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死海骗局全文阅读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12r

t“你和你哥哥讨论过这个闯入者可能是在找什么东西吗?”她问,“如果巴洛先生真的害怕,是不是因为他手上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是不是某件他觉得有人可能会前来搜寻的有价值的东西?”这时,罗莎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有可能,但巴洛基本上从来不跟我讨论他的工作,因为他知道我没兴趣。最近,他一直与‘纠结者’有很多交流。虽然他是在研究一些古老的东西,但一般他们研究的是照片或抄本,不是原稿。这也就无怪乎房子里没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了。”“狂欢者①?”肯尼迪重复了一句。r

t“不是‘狂欢者’,而是‘纠结者’,这是一个针对古文书研究者的网络社区——就是那些整天与古老的手稿和古本书打交道的人。”“是像你哥哥那样的专业学者吗?”“还有业余爱好者。很多人纯粹出于兴趣。”“我怎么才能和他们联系上?”罗莎耸耸肩,说:“抱歉,我不知道。我只会用电脑做数据表和收发邮件。他们有……一个论坛,或是网站,我不太清楚,这你得去问问巴洛的同事。但我认为你应该从他们身上着手调查。我认为,巴洛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事可能会导致别人跟踪或袭击他。”肯尼迪想起了艾利斯说的话。“他在写一本书。书中是否会有一些敏感或有争议的内容呢?比如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或是对旧理论的驳斥?或是有些内容会伤害其他什么人的名誉?”罗莎的表情突然变得很冷酷。一时间她没有回答,再开口时,嗓音里带着一阵颤动。“过去十年,巴洛一直在写那本该死的书。他常说,自己可能会在临终时写下作品的致谢词。”停顿了一下,她以一种更冷漠、单调的①“狂欢者”(reveller)与“纠结者”(raveller)发音相近,因此肯尼迪误解了。r

t口吻补充说,“他始终不能决定那该死的主题也未能让他免于一死。”“整整五年,他原本想写的是死海古卷。巴洛深信,其中还有可以挖掘的重要内容,即使过去六十多年来,该领域所有人都已经彻底研究了这些内容。你知道迄今已经有多少有关死海古卷的著作了吗?几百本。不夸张,真的有几百本。我问巴洛为什么会有人想要读他的书,他神叨叨地引用了几句威廉·布莱克的诗。”“什么诗?”肯尼迪问道。r

t“嗯……好像是‘我们不分昼夜同时读《圣经》,你读出黑,我读出白。’无论这是什么意思,巴洛觉着非常睿智。可后来他又对死海古卷彻底失去兴趣,转向了诺斯替时期。还有所有早期古怪的基督教异端派——阿里乌派、聂斯锐利派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宗教派别。后来,他又迷上了爱任纽,最后停留在了罗特戈特古卷上。我想上次我们谈及这本书时,主题还是……罗特戈特,他将重新评价罗特戈特古卷。”肯尼迪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势,这样就避免了她亲口承认自己听得不知所云了。她估摸着那玩意儿应该不是非法酿酒。r

t“罗特戈特抄本,”罗莎解释说,“这是《约翰福音》的中世纪译本,失传已久。其中内容晦涩艰深,除非你想研究句读,否则没必要读。r

t我可不认为有什么人的名誉和巴洛的这本书有关系,甚至包括巴洛自己的名誉在内。有些大学要求教师发表著作才能留下任教。巴洛得到了终身教职,所以他纯粹是在瞎折腾。”肯尼迪又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巴洛在摄政王学院的同事以及他的网友。罗莎对这两者都不太熟悉。显然,她既没有涉足她哥哥的公共生活,也没有投入他的个人兴趣之中。r

t她正要把肯尼迪送出门时,突然想起了什么。“迈克尔·布兰德。”她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仿佛是在回答肯尼迪提出的问题。r

t“他是谁?”“是‘纠结者’的成员之一。他是巴洛向我提及的唯一成员。你要是想跟他谈谈的话,倒不必跑很远。他现在就在伦敦工作,要是不在的话,最多几周时间就回来。巴洛出事前的那个晚上还见过他。”“是普通朋友,还是……亲密关系?”罗莎两手一摊,道:“我不清楚,但他住在伦敦西区的一个酒店,离学院很近,所以巴洛可以下班后步行至酒店。也许他们探讨过这些话题,也许这是布兰德前来的原因。”她们一起走到门口,肯尼迪看得出,罗莎仍然在梳理她近期的记忆。r

t“不是布卢姆斯伯里,”她喃喃低语道,“也不是大罗素街,反正差不多就在那附近,名字是两个字来着,很容易记住。”她开了门,肯尼迪刚踏出门外,旋即又向她转过身来。r

t“是傲阁,”罗莎说道,“是傲阁酒店。”“罗莎小姐,你真是帮了大忙,”肯尼迪说,“非常感谢。”“别客气,”罗莎冷冰冰地回应道,“礼尚往来吧。”肯尼迪回到汽车边,手机响了起来。她辨认出这个号码是“熊苑”的分机之一,本想置之不理,又怕是萨默希打来询问进展的。她用大拇指按下接通键,另一只手则摸索着车钥匙。r

t“我是肯尼迪。”“嗨,我是哈珀。”“进展怎么样?”“非常顺利。说真的,警官,我的效率简直高得超乎想象。”肯尼迪按下了电子钥匙锁,汽车传来一阵数字跳跃式的突突声,但她没有伸手去开门。“怎么了,你究竟什么意思?”哈珀的笑声中夹杂着一股兴奋之情,可他几乎是用一种无聊、大胆的语气说:“我刚坐下时,又发现了一具尸体。现在我们已经有三具尸体了。”r

t坠机事故发生两天后,第一批僵尸故事开始浮出水面,但是直到第四天,铺天盖地的消息才涌现出来。盖尔警长揣测,这类事要达到初动量可能需要花些时间,可一旦过了某一点,要停下就很难了。r

t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只有一个故事——如果你想这么说的话,这是一次真实的目击,虽然事实上它谈不上是目击。西尔维亚·加罗斯的丈夫是海岸航空公司124次航班的遇难者之一,那天晚上,她突然醒来,听见楼下传来一阵噪音。尽管巨大的悲伤使她心神恍惚,她还是冷静地在床头柜的抽屉里翻找出一把点一一口径的小型手枪,那是她丈夫为她买的。由于工作关系,丈夫经常出远门,所以常常牵挂她的安全问题。r

t加罗斯夫人拿着枪,手上多少踏实点了,她慢慢摸下楼,发现房里没人,门还紧紧地锁着。可电视机却开着,一杯兑了水的威士忌放在茶几上,已经被人喝了一半,房间里溢满了一股古龙水的味道,那是她已故丈夫最喜爱的香味:宝格丽的黑茶香水。r

t那是事故第二天传出的故事,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各家电视台争相报道这个故事,经常在严肃庄重的事故报道之后、节目即将结束的十到十二分钟里播放。有关方面仍然在努力追查要为此次坠机事故负责的人员。黑匣子尚未回收,尽管已派出大批人员去搜寻了。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议论纷纷。是一次恐怖主义事件吗?抑或是一年前爱尔兰火山爆发后,火山灰烬停滞在上层大气的长期后遗症吗?最坏的情况就是飞机设计的缺陷,从工业角度看,设计缺陷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所有同型号(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195,投入使用仅四年)飞机都有可能坠毁。r

t到了第三天,据电视新闻报道,事故原因已经部分水落石出了。虽然还没有找到黑匣子,不过,保险公司和联邦航空局的人已经检查过大部分残骸,即使不能得出相对完整的结论,至少也能说出个大概轮廓。在飞行途中,机舱的一扇门被风刮开,引起舱内压力骤降。之后引发了一连串多米诺骨牌效应:耐压舱壁突然变形,导致液压电缆断裂;几秒钟后,飞机的垂直尾翼折断脱落;紧接着发动机熄火,气流窜入舱内,整架飞机——净重三十二吨——从那刻起,就像一只装满了卸胎撬棍的巨型口袋;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124次航班被严严实实地裹入了死亡的怀抱。r

t震惊和哀悼之情至今弥漫在皮城上下,人们为这些从空中坠亡的陌生人感到难过,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场空难似乎不这么有趣,因为此刻事故有了解释。结果,在第三天,感人肺腑的故事味儿取代了对事故本身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了某个解开了二十年的心结,而飞往纽约与姐妹团聚的女人,一个即将向童年的初恋真心表白的家伙,还有三个单独旅行、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识的乘客,可他们却都是北山社区高中同一届的校友。r

t除了这些廉价的肥皂剧般的悲情故事之外,还出现了僵尸故事。在第四天,它们全体出动了。