仅余齐王杨暕坚守的崞县一城。此际雁门关城内所存粮草,仅够城中十五万军民支撑二十余天,届时即使城池不丢失,守军也会被活活饿死。

杨广彻底的绝望了,第一次觉得无比恐惧,死神离自己这个天璜贵胄是如此之近,以至于一个帝王所应有的骄傲与尊严瞬间崩塌,荡然无存。他失态的抱着幼子赵王杨杲失声痛哭,哀声道:“若长孙晟在此,朕断不至此!”众大臣闻听皇帝此言皆面露惭色。

倒是萧后强自镇定,不住安慰着杨广,语气坚定的表示要与他同生共死。一旁的景阳公主则在默默思忖,一旦城破之际,自己要如何尊严的死去,作为皇室公主,绝不能落在这些异族胡虏手中,免得大隋蒙羞,朝廷受辱。

大将军宇文述眼见城外杀声震天,城内却是人心惶惶,乱成一团,不禁心急如焚,急得直跺脚。想了良久,宇文述对杨广言道:“陛下,突厥人势大,城中粮草业已不多,支撑不了多久,为今之计,唯有集中数千精锐勇士,护送陛下和娘娘等人从南门突围方为上策。”

未等杨广表态,老臣苏威大声道:“万万不可。”同时不满的看了宇文述一眼,冷冷道:“此际雁门关尚在我等掌控之中,突厥人不善攻城,一时谅也难破僵局,若出门突围,马上骑射乃是突厥人长项,以短击长,殊非智者所为。况皇帝陛下乃上国天子,万乘之主,系着天下安危,岂能如此盲动,轻涉险境,宇文将军此言实为不智。”

宇文述一时为之语塞。

尚书樊子盖也赞同苏威之言,他轻声道:“陛下身处险境,断不能存侥幸之心,万一突围身陷,后果不堪设想。今可使勇士带陛下诏书突围,诏天下诸郡募兵勤王,驰援雁门。陛下亦可亲自巡阅守城将士,抚慰城中百姓,鼓舞士气,凡守城有功者,或赏财帛或赐官爵,届时将士百姓人人争先,誓死为国,突厥狼子野心未必得逞。”

杨广听闻樊子盖一番言论,不觉连连颔首。

这时萧后之弟、素有直谏之名的内史萧瑀提议道:“陛下三征高丽,劳而无功,兵疲民怨,若陛下下诏从此停止讨伐高丽,一心对付突厥的话,则无论城中兵士亦或各郡军民,势必上下归心,大隋境内忠君报国之士定踊跃来投。”

见杨广脸色不善,萧瑀并不畏缩,又道:“依照突厥习俗,可汗之妻可贺敦有权参与军机之事,今义成公主贵为王后,正是可贺敦。她以大隋公主的身份远嫁突厥,血脉同源,必然心向我朝,此番她暗中传讯,陛下和娘娘得以及时脱险就足以印证此事,如今不若使人向公主求援,请她出策使始毕可汗退兵,以公主在突厥的超然地位,说不定能收奇效。”

此言一出,其余众人均觉甚为高明,杨广也顿觉这个萧瑀不再那么令人生厌,当下道:“卿所言甚是。”

当下有数股勇士趁夜间突厥人防守薄弱之际,带着杨广的诏书星夜突围出城,四处招募勤王大军,还有一路乔装打扮,径奔突厥境内而去。樊子盖更是想出了一个妙招,将上百根浮木抛到流经雁门的汾水河内,每根浮木上都绑着用黄帛写就的勤王诏书,这些寄托着希望的浮木迅速顺水漂向下游郡县。

而皇帝陛下则亲巡守城将士,安抚百姓。杨广当众郑重宣布:“突厥蛮夷,貌似强悍,实则外强中干,只能逞凶于一时,诸卿坚守城池,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阵,勿忧富贵,朕绝不会任官吏湮没尔等功劳。”接着他又下诏:“凡守城有功者,无官直升六品,赐帛百缎,有官衔的,封官赏赐依次升格。”

同时杨广派使者到各营慰劳将士,鼓舞士气,全城军民皆感恩难言,涕泪交织,山呼万岁,士气和斗志高昂,誓死护卫皇帝陛下。

(长孙晟:河南洛阳人,卒于公元609年。隋代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称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曾数度出使突厥,威震突厥朝野上下,突厥人形容他:“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 长孙晟使用离间计,成功使突厥陷入内战,最终分裂为东、西突厥,有力的缓解了突厥对大隋的威胁,为大隋保持了北方二十年的安定。长孙晟有一个女儿后来嫁于李世民为妻,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